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古代中印科技交流趣谈

2017-06-0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52
转发:0
评论:0
古代中印科技交流趣谈,驻印度使馆曹建如中印友好交流源远流长。谈起中印友好交流,大家都会想到唐玄奘历时1

驻印度使馆 曹建如

中印友好交流源远流长。谈起中印友好交流,大家都会想到唐玄奘历时19载,不畏艰辛,西行求法的故事。唐玄奘西行求法对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就是以玄奘取经题材创作的神话小说。据传,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的原型就是印度的猴神哈努曼。除此之外,我们的先人在科技领域有哪些交流?两国科技交流始于何时?作为一名科技外交官,这是我更关心的问题。带着这些问题,查阅了一些资料,愿与各位进行交流。

种质资源(农作物的物种或品种)交流至今仍然是两国农业科技交流的一项重要内容。据资料记载,中印两国的这种物种交流早在唐代的时候就开始了。中国古代从事对外交流活动的人最主要有三种,即僧侣、使节和商人。如果说玄奘是唐代僧侣舍身西行求法的典型的话,王玄策则是官方使节的突出代表,在唐朝与天竺诸国交往的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王玄策,河南洛阳人,在贞观十七年(643年)至显庆年间(656-661年),他曾三次出使天竺,对唐朝对外交流和古代中国与印度关系作出了重要贡献。王玄策第一次出使归来时,尸罗逸多遣使献“火珠及郁金香、菩提树”。王玄策第一次出使时经过古印度的一个番属国泥婆罗国,曾受到其国王那陵提婆的热情接待。次年(647年),泥婆罗国遣使入献波、酢菜、浑提葱等物。“波菜”就是今天的菠菜,直到现在仍是最常食用的蔬菜之一。可见,郁金香、菩提树和菠菜是由印度传入中国。

由中国传入印度的物种也很多。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的国度,与其他地区一样,印度的蚕(silkworm)以及养蚕术也是由中国传入的,在胝厘耶的《政事论》中有cīnapatta这个字,意思是“产生在中国成捆的丝”,梵文cīnāmsuka,意思是“中国衣服,丝衣服”,梵文中与“丝”有关的物品名,大都冠以cīna(,中国),可以看出中国古代丝织业对印度有重大影响。除了蚕以外,印度将桃称作“至那你”(cīnanī,意为“中国传来的”),梨称作“至那罗^弗炻摺 ( cīnarajaputra,意为“中国王子”),在印度,茶的印地文发音与汉语几乎相同。由此,可以推测,桃、梨和茶是由中国传入印度的。除了以上交流,最能说明中印之间科技交流的例证要数蔗糖加工技术了。

印度是世界甘蔗发源地之一,也是最早发明蔗糖红糖加工技术的国家。据文献记载,西汉时,印度一带已有制蔗糖技术。司马彪《续汉书》记:“天竺国出石蜜。”这种“石蜜”就是蔗糖,当初是西域进贡的珍品,只有皇帝、贵族才能享用。印度制蔗糖的方法,是将甘蔗榨出甘蔗汁晒成糖浆,再用火煎煮,成为蔗糖块(梵文sakara)。后来印度的炼糖术有进一步地高:将甘蔗榨出甘蔗汁,用火熬炼,并不断加入牛乳或石灰一同搅拌,牛乳或石灰和糖浆中的杂质凝结成渣,原来褐色的糖浆颜色变淡,经过反复的除杂工序,最后得到淡黄色的沙糖。

“蔗糖”的英文是sugar,据说是来自梵文sakara,中国古代称糖为石蜜,也和sakara有关,因为梵文sakara含有石的含义。敦煌残卷中有一段关于印度制糖术的纪录,说印度出产甘蔗,可造最上乘的“煞割令”。“煞割令”就是梵文sakara 的音译。说明蔗糖发原地是古印度,印度制糖术是经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和世界各地的。

中国甘蔗的种植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甘蔗只是榨汁饮或直接食用,并未掌握制糖技术。汉末,中国开始用甘蔗汁制饴,但制作工艺非常落后。

