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品茶论道在老舍茶馆

2017-06-0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23
转发:0
评论:0
品茶论道在老舍茶馆,小时候喝茉莉花茶就用个搪瓷缸子。奶奶的那一杯,经常放在炉台上,半温半热,随时可以

小时候喝茉莉花茶就用个搪瓷缸子。奶奶的那一杯,经常放在炉台上,半温半热,随时可以拿起来喝。那时还没有冷饮,每天一放学我们姐妹三个就撒丫子往回跑,端起奶奶碗里的茶,咕噜咕噜喝一气。那是碎茶,冲泡的次数多了,只有隐隐的茉莉花香,但现在还是很怀念那种味道,对我来说,那就是家的味道,北京的味道。

不仅卖茶,我父亲还卖过糖葫芦、小家电、折叠伞,甚至珠宝玉器。1988年,在一家服装商场的三楼,他开办了老舍茶馆,也是改革开放后北京的第一家茶馆。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老舍先生的《茶馆》,想重现其笔下的那种景象。开业那天,老舍的夫人胡青和儿子舒乙都来了,胡青说:“开茶馆挺好,可别过两天就变成卖袄、卖裤子的了啊。”

那时候最流行的是歌舞厅,卡拉ok厅,传统艺术断档了。父亲将这些传统老艺人请到茶馆演出,比如说京韵大鼓的骆玉笙。但茶馆经营的头三年一直赔钱,父亲经常让下班员工留下看演出,要不演员没观众会很尴尬,这算是老舍茶馆最早的“托儿”了。直到1992年美国国务卿基辛格来,1994年美国总统老布什来,外宾带动内宾,名气才慢慢大了。

1998年,我在旅游管理专业毕业后来到老舍茶馆,发现来这儿的人是以看节目为主、喝茶为辅的,喝着茶,嗑着瓜子,侃大山,可以消磨掉一个下午。北京人爱喝花茶,俗称“香片”,而在老北京的茶馆中最传统的就是盖碗花茶。我们一直用黄色的盖碗,一说是宫廷的品饮器具,另一说是为官宦人家的小姐发明的,不会烫手。这盖碗也叫“三才杯”,代表天地人和,其中,盖是天,底是地,碗是人。喝茶时,用茶盖在水面轻轻一刮,浮茶就会上下翻滚,可以均匀茶汤。

一直到2000年前后,老舍茶馆主要供应的都是盖碗花茶。1999年底,茶馆进了一批学茶艺的学生,看茶馆无论上什么茶都用盖碗,很惊讶,对我说,“绿茶得用玻璃杯啊!这才可以欣赏茶牙、茶汤”。而这时北京的茶叶市场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很多新的品种,包括台湾的乌龙茶都开始在市场上出现,茶馆也增加到了五六百家,以往的“十大名茶”不再新鲜。说起老舍茶馆,人家都觉得是演艺场所,不是喝茶的。我开始发愁,来老舍茶馆的宾客层次越来越高,上什么茶呢?

我开始跑各大茶区找茶,有很多供应商也来找我,他们都说,老舍茶馆门槛高,能进入这儿的,也就能进人民大会堂和钓鱼台了。2003这一年,我真正踏踏实实坐下喝茶了,一个下午就喝好几种,看成色,品味道,辨叶底。

突破口是“大佛龙井”。做好茶,自然少不了龙井,而西湖龙井每年产量很少,去哪里找一种长期稳定、货源充足又质量上乘的龙井树呢?我后来找到了浙江新昌县,那儿的山水清澈无污染,生长出的“大佛龙井”外形扁平光滑、尖俏挺直,色泽翠绿均匀,属于典型的高山茶风味,禅茶一味。2005年的4月28日连战来老舍茶馆,正赶上新茶上市,给他喝的就是这种。那段时间记者们一直问我连战喝什么茶,“大佛龙井”就这么出名了,现在1斤可以卖到300到1800块钱。又一次,在上海的湖心亭茶馆,我遇到一个扎成心型的茶叶,沸水徐徐注入,茶叶上下翻滚,一点点慢慢张开,像朵花一样绽放,原来是专门造型的花茶,引入老舍茶馆,很受年轻人欢迎。最近,我们偶然发现老舍茶馆的六大名茶与奥运五环旗的关系――台湾乌龙茶、大佛龙井、普洱茶、君山银针、铁观音,正对应了奥运的五环的五色――蓝、绿、黑、黄和红;而福顶大白茶,则是铺底的白色。这成了我们即将推出的茶艺表演“五环茶迎奥运”。

记得小时候,8分钱买一个糖火烧,再喝碗茶,一顿饭就解决了。1988年,我们请来老师父做茶点。现代人都吃得精致,老舍茶馆的茶点也特别小,窝头、驴打滚、艾窝窝,月饼,一小碟有三五个。茶菜自古就有,3000年前的《晏子春秋》中记载:“婴相齐景公时,食脱粟之饭。炙三戈五卵,茗菜而已。”

