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史
中国自远古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经济发展演变的历史。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距今约170万年前,已有原始人类在中国土地上劳动、生息。约1万年前,进入新石器时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考古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6000年余处。据已发掘资料,在8000-7000年前和7000-6000年前,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若干地区的原始农业(见中国原始农业)已分别进入熟荒耕作。在云南、、两广和台湾,也发现4000年前左右的发展了的原始农业遗址。蒙新高原和东北地区,曾有以农业为主的原始经济遗址,后来发展为以游牧为主的经济。在发达的原始农业中,黍、粟、豆、稻、麦和大麻、桑已是主要种植物,马、牛、羊、猪、狗、鸡已是主要家畜。中国青铜器的使用较早(见中国的青铜生产工具), 距今4000年左右,黄河流域的一些地区已进入青铜时代。同时这些地区的氏族公社逐渐趋于解体,产生阶级分化。大约自公元前21世纪的夏代开始就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约在公元前13-前11世纪,已有了文字记载的历史。
中国史籍丰富:自甲骨、金文的有关记载,经历代《食货》等志,已形成一经济史体系。地方志尚存8000余种,为别国罕见。历代文集、笔记、碑刻、档案、文契等,浩若烟海。治经济史者大都以1840年雅片战争以前为古代史,这以后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史。又以中国封建社会甚长,经济演变错综复杂,多是按断代史传统进行研究,以求专精。
先秦经济(公元前3世纪以前)公元前16-前11世纪的商代,已是发达的奴隶社会。商直接统治地区大体属黄河冲积平原,土质较松,气温雨量适中,农业发达;考古发掘有专建粮窖,又颇有余粮酿酒。手工业中,青铜工艺已臻纯熟,并出现釉陶。商"作大邑", 殷都(今河南安阳小屯村附近)范围达24平方公里。
至西周,农业有了新的发展,许多地区由熟荒耕作转向休闲耕作。农具仍以木石为主, 但已大量使用青铜。春秋以降,随铁器和畜力的推广,逐渐进入铁犁牛耕的传统农业(见中国传统农业)。 连作制有了较大发展,并根据不同的土质施用不同的肥料和修建大型水利工程。冶铁技术迅速发展,春秋晚期即制成生铁,战国时出现可锻铸铁, 早于西方十数世纪。因此,手工业在战国时有较大发展,范铸工具已较普遍,并已使用铁范。陶器、皮革、丝麻、纺织、漆器等制作规范化。已有十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兼用黄金作货币,出现交通王侯的富商大贾。学派迭兴,科学文化极一时之盛。
西周至春秋战国是中国社会经济大变动时期,其发展与生产关系的革新密切相关。而中国史学界对于这一变革的历程有不同看法。范文澜(1893-1969)、翦伯赞(1894-1968)等认为西周已进入封建社会; 郭沫若(1892-1978)、白寿彝(1909-)等则认为西周仍属奴隶制,封建社会自战国开始。此外,尚有别种论点。部分经济史学者以为周初分封土地予诸侯、采邑主,对劳动者沿用村社遗存的井田制形式,输纳劳役地租,大体是一种封建领主制经济。春伙以降,各国先后改革田制和税制,至秦国商鞅变法(前359,一说前356),允许土地买卖,遂逐渐过渡到封建地主制经济。亦有不同意中国曾存在领主制经济者, 但对长期的地主制经济的发展,一般视为中国封建经济的特征。
秦汉经济(公元前3世纪-公元3世纪)战国时诸侯即行军功赏田。秦更为致粟帛多者复其身,统一六国后,令黔首自实田,使地主土地所有制进一步确立和巩固。汉兴,军土计功分田,并行以名占田之制。这就进一步巩固了地主土地所有制,并在大土地所有制和依附农制之外,扶植和发展了大量自耕农,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生产力,从此,以个体家庭劳动经营农业,取代了原始的"千耦其耘",成为最有效的农业劳动方式。汉初开关梁山泽之禁,轻田赋,以及抑大贾、徙豪族等措施,都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秦汉时期不断开发边疆,屯田垦荒,大兴水利,扩大耕地。 秦统一衡量、币制,修通国大道,汉行均输平准, 稳定市场,开展民族贸易和国际贸易。这样,在汉兴200年间,中国经济发展到一个历史的高峰,在籍户口增到6000万左右。
汉代耕犁制造不断改进,并改良驾辕,由二牛三人逐步向一牛一人过渡,兼用耧车,犁耕技术显著进步。农艺学方面,创垄、l轮换的代田法,在一些地方可提高产量1/3。穗选种和施肥都有改进,亩产量达古代相当高的水平。作物以粟为主,但麦稻的种植有较在发展,东汉已有移栽水稻记载。不过当时发展主要在黄河流域,南方尚处于火耕水耨的粗放农业,边远及少数民族地区更处于落后状态。
