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谈顾炎武与十三陵

2017-06-0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10
转发:0
评论:0
谈顾炎武与十三陵,顾炎武是我国明清之际杰出的爱国政治活动家、思想家和学者。他的一生著述丰富,影响深

顾炎武是我国明清之际杰出的爱国政治活动家、思想家和学者。他的一生著述丰富,影响深远。其中有关北京文物古迹的实地考察记,如《昌平山水记》、《京东考古录》和其他诗文,都是我们今天研究北京文物的极为详实、可贵的资料。他生于1613年(明万历四十一年),卒于1682年(清康熙二十一年),今年正是他逝世三百一十周年,我们应当很好地纪念他。 

顾炎武,初名绛,字忠清,自署蒋山佣。明亡后改名炎武,字宁人,号亭林,江苏昆山人。他在四十七岁(1659,清顺治十六年)时,来到北京,开始对北京的一些文物古迹,尤其对明陵、长城区域,进行了反复的考证。一直延续到他六十五岁(1677,康熙十六年),长达十九年之久。这期间他怀着“相与读残碑,含愁吊古今”“区区犬马心,乏匡扶力”的悲切心情,六谒十三陵。据他的《与人书》中称:“康熙七年二月十五日,在京师慈仁寺寓中”,证明他曾经住在慈仁寺里。 

顾炎武对十三陵的考证结果,大都反映在他的《昌平山水记》里。这本书早已校订出版,为我市文物界所熟知,所以不再赘述。他在考察十三陵后写的数首有关十三陵的诗中,有一首《恭谒天寿山十三陵》长诗(写作日期不详),同样是我们了解十三陵的边界、建置、当时的状况,以及作者谒十三陵的情况和心情的珍贵资料。 

“东趾据卢龙,西脊驰太行,后尻坐黄花,前面临神京。中有万年宅,名曰康家庄。”“卢龙”、“黄花”均为地名。这儿把十三陵的位置,寥寥数语说得一清二楚。

“右献(陵)左次景(陵),裕(陵)茂(陵)迤西旁。泰陵在茂西,稍折南维康(陵)。永陵在东南,规模特恢新。\石为玄犀,丹青焕雕梁。昭(陵)近九龙池,定(陵)依昭左方。其制亦如永(陵),工丽愈孝(陵)长(陵)。庆(陵)居献(陵)西隅,德(陵)奠永(陵)东冈。环山数十里,松柏参天苍。”这儿叙说了除思陵以外十二陵的位置。 

“康昭二明楼,并遭劫火亡。定陵毁大殿,以及东西廊,余陵半无门,累甓仍交亲。”“行宫已颓坏,御路徒荒凉。每陵二太监,犹自称司香。人给地数亩,把耒耕山场。春秋祭碑下,共用一豕羊。”从这儿使我们看到了清初时,十三陵的荒凉景象。

至于崇祯的思陵,写道:“天祸降宗国,灭我圣哲王。渴葬池水南,灵宫迫妃殇。上无宝城制,周币唯砖墙。下有中涓坟,陪葬义所当。殿上立三主,并列田娘娘。问此何代礼,哽咽不可详。麦饭提一箪,枣榛提一筐。村酒与山蔬,一一自携将。下阶拜稽首,出涕双浪浪。”作为参加过抗清斗争的顾炎武,看到象征汉族统治的明陵,如此荒凉,明王朝一去不返了,当然他发自内心的“出涕双浪浪”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顾炎武与徐干学
学究天人,确乎不拔,吾不如王锡阐;读书为己,探颐洞微,吾不如杨雪臣;独精三礼,卓然经师,吾不如张尔岐;啸然物外,自得天机,吾不如傅山;艰苦力学,无师而成,吾不如李容;险阻备尝,与时屈伸,吾不如路安卿;博闻强记,群书之府,吾不如吴任臣;文章尔雅,宅心和厚,吾不如朱彝尊,好学不倦,笃于朋友,吾不如王宏撰;精心六书,信而好古,吾不如张召。王锡阐、傅山、吴任臣、朱彝尊等人都是当时一流学者,至今犹在学术史上占有重要席位,顾炎武在这篇《广师论》中,以人之长,校己之短的谦抑态度,迥然有别于以己之长,攻人之短的“文人相轻”的恶习,而表现出一种“文人相亲”的气度。这就无怪乎晚清时人陈康祺把此文引入其所著《郎潜纪闻》卷八,并按其事而感叹云:“今乡里晚学,粗识径途,便谓朋辈中莫可与语,志高气溢,宜其尽矣!”这段话应称确评。顾炎武不与清政权合作的立场是非常明确的。他不与清朝的名公巨卿有所交往,即使与自己的亲外甥,...
· 顾炎武是谁?顾炎武是怎么死的?
顾炎武是著名的儒学名家,与黄宗羲、王夫之二人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他的许多思想学说对后世影响很大,后人认为他是清朝“开国儒师”、“清学开山”始祖。虽然顾炎武本人是反对清朝统治的,但是思想是无国界的。所以他的思想在清朝之时受人推崇,成为“清学开山”始祖,也是说的过去的。人物档案姓名:顾炎武别名:顾绛字:忠清国家:中国民族:汉族所处朝代:明末清初出生地:江苏昆山千灯镇出生时间:公元1613年去世时间:公元1682年信仰:儒学职业: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语言学家其他作品:《日知录》、《音学五书》、《军制论》、《天下郡国利病书》主要成就:明末清初三大儒、清朝开国儒师、清学开山始祖明万历四十一年,顾炎武在昆山千灯镇顾家出生。顾家是江东望族,世代书香世家,父亲顾同应,曾祖顾章志,著名的三徐,徐乾学、徐秉义、徐元文则是顾炎武的外甥。顾炎武原本是顾同应的儿子,后来过继给去世的堂伯顾同吉为嗣,寡母是王逑之女...
· 顾炎武
顾贞观:(公元1637~1714年),号梁汾,江苏无锡人。著名清朝词人。清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举人,为内阁中书。喜填词,与纳兰性德交情甚笃。词善抒情,真挚委婉,有与陈维崧、朱彝尊“称词家三绝”之誉。著有《弹指词》。
· 顾炎武
[《日知录》清顾炎武著][顾炎武像]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正月初八,著名学者顾炎武卒。顾炎武是著名经学家、史地学家、音韵学家。他一生辗转,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创立了一种新的治学方法,成为清初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被誉为清朝“开国儒师”、清学“开山始祖”。顾炎武不仅“博学于文”,而且还广泛接触了社会实际,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产生了清初崭新的学风。顾炎武(公元1613~1682年),字宁人,本名绦,清兵攻占南京后改名炎武。江苏昆山人,因故居旁有亭林湖,人们称他为亭林先生。他出身于“江东望族”,从小过继给叔母,嗣母和嗣祖经常用民族气节和社会现实熏陶他。他14岁时就参加复社活动,与复社名士议论学术和国家大事。乡试失败后,毅然摆脱科举考试的约束,发愤钻研“经世致用”的有用之学。他辑录了历代文书、方志中有关全国各地山川地势、农田、水利、兵防、物产、赋税、交通等众多资料,撰写了《天下郡国利病书》和《...
· 酒文化―酒与诗词―海上(顾炎武)
海上雪深时,长空无一雁。平生李少卿,持酒来相劝。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