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与中国士大夫有何来往?

2017-06-0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44
转发:0
评论:0
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与中国士大夫有何来往?,利玛窦是来华耶稣会传教土最著名者,他生前不但为中国的士大夫所倾倒,而且闻名于日本

利玛窦是来华耶稣会传教土最著名者,他生前不但为中国的士大夫所倾倒,而且闻名于日本、朝鲜等国家。 

利玛窦于1552年出生于意大利中部的马知拉达城,20岁时进入耶稣会所办的罗马学院。1578年他应耶稣会总会长之召,到印度果阿入沙勿略所创办的修道院攻读神学,1582年到达澳门学习中文,作前往中国内地传教的准备。 1583年9月他与罗明坚到达肇庆。利玛窦为了实行中国化,把自己装扮成中国人,采用中国姓名,还把“泰西”二字倒过来作为自己的字。

他最初仿效中国僧人,剃发剃须,穿和尚服。后来在士大夫瞿太素的劝告下改穿儒服,因为中国僧人并不像日本僧人那样受到尊重。利玛窦意识到,在中国,儒学为士大夫安身立命之本,若要使天主教盛传中国,首先要使天主教教义和孔孟儒学融合在一起,符合士大夫的心理。于是利玛窦致力于中国文化的研究,熟读四书五经,与人交谈常引经据典,被称为“西儒”。他最早的著作《天主实义》(原名《天学实义》)中就征引不少中国经籍文句,被誉为儒书,艾儒略在《大西利先生行迹》一书中称“其言多与孔孟合”。这对士大夫阶层很有吸引力,有人说:“其书有《天主实义》,往往与儒教互相发明,而于佛老――切虚无若空之说,皆深诋之。余甚喜其说为近于儒,而劝世较为亲切,不似释氏动以恍惚支离之语,愚骇庸俗也。”被称为中国天主教“三大柱石”的徐光启、李之藻、杨廷筠改奉天主教是因为他们认为天主教和孔孟儒学没有矛盾,徐光启说:“余尝谓其教必可以补儒易佛。”李之藻认为天主教教义“不脱六经之旨”,并极力鼓吹“天儒合―”。杨廷筠认为天主教教义与儒家学说“脉脉同符”,“吾人不必疑为异端”。

此外,利玛窦还以传播西方科学技术为传教手段,与当时思想界的实学思潮相符合,对致力于实学的士大夫很有吸引力。利玛窦在肇庆时,把所携的西洋奇器如西洋镜,自鸣钟,日晷,威尼斯出产的三棱镜、意大利的花边织物,以及油画圣母像等在教堂公开展出。他还亲手绘成一幅世界地图一一山海舆地图,引起士大夫们的兴趣,使之开阔了眼界,一致叹为今古奇观。瞿太素在韶州曾向利玛窦学习西方的天算将近两年之久。

利玛窦在南昌时,结识了巡抚陆万陔和驻南昌的两位明朝王室:建安王朱多芗和乐安王朱多��。这些人对利玛窦精通天算与舆地的学问和他惊人的记忆力“未尝不洒然异之”,他制造的日晷和钟表,引起官员们的惊讶。他’写出了一本中文著作《交友论》献给建安王,又应陆巡抚的要求写出《西国记法》。利玛窦居南京时,他的住所成为“南京士大夫聚谈之处.士人视与利玛窦订交为荣。官吏陆续过访, 所谈者天文,历算、地理等学,凡百问题悉加讨论”。

利玛窦定居北京后,终日与公卿士大夫周旋,每日接待少则二十人多则百余人。利玛窦以他的博学,结识了许多公卿士大夫以及学者名流,其中最著名的有徐光启等。徐光启向利玛窦学习天文历算、兵机火器、屯田水利等西学,并合译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李之藻为《天主实义》作序,并合作撰写《同文算指》,《圜容较义》。杨廷筠1602年在北京结识利玛窦,与“谭名理累日”。这三个都是身居高位的士大夫,与利玛窦接触,并接受西学的影响,进而改奉天主教的。当时奉教的名人还有;瞿太素、冯应京、李天经、张焘、孙元化、王徵、韩霖、段衮金声、瞿式耜、张庚等人。此外和利玛窦交往的还有叶向高、李贽、李日护、曹予汴、祝石林、李公素等人,据艾儒略记载,共不下百人。利玛窦的名声在当时响亮极了,可谓“今天下无不知有西泰利先生矣”。

利玛窦最后取得皇帝的许可,留居北京传教,为传教事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1610年5月11日,利玛窦病逝于北京,葬于皇帝特赐的墓地上。当时有人对赐地一事提出疑问,叶向高说:“子见自古外人来我中国者,其道德学问,有一如利玛窦者乎?他且勿论,只观其所著《几何原本》一书,发古人之所未发,功在万世。仅此一事,即当钦赐葬地。”由此可见士大夫对利玛窦之推崇。康熙时,尤侗撰“外国竹枝词”悼利玛窦:

