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医药的继承与发展
中医药的继承与发展既是一个老命题,又是一个新难题,是涉及到目前中医学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大问题。换句话说,究竟是全面而系统地继承呢?还是选择性的继承呢?是按中医学自身的规律发展呢?还是按西医的模式或近代科学的思维去改造呢?这是目前摆在中医面前的重大选择,整个中医界都在思考和关注这一问题。笔者认为,继承是当务之急,全面而系统地继承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是发展中医学的根本;中医学的发展要走自己的路,即按照自身规律去发展。
从中医药的现状看继承的重要性
中医学有几千年的辉煌历史,她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目前却出现了潜在的危机。这种危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医目前遇到的不再是砍杀,而是捧杀和剪裁。自从西洋文化和西洋医学传入中国以后,传统文化受到了歧视,中医也被戴上了"不科学"、"落后"、"朴素"的帽子,几经砍杀,差点被断送。多亏它能为群众治好病,受老百姓青睐,说它是一个宝。然而一些崇洋媚外的人,硬说她是糟粕。中医遇到了与和氏壁相似的糟遇。据史料记载,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卞和发现了一块壁玉,抱着献给了楚厉王,专家鉴定说是石头,于是就砍了他一只脚。楚武王在位,和氏又去献宝,专家还说是石头,又砍了他另一只脚。楚文王在位时,和氏抱着壁,在山里哭了三天三夜,眼泪流干了,甚至流血,感动了楚文王,把石头打开,发现了金光闪闪的壁玉,证明它确实是国宝。中医就象这块壁玉,解放前国民党要消灭它,砍了中医一只脚,解放后王斌要改造它,又砍了中医的另一只脚,幸亏党中央毛主席及时发现了问题,制定了中医政策。毛主席说:"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该努力挖掘加以提高"。近百年来,试图消灭中医是失败了,但改造中医实际是成功了。现阶段表面上看,中医似乎很兴旺,国家有十几个部门都争先恐后地研究中医,管理中医,挖掘中医,搞中医现代化,中医成了"唐僧肉"。中医机构也星罗棋布,从国家到地方,都有中医药科研机构,省地县都有中医医院,各省基本上都有中医药院校,有中专、大专、本科、硕士、博士,还有教授。凡西医有的中医都有,看起来中医和西医似乎很平等。不仅如此,还给了中医优惠政策,中医还有西医没有的东西,国家专门为中医制定了发展条例,专门为名老中医配备了助手。但实际上中医的真正内涵却越来越少,西医的成份越来越多,用西医的模式不断地改造中医,中医医院的科室也冠上了西医的病名,中医成了改造的对象,成了五颜六色的泡沫中医。中医正在被捧杀和剪裁着。
近年来,在“中医现代化”的口号下,专家们用现代医学知识剪裁中医药,使中医陷入了废医存药的困境。主要表现为:
(一)试图以西医的药理、药化学理论为依据,进行中草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来阐明和解释它的功能与主治,或用西医确诊的病名,套用一个或几个中医处方,寻找针对性、攻击性、特异性的特效药方。认为中医药西化就是现代化。以简单的西医辩病替代复杂的中医辨证;以单纯的药物提取替代中医的方剂配伍;以有效复方的研究替代方证的对应。这种"乱点鸳鸯谱"的方法是不可取的。这是因为:第一,在实验室所提取的单味中草药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的药效,并不等于它在人体上就能发挥相应的作用。特别是口服药到人体后,其有效成分和相应药理作用在某些消化酶的参与下,都可能发生变化,未必能取得相应的效果。一味药的成份是复杂的,配伍后就更复杂。复方起药效的成份除有机成份外,尚还有无机成份和有机成份的配合物以及它们之间的络和作用。这种多种成份,通过多种渠道作用于机体多个靶点发挥整体效应。单味药物提取有效部位或有效成分,破坏了中医药的整体性,科学配伍性,讲究关联性和辨证论治的精髓。例如,从黄连中提取黄连素,只能用于细菌性痢疾,而中药黄连除清心、除烦、明目、泻火外,配伍不同,可能发挥各种不同的作用,如配木香不但能治痢疾,还能化滞,减轻里急后重;配半夏辛开苦降能治心下痞满;又如从青蒿中提取的青蒿素只能治疟疾,而中药青蒿还能清肝胆湿热,骨蒸劳热,又能组成好多方剂,如青蒿鳖甲散,蒿芩清胆汤等。这就像一颗小石子,没有和炸药配在一起时,它的威力并不大,如果和炸药配在一起,点燃后其杀伤力就大大增强。可见,中药的有效不在于几个基本单元,而在于它们之间组合形成整体后的功能。第二,既使把复方中单位药物的药效功能搞清楚了,也说明不了复方的功效。因为复方中药物有个按比例配伍的问题,复方在没有按比例配伍前,复方中的单位药的药效是达不到复方功效的。就象水是由一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组成的那样,若未按比例在一定条件下组合前,h还是h,o还是o,永远不能代表水的功能一样。世界上那么多千奇百怪的楼房,若把它还原成共同的物质,无非是由水泥、沙子、木料、石头、钢筋组成的,如果没有一定的比例,还是不能盖成一幢楼房,更代替不了楼房的功能。