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游粤闽浙之中国第二古桥洛阳桥咏叹调

2017-06-0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50
转发:0
评论:0
游粤闽浙之中国第二古桥洛阳桥咏叹调,提到中国的古桥,大家都会想到河北赵县的赵州桥,北京丰台的卢沟桥。可很少有人知道,

提到中国的古桥,大家都会想到河北赵县的赵州桥,北京丰台的卢沟桥。可很少有人知道,在中国南方,还有两座同样著名的古桥,那就是福建泉州的洛阳桥、广东潮州的广济桥(又称湘子桥)。以上这些桥,被合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名桥”,论年代,赵州桥建于隋朝,位居第一;洛阳桥建于北宋皇v年间(公元1050年前后),至今也有950年历史,排名第二。若论长度,洛阳桥以731.29米名列榜首,不仅是赵州桥的(37.7米)19.39倍,同时还是卢沟桥(212.2米)和湘子桥(515米)长度的总和。

20多年前我去泉州时,曾经专门探访过洛阳桥,那时它的肩上还承载着324国道,数十吨重的卡车从上面隆隆驰过,让人看了非常心疼。好在民国年间蔡延锴将军用钢筋混凝土增高了桥面,才使它没受到严重破坏。这次重访,只见车道已经向滚动500来米,洛阳桥基本恢复了它的原貌,731.29米的桥面,多是条石铺成,44座船形桥墩、645个扶栏、104只石狮、1座石亭、7座石塔,与与宋代建筑非常神似。

洛阳桥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梁式跨海大石桥,它原名“万安桥”,只因位于泉州东郊的洛阳江上,于是才有洛阳桥的称谓。

泉州在唐宋时期是闽南、粤东地区进京的必由之路,当时洛阳江上只有船渡。每逢,客商常常翻入江中。当地人为了祈求万无一失地平安过渡,就把这个渡口称为“万安渡”。过往客商和泉州百姓都盼着能在这里修建一座大石桥,可工程浩大,耗资千万,除了官府,谁也无法完成这个奢望。

自幼生长在福建的翰林学士蔡襄有感于此,力请回家乡做官,可皇帝都以避嫌为由,不予应允。蔡襄苦思冥想,生出一计:身为当时天下第一书法家的他,用一幅字换得皇上身边的太监做一件事,就是允许他把“蔡襄回乡,修桥安邦”八个字用蜂蜜写在崇政殿前的芭蕉叶上,上面不久就沾满了蚂蚁。仁宗皇帝上朝时看了,大为惊奇,便以为这是天意,于是先封蔡襄为福建路转运使(东南财税局局长),后让他做泉州太守,蔡襄从皇v五年(公元1053年)至嘉v四年(公元1059年),花了整整7年时间,耗掉银子1400万两,才将这座跨江连海的大桥建成。

据史料记载:“初建时桥长三百六十丈,宽一丈五尺”,比现在要宏大得多,后来屡经翻修,相反缩小了原有的规模。

洛阳桥在建造技术上,对世界桥梁史作出了巨大贡献。当时洛阳江潮狂水急,“水阔五里”、“深不可址”,桥基刚建成,就被风流摧毁。于是蔡襄和造桥工匠们创造出一种直到近代才被世人认识的新型桥基――筏形基础,就是沿着桥的中轴线抛置大量石块,形成一条联结江底的矮石堤,然后在上面建造船形墩。船形桥墩颇具特色,它有利于分水,再大的浪都不易正面冲击桥墩。

与此同时,造桥者还采用“激浪涨舟,浮运架梁”的妙法,在潮水大涨的时候,用般把一条条重达数吨的大石板架在桥面上。

再者,他们还在桥墩附近大量养殖牡蛎,用牡蛎分泌出的粘液把桥基石和桥墩石胶合凝结成牢固的整体。这就是造桥史上最别出心裁的“种蛎固基法”,也是世界上笫一个把生物用于桥梁工程的创举。凡此种种,乃致中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教授称赞洛阳桥在技术上也是“桥梁中的状元”。

洛阳桥夜色迷人,很容易使人想起单簧管吹奏出的罗西尼歌剧《塞维利亚的理发师》中罗西娜的静幽的咏叹调。

桥的中亭部分,历代碑刻林立,最著名的是“万古安澜”等宋代摩崖石刻。桥北有昭惠庙、真身庵遗址。桥南有蔡襄词,著名的蔡襄《万安桥记》宋碑,即立于祠内被誉为书法、记文、雕刻“三绝”。文章精练,用153个字记载造桥的时间、年代、桥的长宽、花费的银两、参与的人物等,书法遒美,刻工精致,碑文由蔡襄自撰自书。

附:

