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窑洞文化与陕北文化的关系研究

2017-06-0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23
转发:0
评论:0
窑洞文化与陕北文化的关系研究,一、 陕北窑洞的发展历史与特点如园林之于苏州,山水之于江南,提及窑洞,能让人们在

一、 陕北窑洞的发展历史与特点

如园林之于苏州,山水之于江南,提及窑洞,能让人们在第一时间想起这个常常被我们遗忘掉的地方――陕北。窑洞是陕北的一张响亮的名片。

陕北,通常是指长城以南、黄河以西、子午岭以东、桥山以北的广大地区。总面积约80744平方公里。包括延安、榆林两个地区,二十六个县市。这一带居民的主要居住形式是窑洞。时至今日,虽然面对着楼房的巨大的冲击,但是就整个陕北地区而言,窑洞仍是居民最主要的居所,特别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居住率几乎达到了100%。

陕北窑洞历史悠久。2004年,考古工作者在陕北的吴堡县相继发现了两座原始社会龙山文化时期(属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石头城,其中就有窑洞式房址近70座。古人在黄土层为壁体的土穴上, 用木架和草泥建造简单的穴居和浅穴居, 并逐渐形成聚落。这种窑洞的雏形的产生距今已有4500年的时间了。陕北窑洞发展到周代还是半地穴式,到秦汉后发展为全地穴式,就是现在的土窑。明朝中叶,开始用石块做窑面墙。清末民初,当地人仿土窑模式建起了石砌窑洞。现在也有用彩色瓷砖添窑面和分割厅室及上下两层楼房式的新窑洞,住着更加舒适宜人。为什么从几千年前到现在人们一直钟情于窑洞这种居所形式呢?原因有三点,其一是这里深厚的黄土和丰富的砂石,具有很强的直立性,为建造窑洞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其二,陕北历史上是汉族与北方少数民族杂居的地方,烽火连连,百姓经常要迁徙避难,因此少有人家建设豪宅大院,多数百姓只掘三丈土窑,就可安家立舍,战乱一起,弃之而去。而且土窑洞挖掘简便、成本低廉、省工省力、冬暖夏凉。最后,黄土高原地区缺乏高大的乔木,盖瓦屋也存在实际的困难,因而窑居是非常合适的选择。正是由此,窑洞在陕北代代传承。

陕北窑洞在各地样式略有差别,体现了不同的风格。但就用料而言,大体分四种:土窑 、石窑 、砖窑、接口窑。土窑是靠山挖的黄土窑洞。石窑和砖窑是在平地上用石块和砖块砌成的窑洞。接口窑是在土窑洞口从底到顶用一层石块或砖箍窑面的窑洞,这种窑洞看起来整洁,结实。在陕北,许多农户住的就是这种窑洞。而像米脂的姜氏庄园、马氏庄园、常氏庄园等地主庄园的设计更是独具匠心别出心裁,把其他建筑风格和窑洞建筑结合在一起,美观大方而又气势恢宏,集陕北窑洞几乎所有的优点和其他建筑风格的优点于一体,是陕北窑洞的精华和典范。

一般窑洞修三孔或五孔,大多中间为正窑,四孔、六孔较少,意在回避四六不成材的俗语。窑腿上一般有小窑,用以祭祀天地神�}。窑洞都接窑檐或用砖砌花栏来防止雨水冲刷窑面。有的人家用木料石料在窑前形成走廊,称之为穿厦。窑洞的门窗多用柳、杨、榆、椿之木。窗棂格式多样,曲直交错,长短相间,构图古朴典雅或新颖别致,有八角楼、十二莲灯等雕刻花卉图案,十分考究,经彩绘油漆,显得美观大方。窑洞的门多为双扇,开在中间,如在一侧则为单扇。有的地方的门是镂空的,称为棂子门,但大多数地方的都是实心门。窑洞的门窗都是木质框架做成,并装架在窑洞正面。上部为两扇天窗,左侧为两扇木板合对而成的门。用麻纸裱糊木质窗格,显得明亮干净而又保暖散气。窑洞上面叫脑畔,用以打晒粮食。窑洞前面叫硷畔,多用来种植蔬菜。

窑洞内主要有两大构件,一是火炕,有的把火炕设在窑洞最后与窑掌相连,叫掌炕,有的把它设在最前紧靠窗台的位置,叫前炕或窗前炕;另一个就是灶台。一般而言,锅灶相连,用上好的石料打做方形炉台,石板旋口盖面。其下为炉灶,上置锅,其面称为锅台,用于切菜等用。炉灶之火曲折经过炕底后从烟囱而出。

