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论唐代绝句描绘人物的艺术

2017-06-0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357
转发:0
评论:0
论唐代绝句描绘人物的艺术,中国古典诗歌主要是抒情诗,诗人或直抒胸臆,或借助写景状物与简约的叙事来抒发主观思

中国古典诗歌主要是抒情诗,诗人或直抒胸臆,或借助写景状物与简约的叙事来抒发主观思想感情,但也不乏描绘人物形象的叙事诗和抒情诗。早在古诗的源头《诗经》中,就出现了描写思妇弃妇、后妃大臣、征夫戍卒以及恋爱中的青年男女等人物形象的作品。在屈原的《楚辞》中,也刻画了山鬼、湘君、湘夫人、云中君等具有人性的神的形象。汉乐府《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陌上桑》和北朝民歌《木兰辞》,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的叙事诗佳作。但是应当指出,在唐以前各个朝代的诗歌中,描写人物形象的作品毕竟是凤毛麟角。到了唐代,文人们不仅以“传奇”这种文言小说的形式叙写人物故事,而且把诗歌当作传奇来写,于是出现了白居易《长恨歌》与《琵琶行》、元稹《李娃行》、杜牧《杜秋娘诗》与《张好好诗》、韦庄《秦妇吟》等成功地塑造人物形象的长篇叙事诗。唐代许多诗人对人物画深感兴趣,他们以人物画为对象创作题画诗,更尝试在抒情诗中描写人物。盛唐时期,诗人笔下出现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李白《幽州胡马客歌》刻画幽州胡人英武剽悍、豪迈爽朗性格,杜甫《饮中八仙歌》展现出一幅惟妙惟肖的酒仙群像图。李颀更是擅长描绘人物的能手,其送别诗《送陈章甫》、《赠张旭》、《别梁�B》等篇,都活现出豪放不羁的人物形象。甚至篇幅短小的律诗和绝句,也成为唐代诗人用以描写人物的诗体,如李白五律《赠孟浩然》勾绘出布衣诗人孟浩然“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的形象,王维五律《观猎》描写射猎将军勇武矫健,豪迈洒脱,都脍炙人口。而艺术难度最大的,应是以绝句来写人物了。绝句仅二十字、二十四字或二十八字,“离首即尾,离尾即首”(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一)。因此,运用绝句来写人物,要比写景、状物难度大得多。

然而唐代诗人们敢于突破绝句描写人物的困难,在短小的篇幅里塑造出风采多姿的人物形象,在诗国中营构了一列空前广阔深长的人物形象画廊。

唐代诗人善于学习借鉴人物画以形传神的艺术经验,捕捉人物的外貌特征,在短小的绝句中表现其性格与心态。例如高适的《听张立本女吟》:“危冠广袖楚宫妆,独步闲庭逐夜凉。自把玉钗敲砌竹,清歌一曲月如霜。”①首句即写女子危冠宽袖窄腰的妆束,华丽典雅,既显示了她的高贵身份,更勾绘出她亭亭玉立的身姿。后三句再写她以钗击竹、对月吟唱,其人清高脱俗、孤芳自赏、悠然闲逸的风神意态便跃然纸上。张祜《集灵台二首》(其二),却是先写人物行动再画其容貌:“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这首诗讽刺深得玄宗皇帝恩宠的杨贵妃三姐虢国夫人。前一联写她在天已大亮之时骑着马大摇大摆进入宫门禁苑,这一行为已显示出她的骄纵。后一联写她自信天生美艳,不施脂粉,“淡扫蛾眉”来朝见至高无上的皇帝。这两句简笔白描,勾画虢国夫人那轻佻风骚、炫美邀宠的形象逼肖传神,又暗寓讽刺,耐人寻味。

唐代诗人刻画人物,常常把容貌和动作的描写结合起来,形象更加生动鲜活。例如杜甫《少年行》:“马上谁家白面郎,临阶下马坐人床。不通姓氏粗豪甚,指点银瓶索酒尝。”首句“白面郎”写少年英俊的外貌及其身份,给人清晰的视觉印象。接着,是一系列行为动作描写:他临阶下马、踞坐人床,不通名报姓,却指点银瓶,向人索酒。通过人物自身的动态表演,一个粗豪的、旁若无人的贵家子弟形象跃然而出。清人仇兆鳌评赞“此摹少年意气,色色逼真……写生之妙”(《杜诗详注》卷十),是中肯的。