再如,生脉散是由人参、麦冬、五味子按比例组成的复方,方中五味子所含的少量5-羟甲基-2糠醛在复方合煎中随着麦冬量的增大而增大,人参所含皂苷也随着发生了变化。药效学实验证明,原方中人参、麦冬、五味子按1:3:1.5的比例配伍,是合理而正确的。反之,若麦冬量小,其它两味药的药效就不会增大。第三,既使有效的复方,如六味地黄丸、补中益气丸、小柴胡汤等,也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按照君臣佐使、七情合和、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原则整合而实现多元效应的。它的组合既体现了相辅相成的统一性,又体现了相反相成的矛盾性,它绝不是某一单味药物药效功能的相加。现在对单味药物成分的研究只能说明其作用机制的物质基础,绝对不能代表复方的功能。第四,复方研究还有一个关键问题是方证对应。所谓"有是证用是方"。离开证去解释中药复方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是不符合中医临床实践的。即使有效的方剂,如若方证不符,甚至还会发生相反作用,如气虚便秘,误用大承气汤就会出现腹胀腹痛,甚至发生虚脱。这并不是大承气汤配伍不好,而是方证不相符。
(二)耗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进行中医证侯的实验研究,试图对中医证侯进行西医那样的量化、客观化。认为只有对中医证侯量化、客观化就是中医现代化。近年来把复杂的证侯进行简单化的研究,结果很不理想,但这种惯性运动还没有结束。采用目前这种对中医证侯的研究模式是违背中医理论的。中医的证侯是客观的、动态的、丰富多彩的。它是通过四诊(望、闻、问、切)手段获取机体在某一时间条件下,对各种内外因素(包括机体生理功能及生物、化学、环境、精神、气候等各种致病因子)反应而呈现的生理、病理状态信息的综合判断的表述。比如"少阳证"有寒热往来、口苦、咽干、目眩、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脉弦等症状,这些症状除脉象外,基本上都是病人的自觉症状,这些自觉症状的性质和程度,目前既无测定仪器,又无检验的客观指标,又如何客观化和量化呢?谁能对疼痛、忧虑、烦燥、情感进行量化或用数字表示出来?况且中医临床还有舍脉从证、舍证从脉、真热假寒、真寒假热、真虚假实、真实假虚、虚实并见、寒热错杂等复杂情况,还有医原性、药原性和情志致病,辨证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所以,机械的规范无法替代丰富的中医辨证。
(三)认为用统计学处理就是现代化。科学的数据是要采用统计学处理的,关键是如何采用的问题。中医治病是辨证治疗,同病也可以异治,异治也可以同治,所以它不是一病一方的重复,而是治疗原则的重复,个案体现的是辨证的重复,而不是西医辨病的重复。如果采用现在这种一病一方重复的验证统计办法,是违背中医辨证论治原则的。这种统计结果,中医药的疗效不存在了,还不如安慰剂。(四)用动物模型对中医药理论进行验证,看其是否有科学性。现阶段搞的动物模型实际上是化学药物的中毒模型或人为的物理损伤模型。它与病人在临床上出现的证型有本质的区别。中医认为,人是形气神统一的全人,是社会、自然环境中存在的活人,是有思维意识的灵人,他进行的是复杂劳动,这与单纯实验室环境下的简单活动的动物有本质的不同。如人有职务升降问题,就业、失业问题,子女上学问题,家庭悲欢离合问题,劳逸过渡问题,求偶未遂问题,经济负担问题,隐私问题,医源性、药源性问题等等,这些动物是不具备的,但这些问题可以给人造成疾病。另外,有些症状是病人的自觉症状和表现,如口粘、口甜,逆气冲胸,心下痞满,西施皱眉,东施效颦等等,这些丰富多彩的临床信息,如何用动物模型表达?望诊、问诊、脉诊、舌诊都是中医临床重要的诊断手段,它是中医证的重要组成部分,动物模型既不看舌苔,也不看脉象;既无法进行望诊,也无法问诊。试问,脱离了中医的诊断手段,这样的模型可靠吗?得出的结论能科学吗?它根本不能体现中医的特色。这种方法是生搬硬套,以西律中的霸权主义思想。笔者并不是说反对动物实验,但目前这种动物造模实验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可取的。动物实验也不是西医的独创,中医曾经也有过实验。它不但有动物实验,还有对照实验,而且是世界领先水平的。李时珍《本草纲目》转述了八世纪陈藏器关于脚气病的病因实验。认为该病病因与食白米有关,让动物吃白米进行观察,发现"猫犬食之,亦脚屈不能行,马食之足重"。唐代王焘《外台秘要》记载,为了证实是否患了消渴病(糖尿病),让病人尿在地上,观察蚂蚁是否食之,以及蚂蚁多少来判断糖尿病及尿糖含量。晋唐医生为了观察患者黄疸减轻或加重,每天用白布浸染病人的后晒干对比观察,测试患者黄疸的进退。不过中医后来的发展没有沿着动物实验这条路走下去,而是把活人整体放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进行大规模的实验,以观察社会和自然对人的影响,得出了好多科学的结论。如"天人合一"、"生气通天"、"异法方宜"等等。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药在人体进行整体生理和病理状态实验,通过药证观察和养生保健,反复实验,揆度奇恒,反复总结,反复实践,逐步确立了药物的归经、升降浮沉、四气五味等性能理论以及方剂的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