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大海盗汪直与明代经济政策

2017-06-0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03
转发:0
评论:0
大海盗汪直与明代经济政策,汪直是明代倭乱中的大海盗。汪直武力走私并带助长倭寇之乱,其危害百姓人财是显而易见

汪直是明代倭乱中的大海盗。汪直武力走私并带助长倭寇之乱,其危害百姓人财是显而易见的。但问题不仅仅如此简单。

事实上自宋代以来,中国人的海上贸易走在世界前列,步伐之大令人瞩目。它为社会带来丰厚的商业利润,令航海技术长期领先世界,催生了大批商业城市和市民文化。这也正是后来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路径的源头。

但是到了明代,经济政策反而转趋保守。明太祖希望恢复简朴的农业社会,实施“海禁”,将本应继续发扬光大的海上贸易大加钳制。后世朝廷也利用种种理由,时张时弛地维持海禁。正常的海上贸易被阻塞,给沿海民生和社会商业资本的发展造成极其消极的影响。更糟糕的是,传统的大一统的专制帝制下,民间也没有正常途径发出诉求并影响朝政,使得政策弊端难以得到检讨与改变。帝国在东亚长期的文明独尊的局面,更加剧了固守农业自然经济陈规、忽视海洋的心态,它只看到“郑和下西洋”式的朝贡体制的是华而不实,却排斥了宋代兴起的海上贸易体制在经济与技术上巨大的竞争优势。

海禁阻塞了正常贸易,于是东南沿海走私横行,连带倭寇难平。汪直不过是把它做大做强了的典型而已。正所谓“市通则寇转为商,市禁商转为寇”。明代建国200后,政府面对冷酷的现实终于稍稍改变海禁政策――隆庆开关有限制地准许私人远贩东西二洋。可以说这也是拜汪直等人的“功劳”呢。

不过开关之后,虽然民间海上商贸大发展,但政府对于海上贸易还是消极的,更别提有什么类似西欧国家的那种鼓励、支持、资助海上贸易、探险的态度。相比之下,同时期的欧洲,没有大一统的帝制,邦国分立和政教争端的局面反而令他们的商业资本得以冲破樊篱;欧洲各国也在竞争中认识到商业资本的价值,大力支持海上贸易。中国与欧洲后来的差距由此拉开。

因此有人设想,以宋代以来打下的基础,若明代无海禁,或者之后大明朝甚至鼓励、资助海上贸易与探险,汪直说不定会成为我们的哥伦布与库克船长,他说不定会经营我们的东印度公司呢。可惜这都只是假设。最主要是因为,长期独尊东亚的农业帝国的朝廷看不到海洋时代业已来临的大势所趋,商业资本面对大一统帝国的朝廷也难以仅靠自己的力量出头。这种大历史的格局不是轻易能改变的。