汉代手工业的发展以冶炼、织最显著。铁的冶、铸、柔化技术均有提高,基本上取代了青铜工具。用百炼法(锻打淬火)和钞钢法制成硬度不同的钢,东汉并见用铸铁脱碳成钢的迹象。丝织日趋精湛,结构复杂的提花织机出现于西汉,至东汉已定型化。丝织品沿"丝绸之路"远销西亚、欧洲。广泛使用漆器,并选成精致的钿器。东汉时出现了成熟的青瓷,中国瓷器进入辉煌的历史时代。 东汉并创成较完整的造纸技术。流通方面,西汉屡行抑商,专卖盐铁,而商旅渐盛。五铢钱的行使,商民称便。城市颇有发展,首都长安(今陕西西安)之外有五大都市,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人口可达50万。
秦汉经济的发展,除官手工业外,主要是建立在个体小生产的基础上的。政府政策亦在稳定小生产,因是租税所出。但汉官爵渐成世袭,皇室、功臣、外戚封侯者即形成八九百个世族。汉制,公卿太守自辟吏曹,又渐演成门生、故吏制度,形成阀阅。地方豪强兴起,依靠家族制度,揽收宾客、子弟,广置僮奴,以至建立家兵。世族、豪强以及富商大贾购买、兼并土地,自耕家遭破坏,而大地所有制日盛。西汉武帝时即有"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法"说法,新莽、东汉光武拟"度田"已不能行。贫民摄于权势,困于租役,乃投充有力者为徒附。东汉战乱,投充尤多,依附农制日盛。汉末军阀混战,有势者更组织部曲,建立坞壁,实行武装割据。割据地内形成自给经济。劳动者主要是依附农和僮奴。
魏晋南北朝经济(3D6世纪)这是中国历史上分裂最久、最多的时代。先是汉末军阀混战,造成"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情况,继有永嘉之乱(311)和十六国纷争,北魏末再度战乱。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人口损失1/3以上。不过,在曹魏、西晋、北魏统一北方、政局比较稳定时期,农业曾有不同程度恢复,水利兴修,农业技术有所增进,并出现洛阳、邺(今河北临漳)等都市的繁荣。在十六国纷争中,辽西、河西、关中等地由于避乱移民聚集而得到开发,并使中原生产技术传播于鲜卑、氐、羌民族,促进了民族经济的发展。其中拓跋氏以游牧民族进入中原,离散部落,分土定居,迅即由末期原始社会和奴隶制过渡到封建社会,又是一个历史的进步。在北方各民族融合过程中,畜牧业有所发展,民族贸易和国际贸易始终不衰。不过整个看来, 这时期北方农业极不稳定,产量低于汉代水平。
南方情况不同。三国时东吴对江南经营颇力。永嘉之乱北人南迁不下70万人,以及前后移民,劳动力增加,乃得修筑渠、堰、陂、塘、海堤,整治洼泽,并传播中原技术,推广牛耕、粪田,改变火耕水耨的落后状态。南方种植以稻为主,于时并推行麦、豆、桑蚕,从巴蜀引进茶。不过,这时江南尚属初步开发,主要在荆、扬两州,东南和岭南尚属边陲。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迟滞固是长期乱所致,也与大土地所有制和依附农制的发展相关。曹魏的屯田有抑豪强作用,但其屯田客(兵)无人身自由。西晋的占田法有利于自耕农,但对官僚荫庇田客、衣食客之数量限制未能执行。十六国纷争中,对俘虏、征服民和移民的奴役加强,形成"或百室合户,或千丁共籍"的局面,扩大了强宗大族势力。北魏行均田制,较有利于小生产者,但因婢仆、耕牛分田,并无损于大土地所有制。在南方,一向是世族地主当政,荫庇客盛行。东晋以来,封山占泽,豪强嚣张。南北朝时期兴起的寺院土地所有制,劳动者也属依附农。大土地所有制和依附农制往往形成一些封闭的单位,阴塞流通。农业生产关系的这种情况,加上赋税苛重,必然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
然而,生产力毕竟是最活泼的因素。如果不是从量上而是从质上考察,这期间社会生产力仍颇有进步。水磨、水碓、水排的利用大为推广,并出现为人加工的水碓专业。北齐时发明中国特有的灌钢法,可制高碳优质钢。曹魏、西晋时织机均有改进,可以节约劳动力。绢帛普及民间,绫锦则向高精发展。瓷器已及于日用器皿。北方所出造型浑厚,北齐时出现白瓷;南方青瓷细致,自成系统。科学亦有进步,数学有杰出成就。
隋唐五代经济(6-10世纪)隋统一南北方,宽徭役、行均田,稍抑豪强,经济恢复颇快,二三十年而仓储丰实。唐初推行均田较力,而放宽了土地买卖的限制;力役"无事则收庸",有所减轻。贞观、开元之治,国誉日隆,文化昌盛。惟安史之乱(755-763)后,土地兼并加剧,均田制遭破坏,大土地所有制和庄田日益发展。不过唐之庄田已逐渐分租,小生产仍占优势。
隋唐都重视水利建设,并自黄河流域渐转至淮河和江南,又遍及今新疆、宁夏、甘肃、内蒙古等地区, 规模空前。隋凿通济、江南等渠,使南北大运河连成网络,为利百世。唐代出现曲辕犁,部件完备,并加犁,轻巧灵便,一牛一人的犁耕体制至此定型。水轮的利用普遍化。农艺学亦有进步,中原已有两年三熟制。粟仍是北方主粮,但渐推广小麦,关中并沿郑伯渠推广水稻。
中唐以来,经济日趋活跃,很大部分是得力于经济重心向江南转移。长江下游气候温和,无霜期达240-300天,全年可生长作物。惟多红壤、洼地、沼泽,赖人工整治。贞观至天宝初,淮南、江南东、江南西、山南东四道人户增加了三倍。这四道兴修水利工程近百起,排捞治泽,颇辟湖田。种稻已用移栽法,并推广两季作物。桑蚕发展较快,利用剪枝促成矮株和密植。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