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论山东酒文化

2017-06-0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04
转发:0
评论:0
论山东酒文化,上周,因工作关系出差到泰安,见到了很久没有联系的老朋友们,甚是高兴,免不了把酒言

上周,因工作关系出差到泰安,见到了很久没有联系的老朋友们,甚是高兴,免不了把酒言欢一番。醉熏熏的回到酒店,一觉到天亮。第二天下午又急匆匆赶回济南接孩子放学,还没到家,happy1999的电话就打了过来,迎接临沂车友英雄无用。好,把孩子放在她奶奶家后,又急忙赶往酒店,又一场“酒逢知己”的豪饮。

以前本人因工作的缘故,经常一醉方休,也是“酒精杀场”的老将了。特别是我们山东地区的酒文化更是渊源流长,今天有酒而感,就说说我们山东的酒风吧。 

我们这里喝酒两个字“豪爽”,如果要应付一个普通酒场白酒最少1斤,啤酒8瓶,才能勉强自保吧,大家以后来山东要坐好心理准备啊。     

1、座位:我们这里酒桌基本上都是圆的,酒桌的座位有严格的划分,一般正对着门或者比较开阔的位置的座位为“主陪”位置,主陪就是主要请客的人,也是掏钱买单的主。正对主陪的对桌为“副陪”,副陪就是狂喝酒的主,一般酒量都很大。而坐在主陪的右边的座位为“主宾”位置,也是酒桌上最重要的客人、领导或者年龄大的才能坐的,而在主陪的左边位置是“副主宾”也是很重要的客人坐的。分清了这几个座位之后其他的座位就不重要了,有时候坐在“副主陪”的右边位置会设置一个“三陪”,就是第三个陪酒的,这个位置与主宾正对着,一般由请客一方的人来坐,这个人酒量一般也很大。     

2、上菜:这里的正规场合一般都是订标准,少的一二百,多的好几千。上菜的时候一般都先上一点主食如包子、水饺等,为了防止大家空腹喝酒醉的太快伤身体,主食后就开始上正菜了,一开始上的菜都比较贵的、好的菜如各种海鲜、特色菜等,服务员每上完一个菜会报一下菜名然后把菜转到主宾的面前,先让主宾品尝,各种特色菜上完后会上一些比较便宜的青菜等,反正会把一个桌子摆上三层。到最后上的菜一般是鱼或者汤,说明菜已经上的差不多了。上鱼的时候一定要把鱼转到主宾位置,而且鱼头正冲着主宾,鱼尾对着“三陪”,鱼一定要主宾先吃,主宾没有吃之前谁也不能转桌子,否则要罚酒的。主宾吃鱼之前要和对面的“三陪”喝鱼头、鱼尾酒,喝过之后才能吃,主宾和“三陪”用筷子夹住鱼头和鱼尾让大家吃鱼。(还有种说法叫头三尾四、背五肚六,鱼头喝三个。。。)     

3、喝酒:喝酒有很多种喝法先说最常见的一种:主陪带三个酒、副陪带三个酒、主宾提议一个。2两半的杯子,主陪带三次,主陪会说些比较客气的话,大家都跟着喝,三口喝到杯子的一半,然后主陪与副陪会交接一次(称交接酒权),然后副陪带三次酒把杯中酒喝完,然后再到上一杯由主宾提议喝酒,喝白酒的可以随意喝,喝啤酒的前几个酒始终是一口一杯,(一般是白酒对啤酒是1:8),到此大家就可以自由的找人喝酒了叫自由交流感情。一般大家都会轮流着和主宾、副主宾喝,起码要喝两次,以表示欢迎、高兴,大家都相互交流完毕后估计时间就已经过了两个小时以上了吧,白酒基本上都喝过1斤了,啤酒也快10瓶了,应该差不多了,然后主宾会提议把酒都平均开,然后大家碰杯一口干了叫全家乐,酒也就喝完了。     