陕北窑洞的装饰是别具一格的。窑洞内部装饰包括窑洞别致的设计,如窑洞内部形状、过洞(即在两孔窑洞中间的小门)及掩饰过洞的门帘等。此外还有装饰画,家具、家电及其外套或遮掩物,炕上被子的叠放方式等。这些基本上都是当地人特别是家庭主妇的手工作品,而窑洞的内部装饰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当地人对这家家庭主妇的评价。窑洞的外部装饰指除了窑洞窗子的手艺、窑洞窗子的材料和花样及其工艺、窑洞门帘的样式和花色、窑顶花栏的样式等这些与窑洞直接相关的东西,还有门前院子的样式和干净程度、石碾子、石磨、庭前花卉树木的品种和繁茂程度、燕子窝、大小门和石墙、晾晒的粮食和辣椒等。窑洞的外部装饰显示了这家主人是否勤劳以及该家庭的富裕程度。

陕北黄土高原天高地厚,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生长期长,出产丰富多样的农副土特产品。它们不仅品质和营养明显优于全国其他产地,而且无污染、纯天然,完全符合现代绿色食品的要求。由于这种环境的影响,陕北古老的土窑洞里从几千年前就开始产生了独具陕北特色而又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和饮食风俗。如;清明节前后,家家户户都要吃摊黄:冬季要喝黄稠米酒;寒食节要吃燕燕:喜好羊肉、揪面片等饮食习惯。民间历来就有不吃狗肉风俗。这些产生于窑洞的陕北饮食具有自然性、保健性、食疗性等特点,有清热解毒、去火降暑、健脾开胃、保健美容等功效。

二、窑洞文化与陕北文化的概念与范围

何谓窑洞文化?通过我们上边对窑洞各方面情况的介绍,可以看出窑洞文化的概念应该突破单体的窑洞建筑而包括窑洞建筑各个构件和整体风格、窑洞内部装饰品、窑洞外部包括整个院落在内的所有物品以及在窑洞内外进行的各种活动所容纳的文化内涵。

陕北文化是陕北地带人类实践活动在物质、社会、精神三大方面的投射、凝结与表现,同时也是人类实践活动在陕北区域范围内于物质、社会、精神三大方面的投射、凝结与表现。这是从广义文化定义出发关于陕北文化概念的定义。定义的第一部分侧重表达了陕北文化的原生性、区域性,第二部分又强调了陕北文化与中华民族整体文化的关联性、从属性。无庸讳言,陕北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陕北文化研究的对象是迄今以来陕北境内所发生的一切文化现象,包括宗教信仰、文物考古、历史人物、伦理道德、文学艺术、摄影绘画、戏剧音乐、电影电视、科技教育、出版印刷、饮食起居、方言俗语、民间美术等诸多内容

三、窑洞与当地风俗习惯的关系

通过的陕北窑洞具体深入的了解,我们发现陕北窑洞与当地的风俗习惯紧密相连,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

3.1. 对神灵的敬拜。比如从窑洞的选址开始,修建窑洞之前,首先必请阴阳风水先生看地势、定方位、择良辰吉时。在当地百姓心目中,建造窑洞是一件关于家族兴衰、子孙繁衍的大事,因此,兴土动木之时有许多民俗讲究,甚为郑重.先要相宅,择吉地,凡宅后有山梁大塬者,谓“靠山厚”,俗语称:“背靠金山面朝南,祖祖辈辈出大官”;宅后临沟无依托者,谓之“背山空”多忌之。修成后又由阴阳择日进行合龙口,正式居住前还有安窗、安土神、暖窑等习俗。不论一块地方的土地有多么结实,视野有多么开阔,只要阴阳先生说风水不好就一定要换。合龙口的时候也是祭祀天地的一种具体形式。至于安土神和在两孔窑洞中间对天地土神的祭祀就更是了。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这一带的群众有着比较普遍的泛神论的信仰,相信“举头三尺有神灵”。甚至普遍至常见的石碾子。传说是由一只青龙所变,转动的石滚子是青龙的眼珠儿。还说青龙有克夫之嫌。故此,陕北许多农村人遇到红白喜事经过石碾子,主人总要用一块红布将它 盖上,惟恐冲了青龙。每逢过春节之际,主人都在石碾子的碾维架子上粘贴横贴“青龙大吉”四个大字以避邪消灾。这一带的民俗活动,也大都与神鬼有关。比如大秧歌中的四人场子,即古代巫师的跳神演变而来;秧歌队沿门子拜年,据说就是为每家每户乞福攘灾。而民间的转九曲,有人说它来自于古代战争的黄河十八阵,其实它是阴阳八卦图的现示。“转九曲”,民间也称“转灯”,属于一种民间风俗性祭奠活动。人们为的是求神灵保佑,在一年内消灾免难,人畜平安,五谷丰登,安宁健康,幸福美好。此种传统风俗与宗教信仰是分不开的,据传:《封神榜》中三仙岛的三位娘娘(云霄、琼霄、碧霄)为报杀兄之分在西岐布下一座战阵,叫做“九曲阵”。自立了玉帝、三官庙(天官、地官、人官)和古佛殿后,为纪念三位娘娘替兄报仇丧命而改为“九曲灯”。此风俗从此在民间中,盛行起来,并一代一代地流传至今久盛不衰。