印度红糖制造术究竟何时传入中国?有文献记载印度的“石糖”在汉代传入中国,汉代文献中的“石蜜”、“西极石蜜”、“西国石蜜”,指由西域入口的“石糖”;其中“西国”、“西极”正是梵文sakara的对音,而“石蜜”是梵文sakara的意译。但中国真正派人前往印度学习制糖技术的事发生在唐代。据文献记载,唐朝时,为提高制糖工艺,唐太宗专派臣王玄策等去西域学习,并下令扬州地区大面积种植甘蔗,进贡朝廷用于试制蔗糖,所产蔗糖的品味超过西域。《唐书》记:“蕃胡出石蜜,中国贵之。上遣使往摩伽他国取其法。今扬州煎诸蔗之汁于中厨自造焉,色味逾于西域所出”,说明印度的炼糖术在唐朝传入中国。另据传说,唐玄奘在古印度取经求法期间,见当地人都在吃一种像泥巴一样的东西,尝起来很甜,经询问,得知是从甘蔗提炼出来的,遂学习了这种制糖术,带回东土大唐。唐玄奘的《西域记》记:“是玄奘从西域询知其法带回东土的”。印度制糖法的传入对我国糖业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唐代以后,中国的制糖技术不断提高,品质不断改进。我们的先人还在印度红糖制造技术的基础上,不断地消化吸收、改进创新。明代,中国人发明了红糖脱色技术,制造出了白糖,并将白糖制糖技术传回到了印度。明代《天工开物》第六卷《甘嗜》篇详细叙述了用黄泥水淋脱色法对黑砂糖进行脱色的白糖加工技术。中国明代熬练白糖的“黄泥水淋脱色法”是中国的伟大发明。据说,现在蔗糖加工中使用活性炭脱色,其脱色原理与当时的黄泥水淋法完全相同。明朝发明白糖加工技术后,随着白砂糖向海外的出口,中国的白糖加工技术也通过孟加拉地区传播到了印度。据考证,孟加拉语和几种印度语言中,白砂糖都叫 cini sakara,意为“中国糖”,是中国制糖术传入印度的证明。

