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谈五台山菩萨顶与乾隆御碑

2017-06-0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2475
转发:0
评论:0
谈五台山菩萨顶与乾隆御碑,雄伟壮丽的五台山因菩萨顶而壮丽,菩萨顶因乾隆御碑而人文景观独特.2006年7月1

雄伟壮丽的五台山因菩萨顶而壮丽,菩萨顶因乾隆御碑而人文景观独特.2006年7月14日上午,五台山笼罩在烟雾之中,笔者沿着当年乾隆皇帝踏过的层层台阶,攀入菩萨顶文殊院。这次笔者特地为观赏乾隆御碑兴致勃勃而来。当乾隆御碑跃入眼帘时,一大群男男女女游客正围着乾隆御碑倾听导游讲解。笔者在观赏乾隆御碑历时两小时中,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观赏乾隆御碑的游客,也品尝了若干导游对碑文的解说。笔者在观赏中拍摄了照片,抄录了碑文,倾听了讲述,对才华横溢、治国有方的一代英明帝王乾隆诗文碑有如下理解: 

第一碑树立在露天碑亭《至灵鹫峰文殊寺即事成句》

开塔曾闻演法华,梵经宣教率章嘉。

台称以五崇标顶,乘列维三普度车。

萦缪抒诚陟云栈,霏微示喜舞天花。

曼殊师利寿无量,宝号贞符我国家。

这首律诗是乾隆皇帝作于1786年,也就是乾隆51年[丙午年]三月初二,第五次登临五台山。

开塔曾闻演法华,梵经宣教率章嘉。

――早就听说印度[开塔]佛教演念法华经文。而今乾隆朝台章嘉国师率众,红衣整肃,诵经迎驾。

台称以五崇标顶,乘列维三普度车。

――五台山因五座台顶而雄伟,佛国因五座台顶世人向往,句中藏意这是乾隆皇帝第五次朝台,这次乾隆一行来朝台乘座着马拉车等三种车,句中藏意佛能普度人生。

萦�抒诚陟云栈、霏微示喜舞天花。

――乾隆皇帝在前拥后簇下,从108级台阶上登上灵鹫峰头,步入高峻雄伟的菩萨顶。适值瑞雪飘飘,似天花飞舞。乾隆皇帝却认为是文殊以天宫仙女散放洁白的鲜花喜迎圣驾。句中藏意皇权至高无上,这次朝台惊天动地。

曼殊师利寿无量,宝号贞符我国家。

――文殊梵经本称曼殊师利。乾隆皇帝这次朝台被眼前神秘的佛国景象所感动,猛想起曼殊师利大皇帝竺兰宝号与大清国号正好相符。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的境界再现眼前。句中的“寿无量”藏意统治永久。

第二通诗文碑树于覆顶碑亭《灵鹫文殊寺瞻礼偶效禅语》

六度重兹到五台,默符天地数中该。

不期再至却常往,即日言归底幻来。

大士如如据莲座,金容永永镇华垓。

梵宗儒理本无二,七字因缘讵辩才。

前四句大意为:隔六年之后的公元一七九二年,乾隆壬子,又一个阳春三月,乾隆皇帝第六次朝台,这六为天地之合,实为吉祥之数。他不顾八十高龄攀上 菩萨顶亲祭文殊,忽想到自己已八十高龄,不几年要离人世,愿往后为大清江山永固,阴魂也要来五台山求文殊保佑。

后四句大意为:走进文殊院祭拜文殊,看到文殊金容依然、稳坐莲台,忽感自己是八十高龄的一国之君,心中意识到这是最后一次朝台,要一意为振兴黄教、宏启宗门,以佛教怀柔蒙古,驾控全国各民族,使满清江山永远固若金汤。题中“禅语”的暗藏意亦为巩固满清的统治。

这两通四棱乾隆御碑,通身高为4.81米,宽厚均为115厘米,除碑额和底座,净身高为258厘米,四个碑面皆相等。选汉白玉料经能工巧匠雕刻而成。正面书刻满文,意在乾隆皇帝继承满清大统;背面为汉文,意在汉族是他统治的靠山;左右书刻分别为蒙文和藏文,意在蒙藏两族是左右臂。诗文碑上的笔迹刚劲流畅、端庄洒脱、丰润圆滑,与精雕细刻的四棱碑浑然一体,成为五台山独特的人文景观,迷醉着万万千千中外游客。

