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海派茶馆文化散论

2017-06-0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63
转发:0
评论:0
海派茶馆文化散论,什么叫“海派茶文化”?这不是一个故弄玄虚的问题,而是上海文化发展中一个小小的实践

什么叫“海派茶文化”?这不是一个故弄玄虚的问题,而是上海文化发展中一个小小的实践问题、理论问题。我以为,它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一,又因时代变迁和地域特点包涵了现代文明因子的茶文化的重要分支,成为东西方文明结合小小奇葩的一个形象标志。当我们从上海的老城厢、新开发区、各街区看到风格各异的茶馆、茶坊时,不能不承认这是悠久的中国茶文化在新时期上海这块沃土上螺旋形的再生。当人们在十多年前为上海的老茶馆渐渐消失而无奈地感叹时,不会想到在不久以后海派茶馆会以如此迅速的步伐、多姿多彩的形态在上海的街头重新崛起。这说明中国茶文化根系的深广,也表明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因素,必然会影响并促进文化的发展。而这种发展,又必定具有时代和地方的特色,具有容纳、开放、创新特点,不同于京派、川派、粤派、杭派的海派茶文化,就是在改革开放的历程中,在中国各地竟放中颇具特色的百花齐放中的中国茶文化中引人注目的一枝奇葩。

茶馆文化是茶文化的一个分支。茶馆文化是商业经济、市民社会得到发展,人们经济和社会交往加强的结果。唐宋以来坐店式茶饮业即茶馆的形成与发展,是与商业交往、市民社会的发展相联系的。茶馆在唐宋形成后一直同商品经济的发展与繁荣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宋元明清茶馆文化的多姿多彩,建立在城市商品经济繁荣的基础上。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商品经济和城市经济的繁荣,就没有中国的茶文化。中国在近代社会走向东西方文明撞击的过程中,自成丰、同治年间南京路最早的一洞天茶楼建立以来,茶馆业的发展明显是同上海这个近代工商业大都会的社会经济发展是同步的。在茶馆内进行各种商业活动、人际交往、信息往来、百业杂处,成为海派茶馆的主要内容。茶馆成为上海这座五方来处的半殖民地城市一大点缀,“海上繁华”的一大奇观。它对上海近代工商业的发展和东方大都市地位的确立,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自然,发展同黑暗齐在,精华与糟粕共存,又是海派茶馆文化合乎辩证法法则的事物两个侧面。有人如果写“上海茶馆史”,将可以从一个侧面丰富上海的历史文化研究。

当计划经济随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成为国家基本的经济模式后,茶馆与菜馆文化的逐步衰退,就成为不可挽回的态势。在改革开放前的三十年间,除了旅游业的少数茶馆外,上海的茶馆与来论文化日趋衰退。这毫不奇怪,茶馆文化是以商品经济为基石而发展的,商品经济的衰落自然迫使茶馆文化的衰落。反之,当改革开放的大趋势促使商品经济重新启动时,茶馆与茶馆文化也应运再生。上海国际茶文化节还是在这一大的社会背景下得天时地利的优势,使中国茶文化在不产茶的大上海应时而起。不可否认,上海的茶业与茶文化工作者正当此时发挥了他们“人和”的作用,多方面创造性地推动了茶文化在新时期的发展,也促进了茶经济与茶科技的进步。具有上海特色的各类茶馆、茶楼、茶坊,雨后春笋般地布满上海的大街,再度成为海上繁华的一大景观。这不是历史的循环,而是螺旋型的发展,在质与量上都有变化。它是改革开放的成果,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也是上海茶业与茶文化工作者顺应“天时地利”时代潮流,创造地发挥“人和”优势的贡献,是一批有奉献精神的_l海茶人的“茶人精神”和两个文明的体现。