还有种不是正规的喝法就是主陪怎么喝大家就跟着怎么喝,这中情况主陪的酒量一般很大或者很猛,例如:在没有上菜之前先干喝上两杯(半斤)白酒再说,美称为润润嗓子,然后开始带酒的时候一口一杯,喝啤酒的就要连喝6杯。这种情况一般主陪带完后就超过1斤多了,桌子上的人就喝倒、喝跑一半。我曾经使用3两3的杯子的时候,一位领导带酒上来就先干三个(一斤)润润嗓子,还没有吃饭20多个人就喝跑、喝倒了三分之二。不过也有文雅的随意喝的,不很劝酒的,现在这种很流行,但很少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浅论酒文化
男人不喝酒,白来世上走。在日常生活中,我有几件憾事,其中之一就是不善饮酒。大多数的男人爱喝酒。喝酒不需要找出任何借口和种种理由,怪酒不怪菜嘛。有酒,男人就应当理直气壮地去喝?肆无忌弹地去喝?大凡喝酒成了男人的本事,男人的本事能从酒中喝出来?当然,喝好、喝醉不是目的。至于喝不喝出文化来,我认为全归咎于别有用心的人胡说八道。什么是今日的酒文化?酒现在更多的成为人们为达到功利目的而实施的手段。俗话说:“酒桌上好办事”;“酒杯一端,政策放宽”。酒桌制造了众多贪官,贪官为了正名,又制造了酒文化。说来说去,在中国,饮酒渐渐的已经演化成为一种政治手段,一种男人招摇的幌子,一种惹人厌恶却又难以回避的社交方式。所谓的酒文化能使国家发展?使民族振兴?如果酒能主导整个社会,那么所有自然人都成为了酒的分子。如果酒能主宰整个人类,那么所有自然界都成为了酒的生命。到那时,男人做什么?做酒的寄生虫吧?!其实,酒,生来只...
· 论茶和酒文化
俗话说酒不醉人人自醉,茶不清心心自清。酒文化常被称之为入世就俗文化,茶文化则被称之为出世脱俗的文化。这两种文化不但相映成趣,而且芸芸众生就在这两种文化间徜徉徘徊。喝酒喜热闹,饮茶好清净,既不拘于“一人不饮酒,二人不划拳”的形式,也不崇尚吆五喝六、荤言素语的唾沫飞溅,而是独自静平或三三两两闲坐,轻声细语,优雅闲谈。喝酒可壮胆助勇令心血翻滚,怒发冲冠为豪杰,或暴跳如雷成莽夫。饮茶则清新爽目使心境如止水,散淡沉静如道,或飘逸超然如仙。喝酒偏重的是物质享受,饮茶则是造成纯粹的精神享受,无需大鱼大肉生猛海鲜、佐之以书报足矣。一卷在手,一杯在握,那让人神清气爽、宁静淡泊的,已难辨究竟是茶香还是书香了。有人比喻说:茶好比素雅的妻子,酒却是热烈的情人。茶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酒其实是宣泄情绪的道具。升华情感的溶剂!所以说茶使人精华内敛,酒让人个性张扬!茶向人揭示的是清心寡欲。淡泊明志的心境,酒向人灌输的是潇...
· 论葡萄酒文化
葡萄酒可以说是所有的饮品里面最具文化价值的产品,它们已经存在了上千年,可以说比我国的烈性白酒时间长,我认为葡萄酒文化的核心是人们的习惯,这包括物质层面的饮用习惯和精神上需求习惯,到今天,细数本土酒商和洋酒商,没有一家在培养人们葡萄酒享用习惯上真正下工夫的。而如果下工夫,是不是可以从我们自己先做起呢?不重视葡萄酒核心文化的培养其实跟整个社会的短视和短利有着紧密的关连,因为不少人认为文化并不能马上换来钱,所以是不值钱的,也就没有价值(在这类人眼里钱是等于价值的),而葡萄酒这一产品的特性可以说完全跟短平快是背道而驰的,慢而长才是葡萄酒发展的必然规律,特别是建立酒厂和葡萄园而言尤其如此。而任何想在葡萄酒方面谋求短利的必然结果都会导致提前的终结,我们其实是看着短平快的先烈们一家家离去的,比如说万达、野力、欧威堡、圣达威...从另一个层面来看,历史也是葡萄酒文化的一部分,由于时间长而形成了传统,它已经...
· 酒文化—酒与诗词—总论
饮酒想起诗,赋诗想起酒。酒与诗好象是孪生兄弟,结下了不解之缘。《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我们从中闻到浓冽的酒香。饮酒是乐事,但由于受到生产力的制约,酿造一点酒并不容易。所以有了一点酒,往往想到我们的祖先,用作祭祀之用,与神灵共享。清酒既载,驿牡既备。以享以祀,以介景福。——《大雅·旱麓》祭祀者并不是白白地请吃请喝,而是对神都抱有希望。水旱风雷,常常威胁着人们的生存。在无法主宰自然的情况下,只能向神灵祈祷风调雨顺,禾稼丰收,免于饥馑。“自今以始,岁其有。君子有谷,诒孙子。于胥乐兮。”(《鲁颂·有马必》)从春而复,由夏而冬,人们一面披风雪,冒寒暑,不停耕耘,也一面向神灵膜拜,暗暗祝祝寿,然而真正让人们眉开眼笑,饮得安乐,饮得热闹的,当是在禾稼登场的时候。一边饮酒,一边做游戏,这是宫廷宴会最为常见的。他们投壶发矢,以决胜负。《行苇》中对此类多有描写:“敦弓既坚,四金候既钧。舍矢既均,序宾...
· 三论老米酒文化现象
我想,最近几天老米酒文化现象引起的论争,可能是缘于对老米酒文化现象的不正确理解,所以,我有必要站出来,做一些必要的说明。第一,我的观点并没有从根本上否认老米酒文化本质上的种种优点和本土文人的杰出成就,何况我也是一个热爱"老米酒"的本土人。但是,我越来越不习惯老米酒后遗症,喝了尽管不上头,仍然不知所向晕晕乎乎,很有成就感的模样,还有喝酒的气氛,是那样吵嚷而不知所终,解决不了任何的实际问题,最后还可能闹出种种的笑话,可怕的是,很多的麻城人越来越喜欢上了打闹的气氛,吆五喝六挣足了面子也释放了情绪,可是,这样的其乐融融对我们的进步真的是无一益而有百害的。这样的氛围,拓展到文坛上,就不仅仅是一个劣根性的问题了;当然了,也不要认为一提劣根性就是暴光与露底的说法,我们必须正视的是,这种劣根性延伸的弊端真实地存活于我们的周边。什么叫老米酒文化现象,这就叫老米酒文化现象。第二,我非常希望...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