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五台山菩萨顶与乾隆御碑
雄伟壮丽的五台山因菩萨顶而壮丽,菩萨顶因乾隆御碑而人文景观独特.2006年7月14日上午,五台山笼罩在烟雾之中,笔者沿着当年乾隆皇帝踏过的层层台阶,攀入菩萨顶文殊院。这次笔者特地为观赏乾隆御碑兴致勃勃而来。当乾隆御碑跃入眼帘时,一大群男男女女游客正围着乾隆御碑倾听导游讲解。笔者在观赏乾隆御碑历时两小时中,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观赏乾隆御碑的游客,也品尝了若干导游对碑文的解说。笔者在观赏中拍摄了照片,抄录了碑文,倾听了讲述,对才华横溢、治国有方的一代英明帝王乾隆诗文碑有如下理解:
第一碑树立在露天碑亭《至灵鹫峰文殊寺即事成句》
开塔曾闻演法华,梵经宣教率章嘉。
台称以五崇标顶,乘列维三普度车。
萦缪抒诚陟云栈,霏微示喜舞天花。
曼殊师利寿无量,宝号贞符我国家。
这首律诗是乾隆皇帝作于1786年,也就是乾隆51年[丙午年]三月初二,第五次登临五台山。
开塔曾闻演法华,梵经宣教率章嘉。
――早就听说印度[开塔]佛教演念法华经文。而今乾隆朝台章嘉国师率众,红衣整肃,诵经迎驾。
台称以五崇标顶,乘列维三普度车。
――五台山因五座台顶而雄伟,佛国因五座台顶世人向往,句中藏意这是乾隆皇帝第五次朝台,这次乾隆一行来朝台乘座着马拉车等三种车,句中藏意佛能普度人生。
萦�抒诚陟云栈、霏微示喜舞天花。
――乾隆皇帝在前拥后簇下,从108级台阶上登上灵鹫峰头,步入高峻雄伟的菩萨顶。适值瑞雪飘飘,似天花飞舞。乾隆皇帝却认为是文殊以天宫仙女散放洁白的鲜花喜迎圣驾。句中藏意皇权至高无上,这次朝台惊天动地。
曼殊师利寿无量,宝号贞符我国家。
――文殊梵经本称曼殊师利。乾隆皇帝这次朝台被眼前神秘的佛国景象所感动,猛想起曼殊师利大皇帝竺兰宝号与大清国号正好相符。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的境界再现眼前。句中的“寿无量”藏意统治永久。
第二通诗文碑树于覆顶碑亭《灵鹫文殊寺瞻礼偶效禅语》
六度重兹到五台,默符天地数中该。
不期再至却常往,即日言归底幻来。
大士如如据莲座,金容永永镇华垓。
梵宗儒理本无二,七字因缘讵辩才。
前四句大意为:隔六年之后的公元一七九二年,乾隆壬子,又一个阳春三月,乾隆皇帝第六次朝台,这六为天地之合,实为吉祥之数。他不顾八十高龄攀上 菩萨顶亲祭文殊,忽想到自己已八十高龄,不几年要离人世,愿往后为大清江山永固,阴魂也要来五台山求文殊保佑。
后四句大意为:走进文殊院祭拜文殊,看到文殊金容依然、稳坐莲台,忽感自己是八十高龄的一国之君,心中意识到这是最后一次朝台,要一意为振兴黄教、宏启宗门,以佛教怀柔蒙古,驾控全国各民族,使满清江山永远固若金汤。题中“禅语”的暗藏意亦为巩固满清的统治。
这两通四棱乾隆御碑,通身高为4.81米,宽厚均为115厘米,除碑额和底座,净身高为258厘米,四个碑面皆相等。选汉白玉料经能工巧匠雕刻而成。正面书刻满文,意在乾隆皇帝继承满清大统;背面为汉文,意在汉族是他统治的靠山;左右书刻分别为蒙文和藏文,意在蒙藏两族是左右臂。诗文碑上的笔迹刚劲流畅、端庄洒脱、丰润圆滑,与精雕细刻的四棱碑浑然一体,成为五台山独特的人文景观,迷醉着万万千千中外游客。
笔者出得菩萨顶文殊院,迈步“灵峰胜境”牌楼,就要下踏108级台阶,真有留恋忘返之感;劝天下游客信士,览名山古迹,游佛国圣地,莫忘菩萨顶观赏乾隆御碑。菩萨顶文殊院共有石碑十通,有清代圣祖、世祖、嘉庆御碑,还有民国石碑,大都露天,年久日晒雨霖,字迹无法识清。笔者唯独细细观赏了两通乾隆御碑。禁不住细细思量,两通乾隆御碑原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文殊保佑大清统治永久,江山永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展开-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