笔者出得菩萨顶文殊院,迈步“灵峰胜境”牌楼,就要下踏108级台阶,真有留恋忘返之感;劝天下游客信士,览名山古迹,游佛国圣地,莫忘菩萨顶观赏乾隆御碑。菩萨顶文殊院共有石碑十通,有清代圣祖、世祖、嘉庆御碑,还有民国石碑,大都露天,年久日晒雨霖,字迹无法识清。笔者唯独细细观赏了两通乾隆御碑。禁不住细细思量,两通乾隆御碑原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文殊保佑大清统治永久,江山永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北京发现《乾隆御制皇都、帝都篇》御碑
中新社北京十一月十一日电(记者吴庆才)北京市文物局十一日宣布,该局利用探地雷达等高科技手段,经过六年艰苦寻找,终于在先农坛内的一方便食品厂的办公室底下发现了用满汉文字书写的《乾隆御制皇都、帝都篇》御碑,该碑对研究北京建都史具有极高的价值,被称为“北京文物史上的重大发现”。记者十一日在挖掘现场看到,北京方便食品厂办公室的地板被撬开一个口子,御碑的碑身深埋在土里。刻着“皇都篇”的碑面已经挖掘出来了,而“帝都篇”则仍然掩埋在深土里。文物古建专家称,“皇都篇”内容与《日下旧闻考》中提到的燕墩的石碑所载文字一致,据此可推测两个石碑所刻内容均为《乾隆御制皇都、帝都篇》。据文物专家王世仁介绍,《乾隆御制皇都、帝都篇》是乾隆为数不多的亲自用楷书书写的诗篇,主要阐述了他的建都、建城、建筑思想,对研究北京的建都史、古都风貌变迁、城市规划以及皇家建筑等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诗中提到的“右拥太行左沧海,南襟河济北居...
· 佛教圣境----菩萨顶
菩萨顶位於山西省五台山的灵鹫峰上,金碧辉煌,绚丽多彩,具有皇宫特色,是五台山最大的寺院,也是国务确定的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菩萨顶始建於北魏孝文帝时,称“大文殊院”。唐太宗贞观五年(631年),僧人法云重建,称“真容院”。宋景德年间,真宗敕建,设文殊像,赐额“奉真阁”。明永乐年间,真容院“敕改建大文殊寺”。明朝以後至今,一直沿称“大文殊寺”(又称“菩萨顶”)。菩萨顶极盛时期是在清朝。顺治十三年(1656年),将其改为庙。此後,康熙皇帝又赐菩萨顶大咧嘛提督印,并命山西全省,其中包括山西巡抚、大同总兵、代州道台,统统向其进贡。这是清廷以黄教怀柔蒙古、的重要政策。清朝皇帝、蒙古诸王公、也每每朝礼五台,一般都住菩萨顶,从而树立了菩窿顶在五台黄庙中的统领地位。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春康熙皇帝敕命“改覆本寺大殿琉璃黄瓦”。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里,只有皇家建筑才能覆盖黄琉璃瓦。菩萨顶覆盖黄琉璃瓦...
· 庐山御碑亭
参考文献
· 乾隆御碑全部出土尚有四大谜团未解
主持此次考古发掘的,北京首都博物馆副馆长王武钰介绍,出土的这座石碑由两个碑座、一段碑身和2个碑帽组成,大部分组件刚刚出土,目前仅剩一件碑帽仍在土中。经初步测绘,这座石碑为汉白玉材质,全高6.7米,重40多吨,上刻乾隆皇帝手书的《皇都篇》和《帝都篇》,由满汉两种文字刻成,碑座为束腰须弥座,刻有卷草花纹,花饰精美,雕工极为精细。这座御碑保存完好,碑上文字清晰可见,属国家一级文物。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舒晓峰介绍,这座石碑的规格很高,是清代皇家御碑,上面刻的《皇都篇》和《帝都篇》,是乾隆皇帝亲手书写的楷书,其内容是乾隆皇帝历数中国适合作为国都的大城市,并一一比较,最后的结论是北京最适合作为国都,并讲出了理由。这座御碑虽然级别高,但却未见任何清朝正史记载,倒是在野史和民国报刊中有零星记述。“这座石御碑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和学术价值,是进入21世纪以来,北京出土的极为重要的文物。”昨日15时40分左...
· 歇龙石与五台山
五台山位于山西省的东北部,为太行山的支脉。它纵长约100公里,方圆250公里。五台山由东台、西台、南台、北台和中台五大主峰环抱而成,因此而得“五台”之名。其中北台斗峰,最为险峻,海拔达3058米,是我国华北地区最高的山峰,素有“华北的屋脊”之称。五台山的自然风光固然奇丽,然而它之所以名播海内外,基原因则是它一直被奉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另三座是峨眉山、九华山、普陀山)之首。在四大佛教名山中,五台山是佛教四大菩萨之一文殊菩萨的道场。文殊菩萨全称“文殊师利”、“曼殊室利”,是梵文的音译,意译为“妙德”、“妙吉祥”。文殊菩萨是释迦牟尼的“左胁侍”,专司"智慧”;与司“理”的右胁侍普贤菩萨并列在佛像两旁。文殊菩萨的形象,一般为顶结五髻,手持宝剑,身骑青狮,以表示智慧的锐利和威猛。智慧和力量是人们最需要和最尊崇的,因而文殊菩萨的地位最尊,最受人敬仰,五台山在佛教名山中的地位也最高。据当地百姓相传。从前...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