天主堂开天籁齐,钟鸣琴声自高低。

阜城门外玫瑰发,杯酒还浇利泰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萨珊王朝与古代中国有什么来往?与印度有什么来往
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和波斯间的友好往来较频繁,《魏书》记载,波斯使臣来中国交聘达数十次之多,给北魏皇帝带来的各种礼品,有各种珠宝、驯象等。1970年,在甘肃张掖大佛寺出土了六枚波斯萨珊王朝银币。印度在征服了波斯及邻近地区后,沙普尔一世将他的势力扩张至印度次大陆的西北部,贵霜帝国已承认萨珊王朝的宗主地位。虽然贵霜帝国在三世纪末已开始衰落,其地位在四世纪被印度笈多王朝取代,但萨珊王朝仍在印度西北部发挥着一定的影响力。在这段时间,波斯与印度西北部的文化和政治往来频繁,一些萨珊王朝的习俗传播到贵霜地区。透过刻有皇帝狩猎情景的银器及纺织品贸易,萨珊王朝的王权概念也影响到贵霜帝国。双方的文化交流却没有把萨珊王朝的宗教习俗散播到贵霜帝国。萨珊王朝坚持宣扬国教,偶尔会其他宗教或强迫少数宗教皈依国教,而贵霜帝国则倾向采取宗教宽容政策。除此之外,双方的低下阶层也进行文化交流,例如波斯人从印度引进象棋,将印...
· 晚清士大夫与传教士对进化论的不同回应
早在19世纪70年代,达尔文的名字和西方自然进化论的观点就已经被介绍到中国,但这种介绍还是零星和不全面的。甲午战争之后,严复系统译介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并名之为《天演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败”“弱肉强食”等词语,刺激了爱国者和维新派的神经,敲响了救亡图存、自强保种的警钟。赫胥黎、斯宾塞的进化思想译介到中国后,带来了对传统封建礼教和儒家思想的冲击,加剧了伦理道德体系领域的论争,其中传教士和士大夫对这一思想的不同解读和回应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深入地了解进化论思想在晚清的引介、传播和接受情况。严复译介斯宾塞学说旨在“新民德”。他认为斯宾塞把进化思想从生物学领域推到“农、商、工、兵、语言、文学之间”,也就是从生物学领域推广到社会生活当中,揭示了人类社会进化的“公例”。这一公例就是,“国之强弱、贫富、治乱者,其民力、民智、民德三者之征验也。”“盖生民之大要有三,而强弱存亡莫不视此...
· 晚清士大夫与传教士对进化论的不同回应
早在19世纪70年代,达尔文的名字和西方自然进化论的观点就已经被介绍到中国,但这种介绍还是零星和不全面的。甲午战争之后,严复系统译介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并名之为《天演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败”“弱肉强食”等词语,刺激了爱国者和维新派的神经,敲响了救亡图存、自强保种的警钟。赫胥黎、斯宾塞的进化思想译介到中国后,带来了对传统封建礼教和儒家思想的冲击,加剧了伦理道德体系领域的论争,其中传教士和士大夫对这一思想的不同解读和回应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深入地了解进化论思想在晚清的引介、传播和接受情况。严复译介斯宾塞学说旨在“新民德”。他认为斯宾塞把进化思想从生物学领域推到“农、商、工、兵、语言、文学之间”,也就是从生物学领域推广到社会生活当中,揭示了人类社会进化的“公例”。这一公例就是,“国之强弱、贫富、治乱者,其民力、民智、民德三者之征验也。”“盖生民之大要有三,而强弱存亡莫不视此...
· 利玛窦(公元1552年-1610年,意大利的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学者)
利玛窦(公元1552年-1610年,意大利的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学者)利玛窦(1552年10月6日年-1610年5月11日),号西泰,又号清泰、西江。意大利的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学者。明朝万历年间来到中国传教。其原名中文直译为玛提欧·利奇,利玛窦是他的中文名字,王应麟所撰《利子碑记》上说:“万历庚辰有泰西儒士利玛窦,号西泰,友辈数人,航海九万里,观光中国。”利玛窦是天主教在中国传教的最早开拓者之一,也是第一位阅读中国文学并对中国典籍进行钻研的西方学者。他通过“西方僧侣”的身份,“汉语著述“的方式传播天主教教义,并广交中国官员和社会名流,传播西方天文、数学、地理等科学技术知识,他的著述不仅对中西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对日本和朝鲜半岛上的国家认识西方文明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人物生平笃爱神学1552年,利玛窦出生于意大利马尔凯州的马切拉塔,家里经营利氏药房,是当地的名门。利玛窦在这里一所耶稣会开办的...
· 流鬼国与唐朝的关系如何?双方有着怎样的来往
唐代开辟堪察加的航线唐玄宗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以安东都护薛泰请在黑水靺鞨内置黑水军,以其最大的部落为黑水府,其首领为都督并派遣了内地长史(都督的副职)等官员协助当地少数民族首领管辖,开元十四年唐朝在这里设置了黑水都督府。开元十六年赐都督姓李名献诚,对黑水靺鞨地区实施有效的行政管辖。治所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伯力)。黑水靺鞨开辟了对堪察加的航线即库页岛与堪察加半岛的鄂霍次克海航线。航线起点在莫曳靺鞨(莫曳皆部)所在的库页岛。开始了对流鬼国的交往,其民族就是今天勘察加半岛上的堪察加族。中国最早发现堪察加半岛和千岛群岛《新唐书·靺鞨传》载,黑水西北有思慕部,往北走10天到郡利部,再往东北走10天到窟设部,再往东南走10天就到莫曳皆部即莫曳靺鞨了。终点在流鬼国。这条航线从库页岛出发后,顺着海流趁西北风向东南航行,到择捉岛后,则转向东北而后到堪察加半岛南端,全长918海里(1700余公里)...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