中印两国在蔗糖加工技术上相互学习和交流,极大地促进了两国制糖业的发展,增进了两国人民福祉,称得上古代中印科技交流和互利合作的典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趣谈古代公费医疗
《红楼梦》里有个现象,因为寻常,大概未曾引起特别注意:凡荣国府里的主子们生病,照例都是总管房差人去传太医院的王太医或张太医出诊。第四三回里,贾母偶感风寒,“穿着六品服色”的王太医来了。贾母先同他寒暄,说起“当日太医院正堂有个王君效,好脉息”。王太医忙躬身回答:“那是晚生家叔祖。”贾母听了笑道:“原来这样,也算是世交了。”据此一段对话,可知老太太还在做“荣国公”贾代善夫人时,甚至早在做“金陵世家史侯的小姐”时,就已经有了丈夫或父亲请太医看病的见闻,或许也包括自己亦由太医看病的亲历。如今这位属于晚辈的王太医为贾母诊脉处方后,又应邀请,顺便为贾琏的女儿巧姐儿看病,还说回头“我送点丸药来”,态度极为恭敬。太医上门把脉处方,还要送药,如此周到的服务,该给多少报酬?答案在第五一回里,起因是晴雯冻着了,贾宝玉吩咐一个老嬷嬷“传一个大夫,从后门悄悄的进来瞧瞧”。等这位“乱用虎狼药”的胡庸医开了药方后,大家...
· 麦克阿瑟评价中印战争中印战争死亡人数有多少
麦克阿瑟评价中印战争时这样说道,谁跟中国打仗谁就是有病。1962年,中印战争期间,有记者访问了麦克阿瑟将军,后者说出了上述这句话。麦克阿瑟在朝鲜战争前几乎是战争之王,但在朝鲜战场上的失败让他的军事生涯有了污点,他的神话在中国人面前彻底被摧毁了。中印战争图片麦克阿瑟评价中印战争的话侧面肯定了中国军事实力的强大,预测了中印战争最后一定是中国获胜的结局。麦克阿瑟在朝鲜战场上的亲身经历让他对中国军队起了敬畏之心。当记者询问麦克阿瑟对于中印战争的看法时,他无奈地承认了中印双方在军事实力上的巨大差距。在中印战争期间,印度得到了西方国家的军事援助,拥有先进的武器。但是这一切都在中国军队的面前没有作用。中国边防部队顺利地赢得了战争的胜利。在麦克阿瑟看来,印度和中国开战是非常愚蠢的行为。美国政府给印度援助了十八个旅的步军装备。无疑美国人希望印度能够在这场战争中打败美国,为朝鲜战场上美国的失败在世界各国面前挽...
· 趣谈古代的“高考”-科举
原文标题:古代“高考”时长九天七夜:常有考生意外死亡【核心提示】:高考这周即将进行,中国古代也有类似这样的“高考”,即古代的科举考试。当然,古代的科举考试与今天的高考并不能相提并论,古代人如何参加“高考”?在古代科举考试中,又发生过哪些奇闻逸事?秋闱三场考九天七夜江南乡试多在秋季举行,所以又叫“秋闱”,每闱三场,每场三昼夜。由于中间要两次换场,因此实际是九天七夜。第一场考的是八股文,是从四书五经里边选择材料来出题的,第二场考的则是官场应用文,分上下往来的公文和根据提供案例来撰写司法判文两种,第三场考策问,涉及的是具体的国计民生问题,要求考生给出对策和办法。科考在当时是考生也是朝廷的大事,为确保考试顺利进行,开考后号舍就会上锁,其间无论发生什么事,即便是发生火灾烧死考生也不能开锁。当时的号舍一律南向成排,长的有近百间,短的也有五六十间,巷口门头大书某字号,备置号灯和水缸,可供考生夜间行路,白...
· 趣谈古代十大名厨
提要:“民以食为天”。中国美食,举世公认,烹调技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成果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勤劳智慧使者的结晶,亦是祖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历史上有许多技艺高超的厨师,其中十位更是著名。伊尹第一位,伊尹。他是中国第一位奴隶出身的宰相,帮助商汤统一了国家,又帮太甲中兴商朝,世人尊其为元圣;他也是商汤一代名厨,有“烹调之圣”的美称。“伊尹汤液”为人们传诵千年而不衰,可称之为调羹专家。在我国内地的不少地方和港、澳、台地区,赴宴开席第一道菜要先上汤菜,可能就是沿于此。第二位,易牙,也名狄牙,是春秋时代的著名厨师。他擅长调味,因而很得齐桓公的欢心。齐桓公在春秋时是霸主之首,曾“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威名显赫。但其晚年却昏庸无道,吃喝玩乐无所不为。他吃腻了山珍海味,居然异想天开想品尝人肉,《管子·小称》篇曾专门记载了这一事件:“夫易牙以调味事公,公曰:‘惟婴儿之味未尝’。于是蒸其首而献之公...
· 古代名人种菜趣谈
古往今来,农民种菜不是为着自己吃菜,就是为着养家糊口。名人种菜则多是一种政治姿态,甚至是做秀给大家看的。如韬晦之计、“勤政”示范,或仕途失意、自暴自弃。就种菜的目的而言,农民的最简单,名人的最复杂。唯有自愿辞官、回乡种菜的陶渊明是一个例外。据《三国演义》第21回记载,玄德防曹操谋害,下处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以为韬晦之计。刘备早年丧父,家境贫寒,与母亲以织席贩履为生。待桃园三结义、拉起一班人马讨伐黄巾军,算是混出了名堂,被汉献帝尊为刘皇叔。这时,再让他去种菜浇肥,确如粗人张飞所言是“行小人事”。然而,为了活命,刘备不得不收敛锋芒,隐蔽自己的才华和意图。结果在中国人的话语中,“刘备种菜”远比“韬晦之计”要有名有趣。左宗棠领兵新疆,实行屯田。光绪6年夏天,他给儿子写信说:“速买红萝卜子用天鹅蛋种子寄予来,以便散给各营哨,愈多愈妙。此间地脉甚厚,种蔬最妙。”左宗棠其时年过7旬,每天早上五六点钟就往...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