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论中国文学的倒掉

2017-06-0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03
转发:0
评论:0
论中国文学的倒掉,听说,在中国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倒掉了,听说而已,我没有亲见。但我却见过未倒的中国文

听说,在中国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倒掉了,听说而已,我没有亲见。但我却见过未倒的中国文学,风风火火的映掩于市场炒作之间,象落山太阳的回光返照,这就是“文学灿烂”,文化盛景之一。“文学灿烂”的真景我也见过,并不见佳,我以为。 

然而一切文化胜迹的名目之中,我知道得最早的却是这文学灿烂。中国几千年文学史曾经常常对我说,真正的文学就被压在这“文学灿烂”的光环下!有个叫王小波的人写了很多书,在世时却不得一个评论家承认,后来死了才被追捧。有个叫郭xx的学生,不满十八岁就被市场捧上了天――后来我的朋友,一个炒作专家对我说,凡是写点文字的人,是都能炒红的,但只有迎合俗媚的人才能写作得出――什么引领青春文学拉,什么代表当代最高创作水平拉,什么势力派、偶像派拉,什么美女作家、美男作家拉,什么身体写作、胸口写作……我的朋友讲起来还要有趣得多,大约是深谙其中之道的缘故吧。总而言之,真正文学终于中了市场炒作的计策,被装在一个小小的钵盂里了。钵盂埋在地里,上面还造起一座的塔来,这就是“市场经济下的文学灿烂”塔。此后似乎事情还很多,如“中国何时才能获诺贝尔文学奖”之类的争论,但我现在都忘记了。 

小时我惟一的希望,就在这文学的灿烂。后来我长大了,到书城,看见十有八九是语无伦次、浅薄的书,心里就不舒服。后来我看报,说中国人又叫这作“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快餐文学”,其实初级到高级是一个过程的。那么,那时就可以看到杜甫、李白,或新时代的王白、张甫了,然而我心里仍然不舒服,仍然希望文学及早回到它应有的阵地上灿烂起来。 

现在,听说它居然要告别崇高,永久性地倒掉了,则普天之下的人民,其伤痛为何如? 

这是有事实可证的。试到各大书城,探听民意去。凡有田夫野老,蚕妇村氓,除了几个脑髓里有点贵恙的之外,可有谁不知道曹雪芹啊,有谁不为中国文学抱不平,不怪现在的文学太烂、作家太堕落的? 

作家本应该只管自己写出好的作品来。市场经济就市场经济呗,你干嘛也要变的那么浮躁呢,那么下三烂呢?他偏要放下经卷,横来招是搬非,或标新立异,或损人利己,或照着别人预先准备的“畅销纲领”填字格,总之,不惜一切参与文学的市场化炒作,大约是急欲成名吧,――那简直是一定的。 

听说,后来真正文学的市场空间越来越小,以至于许多良心作家都养不起自己拉。他们逃来逃去,终于逃在蟹子里来,不敢再写作,到现在还如此。我对于很多当代作家所作的事和书,腹诽的非常多,独于这一件却很满意,因为“坚持文学自由,决不做世俗的工具”一事,的确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实在是办得很不错的。只可惜我那时没有打听到这些人的下落,或者不在《中国当代文学史》的作家名录中,却是民间的传说罢。 

秋高稻熟时节,海曲间所多的是螃蟹,煮到通红之后,无论取哪一只,揭开背壳来,里面就有黄,有膏;倘是雌的,就有石榴子一般鲜红的子。先将这些吃完,即一定露出一个圆锥形的薄膜,再用小刀小心地沿着锥底切下,取出,翻转,使里面向外,只要不破,便变成一个作家模样的东西,有头脸,身子,是拿着笔的,我们那里的小孩子都称他“蟹作家”,就是躲在里面的纯文学作家。 

