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蒙古包与哈萨包
我那篇《你知道“敖包”为何物吗?》在博客上公布后,有两位读者朋友在评论中说:“在读你文章之前,我一直以为‘敖包’就是牧民住的蒙古包。”前些日子又不记得从哪里看到一篇记叙在新疆旅游到哈萨克族牧民家里作客的文章,说到“住在哈萨克族牧民蒙古包里与哈萨克族兄弟一起饮酒、喝奶茶”的体验。从中发现,许多人对蒙古包并不了解。这位作者提到的蒙古包其实不是蒙古包,而是哈萨克包。
我国古老的游牧民族有藏、蒙古、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民族,这些逐水草而居,以放牧牛羊为生的民族,游牧到哪里,就把住房搬到哪里,由于需要频繁地搬家,住房就必须是能够随意移动的活动房,古代称这种住房为“穹庐”、“毡帐”等,俗称“毡房”、“帐房”等。蒙古包就是最为知名的草原牧民的住房,而形似于蒙古包的哈萨克族人住的轻便而简易散毡房(又称哈萨包),往往也因为蒙古包的影响广、知名度大,而被人认为是蒙古包以致张冠李戴。
笔者曾经到过新疆和内蒙,并分别进到过蒙古族、哈萨克族牧民家里参观,因此对蒙古包和哈萨克包有一定的了解和区分。
蒙古包和哈萨克包都是独具特色的活动毡房。蒙古族住的蒙古包与哈萨克毡包外形略有不同,其骨架为木头,外层包裹羊毛牦,再以马鬃绳紧紧搭建而成,一般都是独门、独户、独室,包顶成圆形并开有天窗,以利采光、通风,其门、窗、顶均可拆卸分解。蒙古包一般为圆形,多用条木结成网形的墙壁和伞形屋顶,覆盖毛毡,用绳索勒住,帐顶中央有采光、通风的天窗,外壁多用白色羊毛毡覆盖,在广袤的绿色草原上格外醒目, 因此,有“毡包就像白莲花”的比喻。蒙古包内的支架称为“哈那”,按其大小分,一般有十个哈那、八个哈那、六个哈那、四个哈那数种。按其样式分,又有转移式、固定式、人字帐房等。
转移式蒙古包,蒙语称为“乌尔郭格乐”。转移式蒙古包是纯游牧民的毡屋。主要是用毛毡来做屋盖和屋墙。其构造、形状、大小及屋内的格局与固定式房屋相同。其与固定式房屋的主要区别是,其支架不必永久性地固定,院内不必用木栅围绕,包内的装潢也较为粗糙,地上没有地毯,一般只用牛羊的生皮或毛毡子铺地。因此,转移式蒙古包的建造和拆除都较为简单,两三个人可以在一、两个小时内完成。
固定式蒙古包同样是用毛毡来做屋盖和屋墙。有的是在覆好的草上再覆以毡子,有的则仅用毛毡包裹,然后用毛绳加以系紧,以示固定。与转移式蒙古包不同,固定式蒙古包必须把墙基埋入地内,毡屋周围的土地必须砸实,然后把屋墙墙脚用石块或木材加以圆形的固定,院内要用木栅围绕,包内的装潢也较为讲究,地上铺地毯,毡墙上有图案,包内装床板。
“哈萨包”是哈萨克族民间建筑,虽然也是可以拆卸和搬运的圆形毡房,但与“蒙古包”还是有所差别,其顶部呈弧形,顶端为圆锥形尖顶,四壁支杆为穹窿状。支杆与外面所蒙的毡之间,嵌有用芨芨草制成的席子。“哈萨包”内的陈设与布置,分成住宿和放物品两部分。前半部放物品、用具,后半部住人和待客。右上方是长辈的床位,左上方是晚辈的床位,右下方放置炊具和食品,左下方放置牲畜用具、猎具和小牲畜。正上方放置马鞍衣箱等。包内地上铺有地毯或毡。正中对天窗处有火炉。在住宿处,有为老人特设的木床,其他人不得在上面坐卧。有时床上遮挂布慢,客人切忌牵动,否则就是失礼。
在春、夏、秋三季,哈萨克族牧民一般都在哈萨包内居住,称为住“宇”;冬季则住土房和木屋,在冬季牧场(俗称“冬窝子”)修建平顶土房或是木屋。哈萨包一般就地取材,用红柳做成圆栅和顶,构成立架,然后在木栅外围上芨芨草编成的墙篱,再包上毛毡。顶部有天窗,覆以活动的毡子,用以通风。有的房顶毡上饰有红色或其他色彩图案,哈萨包一般向东开门。
区别蒙古包和哈萨包的最简易办法,就是看毡房顶端是圆形顶还是类似尖锥形顶,圆球形顶的就是蒙古包,类似尖锥形顶就是哈萨包。当然,以入住人的身份区分也是个简单易行的好办法,里面居住的是蒙古族人,当然就是蒙古包;如果里头居住的是哈萨克族的人,那就必定是哈萨包了。
2004
从网上搜索下载到的蒙古包照片。图中的蒙古包有用木栅围绕的院子。这是一座固定式蒙古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