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之七大谜团
1 是为寻找建文帝吗?
郑和历尽艰险,屡下西洋到底是为什么呢?对于这个问题,历来莫衷一是。广为流传的一个说法是: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寻找建文帝的踪迹。建文帝,名朱允,又称惠帝,明太祖朱元璋的长孙。建文帝登基伊始,曾决心削藩,1399年6月,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大兴“靖难”之师,公开反叛建文帝。1402年,朱棣率军攻下南京城。南京陷落时,“宫中起火,帝(建文)不知所终”。有的说“建文帝为僧遁去”。《明史?郑和传》直截了当地说:“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吴晗的《明初对外政策与郑和下西洋》也认为,郑和下西洋除经济方面因素以外,还带着寻找建文帝下落的秘密使命。
中国明史学会名誉会长刘重日先生认为,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并不是寻找建文帝。在他看来,这种说法最初是明代中后期封建文人囿于狭隘的思想得出的结论。明成祖朱棣是一个雄才大略的皇帝,“既然朱棣在只有几千部卒的情况下都不怕建文帝,怎么会在大权在握时怕一个十几岁的小孩子呢?”刘重日说,“再说也没必要为一个的人费这么大的劲啊!”当时明朝国力已经领先于世界,作为封建帝王中的“改革家”,朱棣一心想超越前朝帝王的成就,将文治武功永载史册,这才有了郑和下西洋。
“北京郑和下西洋研究会”副理事长毛佩琦教授认为,通使西洋是明成祖对外关系的一项大政策,可以认为朱棣命郑和出海时顺道寻访建文帝下落,但如果说寻找建文帝就是郑和下西洋的使命,“是小看了明成祖的胸襟。”
2 为何选郑和做正使?
明初,朱元璋吸取历史上宦官专权的深刻教训,颁布宦官不能识字读书,又制了铁牌,禁止宦官参与朝政。那为什么郑和又会被选做正使呢?据记载,郑和本姓马,名和,小名三宝,回族,生于1371年春,原是我国西域人,后随先祖定居于云南昆阳州(今晋宁县昆阳镇)。
当时的中国正值元末明初,朱元璋虽已称帝,但天下并没有完全统一,云南还是元朝的地盘。1381年,朱元璋派大将傅友德、蓝玉和沐英率军西征云南。马和父亲死于兵祸,12岁的马和成为俘虏,并被当作礼物,阉割后送进燕王府,成为朱棣的贴身宦官,同时也改信奉佛教。此后,马和以勤奋好学、忠诚勇敢得到朱棣信任,并于“靖难之役”随朱棣出入战阵,“屡立奇功”。
据正史记载,燕王称帝的第二年(1404年)正月初一,朱棣给伺立在侧的马和特书一个“郑”字赐姓。从此,马和改叫郑和。
至于郑和为什么被选为正使,刘重日认为:一是当时“西洋”各国大多信奉教和佛教,郑和深知两者的主旨、风俗和礼仪,方便与这些国家打交道;二是郑和懂阿拉伯语,又在燕王府习过四书五经,是个“双语人才”,便于从事外交工作;三是郑和机敏过人,又在战乱中锤炼成长。此外,明末清初的民间史书《明书》记载,郑和七下西洋之前曾出使日本,这一切都使他成为出使西洋的最佳人选。
3 所下“西洋”是哪里?
郑和七下西洋,历时28个春秋,航行数万海里。他所探索的“西洋”和现代地理认识上的“西洋”是不是一个概念呢?
据刘重日介绍,现代意义上的“西洋”是统指大西洋领域的欧洲和美洲国家,而郑和所处的明朝时期,对于世界的认识局限于东方世界,所以当时的“西洋”就是中国以外的往西的广大领域,包括东南亚、中亚等地区,大致为南洋各岛屿国与印度洋沿岸各地区和国家,这些地区多信奉教和佛教。
从史料记载来看,郑和第一次航海所到达的都是中国以南的国家,如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地,实际应该称为“下南洋”。其后,随着探险的深入和航海领域的不断扩大,到达的国家和地区也越来越多,先后到达印度洋领域的孟加拉、印度、斯里兰卡、马尔代夫等,更远到了西亚波斯湾沿岸国家及地区,如阿曼、也门、沙特等地,其后探索了东非的索马里、肯尼亚等。
4 七下西洋是否目的相同?