可以这么说,明朝农业帝国体制之下,新型的商业资本经济难有突破、处境困顿。海禁与汪直只是其中一个例子而已。同样的情形出现在军队组织、司法体制等等领域。资本主义萌芽最终也养不大也就不出奇。难怪有人说,相比唐宋朝廷的开放进取,明代朝廷是内敛固步、甚至经济政策倒退的时代,结果把民间经济潜在的优势也盖住了,白白便宜了欧洲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明朝八大海盗:汪直曾在日本称王
导读:明朝是中国史上最后一个汉人王朝,也是一个有骨气的王朝。在明朝那会可以说真正做到了虽远必诛,随着时代的发展,那时的人们竟然都跑到外国南洋做起了海盗。我们来盘点下明朝著名的的八大海盗。八大海盗之一陈祖义陈祖义是明朝初年的大海盗,并且是一位海盗集团之首领,其祖籍广东潮州人,明朝洪武年间,全家到南洋。陈祖义盘踞在马六甲10多年为海盗,集团成员最鼎盛时超过万人。战船百艘。雄霸于日本、台湾、南海、印度洋等海面。劫掠过往船只达万首,攻打50多座沿海镇城。明太祖悬红50万两白银捉拿陈祖义。永乐五年(1407年)9月郑和把陈祖义押回中国,当众将陈祖义斩首示众。是的,郑和出现了,所有的海盗都像蚍蜉撼大树,陈祖义虽然曾经辉煌过,但是他运气不好,遇到了郑和,只能说他命运不济吧。网络配图八大海盗之二梁道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爪哇满者伯夷国王灭三佛齐旧王朝,国中大乱;当时旅居三佛齐的华人一千多人拥戴广东南...
· 嘉靖朝著名海盗汪直简介汪直是怎么死的?
姓名:汪直别名:汪名五峰号:五峰船长国籍:中国明朝民族:汉族职业:海盗、商人信仰:海盗主义出生地:南直隶徽州府歙县柘林出生时间:十六世纪(具体时间不详)去世地点:浙江杭州府宫港口去世时间:1559年12月25日母亲:汪氏义子:王滶(毛海峰)对于任何国家而言,走私贸易都是一向利润与风险成正比的生意,正是因为它高额的利润,尽管政府严厉打击也屡禁不止。实际上走私贸易并不是现代社会才有的一种现象,早在古代“海盗”、“走私商人”等职业已经形成了气候,诸如著名的加勒比海盗以及倭寇。倭寇虽然前面加个“倭”,但实际上倭寇在中国横行之时,倭寇群体中大部分都是扮作日本浪人的中国人,日本人的比例相对于中国人而言还要低些。汪直,这位活跃在明朝嘉靖年间的人,实际上就是一位倭寇首领和走私商人。据传汪直从小的时候就极为聪明,若是将他那一股聪明劲儿用在读书上,定能取得一个很好的功名。不过汪直心思并不在四书五经上,相比于读...
· 汪直:从商人到海盗的明朝宦官
明朝四大宦官之汪直:从商人到海盗的一生,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提起汪直,很多人会想起明朝那个大太监,而今天要说的这个汪直是和倭寇、海盗紧密相关的。他就是号称“五峰船主”,盘踞东南沿海多年的争议人物。有人说他是统辖倭寇的海盗头子,也有人说他是勾结倭奴的汉奸。到底汪直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我们来看看他的成长之路,再来探究这个五百年前的争议人物吧。汪直,明朝人士,小时候的汪直就对四书五经不感兴趣,因为他觉得做生意更有意思,而且他还发现了一个赚钱的行道,那就是做走私生意。汪直的走私经历最早应该是在东南亚开始的,因为那些地方太穷了,汪直的商品都是他们的生活必须品,所以十分畅销,汪直也领略到了走私带来的巨大利润。从这以后,汪直开始了走私贩子这一不归路。在东南亚尝到甜头的汪直并不满意现在的成就,他把目标投向了远在离大陆千里之外的日本。于是,汪直放弃了苦心经营的东南亚市场,转而进军日...
· 明代海盗王直之死:被诱杀的海洋帝国
日本平户市建造的王直像腊月二十五,还有五天就要过年了,杭州城却突然,十分肃杀。这一天,嘉靖三十八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公元1560年年初),官巷口外设了法场。今天的死囚十分特殊:他不仅没有惯常死囚那种被严刑拷打后的行走艰难,而且居然还是用小轿子抬到刑场上的。轿子来到了法场,死囚才知道今日走到了人生的尽头。临刑之前,他希望能与儿子再见一面。衙役们将他的儿子带到面前,父子两人抱头而哭,死囚将一支金簪交给儿子,叹息道:“没想到要死在这里了!”说完伸颈受刃。这位死囚,就是大名鼎鼎的“净海王”、横行大洋的“倭寇”大首领王直。钢刀横空,碧血四溅,一个时代在这道骇人的刀光中终结——那就是王直已经建立的海洋帝国。诱杀陷阱经历过大风大浪的王直,还是天真地小看了官府的背信弃义能力。在复杂的官场斗争面前,胡宗宪只好拿王直作为投名状来洗刷自己……王直人头落地的不远处,总督衙门内,作为抗倭前线的最高领导人,总督胡宗宪很...
· 汪直
生平传说中王直生有异象,“少落魄,有任侠气,及壮多智略,善施与,以故人宗信之。”,嘉靖十九年(1540年)王直偕同徐惟学、叶宗满等在广东打造海船,“置硝黄丝棉等违禁货物,抵日本、暹罗、西洋诸国往来贸易”,牟取暴利。由于海外贸易在当时为非法活动,一开始王直加入徽州府歙县同乡的许栋集团,召“诱佛郎机夷,往来浙海,泊双屿港,私通贸易。”许栋和李光头相继被明军朱纨剿灭,王直遂另起炉灶,自立为船主。“遂起邪谋,招聚亡命,勾引倭奴多郎、次郎、四助四郎等,造巨舰,联舫一百二十步,可容二千人,上可驰马。”王直成为当时东亚一个大型武装海商集团的首领,并接受日本战国大名松浦隆信的邀约,以九州外海属于肥前国的平户岛(属今长崎县)为基地,从事海上贸易。开始时,汪直仍对朝廷抱有极大的期望,在地方官员默许“私市”的暗示下,他主动配合官府,十分卖力。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吞并福建海盗首领陈思盼。同年(1552年)...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