改革开放以来海派茶馆文化的特点,是否可这样概括:传统与创新共举,经济与文化共荣,东方与西方交汇。上海不仅保留了以湖心亭茶楼为代表的传统茶楼的特色,同时也有茶人发掘了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茶道。源于杭州的茶菜也在上海得到发展。上海还第一个创造了代表茶文化未来的少儿茶艺。即使源于闽粤的乌龙茶,也因地域特点演变为海派乌龙茶。海派条文化推动了茶经济的发展,显著提高了茶叶人均消费量,也以茶为媒介,使茶文化艺术化,有了品位,品茗谈艺成为时尚。“空中茶馆”使海派茶文化的影响遍及港澳台、东南亚。处于中国东海岸中部的东方明珠独特的中外文化交流优势,使具有现代特色的红茶访成为年青人喜欢的街头~景。以现代技术改造的罐装茶适应了社会生活的快节奏。这种出口转内销的情况虽不可能取代传统茶文化,也应承认这是茶文化适应时代潮流的新的分支。上海这个处于中华大地南北接合部、东亚大陆与太平洋卸接处的地理人文优势,理所当然地使之成为多种文化最佳的结合点,因地制宜地融合、吸收,形成为独特的海派文化特征。如何认识、理解并发扬这种优势,并把它运用到新世纪的茶文化、茶经济和菜科技中去,应当是广义上的“亲人”共同探索、总结、创新的事业。在这方面,我们有许多事好做。

在看到海饭菜馆复兴的同时,不能不冷静地看到这种“复兴”还存在不少问题,还缺乏深厚的文化底蕴。近年来,沪上茶馆的繁盛,又是同“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情况相联系的。常兴常盛的茶馆不多。有些菜馆已打出名气。有一定影响,忽然关闭了。商品经济,自由竞争,优胜劣汰是客观规律。但谁胜谁汰,抑盛抑衰,在相同的客观环境中,有各自的主观因素。盖论之,在特色、质量、服务上的差异是重要原因。第一,有没有别人不能取代的特色,是海派茶馆所以成为海派的标志。它既是表征,也是保持生命力的条件。有些新建立的茶馆所以引起茶客游人的兴趣,就在于能发掘上海老茶馆的历史文化内涵,让人们在品茗过程中缅怀过去,以特色和传统联结现在与过去的时空。贵在特色,难也在特色。特色是继承,也是创新。茶馆文化的创新,应在茶饮中融人都市社会的风情和人文内容。人有性格,茶馆也应有它的性格。这 常性格应当是为人们所欣赏、所接受的。特色也是文化。谁能在 合科文化创新中形成为公众或某一社会阶层接受的特色,这样的 茶馆就会有文化品位,就有生命力。第二是质量。质量至上,首先 是茶叶的质量。以次充好,以伪作真,利用人们对茶叶缺乏专门知 识,以牟取暴利,这样的茶馆实在是饮鸠止渴。供应名符其实、质价相当的真茶好茶,必须把握作为茶馆质量第一标志的茶叶的质量。与茶叶相关的是水。好条须用好水泡。泡一杯好茶的主要因土是茶、水、具、艺,而以前二项为主。有些有名气的茶馆甚至用自来水泡菜,实在是煞风景。第三是服务。服务既是特色,也是质量。它是茶馆从业人员素质的体现。可以说,在上海的茶馆中,除少数人外,大多数人的素质有待提高。以为泡茶是最简单的事,一学就会,实际上是不懂茶。许多茶馆店的老板自己都不懂茶。以这样的经营者从事茶馆业,如何谈得上服务第一,质量第一,特色至上。再好的硬件也必须有相应的软件搭配。茶馆业不是一般的商业,应是有深厚文化内涵的行业。对它的经营者的要求就是要有文化,要进行文化的创造和传播。茶馆店的老板、老板娘应当是儒商。在这方面,海派茶馆还有差距。

一切事业发展的关键是人才。在海派茶馆文化的软件中,决定的因素是从事茶馆文化事业的人。它涉及海派茶馆文化品位的提高。看上海茶馆经营者的现状,严格地说,普遍不适应茶馆文化事业的提高与发展。由于历史的原因,从事茶馆业的人一般是在实践过程中边学边干,掌握了茶叶、茶艺的知识和技能,甚至能有某些绝技。茶馆文化属于民俗文化,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因经济交往而形成的行业,又成为民俗学的内容。这决定了历史上的茶馆经营者不一定经过专业训练,而是一种师徒承继关系。由于文人的参于,科技的渗入,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茶文化包涵了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多学科的丰富内容。一切学科的形成都经历学者