当初,唐诗宋词、四大名著,中国文学何其辉煌?现在却只有几位真正作家独自静坐了,非到螃蟹断种的那一天为止出不来。莫非当今那些靠文学快餐发财的人,面对这些蟹作家,面对中国先贤创造的文学,面对十三亿被欺骗的读者,竟一点也不感到羞耻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论中国文学
嗟乎,我哀叹当今中国文学之状况。遥想乱世之初,各地英雄奋起,大笔挥毫的文人墨客扶万峰之恋为琴,拨千河之水为音,赤朱之间,以头颅热血洒春秋,这其中不乏优胜金玉的大文章,实在壮美。历天下纷争,终得共和国,中国文学经战乱历练之后,百废待兴。至千禧之年,这其中的五十余年,中国文学也由襁褓稚子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甚至八、九十年代就是现代文学的顶峰时期。到了现在,我辈似乎还天真地以为,中国文学前途一片光明,其象正是所谓的“万类霜天竞自由”,无奈,我非此观。我在感慨,中国文学难道真的要后继无人了吗,泛千禧至今,我却并未见足可影响一代人的文字出现。中国文学难道已东沉入海了吗?
· 论中国文学的悲剧缺失
一百年来的中国文学不乏佳作妙品,但在整体上却不显得厚实博大,不能给人以震憾心灵的效果。它既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期待,也不能与两个世纪以来中国历史的深重苦难、中国民人的耻辱命运和一个世纪以来全人类的精神痛苦相称。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文学现象、文化现象和精神现象,深入追索其间的原因,不是我所能胜任的,但我愿意试着对此一现象作一次描述性的考察,并在考察的过程中不失时机地插上几句我个人对此一问题的体会。◎悲剧时代与喜剧时代“所谓悲剧时代,是有确定的文化理想和价值指归的时代,人们对于自己的时代使命有大致的认同,并怀着庄严的豪情践履自己的使命。当然也有艰难与险恶,有的艰难与险恶甚至是无可超越的人类大限。那些清醒的杰出人物却不畏险恶,愿意为承担时代的大限和人类的悲剧命运而牺牲。他的时代则愿意将其牺牲纳入到自己的意义谱系中,牺牲者因此而获得精神的永生。所谓喜剧时代,是文化理想业已崩溃、价值认同业已瓦解的时代。...
· 唐君毅论中国文学
(一)中国文学精神重视诗歌散文及中国文字文法之特性吾于中国艺术精神中,曾论中国艺术之精神,不重在表现强烈之生命力、精神力。中国艺术之价值,亦不重在引起人一往向上向外之企慕向往之情。中国艺术之伟大,非只显高卓性重要英雄式的伟大,而为平顺宽阔之圣贤式、仙佛式之伟大,故伟大而若平凡,并期其物质性之减少,富虚实相涵及回环悠扬之美,可使吾人精神藏修息游于其中,当下得其安顿,以陶养其性情。本文即当论此精神,亦表现于中国文学中,由此以论中国文学之特色所在。吾所首欲论者,即在西方文学中小说与戏剧之重要性,过于诗歌与散文。在中国文学中,则诗歌与散文之地位,重于小说与戏剧。西方之文学远源于希腊、罗马,希腊之文学即以史诗与戏剧为主。亚里斯多德之诗学,亦只论此二者。希腊最初之历史家希罗多德、苏塞底息斯之历史,皆重叙战争。普鲁塔克之希腊罗马名人传,则多叙英雄。二者皆颇近小说,而为西方后代小说之远源。希腊、罗马虽有抒...
· 论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与文学史重构
一所谓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这一概念在本文中提出和使用的基本命意,既是对与古代文学相区别的现代文学发生发展的最基本的整体性历史特征的概括和指称,同时也是将其作为一种新的研究视角和新的学术视域,或不妨说是作为文学史重构的一种核心概念即基本范畴来理解和使用的。一如社会发展史和其他各类专门史的写作,文学史的写作也因治史者所处时空的差异及其各自观念的不同而互有不同。历史资料的局限及对新历史材料的发现,固然会极大地影响到史学文本的建构及更变,但相对而言,治史者的史学观念尤其是其价值预设,其影响则更为显著,因为它起着规约文本内在价值结构及其导向的决定性作用。这在中国新文学发展史的不断建构与重构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众所周知,将其视为一种相对独立的文学史观照对象,治史者对中国新文学发展史的内涵和外延作出明晰的确认,并做出较为完整的史学建构,始之于共和国建立之初。半个世纪以来,世事沧桑,治史的语境也几经转换...
· 浅谈江东桥的倒掉
惊闻江东桥倒掉的消息,叹惋万千。中国桥梁专家茅以升、英国李约瑟博士等曾撰文论述过的代表中国人民创造力和建筑成就的江东古桥,经历了800余年寒暑,竟捱不过2006年的洪水冲刷?江东桥,不是毁于天灾,而是毁于人祸!若不是连年的采砂和超载船只的往来,造成桥基松动和桥梁断裂,江东桥岂能被洪水所撼动?真是汗颜,中国人就是这么不尊重自己的文化,任凭流传千载的文物在自己手中流失!无语!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