其实行为动作,也属于人的外在形态,具有与容貌相近的视觉效果。因此,许多唐代绝句并不描写人物的容貌,只写其行为动作,让读者通过人物的动作想象其意态神情。金昌绪的《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诗从女子“打起黄莺儿”这一让人颇为不解的动作写起,然后一步步交代这一动作的原因,乃是她怕莺啼惊破她去辽西会见丈夫的好梦。通篇只写了人物的一个动作,便画出少妇寂寞无聊迁恼的神态,并揭露出她思夫的内心幽怨。唐代诗人还善于捕捉细节来刻画人物,例如李端《拜新月》云:“开帘见新月,即便下阶拜。细语人不闻,北风吹裙带。”古代妇女有拜月祈福的习俗。这首诗写少女开帘一见新月,立即在阶前跪拜,并用别人听不见的细微声音对月诉情。诗的结尾,又借一条风中飘动的裙带,传出她心弦的颤动。可谓用笔幽细,传神微妙。

鲁迅在《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中精辟地说:“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②唐代诗人早已深谙此道。王维云:“骨风猛毅,眸子分明”(《为画人谢赐表》),皎然希望画家要妙于“匀毫点睛”,使人物“目动光芒,风生神彩”(《沈君写真赞》)。在唐诗绝句中,就有以“画眼睛”妙传人物情感、心态的佳作。如王维的五绝《息夫人》:“莫以今时宠,难忘旧日恩。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春秋时息国灭亡后,息国君主的夫人被楚王占有,她在楚宫生了两个孩子,但始终不与楚王说一句话。这首诗最传神的是第三句“看花满眼泪”,诗人推出一双对着娇花满眼泪水的特写镜头,让历代的读者从这一双含泪的眼睛中看见了人物内心郁积的痛苦、怨愤。

小说写人物,主要通过描叙故事情节和刻画细节来展现人物的感情、性格。绝句篇幅短小,不可能描叙连续的曲折的故事情节,只能抓住“一片断”、“一刹那”、“一局部”来写,因此,比起小说来,细节在绝句中的作用更突出,往往是为人物写照传神的精彩笔墨。上面所举绘容貌、写动作、画眼睛等等,基本上都是细节描写。细节既有人物自身的,也有景物的。诗人要在绝句中刻画出生动传神的人物形象,就必须从生活中提炼出新颖独到、表现力强、有诗情画意的细节。

诗歌最本质的艺术特征是抒情。绝句尤贵委婉曲折,情深味长。所以,唐代诗人在绝句中描写人物,总是和抒情结合起来,致力于揭示人物的感情世界并抒写对人物的爱憎褒贬,使诗歌洋溢着浓郁的情味。如王昌龄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诗人以细腻含蓄的笔触,着意描写闺妇在一刹那心态的微妙变化,即从不知愁到愁情陡生,使人感到这位闺妇陡然而生的幽怨之情格外真实、强烈,自然引起人们深深的同情。再看李商隐的《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诗题为“嫦娥”,很可能写的是困守宫观的女道士。前二句写她的居室内外环境。云母屏风,烛影幽暗,银河渐落,晓星低垂,环境氛围烘托出主人公的凄清孤寂情怀。后二句写她遥望明月,不禁揣度月宫仙子嫦娥的处境和心情:面对碧海青天、无穷无尽的日月,她一定后悔当初偷吃了不死药吧?通篇着意抒发人物孤苦、悔恨之情,唱叹深长,具有巨大的心灵震撼力。诗人的深切同情与体贴,也渗透在字里行间,以致后代一些诗评家如何焯、宋顾乐、张采田等人认为是诗人“借嫦娥抒孤高不遇之感”、“自比有才调翻致流落不偶”、“亦托意遇合之作”③。可见,诗人借咏人物,而收到了抒情寄慨的艺术效果。

