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论“安史之乱”及其对唐代社会政治的影响

2017-06-0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13
转发:0
评论:0
论“安史之乱”及其对唐代社会政治的影响,唐王朝疆域广阔,国境线绵长,为了国防安全,曾设六都护府、十节度使。藩镇坐大,一旦

唐王朝疆域广阔,国境线绵长,为了国防安全,曾设六都护府、十节度使。藩镇坐大,一旦有事,则祸生肘腋。安史之乱,就是最著名的藩镇叛乱。 

天宝十载(751)二月,胡人安禄山兼任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统兵近二十万。安禄山日益骄横,刑赏己出,见天下武备松弛,遂生谋逆之心。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安禄山伙同部将史思明,“以诛国忠名”,发所部兵及同罗、奚、契丹、室韦等共十五万兵马,号称二十万,反于范阳(治所在今北京市西南)。安史之乱爆发。

唐玄宗即调安西节度使封常清在东都洛阳募兵六万,守卫河阳大桥(在今河南孟县南)。以高仙芝率京师五万兵,屯驻陕郡(治所在今河南三门峡西北)。十二月,叛军占东都,封、高二将退守潼关。不久,玄宗误听谗言,处死了封、高。改派哥舒翰任兵马副元帅,领兵八万,进驻潼关。此时,颜杲卿和颜真卿兄弟率领河北十七郡吏民,拥兵士二十多万,切断了范阳与东都之间的交通,叛军陷入困境。

至德元载(756)正月,安禄山在洛阳称大燕皇帝。不久,玄宗派朔方郭子仪和河东李光弼率部东进,会同颜真卿部经营河北。真源县(今河南鹿邑)令张巡率军民坚守雍丘(今河南祀县),多次击败叛军,确保江淮不失。同年五月,哥舒翰被迫出兵,兵败灵宝,潼关失守,叛军向长安逼进。六月,玄宗与杨贵妃、杨国忠兄妹及部分大臣、皇子,连同禁军将士一千多人向蜀地逃窜。行至马嵬驿,禁军哗变,杀杨国忠,迫玄宗缢死杨贵妃。七月,太予李亨在部分大臣的拥戴下在灵武即帝位,是为肃宗。八月,肃宗将郭子仪和李光弼部召至灵武,并联合回纥骑兵,准备反攻。

至德二载(757)正月,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杀死。九月,郭子仪率军收复长安,旋又收复东都。安庆绪退守邺郡(治所在今河南安阳)。干元元年(758)九月,肃宗调遣朔方郭子仪等九节度使率兵六十万,进讨安庆绪。十月,唐军进围邺城。二年(759)三月,史思明率兵十三万赴援,与官军在安阳河北相遇,突风沙蔽日,两军大惊,各溃退。不久,史思明率部至邺,执杀安庆绪,叛军返回范阳,思明自称大燕皇帝。

上元元年(760)四月,史思明率军南下,攻占东都。次年二月,史朝义弑父即帝位,改元显圣。宝应元年(762)四月,肃宗病重弥留,张皇后与越王李系谋诛专权宦官李辅国,事泄被杀,肃宗薨。太子李豫即位,是为代宗。同年十月,代宗以雍王李适为天下兵马元帅,统领诸道唐军和回纥兵,收复洛阳,史朝义北逃范阳。代宗广德元年(763)正月,史朝义逃至广阳(今河北房山东北)附近,众叛亲离,自缢而死。其部将相继投降。长达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至此平息。

