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浅析敦煌石窟与岩彩画

2017-06-0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72
转发:0
评论:0
浅析敦煌石窟与岩彩画,著名旅日华人画家卓民岩彩水墨画展10月下旬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开幕,世界各地80多家

著名旅日华人画家卓民岩彩水墨画展10月下旬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开幕,世界各地80多家侨团发来了贺电贺信。几乎与此同时,中央电视台连续3天直播了敦煌考古新发现:敦煌北区新发现了240多个洞窟,使敦煌编号的洞窟达到了735个,并新发现了八思巴文、文等文书,而举世闻名的敦煌石窟最主要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是岩彩画。

岩彩画是中国传统

盛唐时期极为风靡的中国古老的传统绘画技艺―――岩彩绘画艺术,敦煌壁画即是代表,宋元以后在中国本土濒于灭绝约一千年,因而岩彩画一般被认为是日本的画派和技艺。20世纪八十年代赴日学习的卓民先生,发现这种国内失散了千年的传统绘画技艺,却在日本以“再兴大和绘运动”即“唐绘”得到极大发展,而他赴敦煌、天水考察中国洞窟艺术,才发现岩彩画本是从中国传到日本并在日本发扬光大的。卓民先后在著名的武藏野美术大学、筑波大学攻读学士和硕士学位。他先后在多家院校举办了岩彩画高研班,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岩彩画家,在2001年他又参与组织了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首届中国岩彩画大展”。由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合总会、文化部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共同举办的此次卓民岩彩水墨绘画艺术展,是一次画展与研讨的双重艺术活动。60余位中国美术界专家学者在开幕式后随即举行了“卓民岩彩水墨绘画艺术研讨会”。专家认为,中国岩彩画从五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滥觞到敦煌壁画的辉煌,是中华文化的宝贵财富,属于民族的精华,只能弘扬而不能丢失。中国画家应用时代的科学态度升华古老的岩彩画艺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传统须发扬光大

改革开放后日本岩彩画曾来中国美术馆展览,但当时中国画家多数不知其来源于中国传统绘画,当时普遍的看法是水墨画才是中国传统。可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部分翻译家和敦煌研究专家即提出了岩彩画是中国重要绘画传统技艺之一,可惜未能得到中国美术界重视。

敦煌研究院首任院长常书鸿,在接待诸多国内油画家来敦煌写生临摹时,曾提出疑问:为什么国画不来此写生临摹?

三联书店出版的《傅雷书简》中提到:敦煌研究院“1954年在沪开过一个展览会,从北魏(公元3―4世纪)至宋元都有,简直是为我们开辟了一个新天地。人物刻画之工(不是工细),色彩鲜明大胆,取材与章法的新颖,绝非唐宋元明正统派绘画所能望其项背。中国民族吸收外来影响的朝气蓬勃,非亲眼目睹,实在无法形容。那些无名作者才是真正的艺术家。……人物之简单天真近于西洋野兽派。……中唐盛唐之作仿佛文艺复兴的威尼斯派。我看了一方面兴奋,一方面感慨,这样重大的再发现,在美术界中竟不曾引起丝毫轰动!……我认为现代作画的人,不管学的是国画西画,都有可能在敦煌壁画中汲取无穷的源泉,学到一大堆久已消失的技巧(尤其人物),体会到中国艺术的真精神,而且整个中国美术史需要重新写过,对正统的唐宋元明画来一个重新估价。”“中国绘画史过去以宫廷及士大夫伤口为对象,实在只变了中国绘画的一半,漏掉了另一半。”

令人欣慰的是,经过卓民等一批旅日中国画家和国内有识之士的努力,2001年北京美术馆“首届中国岩画展”举行,天雅中国重彩(岩彩)画研究所创立,为中国人提供了失传达千年之久的矿物性岩彩材料……发源于仰韶彩绘、殷墟地画,下延秦汉、隋唐的岩彩绘画,又重新出现在中华大地上。

