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大觉寺与海丰塔
大觉寺在无棣县城东南关荷花湾畔,原名“普照寺”,寺中浮屠名“海丰塔”。大觉寺与海丰塔,唐贞观十三年(639年)由“尉迟敬德监督修建”,故海丰塔又称“唐塔”。史载,塔下藏有佛骨舍利。
大觉寺殿二重,明成化、嘉靖年间相继修葺。前有接引殿,后有观音殿,西为祖师殿,东为伽蓝殿。大觉寺旧址尚有清代学堂数栋,依稀可见当年香火与教育之盛。大觉寺与海丰塔轶事颇多,或载于史志,或传于民间,如今,大觉寺内依然碑石林立,文风盎然,计有“增修大觉寺碑”、“重修大觉寺殿址碑”、“重修大觉寺塔碑”、“重修海丰宝塔碑”、“重修大觉寺庙碑”等碑石,所载记述该处历史甚详。《文笔社记》备述海丰塔有“文笔冲霄”的寓意,并有“渤海挟右无底砚池,宝塔插空极大文笔”的极高赞誉。放眼无棣历史文化,多与大觉寺、海丰塔有关,可见,大觉寺、海丰塔实属无棣文明光耀的象征。
海丰塔位于大觉寺内,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原塔为八角密檐式砖石结构,青砖到顶,飞檐挑角,角系铜铃,塔身十三级,全塔高约36米。海丰塔占地十余亩,宅地旧廓尚存,北与文庙学宫相望,为无棣故城秀丽所钟,夏日芙蕖盛开,秋来塘静如练,城垣钟楼、庵殿亭阁尽映水中。千百年来,海丰塔和沧州狮子、东光菩萨鼎立于渤海平原,为冀鲁三胜。海丰塔塔型先于南京灵谷塔、北京万寿塔、上海龙华塔、开封兴慈塔、洛阳齐云塔、杭州六和塔诸名塔,而寿龄高于塔祖西安大雁塔6岁,它为举世罕见的十三级浮屠,“高凌霄汉,萦绕祥辉”,可谓一邑雄观,十方瞻仰,壮冠棣州八景,堪称齐燕一绝。
《无棣县志》载:“康熙六年六月十七日地震,城堞圮,池水溢,寺塔为裂”;“光绪十四年夏五月四日地震裂,黑水涌出,大觉寺塔圮其半”。延至近代,海丰塔塔基砖石剥蚀,更加战火频仍,阙略难于修补,遂于1957年经上级批准,将残塔夷平,唯塔基封土保护,贻待盛世重振唐风。
上世纪八十年代,无棣县决定重修海丰塔,1989年,无棣乡贤、建筑大师张D为新塔设计图纸,全县42万乡民热情鼎沸,捐资踊跃,居港澳台乡友亦厚资乡里,更感八方宾朋,慷慨解囊。于是,历经一年多建设,巍巍海丰塔遂于1992年8月重新耸立于无棣大地。新建海丰塔位于原塔北50米处,由原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先生题写塔名,新塔按八角十三级楼阁砖塔设计,抗八级地震,塔高45米,座径11米,较之原塔更显宏伟壮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