学者认为,郑和下西洋的使命随时间的推移而有所不同。
据刘重日先生研究,第一次下西洋是明成祖为了与更多国家和地区交流、结好,宣扬“天朝上国”的优越性;其后的几次是为了加强联系,并进行通商;因为前来中国朝拜进贡的各国使节和商人剧增,明成祖命令郑和将他们护送回国,并进行进一步交流,因而促成第五和第六次远航。最后一次远航,是宣德皇帝为了延续永乐皇帝的丰功伟绩,而命郑和远航。可以说,每次出航的主要目的都是与各国和平交流,同时进行一定的商业贸易,但每次的具体目的又略有区别。
5 船队凭借什么技术远航?
明代辉煌的造船技术为郑和下西洋的壮举提供了最有力的物质保障。
2005年7月4日,南京宝船厂遗址公园正式落成。600多年以前,那里是中世纪最大的造船厂,为郑和下西洋建造了数百艘大小宝船。据《明史》等有关文献记载,仅建造中型的海船所用木料就有数百根,钉子数万枚,绳索上百条,桐油数千斤,石灰近万斤。遗憾的是,这些泛海巨舶终究没能留存下来,只留下3个长达四五百米的作塘(造船船坞),无声地昭示着郑和航海时代中国令人惊叹的造船技术。
“就拿船舵来说吧,汉代就发明了。但郑和宝船上的船舵是可以升降的,水深的时候就伸长点,水浅的时候就拉回来一点。水密隔舱的技术是宋代发明的,郑和宝船也加以应用,舱体被分成一个一个的隔舱,一个不慎进水的话,不会影响到别的。” “北京郑和下西洋研究会”副理事长郑明说。
航海技术上,郑和船队也是集大成者。有风使帆、无风摇橹,小船拖大船,燃香计时,水罗盘、牵星术定位……
6 率领的是“国际船队”吗?
一位阿拉伯旅行家伊本拔图泰曾经在古里亲眼见到过郑和的船队。在他的游记中,记载着郑和船队中有“黑人”。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的邓辉认为,那可能是来自南亚地区的水手,在郑和船队上工作。据说,在法国还收藏着一封阿拉伯文信件,那是一个在郑和船队中担任领航员的阿拉伯人写给家人的家书。学者们猜测,郑和所率领的应该是一支“国际船队”,来自西亚、中亚和南亚的各族人民都曾在船上工作。
“所以,与其说郑和是位伟大的航海家,倒不如说是位伟大的管理者和组织者。他手下的人身份各异、信仰各异、来自不同的地区,他却能把这2万多人聚拢在一起,完成如此伟大的航海事业。”邓辉说。
7 七下西洋为何戛然而止?
1433年,郑和在第七次下西洋归途中病死,赐葬南京城南牛首山下。
郑和去世后不久,宣德皇帝便“驾崩”。宪宗时,于成化九年(1473年),意欲重下西洋,向兵部调阅郑和下西洋的档案资料,“三日不得”,兵部尚书项忠慌忙追问,库吏回答“丢失了”。兵部侍郎刘大夏在旁插言道:“丢了便是丢了,下西洋耗资巨大,对国家有何益处?”项忠无言,只好以散失奏复皇帝。其实这件事正是刘大夏偷着干的,听说宪宗调阅下西洋案卷,刘大夏便抢先将有关郑和出使西洋的所有资料由库房提出,烧个精光!还把这种愚蠢的行动,说成是为国家做了件好事。大批的珍贵资料从此灰飞烟灭,造成了无法弥补的千古遗憾。
其后,明朝多年征战导致国库亏空,以及倭寇的侵扰,下西洋活动遭到保守势力强烈反对,明朝统治者被迫放弃了远洋航海,后来甚至“寸板不得入海”。至清朝,更是完全闭关锁国,中国从此退出了“大航海时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