而卓民在日本经过17年的探索,已形成了独特的建筑、人体、戏剧三大岩画物色,并得到日本美术界的推崇。近年来卓民被中国文化部聘为艺术科技研究所岩彩画高研班教授,已连续参加了多届岩彩画教学活动,并在上海举行过个人岩彩画展,当地报刊曾以“中国古老岩彩画魅力独特”报道过这一美术盛会。此次在北京举行的卓民岩彩画展,和在敦煌重新发掘的北区洞窟,将共同向世界展示古老中国文明的独特魅力,以及具有同样魅力的中国古老岩画艺术的复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胶彩画
历史胶彩画的历史被认为可以上溯到中国的工笔重彩技法,这种绘画方式传到日本,演变成为“大和绘”,后又发展成为“圆山四条派”。明治维新之后所产生的日本画,可说是在这个基础中发展起来的画种。持论者认为基于这个渊源,胶彩画可以被视作中国画北宗的一个分支。但是,有可商榷之处,因为日本画有其独自的样式和绘画技巧,并且也加入了西洋的写实技法。
· 蛋彩画
方法典型的蛋彩是使用手磨的天然颜料粉,混入蛋黄。基本上是以蛋黄为基材来当颜料。有时也会加入如蛋剂(蛋黄或蛋青)、亚麻仁油、清水、薄荷油、达玛树脂、凡立水、酒精、醋汁等,配制较复杂。配方的不同,使用方法及效果也不同。当油画在中世纪被发明后,蛋彩依然被使用,不过变成加入透明的油,拿来打油画基底或是画完之后的保护层。但不到一世纪的时间,古老的蛋彩画在16世纪就几乎被油画所取代了。蛋彩画颜料干的时间非常快,因此绘画技巧是一次只上一点点、薄薄的一层,并尽量使用十字型笔触(cross-hatching)。在蛋彩画没干时,颜色非常浅、干了之后、就会变得深色而带有光泽,色彩层次丰富、透明。蛋彩画往往被运用在薄薄的半透明和全透明的图案中,因为当蛋彩颜料干了之后,就会造成矇眬而柔和的效果,正因为它不能像油画一样反复涂上厚厚的油彩,蛋彩画很少能像油画画出非常深的深色。误用真正古老的蛋彩画都是永垂不朽的经典之作。...
· 水彩画
介绍由于色彩透明,一层颜色覆盖另一层可以产生特殊的效果,但调和颜色过多或覆盖过多会使色彩肮脏。水干燥得快,所以水彩画不适宜制作大幅作品,适合制作风景等清新明快的小幅画作。颜色携带方便,所以可作为速写,搜集素材用。与其他绘画比较起来,水彩画相当注重表现技法。成功的水彩画除了要掌握水分和色彩,也必须掌握如何仅用水跟薄薄的色彩来表现质感和量感。水彩因为颜料的透明性,导致作画步骤与水粉截然不同。水彩的画法通常分‘干画法’和‘湿画法’两种。干画法是在前面的基本干后再进行画,一般可以画出很多层次。湿画法则是一气呵成,因此不同的笔触的墨彩相互渗透,有一种类似于中国画的效果。用具水彩中国水彩塔西亚·阿佛妮娜的维巴(1964年)湿画法:一气呵成的呈现1896年瑞典画家拉森的水彩画作品《银桦树下的早餐》意大利利古里亚多尔切阿夸的一位画家正在绘画水彩画水彩是水彩画的主要颜料。水彩上画时的浓密度可以通过水来调和。...
· 古建筑彩画呼唤保护与传承
金色龙凤纹配以沥粉贴金的宫廷建筑彩画,秀丽素雅的民间苏式彩画……9月23日,80余幅明清两代官式建筑彩画复原作品在北京建筑大学举办的明清官式建筑彩画艺术展上展出。本次展览的展品是故宫博物院主持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研究计划《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和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明清官式建筑彩画比较研究》的研究成果,得到了王仲杰、张德才、蒋广全等几位老一辈古建彩画艺术大师的好评,同时也引发了对中国古建彩画保护与传承问题的探讨。匠人难觅传承遇阻技术和修养须并重中国古建彩画有5000多年的历史,但是由于木构建筑生命周期有限、历史上多次重绘被覆盖等原因,很多古建彩画都在历史的长河中或褪色、或消失。依据2015年4月24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64年在威尼斯颁布的《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1994年颁布的《奈良真实性文件》中所提出的文物保护原则,需要以科学的态度保持原...
· 古代木构架建筑的色彩与彩画
色彩与彩画中国古代建筑色彩富丽堂皇,堪称世界第一。北京的明、清宫殿建筑使用了黄瓦、红柱、红墙、白石基座、衬上蓝天、绿树,美丽动人。建筑物檐下使用青绿彩画,并贴金,加强了阴影部分的生动,深邃,突出强调了挑檐的深远,色彩的运用非常适合其所处的建筑部位。木构件上色彩涂刷的施工过程相当繁复。如清代把刷色涂油漆称为“油作”。清宫廷最高级,也是最复杂的打地杖“三麻二布九灰”,即用三层麻、二层布、九层灰,共十四层。刷油也要许多道程序。这即使木建筑构件格外生辉,而且使木构件得到了保护。在阶级社会中,色彩的使用还代表建筑物主人的身份和地位。如清代,黄瓦是属于帝皇专用的,王府用绿瓦。黑、紫、兰、绿用于离宫别馆,或单色,或二色合用做剪边处理。一般民居只能用灰瓦。一、彩画的主要手法(一)、叠晕将同一种颜色调出几种深浅不同的色阶,按顺序排列绘成装饰色带的方法。用在构件外缘时,深色在外;用在构件中图案四周时,浅色在外...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