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浅谈中国古代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关系

2017-06-0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042
转发:0
评论:0
浅谈中国古代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关系,经济――这个名词的出现,表示着人类认知水平的提高,然而经济在社会中的影响也是不可

经济――这个名词的出现,表示着人类认知水平的提高,然而经济在社会中的影响也是不可小视的,一个社会的发展不能脱离经济的发展,一个社会制度的形成必将影响这个社会的经济制度,经济的发展程度和发展的水平,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发展水平和进步程度,社会制度和社会形式是一个阶梯型的,由低级到高级,由野蛮到文明的发展水平,亦然经济制度同样按照这样的轨道和模式发展。 

中国古代不例外也经历了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在不同的社会制度阶段,因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同,经济也呈现了不同的特色。在原始社会末期,农业从畜牧业中分离出来,产品有了一定的剩余,交换开始出现,私有制也随之产生,为奴隶社会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在奴隶社会时期,青铜器发展迅速,手工业的发展初见矛头,因为铁制品投入农业生产中,在战国时期,经济出现了繁荣景象,随着秦始皇统一六国,政治稳定,这时封建经济才有了初步发展,甚至到了汉代,一度出现了很多巅峰时刻,比如:文景之治。逐渐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因为政治上的分裂,北方连年战争,南方相对稳定,就这样江南的经济得到了持续稳定地发展,经济重心也开始南移,南北经济差距也开始逐步缩小。 

有分必有合,这是事务发展的一般规律,政治亦是如此,隋唐时期实现统一,政治稳定,既而封建经济出现繁荣。随之,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时期,因为民族的大融合,各民族之间的互相交流,封建经济持续发展,并且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也超过了前代,并且在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而到了明清时期,作坊主的出现,商品经济的活跃发展,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萌芽,但由于明清封建王朝的自给自足的粗放型经济和皇权至上的闭关锁国政策,没能使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在中国发展,也直接导致了中国没能赶上第一次工业革命,更加导致了中国的贫穷落后和政府的腐败无能。 

纵观中国古代的经济发展历程,它是迅速的,并且在几千年来来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和经济巅峰时刻,这与各个时期的统治者的政策的制定、科技的普及发展和广大的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是分不开的,如:统治者制定的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土地政策,赋税政策(一条鞭法),或者一定时期统治者对政策的局部调整及改革、变法(王安石变法等),在科技方面,广大劳苦大众改进生产生活工具,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兴修水利,当时的封建朝廷推广优良品种等等手段提高科技水平。并且这些历史经验都被总结下来著书立作来更好的引导和传播当时以及非常先进的技术,把它转变为生产力等等等等。 

但是,中国古代经济没能从封建经济发展为资本主义经济,这与传统的“重农抑商”的观念和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是密不可分的。中国古代的统治者把农业看作“皇统本业”,加以重视,而把工商业看作“末业”,把它分到三教九流之列,而加以限制,虽然农业的发展为手工业和工商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工商业也同样反过来刺激农业,但终究是商品经济弱于自然经济,生产力的发展被阻碍,就这样中国古代的经济由鼎盛时期慢慢沦落到清末时期的停滞不前,甚至出现了倒退的情形,中国古代社会也就在此衰败,灭亡了。 

