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论《太平经》的伦理思想

2017-06-0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30
转发:0
评论:0
论《太平经》的伦理思想,《太平经》是早期道教的重要经典,该书的作者痛感当时宦官专权,政治黑暗,贫富分化严

《太平经》是早期道教的重要经典,该书的作者痛感当时宦官专权,政治黑暗,贫富分化严重,风俗浇薄,而官方道德又已失去教化民众、维系人心的社会调控作用,故以代天化民为己任,继承发扬古代“以神道设教”的传统,吸收天人感应这一时代思潮,在继承发展前人理论的基础上,营造了一个独特而又庞杂的伦理道德体系,对后来道教伦理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一、“为天陈法”的德育思想

道德教育是贯穿于《太平经》全书的主线。书中大量的论述均围绕劝善戒恶这一主题而展开。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作者针对人们畏天祈福等心理特性以强化道德教育的穿透力,故书中的道德教育思想主要通过“为天陈法”的方式呈现:

第一,实施道德教化乃是顺天时、奉神意之举。作者认为,历史呈现着善恶成败循环变化的周期,目前正值人类历史由衰转盛之时,必须顺应这一转变,依天时、奉神意进行道德教化,书中说:“吾上敬受天书……承顺天心开辟之,大开上古太平之路,令使人乐为善者,不复知为恶之术。”(《太平经合校》第160页,中华书局1997年版,以下凡引本书,只注页码)

第二,“积善者”方能生存和进化。作者告诫说,不接受道德教化者将被“沈没”,凶恶无德者将遭“荡尽”,唯有“积善者”才能免除灾难,获得长生,“长为种民”。所谓种民,即是“圣贤长生之类”而且包含有传宗接代者的含义。这实际上提出了一种道德优选论――从善者才能获得在品德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的优势,实现人类的进化。比起进化论“优胜劣汰”的原则,这种道德上的优胜劣汰论虽然缺乏严格的科学依据,但对于启发民众的道德意识却不无实际意义。

第三,恶人“命不在天地”、“与禽兽同命”。在《太平经》的作者看来,“人无贵无贱,皆天所生,但录籍相命不存耳。”(第576页)故书中主要不是以社会地位或出身门第高下作为区分贵贱的根据。然而,人又是有着等级差别的,这种等级差别的划分以道德作为基础――无德之人无录籍相命;又以是否顺“天道”为标准――“天道为法”,“以是分别人优劣”(第424页)。人禽之别在于是否合乎顺应天道,是否有德,无道德之人,“亦好相触冒,胜者为右。其气与禽兽同,故同命也。”(第424页)他们缺乏人类所特有的廉让友爱,其习性同于弱肉强食的禽兽,因此其命不在天地,而与禽兽同命。故作者告诫人们爱惜自己的道德生命,因为爱惜道德生命也就是爱惜自然生命:“爱之慎之念之,慎勿加所不当为而枉人。”

书中重视道德教育和学习活动对于道德意志、道德人格培养的重要意义,《急学真法》一文指出:“人安得生为君子哉?芽皆由学之耳。学之以道,其人道;学之以德,其人得;学之以善,其人善”,“不旦夕力学善,失善即入恶”。善与恶此消彼长,为善必须持之以恒,方能积善成德,成就“大益善良”的道德理想人格。作者还认识到,教育影响着民众的道德,而民众的道德状况又成为一种社会道德环境,转而影响民众道德人格的塑造:“五帝教化多以德,其人民多类经德也,……五霸教化多以武,人民多悉武好怒,尚强勇……故善人之乡者多善人,恶人之乡者多恶人,此非相易也。”(第650页)

