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共鸣器与隔音

2017-06-0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272
转发:0
评论:0
共鸣器与隔音,在战争环境里,古代人发明了各种各样共鸣器,用以侦探敌情。早在战国初期,勇敢善战的

在战争环境里,古代人发明了各种各样共鸣器,用以侦探敌情。早在战国初期,勇敢善战的墨子之徒就发明了侦探敌情的方法。《墨子B备六》记载了其中的几种:

在城墙根下每隔一定距离挖一深坑,坑内埋置一个容量为七、八十升的陶瓮,瓮口蒙上皮革(这实际上就做成了一个共鸣器)。让听觉聪敏的人伏在瓮口听动静。遇有敌人挖地道攻城的响声,不仅可以发觉,而且根据瓮声的响度可以识别来敌的方向和位置。另一种方法是,在同一个深坑内埋设两个与前一种方法相同的瓮,并将这两个瓮分开一定距离。根据这两个瓮的响度差来判别敌人所在的方向。还有一种方法,一个瓮和前两种相同,也埋于坑道内;另一个瓮大,要能大到足以容纳一个人。将大瓮倒置于坑道地面,并让监督者时刻将自己覆于瓮内听响动。利用同一个人分别谛听这两种瓮的声响情形而确定来敌的方向和位置。

以上几种方法被历代军事家沿袭使用。唐代李筌、宋代曾公亮、明代茅元仪等都曾在他们的军事或武器著作中记述了类似的方法。曾公亮还将《墨子》记述的蒙有皮革的瓮称为「听瓮」,而将瓮口不蒙皮革、直接覆于地道谛听的方法称为「地听」。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公元1528-1587年)曾以大瓮覆人,听敌凿地道之声。甚至在本世纪的一些现代战争中,不少国家和民族还继续采用这些古老而科学的共鸣器。

唐代李筌、宋代曾公亮都曾描述另一种更为简便使用的共鸣器:军队中有一种以皮革制成的名为「空胡鹿」的随军枕,让聪耳战士在行军之夜使用,「凡人马行在三十里外,东西南北皆响闻」。宋代沉括在其着《梦溪笔谈》中记述道:以牛革制成的箭袋,用作卧枕,「附地枕之,数里内有人马声,则皆闻之」。至迟从宋代开始,人们还发现,去节长竹,直埋于地,耳听竹筒口,有嗡嗡若鼓声。明代戚继光也曾用此方法,谨防倭寇偷袭。伟大的科学家沉括还对以上瓮、枕等的功用做出了物理解释。他说:「取其中虚」,「盖虚能纳声也。」他的解释与现代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知识是一致的。当声音在地面、铁轨、木材等固体中传播时,若遇空穴,空穴处产生交混回响,使原来在空气中传播的听不见的声音变得可以听见。值得注意的是,那种以竹筒听地声的方法正是近代医用听诊器的始祖。