泉州所属的晋江市安海镇,古称安平,这里有座安平桥,桥长五里,又称“五里桥”。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安平桥始建于南宋绍兴八年(1138年),前后历经13年建成,比洛阳桥稍晚。但它全长2070米,均以巨型石板铺成,两侧设有栏杆。桥墩用长条石和方形石横纵叠砌筑法,呈四方形、单边船形、双边船形三种形式,尚存331座,状如长虹。素有“天下无桥长此桥”的美称,也很值得一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闽粤之茶礼
茶是“开门七件事”之一。然而,在闽南粤东侨乡,茶在生活中却有重要地位,当地有句食谣“宁可一日无米,不可一日无茶”。茶在当地生活和交际场所无所不在,并有一套由风俗习惯而形成的茶礼:客来敬茶当地人热情好客,不论您走进富裕之家或贫困门户,茶对于来客是必不可少的款待物。“请喝茶”、“喝两杯再说”成为当地人的口头禅。客来敬茶,显示了当地人淳朴、谦和的品德。斟七分茶斟工夫茶要均匀,故有“关公巡城”、“韩信点兵”的茶艺。斟茶时,茶壶伸到杯中,称之“高冲低斟”。说是这样泡出来的茶,不仅汤色好,而且没有泡沫,味道甘醇。同时,斟到七分满就行,有句食谣“七分茶八分酒”,如斟过满会被认为欺客或烫伤茶客的手。摆三杯茶家家户户至少有一套工夫茶具。茶盘只摆三只茶杯。有俗语“茶三酒四游玩二”,是说茶以三人为宜,三只茶杯象征“品”。茶客多也只摆三不摆四。说“品茶”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叩指谢茶操工夫茶者一般不能饮头...
· 咏叹调
参考资料Warrack,J.&West,E.(1996).TheConciseOxfordDictionaryofOpera-3rdEdition.NewYork,NY:OxfordUniversityPress.Pages19-20.ISBN0-19-280028-0.KennedyM.(2004).TheConciseOxfordDictionaryofMusic-4thEdition.NewYork,NY:OxfordUniversityPress.Page25.ISBN0-19-860884-5.
· 闽浙总督
官制沿革顺治二年(1645年),设立浙闽总督,总督府驻福州,兼管浙江。顺治五年(1648年),总督府迁往衢州,仍兼管福建。顺治十五年(1658年),两省各设总督,福建总督府驻漳州,浙江总督府驻温州。康熙十一年(1672年),将福建总督府迁往福州。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福建总督更名闽浙总督。雍正五年(1727年),特授李卫总督浙江,整饬军政吏治,并兼巡抚事;闽浙总督专辖福建。雍正十二年(1734年),撤销浙江总督,仍合为一。乾隆元年(1736年),诏依李卫例,特授嵇曾筠为浙江总督,闽浙总督郝玉麟仍专辖福建。乾隆三年(1738年),嵇曾筠入阁,郝玉麟仍总督闽浙如故。光绪十一年(1885年)起,取消福建巡抚,由闽浙总督兼任。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末任总督因闽军举事,而兵败,吞金殉国。参考文献来源《清史稿》,卷二百七十四,列传六十一,杨雍建姚缔虞朱弘祚(子纲)王骘宋荦陈诜
· 宋末行朝播迁闽粤
?福州逃亡政权的建立1276年初,文天祥除知临安府,辞而不拜,请以吉王、信王昺镇守闽广,但未被采纳,只命二王出阁。这时元军已近迫临安,宗亲大臣见事不可为,才同意这个请求。正月十七日,太皇太后谢氏乃进封赵呈为益王,判福州、福建安抚大使,赵昺为广王,判泉州兼判南外宗正事,并以杨亮节为福州观察使,和驸马都尉杨镇提举吉王府行事,俞如琏为环卫官、提举信王府行事。正月十八日,即元军伯颜在皋亭山接受南宋降表玉玺、其先遣部队已进达临安北关时,杨镇等人奉二王出嘉会门,渡钱塘江,逃往婺州。是日夜晚,丞相陈宣中以违约不敢前往元军营议降,逃往温州之清澳。张世杰、刘师勇、苏刘义因朝廷不战而降,各以所部离去。元军以为陈宜中等挟二王同逃,便在下令禁止元军擅自入城乏同时,派右军阿刺罕、奥鲁赤,左军董文炳,范文虎率军扼守钱塘口;似劲兵5000追陈宜中,过钱塘江,不及而还。二月,伯颜得知二王逃往婺州,派范文虎领兵趋婺。同时,...
· 明朝浙闽民变
经过陈善恭、叶宗留起事明朝正统七年十二月(1442年),丽水陈善恭、庆元叶宗留合众盗福建宝峰场银冶,明英宗命浙江、福建官员逮捕。正统十二年二月,叶宗留聚众盗掘少阳坑,数月后,因计所获甚微而弃去。同年九月,叶宗留在云山率众,在各地掘坑场均无所得,最后归于庆元。之后率数百众人掠夺政和县及村落,此后召集上千余人,并遣召龙泉良葛山人叶七为教师,训练人员,随后率众由浦城劫建阳,所过焚掠,跟随者更多。随后掠夺建宁,并堵截交通。邓茂七起事正统十三年四月,福建沙县邓茂七谋反,自称闽王。邓茂七初名邓云,因杀人逃亡至福建,在宁化县聚众杀人。邓茂七随后与陈正景率众洗劫上杭,后归还攻打汀州,为推官王得仁所败。陈正景被擒,送往京师处斩,而唯独邓茂七势力强大。此后邓茂七率领其众进攻杉关、光泽县,顺流攻下邵武、顺昌。当时福建参政宋彰贪污受贿并常贿赂王振,遂升为福建左布政使,在任期间敛财甚重。随后尤溪炉主蒋福成号众人跟随...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