道德教育及道德环境对于人的道德品质形成固然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但作者更注重道德意识对主体道德品质形成的主导作用,认为虽然有精气鬼神居于人体内,起着“治人、学人、教人”的作用,这种作用既可能是正面的“善”也可能是负面的“恶”,而鬼神 对人发挥或善或恶的牵引作用主要取决于道德主体自身的道德意识:“于人念正善,因教人为善”(第706页)。可见,个体道德水平的高低与主体的道德选择、道德追求和主观努力的密切联系:“乐善得善,乐恶得恶,是复何言。夫善恶安危,各从其类,亦不失也……是故乐道者道来聚,乐德者德来聚,乐武者武来聚”。

道德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以德治天下,《太平经》整合了儒道两家的道德主张,提出了以道德治国的方略。作者通过分析比较以道、德、仁、义、礼、文等不同方略治国而产生的相应社会效应,凸显了以道治国方略所具有的最大的合理性:“亲人合心为一家,灾害悉去无祸殃,帝王行之,天下兴昌”。这里一方面继承了道家崇道德而贱礼义的思想倾向,另一方面又对于先秦道家所贬斥的“仁”这一德目作了相当程度的肯定,而对“义”这一道德原则却是毁誉参半,显现出对儒家思想的吸收与调和。比以往的思想家更为深刻之处是,作者认识到单纯使用某种治理方法皆存在着局限性,书中提醒统治者,应该认真考虑以德、仁、义、礼、文、法、武“七事”治身治国各自有何利弊?芽其可行性如何?芽如果不可行的话,又有什么补救措施?芽作者认识到,这七种治理方式各有不同,各有所长,各有不足,必须相互补充,兼而行之:“亦不可无,亦不可纯行。……治民乃有大术也。使万物生,各得其所,能使六极八方远近欢喜,万物不失其所……德、仁、义、礼、文、法、武七事各异治,俱善有不达,而各有可长,亦不可废,亦不可纯行。”(第729页)不能局限于某种治理方法,而应兼取德、仁、义、礼、文、法、武七事之长,以之用于治身和治国,这就超越了前人重德轻刑、刑德并用、德治论或法治论等模式,而将政治和伦理进一步结合,拓展了中国的理论。

二、《太平经》所倡导的道德要求

《太平经》将道视为天地万物的本源和运动变化的内在动力:道是“万化之元首,不可得名者。六极之中,无道不能变化。元气行道,以生万物,天地大小,无不由道而生者也。”由“道”这一最高原则又产生出一系列道德要求。试概括如下:

1、顺应天地

效法顺应天地是基本的道德原则和善恶标准:“善者,乃绝洞无上,与道同称;天地所爱,地之所养,帝王所当急,仕人君所当与同心并力也。夫为善者,乃事合天心,不逆人意,名为善。”而只有“与天同心,与地合意”的人才可称“圣贤”(第158-160页);只有“命系天地,当更象天地以道德治”的君主才可称“上德之君”。(第425页)相反,所谓“恶”,就是违逆天道和人意:“夫恶者,事逆天心,常伤人意;好反天道,不顺四时,令神祗所憎,最天下绝凋凶败之名字也。”(第158页)善乃是至高无上的、“与道同称”的概念,是道的同义词,为天地所爱所养,是帝王和君子均应该努力为之的。为善就是要合天心,顺人意;不过,书中所说的天地不完全同于老子所说的自然之天,而是兼有神灵的含义;书中所说的“道”不完全同于老子所说的“道法自然”之道,而是“与皇天同骨法血脉”、“疾恶好杀”之道。(第166页)

顺应自然的原则体现在社会政治管理方面,则是因材而用、因性而治的思想。《太平经》强调,万物各有期性,顺应其性的政治治理才是合理和有成效的:“帝王所以能安天下者,各因天下之心而安之,故得天下之心矣。”(第726页)“天地之性,万物各自有宜,当任其所长。”(第203页)“因其天性而任之”,才能“所治无失”,“得天下之欢心,其治日兴太平”(第206页)。相反,如不顾其自然之本性,“强作其所不及,而难其所不能”,又不加以引导,反而多加责难,“使其冤结”,则人民“愁苦困穷,即仰而呼皇天”,引起“灾变纷纷”,“不能致太平,咎正在此”(第202至203页)。书中呼吁,这种违背民性的做法是“大害之根”,“危亡之路”(第204页)。统治者对民众进行封建强制压迫不仅是极不合理,而且是极其危险的政治治理方法。这种话语正是对于扼杀人的自主性,桎梏人性自由的封建专制统治的激烈批判。