以上两首都是抒写女子的悔怨,我们再看一首写伤病退伍军人痛苦的,如卢纶《逢病军人》:“行多有病住无粮,万里还乡未到乡。蓬鬓哀吟古城下,不堪秋气入金疮。”前二句以赋笔渲染军人的凄苦境遇:他跋涉在万里归乡的路途中,身体伤病,干粮已尽,行住两难。后二句直接刻画人物:“蓬鬓”写其形貌,简练地勾勒军人疾病冻饿、受尽折磨、蓬头垢面的形象。“哀吟”,写其声音,病饿伤痛,使他不禁发出呻吟之声。而“古城”、“秋气”则是环境烘托。这个伤兵瑟缩于冷落的古城下萧寒秋气中,等待着他的,只能是悲惨的死亡。诗人用集中刻画、加倍渲染的手法,写尽了伤病军人的憔悴、孤寂、悲愤、哀怨,流露出对他的深切同情和对社会的控诉。满纸凄苦,催人泪下。抒情与写人,在诗中融为一体,都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

为了达到写人与抒情契合无痕,唐代诗人在绝句中往往代人物立言,以人物的口吻,直抒其胸臆。例如白居易《后宫词》:“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熏笼坐到明。”通篇是宫人自诉悲怨,层层深入地倾吐出她由希望到失望、由失望到苦望、再由苦望直到绝望的心态。所以清代宋顾乐《唐人万首绝句选》评曰:“极直致而味不减,所以妙也。”近人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更指出:“作宫词者,多借物以寓悲。此诗独直书其事,四句皆倾怀而诉,而无穷幽怨皆在‘坐到明’三字之中④。下面二诗,通篇都是人物心灵的直白:

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李益《江南曲》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贾岛《剑客》

这种让人物直吐胸臆的写法,使诗人得以在短小篇幅中,实现塑造人物形象与抒发自我情怀的艺术创作意图,并显示了他们高超的艺术概括力与表现力。

中国古典诗歌以营造意境为艺术创造的一个重要目标。所谓意境,简明地说,就是情景交融、含蓄蕴藉的艺术境界。唐代诗人要在绝句中刻画人物和营造意境,就必须描写自然的或社会的景物,渲染环境气氛,使所写人物的感情、心态与景物环境和谐契合。李白《玉阶怨》:“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诗写一位满含幽怨的深闺贵妇。李白艺术表现的高妙在于,诗中并未用一个“怨”字,而是着力营造一个由玉阶、白露、水晶帘、秋月构成的玲珑剔透的晶莹世界,让人物置身其间。你看她伫立玉阶,望月到夜半,竟不觉露湿罗袜,回到室内,放下帘子,却还透过帘子痴望月亮。她的高贵美丽、纯洁幽怨,全从她的行动和环境透露出来。诗人运笔清淡空灵,却使人物与景物、悲秋与怀人叠合为一,可谓情在景中,有神无迹,余韵不尽,故被前人誉为“神品”。