安史之乱是唐王朝有盛向衰的转折点,贻害无穷。一是战乱多年,民生困顿。人丁寥落,经济凋蔽,政事不行,民不聊生,整个国家社会文化经济受到重创。二是朝廷日弱,方镇坐大。平乱之后,“武夫战将以功起行阵为侯王者,皆除节度使”,藩镇力大势盛,遂称尾大不掉之势;天子力不能制,姑息愈甚,则骄横愈甚,天下分裂于方镇,此则为祸端。三是政治上走向衰败。藩镇的专横搜刮,激起不断的农民暴动,比如黄巢的农民起义。内忧外患,唐王朝的统治渐至崩溃,直到昭宗天�v末(907),朱温颠覆李唐,进入五代十国的分崩离析丧乱时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论古代战争对政治权力的影响
战争是人类社会的产物,没有军事组织的共同体易被其他共同体消灭①。古代战争从多方面影响政治权力,国内学者对此研究较少。近年来学术界对战争与政治之关系的研究有所论及,主要集中在战争对国家起源的影响上④。王震中认为,战争对国家形成起着促进作用,特别在以农业为基础的文明社会能促进社会力量的整合,如居住区的统一防御、原始社会组织团聚力的加强、既得利益集团的扩张、内部权力的发展及宗教作用的提升。他并未将战争与国家形成看作一种必然的因果关系,而是认为国家是在祭祀、战争、公共管理事务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⑤。李学勤认为,王权的形成与战争有一定关系。由氏族制度向世袭王权转化的过程与五帝时代的战争紧密相连。虽然王权形成的基础是因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导致了社会分化,并且使社会组织突破氏族的界限,形成越来越大的社会共同体”,但“它产生的途径却与战争有直接关系”⑥。谢维扬认为,征服战争的有无与早期国家专制政治和...
· 安史之乱的性质揭安史之乱对整个中国的影响
安史之乱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他对当时唐朝的影响是极大的,此次战争严重破坏了开元盛世留下的物质基础,同时,安史之乱对整个中国的历史影响也是非常深远的,那么,想不想知道安史之乱的性质是什么呢?安史之乱对整个中国的影响又体现在哪个方面?安史之乱的性质是什么?安史之乱的性质是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更具体说,是唐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斗争。安史之乱的首领们虽曾利用了人民对唐王朝的反抗情绪以及民族矛盾的因素,然而这并不能影响这次叛乱的根本性质。另一方面,在战乱中由于安史叛军对人民的残暴行径,曾引起了象常山太守颜杲卿、平原太守颜真卿以及张巡、许远的死守睢阳等的反抗斗争,这些局部地区反的斗争是正义的,但同样也丝毫不能改变整个战争的性质。安史之乱对整个中国的影响其一,社会混乱战乱使社会遭到了一次空前浩劫。《旧唐书·郭子仪传》记载:“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椽。中间畿内,不满千...
· 明朝的自然灾害及其社会影响
现代灾害学认为,灾害是指由自然的或社会的原因造成的妨碍人的生存和社会发展的社会件。[1](P18)显然,从概念可以看出,灾害具有自然和社会两种属性,一方面它们不仅是自然和社会相互作用的产物;另一方面其影响和后果也是社会性的,对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具有多方面的影响。一、明代自然灾害的概况明代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朝代。邓云特先生曾言:“明代共历二百七十六年,而灾害之烦,则竟达一千零十一次之多,是诚旷古未有之记录也。计当时灾害最多者为水灾,共见一百九十六次;次为旱灾,共见一百七十四次;又次为地震,共见一百六十五次;再次为雹灾,共见一百十二次;更次为风灾,共见九十七次;复次为蝗灾,共见九十四次。此外歉饥九十三次;疫灾六十四次;霜雪之灾十六次,则其尤次焉者也。”[2](P30)当然,由于依据资料的不同和判定的标准不一,统计的数字也差异很大。笔者以明代两京、十三布政司为统计单位,对明代的主要...
· 试论当前中国社会分层对教育公平的影响
[摘要]由于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家庭收入和生活方式的差异越来越明显,导致不同社会阶层的子女在受教育机会和教育质量上的差异也越来越大,阶层差距对教育公平的影响变得越来越突出。本文从教育社会学角度出发,探讨了当前中国社会分层对教育公平的影响,并提出了若干对策和建议。[关键词]社会分层教育公平教育机会均等作者简介:曾焕平(1977-),男,福建泉州人,华中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教育社会学。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社会分层状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先以先赋地位为主的分层模式逐渐被以后致地位为主的分层模式所取代,个人的社会地位越来越取决于后天的教育程度。接受什么类型、层次和质量的教育,都会影响到个人的经济和社会地位。由于不同社会阶层在家庭收入和生活方式上存在差异,对子女的教育需求和看法也就不同,不同阶层的子女在教育上的差距越来越大,并进而影响到教育公平问题。这是值得关注的社会问题。本文探讨...
· 略论先秦儒学及其影响
在中国儒学的历史长河中,先秦无疑是最基本的源头。先秦儒学奠定了中国儒学的发展基础,影响并规范着后世儒学。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儒学的基本范式在先秦时期即已形成,而后儒则只是不断地对先秦儒学进行诠释与发挥、发展。本文试对先秦儒学及其影响略作论析,管蠡之见,就教方家。“儒”的起源甚早。本世纪30年代,胡适曾撰《说儒》,据《说文》而以“儒”字从需从柔,称“儒”本是着殷服、守殷礼,持守“柔逊的人生观”的“殷民族的教士”。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