文人总结提高的过程。陆羽的(茶经)就是对千余年茶文化发展的总结,从而使茶文化形成为专门学问。现代科学的发展又对茶叶栽培与制造有严格的要求。当这门学科形成以后,就要求从事这类事业的人必须学习继承相关的专业知识,而不是以外行充内行。那种认为“谁不会泡茶”、“开茶馆最便当最简单”的看法是粗浅的,无知的,不仅不适应科学文化的要求,也不适应市场的要求。并非有了资金,有了装满,招进几位漂亮小姐,就能开好一爿茶馆的。

古代的“茶博士”是通过长期的茶馆实践掌握了茶与荣艺知识的民间艺人,今天要求的“茶博士”就必须掌握茶的专门知识、茶的历史文化并经过专业训练的专门人才。有计划、有远见地培养有一定水准的专门人才,是繁荣发展海派茶馆文化,使之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上海在这方面走了重要的一步,这就是将开始以取艺教育为基础的专业培训(上海海艺职校开了成功的头)。上海市社会劳动保障局与上海市茶叶学会联合举行的职业培训、持证上岗制度的开始实行,将以专业要求对上海茶馆的从业人员进行较为全面的培训。通过几年的努力,有可能使上海茶馆的从业人员在条学、茶艺与茶文化上分级达到一定的专业水准。这将有利于茶馆这一社会行业的发展与茶文化的普及与提高,同时保护茶与荣文化消费者的权益,也有利于菜经济与茶科技的发展。