2、贵生乐生

《太平经》强调珍爱生命,而在万物之中,人的生命是最珍贵的:“天地之性,万二千物,人命最重。”(第34页)根据贵生的价值取向,作者对人的行为按照道德价值的大小作出了排列:“人最善者,莫若常欲乐生……其次莫若善于乐成,常悒悒欲成之,比若自忧身,乃后可也。其次莫若善于仁施,与见人贫乏,为其愁心,比若自忧饥寒,乃可也。其次莫若善为设法,不欲乐害,但惧而置之,乃可也。其次人有过莫善于治,而不陷于罪,乃可也。其次人既陷罪也,心不欲深害之,乃可也。其次人有过触死,事不可奈何,能不使及其家与比伍,乃可也。其次罪过及家比伍也,愿指有罪者,慎毋尽灭煞人种类,乃可也。”这是因为,人“乃天地之神统”,灭煞人的生命,乃是“继绝天地神统,有可伤败于天地之体”,将导致天对人类的报复:“灭煞人世类”(第80页)。

出于贵生的目的,作者反对违背人性的禁欲主义,而肯定饮食男女的合理性:“饮食阴阳不可绝,绝之天下无人,不可治也。”饮食男女是维持人类生存和繁衍的必要条件,缺乏这些基本条件,则“天下无人”,但超过了维持生存这一需要的“奇伪之物”,则“反多以致伪奸,使治不平”。更为严重的是,人们追逐奢侈之物,将会危害人的宝贵生命:“天下贫困愁苦,灾变连起,……自愁自害,不得竟其天年。”(第45-46页)《太平经》围绕珍爱生命、保护生命这一核心来论述节欲问题,既是对道家思想的继承,又有其独特的立场。老庄以及《吕氏春秋》等新老道家的节欲理论主要是针对统治者而言的,故节欲是出于治国和养生的需要。而《太平经》对于“奇伪之物”的节制虽然亦有上述目的,但更多地体现出对全体民众特别是对下层民众的关切,惟恐他们“贫困愁苦”,“不得竟其天年”。可见,《太平经》倡导贵生乐生,其主旨就是强调热爱生命,珍爱生命,将提高人的生命质量作为政治治理模式的最高价值目标。