3.2. 对当地人际关系的影响。窑洞对当地人际关系的形成有着巨大影响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几点。首先,窑洞一般是一家一排三孔、五孔或七孔,住的都是血缘至亲。解放前有的地方有一个大的家族住在一个院落里,到现在这种格局基本消失了。第二就是虽然大的家族不住在一个院落里,但是居所仍然相对集中,有的分布于一个山头,有的分布在几个相邻的几座山上。最后就是以前的深宅大院的消失,墙体变得矮小,使家庭生活部分公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比较多,距离比较小。正是由于这些原因,当地人人际关系比较和睦,互不设防,社会风气很好。而这种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形成的原因如下,从历史上看,这里是一个对外相对封闭而内结构紧密的区域。它北连鄂尔多斯草原,南接八百里秦川;东面,是人口密集的晋中平原;西面,又是人烟稀少的少数民族地区。这块南北和东西走向均在一千公里左右的黄土地,虽然处于关中、晋中、草原、河套几个大的地理构架的中心,却又恰巧独立于外界,成为一个“四不沾”的地方。除战争需要和戍边而外,外界很少影响此地。从内部来看,几千年来形成的自给自足,自产自销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又使它产生了极大的内聚力,正是由于这些共同的多样性的存在,所以它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文化模式,而这种文化模式的存在便是当地人际关系较好的根本原因。