海派茶艺是上海民俗文化的一个分支,需要在理论上进行总结与升华。结合职业培训以及与之相关的教材的编写,海派茶艺在理论上的总结也有了契机。历史上的海派茶馆与近年来海派茶艺的创造与实践,有许多经验可以总结。遗憾的是,除了少数同志在这方面有所思考与初步归纳以外,还缺少系统、全面的总结。当实践充实到~定的程度,有了不少创造以后,进行理论上的总结就有特殊的意义。这不单是海派茶艺具体操作方式的文字化、条理化,还必须从理论上回答有关海派莱文化的一系列问题,如:海派茶馆、海派茶文化的含义和特点是什么?它形成的社会历史原因和上海这个大都市的经济文化活动有什么关系?全国各地各派系的茶艺如何在改造与适应上海人口味的选择过程中进入并融入上海市民社会的?外来茶品与海派茶艺如何在具有中外文化交汇传统的上海得到融合?又如何相互促动?海派茶文化对上海市民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起了什么作用?海派茶艺对青少年一代思想素质和高雅气质的形成有什么潜移默化的作用?当上海率先进入老出社会后,海派茶文化对老年人有什么影响?海派茶文化的发展趋势如何?以上种种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沪剧和海派文化
沪剧是上海开埠以后随着上海都市化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一个名剧种。在此以前,只是一种乡村田头山歌。流行川沙、南汇一带的称东乡调,流行松江、青浦等地的称西乡调。沪剧的前身在19世纪八十年代进入上海城区,民国初年称花鼓戏,后来称本地滩黄和申滩,在20世纪20年代更名为申曲,1941年有个大剧团称名“上海沪剧社”,到1946年上海申曲正式定名为沪剧。沪剧的前身,“只有一把胡琴、一副鼓板,演员只分上下手,没有‘行当’,是一种说唱歌舞形式。后来登上用木板搭成的小台,采用文明戏变成舞台演出的小戏。”1沪剧后来的迅速发展繁荣完全是进入了文化金融中心的大上海后,在海派文化的宽容、自由、竞争的大氛围里打造出来的。沪剧与上海方言的深层契合沪剧来自民间。早期的沪剧直接表现农村的现实生活,用的都是经提炼的生动活泼的民间口语。如《女看灯》中的“若要天花粉,采起杜瓜根。”《卖红菱》中的“天上呒没跌杀鸟,地上呒没饿杀人。”都...
· 茶文化―品茶论道―茶道散论
“茶道”一词最早见于唐代诗僧释皎然的《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一饮涤昏寐,情思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另据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卷六“饮茶”条载:“楚人陆鸿渐为茶论,说茶之功效,并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统笼贮之。远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有常伯熊者,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唐末刘贞亮在《茶十德》中更指出茶可以:“利礼仁、表敬意、可雅心、可行道”等。可见,早在我国唐代就已经饮茶有“道”了。饮茶而言道、有道并因茶入道,这当然要归功于茶圣陆羽了。陆羽在《茶经》这部旷世巨著里,首次把饮茶从生活领域提升到精神品饮和艺术创造的高度,不但使饮茶程式化,更使饮茶艺术化了。他细分十事,详加评说,使茶道初具规模。饮茶至宋代已蔚为大观,出现了许多热衷于品茗艺术的文人雅士,如蔡襄、黄儒、欧阳修...
· 茶文化―茶文茶诗―散文中茶馆
写茶馆的散文不少,对“不可一日无此君”的茶客而言,“此君”既是茶汤,也是茶馆,难分彼此的。想要品饮此类散文的读友,可在袁鹰主编的《清风集》中一睹为快。《清风集》书名太雅,天下茶客有几人知道这“清风”“不是东南西北风,不是花竹松柳风”,而乃茶饮的心境之风呢?袁君自序中有“几杯茶罢,凉生两腋,那真是‘乘此清风欲归去’了。”编辑《清风集》很大原因似出于对酒的逆反,袁称“饮茶的人肯定比酒徒、酒鬼不知多出多少倍,尽管酒的名声大得多。”“清风”大概旨在提升饮茶之风,重振茶之雄风。汪曾祺的《泡茶馆》和秦绿枝《孵茶馆》或“泡”或“孵”是同一个意思,秦文对上海老城隍庙的茶馆都有耐人回味的段落,更有老报人的高见――“当政者如要体察民情,即使自己不便去,也不妨派手下的人经常去坐坐茶馆,可以听到真正的民间的声音”。但特别能侃的还是汪曾祺,一一列举了泡茶馆对抗战时西南联大学子列的种种好处,尽管有些牵强。汪先生为了给...
· 茶文化―品茶论道―茶馆在西安
走在古城的大街小巷,常见各种各样的酒巴及咖啡屋等休闲去处,真正以茶入名,堂而皇之称为茶馆的却并不多。但从门前走过,或有日携友而入,发现喝的最多的还是茶,可见中国人在饮品上的习惯,并不象衣着或用品上变迁之快。茶早采者为茶,晚采者为茗。《本草》云:“止渴,令人不眠。”这可能是茶最早也是最后的功用,如同西方人的咖啡,都是让人解渴提神,而最后从中衍生出许多文化,陆羽又专门写了《茶经》来备述它的种种细节,从制作方法到饮用的程序,从茶具的考究到茶品的考察,那实在是最早发现茶的人所意想不到的了。西安最好的茶馆,又最为集中的地方是在南大街,短短一段路程,南北共有四家。与朋友相约清谈,遇到彼此家里都不方便时,常感无处可去,最后大概总是约了在茶馆,但所费并不菲,即使最末等的茶叶,也要数十元,如果谈兴甚浓一直延时到晚上,还要另收加时费。一壶茶上来,过不多久即清淡无味,而谈兴不减,不免再来一壶。一来二往,一月薪资...
· 梁漱溟思想散论
作者:秦英君【本文摘自】《史学月刊》(开封)1995年01期第75~80页【作者简介】秦英君,1949年生,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梁漱溟是中国现代思想史上的重要人物,他不仅有较为完整的思想体系,而且也有身体力行的乡村建设实践。的确,从梁的一生看,他敢想、敢言、敢行,真诚地对待自己,是一位具有鲜明个性和影响的思想家。一梁漱溟的哲学思想主要是柏格森的非理性主义的生命哲学与宋明理学的阳明心学相结合、相印证的产物,其中非理性主义是其哲学思想的基本特征。在本体论上,他赞成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强调生命冲动,对“人心”的意义持一种生机主义的宇宙观。柏格森认为:宇宙本体既不是康德的“物自体”,也不是具体的事物,而是变动不居的生命之流,并称之为“绵延”,认为“绵延为万物之本”①。梁漱溟依据柏格森的生命哲学,认为“生命”是宇宙的本体,而“生命与生活,纯然为一回事,一为体,一为用”。梁漱溟这里所说的“生命”并非指生物学...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