当然,老舍茶馆主打的还是京味文化,每逢周三、周五“戏迷乐”的时候,三楼大厅里总是满座,大家在这里喝着最普通的盖碗花茶,谈天说地。这个最初创立的大厅,融合了旧京茶馆中的大茶馆、书茶馆、棋茶馆的味道,正如老舍先生所说的“大茶馆,小社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茶文化―品茶论道―在老舍茶馆品茶论道
小时候喝茉莉花茶就用个搪瓷缸子。奶奶的那一杯,经常放在炉台上,半温半热,随时可以拿起来喝。那时还没有冷饮,每天一放学我们姐妹三个就撒丫子往回跑,端起奶奶碗里的茶,咕噜咕噜喝一气。那是碎茶,冲泡的次数多了,只有隐隐的茉莉花香,但现在还是很怀念那种味道,对我来说,那就是家的味道,北京的味道。不仅卖茶,我父亲还卖过糖葫芦、小家电、折叠伞,甚至珠宝玉器。1988年,在一家服装商场的三楼,他开办了老舍茶馆,也是改革开放后北京的第一家茶馆。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老舍先生的《茶馆》,想重现其笔下的那种景象。开业那天,老舍的夫人胡青和儿子舒乙都来了,胡青说:“开茶馆挺好,可别过两天就变成卖袄、卖裤子的了啊。”那时候最流行的是歌舞厅,卡拉OK厅,传统艺术断档了。父亲将这些传统老艺人请到茶馆演出,比如说京韵大鼓的骆玉笙。但茶馆经营的头三年一直赔钱,父亲经常让下班员工留下看演出,要不演员没观众会很尴尬,这算是...
· 老舍茶馆
老舍茶馆是以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及其名剧命名的茶馆,始建于1988年。在这古香古色、京味十足的环境里,客人每天都可以欣赏到来自曲艺、戏剧等各界名流的精彩表演,同时可以品用各类名茶、宫廷细点和应季北京风味小吃。自开业以来,老舍茶馆接待了很多中外名人,因此在世界各国享有很高的声誉。其中在1989年接待过原国家主席杨尚昆,1992年接待了日本前首相中曾根、海部俊树,1993年接待了新加坡总统王鼎昌,1994年相继又接待了美国前总统布什、联合国前秘书长瓦尔德海姆、台湾东吴大学校长章孝慈先生,2005年接待了中国国民党前主席连战先生等世界知名人士。老舍茶馆每周三、周五下午2:00─4:30是戏迷活动,每周一至周五下午2:30─5:00有民乐演奏。每晚7:40─9:20为您安排了京剧、曲艺、杂技、魔术等精彩的表演,在这里您可以边喝茶、品着小吃,边观赏着精彩节目。我茶馆所有宫廷细点和风味小吃都采用高档精面...
· 老舍的《茶馆》
《茶馆》,中国话剧名,老舍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剧中故事全部发生在北京城一个茶馆里,茶馆里人来人往,汇聚了各色人物、三教九流,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老舍先生抓住了这个场景的特点,将半个世纪的时间跨度,五十七个主、次人物形象高度浓缩在茶馆中,展现了清末戊戌变法失败后、民国初年北洋军阀割据时期、国民党政权覆灭前夕三个时代的生活场景,概括了中国社会各阶层、数个势力的尖锐对立和冲突,揭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的历史命运;此剧亦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经典剧目,中国话剧一座里程碑,享誉海外,后多次被改编为同名电影、电视连续剧。剧情《茶馆》剧本(中英文对照)话剧《茶馆》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创作的一部不朽的名著,三幕话剧剧本,1957年完成;1958年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首排,焦菊隐、夏淳导演,于是之、郑榕、蓝天野、英若诚、黄宗洛等人主演,全剧以老北京一家大茶馆的兴衰变迁为背景,向人们展示了从清末到抗战胜利后的...
· 茶文化―品茶论道―茶馆在西安
走在古城的大街小巷,常见各种各样的酒巴及咖啡屋等休闲去处,真正以茶入名,堂而皇之称为茶馆的却并不多。但从门前走过,或有日携友而入,发现喝的最多的还是茶,可见中国人在饮品上的习惯,并不象衣着或用品上变迁之快。茶早采者为茶,晚采者为茗。《本草》云:“止渴,令人不眠。”这可能是茶最早也是最后的功用,如同西方人的咖啡,都是让人解渴提神,而最后从中衍生出许多文化,陆羽又专门写了《茶经》来备述它的种种细节,从制作方法到饮用的程序,从茶具的考究到茶品的考察,那实在是最早发现茶的人所意想不到的了。西安最好的茶馆,又最为集中的地方是在南大街,短短一段路程,南北共有四家。与朋友相约清谈,遇到彼此家里都不方便时,常感无处可去,最后大概总是约了在茶馆,但所费并不菲,即使最末等的茶叶,也要数十元,如果谈兴甚浓一直延时到晚上,还要另收加时费。一壶茶上来,过不多久即清淡无味,而谈兴不减,不免再来一壶。一来二往,一月薪资...
· 茶文化―品茶论道―湖南茶馆
太湖南岸物产丰富,商业发达,有大小集镇约六十个。每个集镇有相当数量的茶馆。据调查,抗战前是茶馆最兴旺时期。大约万人以上居民的集镇有三十至四十家。其他中小集镇有五家十家不等。这些茶馆里每天聚集着大批茶客。茶馆的称谓不少,有叫茶庄、茶园、茶楼等,所取店号也极雅致,如群贤阁、明泉楼、金谷园、天韵楼、一洞天、同春苑等等。抗战前集镇上居民生活比较安适。清晨上茶楼,傍晚上澡堂。这种生活被称为“早晨皮包水,晚上水包皮”。所谓“皮包水”即是腹中装满了茶水。所谓“水包皮”即是身体泡在浴他中。县城与大集镇上的茶馆是分档次的。高档次设备好,有雅座。商界巨头、军警宪司、帮会头子等头面人物都在那里出入。中档次是中小业主盘恒消闲的地方。次等才是挑夫走卒驻足的所在。高档次茶馆也接纳寻常百姓,但座位不同,雅座与楼面上是有身份的茶客,底层方为普通人享用。社会上明显的阶层关系,在茶馆里可清楚地分辨出来。所谓社会大天地,茶馆小...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