又如王昌龄《采莲曲二首》(其二):“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论诗绝句十八首
论诗绝句十八首广东梅州古惠龙悟彻人生浮复沉,真风流始把诗吟。忘高低俯仰荣辱,掘取砂林矿隙金。诗思初来潋滟秋,伊人秋水眼波流。勺将调酿成天酒,不醉心头更不休。霎时孕就紫金胎,的是虚空突兀来。无象无形无阻滞,通神达化拟天才。鸿蒙劈破毕黄芽,生二生三万物华。驳杂纷繁共真种,入诗抱一便无差。诗家风骨在精神,雪里红梅鉴本真。竣险峰头生意象,周天寒彻一枝新。落笔前头先练意,意纯理妥始行文。文章跌宕方为妙,妙要全凭意作君。高禅诡女古神奇,七字通幽我自知。此处阿谁真着眼,堪追李杜乱唐诗。敢抛弱骨向尸山,人虐天磨心不残。百炼脱胎成玉质,行文丑拙亦斑斓。莫施小巧弄玄玄,煮韵烹情要自然。最是心音和笔等,语来平实转缠绵。缠绵韵律细探寻,荡荡淹淹金质音。石上流泉空谷鹤,牵魂醉魄转撩心。神韵性灵境界奇,各喧红紫猎芳菲。脉他究竟通玄处,纳入才情两字规。写诗端要豁心声,莫错呻吟枉得名。哪日高明随检看,被他嗤尽骨头轻。不求...
· 唐代书法的艺术表现性简论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最高峰。唐代文化传承于魏晋南北朝,经过魏晋南北朝多元文化的激荡之后,唐代文化一改前代风貌,显得气度恢弘,无论在自身建设还是中外文化交流上均表现出高度的自信心和开放性。在频繁的中外交往中,唐代文化从思想到内容再到形式都因为受到异域文化的影响而发生了不同于以往传统文化形态的变化。书法艺术作为唐代举足轻重的一种文化艺术形式,也势必表现出同样的特征。由于皇帝的爱好与推崇、科举制度以书取仕、宗教写经等等因素的影响,唐代书法比以往任何朝代都要兴盛,书法语言呈现出极大的丰富性。其丰富性主要表现在:一、点、线表现力增强早在汉代,著名学者杨雄就提出了书法美学的重要论断:“言,心声也:书,心画也。”而后的几百年间,陆陆续续也出现了很多关于书法表现力的论断。但笔墨线条作为精神载体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书法艺术的不断发展一次又一次将这一问题摆在人们面前。书法创作是为了达性情,传递一种意象之美。这...
· 论唐代妇女服饰艺术的多样性
在中国历代的服饰艺术当中,最令人难以忘怀的是唐代妇女服饰艺术。唐代妇女服饰以其众多的款式、艳丽的色彩、创新的手法、典雅华美的独特风格,成为中国古代服装史中最为丰富、最为富丽雍容的一个篇章。它上承历史源头,下启后世之径道,和其它艺术共同创造了唐代灿烂辉煌的文化,在中国服装史乃至世界服装史上写下了令人惊叹的一笔。唐代女装演变迅速、表现性强。在唐代三百多年的历史中,女装的种类较多,最流行的有“襦裙服”、“胡服”、“女着男装”三种配套服饰。一襦裙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出现,是中国古代中原女子的传统装束。唐代的“襦裙服”包括:上着短襦或衫,下着裙,佩披帛,有时外套半臂。唐代妇女非常流行襦裙服这种配套打扮,上身着窄小的襦,襦的领口造型各异,变化丰富,有鸡心领、圆领、方领、斜领等。到盛唐时又流行一种袒领,里面不穿内衣,把整个前胸都坦露出来,可见女性胸前的乳沟。这是中国服饰演变史上一种大胆的设计,从侧面反映...
· 绝句
绝句规范一首四句,每句字数五或七。第一句可押韵或不押韵,第二、第四句要押韵,第三句不可押韵。对仗(平仄):其中,第一、三、五个字不受限,第二、四、六个字则必须遵守。五言绝句,平起式,正格:平平仄仄平(韵)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五言绝句,仄起式,偏格: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五言绝句,平起式,偏格: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七言绝句,仄起式,正格:仄仄平平仄仄平(韵)平平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韵)七言绝句,平起式,正格:平平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仄平(韵)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七言绝句,仄起式,偏格: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韵)七言绝句,平起式,偏格: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韵)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例外例外之一为拗。定义...
·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绝句》译文及注释译文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注释西岭:西岭雪山。千秋雪:指西岭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积雪。泊:停泊。东吴:古时候吴国的领地,江苏省一带。万里船:不远万里开来的船只。《绝句》参考资料:1、王自文,李中伟.《优秀古诗文精选》:宁波出版社,2008.12:第46页2、李丹,孟勋.小学生必背古诗词:吉林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48页《绝句》赏析这首《绝句》是诗人住在成都浣花溪草堂时写的,描写了草堂周围明媚秀丽的春天景色。诗歌以一幅富有生机的自然美景切入,给人营造出一种清新轻松的情调氛围。前两句,诗人以不同的角度对这副美景进行了细微的刻画。翠是新绿,是初春时节万物复苏,萌发生机时的颜色。“两”和...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