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轨迹是上下波动的,无论在那个社会时期,经济的发展的水平总是和这个社会制度的政治制度和政治形式是相辅相成。中国古代经济发展从一个侧面也说明了一个完善的先进的政治制度是促成经济迅速快捷发展的一个重中只重的因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浅谈中国古代的艺术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浩瀚的历史文明孕育了灿烂的文化和艺术。走进艺术,感触艺术。艺术的灵感和触动让人安静,让人沉思。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成果,这些都是本民族的人民在特定的环境和生活中,在劳动和艺术实践中所创造出来的,造型艺术是这个文化成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诉诸视觉的,有着两维或三维空间存在的,存在一定物质载体的艺术形式。考古家们从地下遗存中发掘出来数千百年的美术作品,但这毕竟是浩如烟海的古代美术的一个很渺小的部分,还有更多的艺术不被我们知晓。例如,对春秋时代的艺术记载很多,发现却很少。孔子在鲁国参观“明堂”,看到所画的古代圣君名臣,大家赞赏,但我们已经无法看到这些精彩的人物画了;孔子在齐国听到演奏著名的“韶乐”,激动的"三月不知肉味”,我们也无法再听到他美妙的声音了;秦始皇所建造的阿房宫,何等雄伟,我们已经看不到他了;汉武帝构筑的上林苑,何等美丽,我们也无法再见到他...
· 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分析
1.古代的农业经济:农业发展的表现,一般要从农具改进与农作物推广、水利工程的兴修、耕作技术的进步、垦田面积的增加、粮食产量的提高、政府收入增多、国家人口增殖等方面来考察。发展的原因主要是看历代政府对农业发展的重视程度、农业政策、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等。认识:我国古代农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呈现出以下一些特点。①农产品化程度逐渐提高。唐代以前,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并不明显。唐朝时期茶叶已成为普遍的饮料,茶叶成为生活的必需品,唐朝中期,政府开始征收茶税,这是农产品商品化之典型。元朝时,棉花种植遍及南方,明代已推向江北。明清时期,棉花、蚕桑、茶叶、烟草、花卉、油料、药材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都扩大了,还形成了一些专业生产区域。农业商品化直接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②耕地面积和粮食总产量不断增长。由于历代封建统治者重视农业,自秦汉至明清,耕地面积呈不断扩大趋势。西汉时,江南、西域和西南的土地都得到一定的开发。隋...
·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转移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重心曾发生从北至南、从西到东的转移。三国两晋南北朝以前,中国经济重心位于黄河流域,特别是关中地区。正是由于该地区在政治经济上的重要性,使它成为历代统治者争夺的对象。因此容易发生大规模的战乱,这就使黄河流域原本高度发达的封建文明不断遭到破坏。特别是东汉末年,北方大规模的战乱连绵不断,经济文化遭受毁灭性打击,长安洛阳两大古都几经洗劫,黄河中下游的高度文明一再受到破坏,人民生活流离失所,出现了“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惨状。而生产力水平较低的长江流域此时却获得了发展经济的一些便利条件。南方此时战乱较少,社会相对安定,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从西晋末年开始,大批北方农民迁居南方,为南方增加了劳动力,也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人民的辛勤劳动,也是江南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南方的某些统治者,如宋的刘裕,也比较注意采取措施发展生产。因此南朝时江南的经济发展水平开始...
· 中国古代经济思想的缺陷
多少年来,无数从事经济思想研究的学者一直在思考这样的问题:中国古代先秦诸子百家的经济思想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完全可以与古希腊思想家色诺芬、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人的经济思想相媲美,但是中国古代经济思想成果为什么始终未能从“前科学”状态发展成具有近代科学形态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等系统经济学理论?本文试通过将中国古代经济思想与同时代的西方经济思想进行对比,发现中国古代经济思想与古典经济学等系统经济理论的距离。一、同时代中济思想比较与色诺芬、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古希腊学者大约同时代的中国古代学者,提出了一系列在学术史上应该与上述古希腊学者形成的经济思想相齐的经济思想:古希腊思想家色诺芬、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在也公元前三世纪虽然发现了商业和手工业的存在和作用,并且初步论证了社会分工,但他们却鄙视手工业和商业。然而,在他们之前的约公元前645年,管子就提出一个职业划分理论,将人们按职业划分为士、农、工、商...
· 浅谈道教对中国古代科技的影响
[摘要]道教根植于中国文化土壤,在长期发展熔融过程中,对我国古代的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产生过巨大而复杂的辐射作用,留下它的深刻影响。本文谈一下道教对中国古代科技的影响。[关键词]道教中国古代科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重道轻器,把科学技术当作“奇淫巧技”,向来不为社会重视,但中国却出现了“四大发明”等对世界发展影响深远的科技。这里面包含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道教的影响,本文从道教对中国古代科技的影响看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鲁迅先生在《致许寿裳》一文中提到“中国文化的根柢全在道教……以此读史,有许多问题可迎刃而解”。在《小杂感》里说到:“人们往往憎和尚,憎尼姑,憎回教徒,憎基督教徒,而不憎道士。懂得此者,懂得中国大半。”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博士也说:“道家思想和行为的模式包括各种对传统习俗的反抗,个人从社会上退隐,爱好并研究自然,拒绝出任官职……中国人性格中的许多最吸引人的因素都来自于道家思想。中...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