《太平经》的贵生伦理,还体现在对于自然万物生命的保护和珍爱,书中说:“地者万物之母也”,伤地形,皆为凶。深贼地,多不寿。”(第120-121页)“慎无烧山破石,延及草木,折华伤枝,实于市里,金刃加之,茎根俱尽。其母则怒,上白于父,不惜人年。人亦须草自给,但取枯落不滋者,是为顺常。”(第572页)作者认为,人类取用自然资源应限于维持基本生存,超越这一限度则将对自然界万物造成破坏,从而导致天地共怒而惩罚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太平经
人物《太平经》中,有六位隐居避世的“真人”,其中发言最多的一位叫“纯”。六真人的师傅是“天师”,自称是上天派遣,为天下解除灾厄,希望传授道书予帝王,但不受理,遂游走各处,寻找可以授道的弟子,一直不合意,直至与真人相遇,觉得真人求道诚挚,德行日进,于是授其道法,并交予要诀之文,要真人自行研究和修练。天师往往授与真人道书,令其回家研读修练,之后真人再往天师处请教;有时天师也会主动发问,测试真人的道行。有时真人会质疑甚至反驳天师,激怒天师,受到斥责。天师有时会批评流传世间的各种书文,谈论政治及社会状况和天灾人祸,并请真人为他在世间传布道书;真人则请求天师多加解说,询问道书的价值。最后天师离去,继续传教和寻觅弟子。结构与文体《太平经》分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部,每部17卷,共170卷。南朝末年,道士在其前后加上了两篇序文。全书361篇,总目可见于敦煌文献S4226。《太平经》文辞...
· 孔孟荀伦理思想“悖论”的解读方法
摘要:孔孟荀伦理思想在字面意义上似乎存在着一个悖论:既强调上下、尊尊和亲亲,又主张人际间的平等、独立以及道德主体间道德义务的对等。其实这一悖论并不存在。因为任何伦理思想都包含着终极理想价值目标和现实具体道德规范,终极理想价值目标是该伦理思想的灵魂和核心,是对该伦理思想进行价值评判的根本依据;而现实具体道德规范只是该伦理思想是否具备现实可行
· 论古代体育伦理思想的基本文化精神
摘要:中国古代体育伦理思想根植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政治性特征,使得古代体育伦理思想中处处蕴含“求善”“求治”的意蕴,体现了儒家“仁爱”“礼治”的精神。具体表现为:天人合一―自然、人文的和谐统一;和合中庸―以和为贵的处事准则;尊德重礼―德礼并举的伦理规范;立德事功―经世致用的主体精神等。结合时代特征探析我国古代体育伦理思想的基本文化精神和历史渊源,采取扬弃和内省的方式,实现体育伦理思想在新时期的继承与创新。关键词:传统文化;体育伦理;文化精神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着丰富的体育伦理思想,能较好地协调古人从事体育活动的价值和利益关系,反映时代精神。代写论文然而,进入高度发达的今天,以伦理道德为重心的古代体育伦理思想在现代社会的各种影响下出现了一定的弱化和衰退,严重地制约着现代体育的健康持续发展。为了建立更为合理、有效的体育道德规范,我们有必要对我国古代体育伦理思想的文化精神和历史渊...
· 论古代体育伦理思想的基本文化精神
摘要:中国古代体育伦理思想根植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政治性特征,使得古代体育伦理思想中处处蕴含“求善”“求治”的意蕴,体现了儒家“仁爱”“礼治”的精神。具体表现为:天人合一―自然、人文的和谐统一;和合中庸―以和为贵的处事准则;尊德重礼―德礼并举的伦理规范;立德事功―经世致用的主体精神等。结合时代特征探析我国古代体育伦理思想的基本文化精神和历史渊源,采取扬弃和内省的方式,实现体育伦理思想在新时期的继承与创新。关键词:传统文化;体育伦理;文化精神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着丰富的体育伦理思想,能较好地协调古人从事体育活动的价值和利益关系,反映时代精神。代写论文然而,进入高度发达的今天,以伦理道德为重心的古代体育伦理思想在现代社会的各种影响下出现了一定的弱化和衰退,严重地制约着现代体育的健康持续发展。为了建立更为合理、有效的体育道德规范,我们有必要对我国古代体育伦理思想的文化精神和历史渊...
· 浅论孔子伦理思想与明清徽州的宗族文化
论文关键词:孔子伦理思想明清徼州宗族文化中华传统文化论文摘要:明清徽州宗族文化的发展达到了鼎盛阶段,其表现内容也十分繁杂,但都根植于孔子伦理思想。这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明清时期徽州宗族社会秩序的稳定,并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简而之为“孝”“忠”。这一伦理思想从内外两个维度奠定了明清徽州宗族文化的基础:一方面通过“教化”的手段,使家族每个成员在内心知晓忠孝礼义廉耻,皆以彬彬君子所具备的“仁”为修身之目的;同时也强调了宗族伦理道德外在“礼”的实践标准,即尊守族规家法、尊孝长辈、定期参加家族活动、维护宗族名声以及保护宗族财产等等。孔子的伦理思想以及明清徽州宗族文化的内涵.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至今仍对中国社会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在中国历代王朝,宗族家庭始终是个人在社会中得以立足的基点和依靠。在明清时期.有清人赵吉士指出:“...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