3.3. 对手工艺术的促进。这一点突出表现在姑娘们的剪纸手艺、木工匠人做门窗和其他家具的手艺、石匠们化腐朽为神奇的手艺这三个方面。因为在窑洞的修建过程中需要木匠和石匠这方面的工作,而人们对美不断的追求则迫使他们不断挖掘这方面的潜质提高自身的修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黄河文化—陕北红枣与传统习俗
陕北盛产红枣,以黄河沿岸最多最好,佳县、吴堡、清涧的红枣尤为出名。无定河中下游一带靠近黄河,枣儿好吃。米脂、绥德等县到处栽有枣树。初夏,枣花淡淡飘香,蜂蝶萦绕;秋季,枣红枝头,艳若玛瑙。远来客人常想刨根问底,打听一下枣树起源及栽培史,这可久远哩!《诗经》中有歌:“八月剥枣”;《战国策》中有记:“北有枣粟之利。民虽不细作,枣粟之利,足食于民。”两三千年前,陕北已经有了大枣,而且和小米放在同等位置上。北魏时的农学家贾思勰(480—550)春天下乡采访,见农民用斧背打枣树树干,才知是一种促使红枣丰产技术,叫“嫁枣”,“不斧则花而无实”。这种办法,至今陕北农民依然沿用。陕北红枣有圆枣(团枣)、长枣(马牙枣、狗牙枣、木枣)等品种。枣儿肉厚味甜核小,既是佳美干、湿果品,又是上好滋补品、药品,这就使红枣在当地的食俗和吉俗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红枣既可鲜食又可干吃,也可以加工多种食品。因为产量高,在当地不算稀...
· 秦陇文化—陕西—陕北秧歌
分传统秧歌和新秧歌两个阶段,传统秧歌主要流行于子长、延川、志丹、吴起、延安、安塞、绥德、米脂、佳县、清涧、子洲、吴堡等县;新秧歌主要流行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陕甘宁边区,包括陕北、关中一部分地区和陇东、宁东等地。解放战争时期,随着延安大批新文艺工作者奔赴全国各地,新秧歌发展到东北、华北、华东、华中、西南等地。1953年以后主要活跃于延安、榆林等地。从陕北甘泉县宋金古墓出土的秧歌画像砖雕证明:陕北秧歌(舞蹈形式)早在宋金时代,已在陕北广为流传(见文物条)。入明以后,继有发展。明初弘治本《延安府志》,记载了当时陕北秧歌的盛况:“舞童夸妙手,歌口逞娇容。男女观游戏,性醪献国(皇)”。清代到民国三十一年(1942),为传统秧歌的繁荣时期,陕北城乡,村村社社都有秧歌队,男女老幼,一齐参加。每遇春节,他们走村串户,四处演出。村社之间互相比赛,红火之极,当地称为“闹秧歌”。清道光《神木县志·艺文》载有刘喜...
· 黄河文化—陕北民歌
陕北群众爱唱歌,尤其是爱唱民歌。似乎不唱歌,就失去了生活的乐趣。祖祖辈辈以来,人们吃饭喝酒时唱歌,休息睡觉时唱歌,行道赶脚时唱歌,结婚联姻时唱歌……民歌,从摇篮旁伴随着婴儿长大;民歌,伴随着老年人永久地安息。年深月久,日积月累,旧的不合时宜的民歌被扬弃了,新的具有生命力的民歌又广为流传。整个陕北,就是一片民歌的海洋,歌声弥漫在山川田野,震撼着人们的心灵。陕北民歌究竟起源于何时?这是谁也回答不了的问题。陕北民歌主要分为六大类,流传较为广泛的是情歌和信天游。情歌是陕北民歌中最精华的部分,在数量上占了压倒多数的地位。陕人俊美,素有“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的美誉(因旧说貂婵是米脂人,吕布是绥德人)。产美女、产勇士的地方自然是才子配佳人,婚姻美满和谐。情歌很多歌唱了男悦女貌、女慕男才。“干妹妹好来实在好,走起来好像水上漂”。“马里头挑马不一般高,人里头挑人数上哥哥好”。前一首,是小伙唱给姑娘听的,爱慕...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陕北唢呐
陕北唢呐音色浑厚宏亮,配以长号,演奏很有气魄。特点是筒长、头大,不同于关中琐呐的竹节形。由于是艺人自己制作的,演奏时得心应手,运用自如,故一般艺人喜欢用自己的唢呐,好的艺人会演奏百十多种曲牌,一口气可以吹几里路。曲牌有《大摆队》、《将军令》、《得胜回营》、《西风赞》、《南风吹》、《小寡妇上坟》等。两个吹手演奏,一个吹高音,叫上手,一个吹低音,叫拉下手,配合演奏和谐动听。有的会作特技表演,卸下碗子(即喇叭头)光筒吹奏,或一口吹两支唢呐,或用鼻孔吹。在陕北的红白喜事上,群众有请吹手助兴习俗。秧歌队更离不开唢呐,有了它格外红火,同时也能给秧歌队鼓上劲。唢呐有8个孔,分大、中、小,高、中、低3种,小唢呐又称海笛。低音唢呐声音较深厚;中音唢呐声音丰富,表现力强;高音唢呐声音响亮尖细。
· 秦陇文化—民间文化—陕北秧歌
“陕北秧歌”是我国汉族主要民间舞蹈秧歌的代表性流派之一。它长期流传在陕北高原的广大地区,又叫“闹秧歌”、“闹社火”、“闹红火”。从广义上讲是陕北春节一切民间文艺活动的总称,狭义则指秧歌队在广场进行的集体歌舞表演。陕北秧歌主要分布在榆林地区的南部和延安地区的北部,以榆林地区的绥德、佳县、米脂、清涧、子洲、吴堡等县和延安地区的子长;延川、志丹、吴旗、安塞、延安、甘泉等县最为活跃。陕北包括榆林、延安两个地区的二十五个县(市),幅员辽阔、地广人稀,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历史上曾是群雄争霸、兵家必争的边陲要塞。据《榆林府志》记载,陕北“地亦穷险”、“崇尚气力”、“以畜牧和射猎为先”、“民风土习皆有北方刚勇之气”。由于地理环境复杂,偏僻荒凉,长期处于贫瘠落后的状态,生产发展缓慢,交通闭塞,很少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正因如此,才为陕北秧歌及其它民间艺术仍能保持较为古朴的风貌和形态创造了独特的条件。使陕北秧...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