共鸣器是将声音放大,以便听到远处的声音。古代中国人还发明了隔声的方法。隔声是将声音约束在一定范围内,而不让它传播出去。明代方以智说:私铸钱者,藏匿于地下室之中,以空瓮累墙,使瓮口向着室内。这样,过路人就听不见他们的锯锉之声。「何则?声为瓮所收也。」至晚在十九世纪上半叶,人们以同样的方法,将那种在地下的隔声室搬到地面上,以致「贴邻不闻」他室声。可见,中国人最早创建了隔声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软瓷的质地和隔音效果究竟怎么样
随着大家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对于工作环境的要求也在提高。我们在工作的时候都需要有一个安静的环境,当然,极个别的行业除外,工作了一天回到家之后都希望能够休息一会然后好好的睡一觉。可是总会有些杂音让我们不能安心的工作和睡觉,外部环境我们无法改变,但是我们可以改变工作和居住的环境,软瓷质地轻薄外观可以仿多种生态木材石材,可以为我们带来舒适安宁的环境。一,改善工作环境很多的工作都是需要安静的,如创作,程序员,设计师等。在嘈杂或者有光的环境下工作会影响思路和正常的工作,有的时候总会有那么些噪音和光污染让我们难以投入的工作,那么完全可以更换一下办公室的墙体结构,就是用软瓷。将办公室,写字楼等房间的墙体都换成轻质软瓷装饰,纹理自然,无光污染。还你一个舒适的环境二,有助于睡眠工作了一天之后回到家,自然是希望能够好好的休息下了。然而时不时的偶尔会传来些噪音让人难以入眠,...
· 书法与灵性:王羲之与鹅的故事
在中国书法史上,王羲之被誉为“书圣”,而他与鹅的故事,更是流传千古,成为文人雅士津津乐道的佳话。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段传奇。相传,王羲之自幼酷爱书法,尤其擅长行书。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池塘边驻足,观察一群悠闲戏水的鹅。鹅仪态万千,尤其是其优雅的步态和游弋水面的从容,让他洞悉书法的真谛,特别是握笔与行笔的韵律。他主张,持笔时,食指应如鹅首,高昂微曲,运笔时,则仿鹅掌划水,如此方能使心神与笔尖合一,书法自然灵动。有一次,王羲之听说会稽有一个老太太养了一只善于鸣叫的鹅,他非常喜欢,于是跟老太太商量,想要买下,但老太太不肯卖,王羲之也并未强求。王羲之特别喜欢那只鹅,于是决定带着亲友前往老太太住处观赏,老太太听说有大官要来,非常开心,于是把鹅杀了招待他们,王羲之开开心心地去看鹅,却发现已被老太太杀了招待自己,顿时伤心不已,大呼可惜。王羲之与鹅的故事,不仅展现了艺术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更体现了中国文...
· 林觉民《与妻书》:爱与信仰的交织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瞬间,如同星辰般闪耀,照亮后人前行的道路。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林觉民的《与妻书》,感受那份跨越时空的深情与信仰的力量。“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这封信,是林觉民在参加黄花岗起义前夕,留给妻子陈意映的绝笔。每一个字,都承载着他对妻子深沉的爱,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思。林觉民,一位热血青年,为了民族的独立与自由,毅然选择了革命的道路。在这封信中,他以最真挚的情感,向妻子诉说了自己内心的挣扎与抉择。他深知,投身革命意味着可能无法再与家人团聚,但他更明白,只有国家强大,小家的幸福才有保障。信中,林觉民表达了对妻子的歉疚与不舍,同时也展现了他对国家未来的无限憧憬。他将个人的小爱,融入了对国家的大爱之中,这种超...
· 孝与廉
一孝与廉首先是中国传统道德的两个德目。孝,就是子女善事父母亲祖的伦理义务与伦理行为的称谓。而廉则是官员克己奉公、廉洁不贪的道德义务与品德。这是分别处理家庭家族关系与国家关系的两种不同的道德。从中国道德德目的演变发展来看,孝出现地比较早,最初在周代,孝作为一种观念与美德已经大行于天下。孝在中国文化中是一种始基性的核心价值观,是“百善孝为先”的首德,是中国人做人的根本,也是中国古人认为的为官从政的人格道德基础。最早将廉作为道德范畴来看待的是《周礼》,如《周礼·天官冢宰》篇曰:“以听官府之六计,弊群吏之治: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曰廉法,六曰廉辨。”也就是说要整顿吏治,必须按照“六廉”之要求来进行。管子率先把“廉”德提升到“国之四维”的高度来加以强调。管仲认为“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将“廉”提升为国家兴亡成败的关键,他认为上述四德或四维是一个国...
· 仁与艺
“仁”是最有儒家特色的一个词。其他的一些词,比如“道”、“德”、“义”、“命”、“善”、“太极”等等,是几个学派共用的,只有“仁”以及与它相关的一大组词,比如“君子”、“小人”、“中庸”、“仁人”等,是专属儒家的,起码在先秦时期是这样。i此外,“仁”自古就被认为是孔子思想的中枢和宗旨所在,明了它的含义对于理解儒家和中国传统文化是必需的。然而,正是在这里,近代乃至宋明以来的研究者们遇到了艰难,以至有“《论语》中的仁被矛盾与神秘包围着”ii的慨叹。以下要做的首先是力求将问题的症结所在弄明白,然后寻求解决的途径。我的基本看法是:很久以来,人们谈论和追求仁的基本方式出了偏差,以至仁的原意蔽而不彰。而一旦廓清了有关的形势,就会看到仁与艺的内在关联。一.谈“仁”的流行方式及其问题二十世纪中国哲学的研究者们一般都有将孔子的仁看作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德行,由此而不同于“勇”、“智”、“信”等“特殊”的德...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