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姜尚与周公谈治国

2017-06-0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366
转发:0
评论:0
姜尚与周公谈治国,姜尚,名望,吕氏,字子牙,或单呼牙。也称吕尚,因是齐国始祖而称“太公望”,俗称姜

姜尚,名望,吕氏,字子牙,或单呼牙。也称吕尚,因是齐国始祖而称“太公望”,俗称姜太公。周公姓姬名旦,亦称叔旦,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因封地在周(今陕西岐山北),故称周公或周公旦。周朝建国之后,姜尚因灭商有功,被封于齐,周公被封于鲁。在去各自封地的路上,周公问姜尚如何治理封地,姜尚表示任人唯贤,有德有才者不管出生如何一律重用。周公听后,不同意姜太公的看法,表示要用人唯亲,把自己信赖的人放到重要的职位,这样才能江山稳固,百姓安居。对于两位大政治家的不同观点,最后的结局也完全不一样。后来齐国被田氏篡位,比周公的子孙统治少一百多年,但齐国一直很强大,是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之一,伯禽下传九代到武公九年时,鲁国发生变故,鲁国就一直不稳定,直到最后被楚国灭国。

文章引用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谈烟雨楼与和尚的关系
明万历十一年(1583),嘉兴知府龚勉在修建烟雨楼时,建造了一座以供奉观音菩萨的大士阁,并列入了“瀛洲胜境”之一。从此烟雨楼不再单纯是一个游览之地,而多少披上了宗教迷信的外衣,与和尚结下了数百年的缘份。“大士阁”在楼前,坐南朝北,面对城墙。在顺治抗清战役中与烟雨楼同时被拆毁,后未知如何进行重建,没有资料可查了。到清乾隆年间,烟雨楼中又有“大士殿”的记载,而殿址不在楼前而在楼侧了,可能是在改建凝碧阁时迁来的,殿上匾额名“小普陀”。褚凤翔《禾事杂吟》诗注云:“烟雨楼侧有大士殿,额名小普陀。禾俗三月三日,妇女争出踏青,鸳鸯湖上,游船鳞比。”嘉兴风俗,清明日农村妇女出门踏青,到烟雨楼大士殿烧香,然后准备养蚕种田,故而香火极盛。太平军之役,大士殿与楼再次被毁。到同治十三年(1874)由精严寺和尚贵诚,在紧靠亦方壶处,重新建造“大士殿”,成为精严寺的下院。精严寺派了和尚管理香火,并担任洒扫亭园等杂事。...
· 渭水畔姜尚垂钓
商朝末年,渭水流域兴起了一个国名叫周的强国。周的祖先姓姬,历史很悠久。最初的根据地是邰(今陕西武功),据说他们的远祖后稷在尧的时候担任农师,以后世世代代承袭这个职务,管理农业方面的事情。夏朝末年,社会动荡,农业衰落,周的祖先就西迁到现在的甘肃东部和陕西西部一带,渐渐发展形成了部落。商朝后期,周族的首领古公旦父因周族遭受西北方的戎族和狄族的侵扰,率领族人从歧山北边迁到歧山南边的周原上居住,并且在那里建筑城邑房屋,开垦荒地,设置官吏。由于农业生产的发展,迅速增加了周部族的实力,周族逐渐形成了奴隶制国家。古公旦父的儿子季历在位时,周的势力强大起来,统治着黄河流域,并且逐渐东扩,成为威胁殷商的强大力量。季历死后,他的儿子姬昌继位,就是后来有名的周文王。因为祖先做过农师,周文王十分重视农业。他待人宽厚,敬老爱幼,对国人也很爱护,所以老百姓都很拥护他。周文王特别敬重有本领的人,他选贤任能,请他们帮助他...
· 历史上的姜尚:西周开国元勋姜尚是怎样的人?
姜尚简介:姜子牙(公元前1156年~公元前1017年),姜姓,吕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或单呼牙,也称吕尚、姜尚俗称姜子牙,别号飞熊,商朝末年人。太公望吕尚,是东海边之人。其先祖曾做四岳之官,辅佐夏禹治理水土有大功。舜、禹时被封在吕,有的被封在申,姓姜。夏、商两代,申、吕有的封给旁支子孙,也有的后代沦为平民,吕尚就是其远代后裔。吕尚本姓姜,因为以其封地之名为姓,所以叫作吕尚。吕尚曾经穷困,年老时,借钓鱼的机会求见周西伯。西伯在出外狩猎之前,占卜一卦,卦辞说:“所得猎物非龙非螭,非虎非熊;所得乃是成就霸王之业的辅臣。”西伯于是出猎,果然在渭河北岸遇到太公,与太公谈论后西伯大喜,说:“自从我国先君太公就说:‘定有圣人来周,周会因此兴旺。’说的就是您吧?我们太公盼望您已经很久了。”因此称吕尚为“太公望”,二人一同乘车而归,尊为太师。有人说,太公博学多闻,曾为商纣做事。商纣无道,太公就离开了。四...
· 吕尚是谁?姜子牙为什么又叫吕尚
吕尚就是姜子牙,东海海滨人。他的祖先曾经辅佐禹治理水土,因功封于吕,所以以吕为氏,而他的姓则是姜。中国古代的姓是母系氏族的产物,所以“姓”即“女生”,后来在一个姓中又以男性为主有了氏,到春秋战国以后,氏越来越多,姓和氏逐渐合二为一,就是现在所说的姓氏。吕尚因为在周初做过太师,尊称“师尚父”,因而得名“吕尚”。因为《封神演义》的影响,我们还是喜欢称他为姜子牙。渭水垂钓、文王访贤吕尚曾经非常穷困,年纪很大了,还常到渭水之滨垂钓。一天。文王将出外狩猎,占卜得到:“捕获的不是龙、不是虎,也不是罴,而是独霸天下的辅臣。”于是,文王西出狩猎,果然遇吕尚于小溪之上。两人谈论之后,文王大喜,说:“我的祖先曾经预言说:‘将来会有圣人到达周邦,帮助周国振兴。’难道说的就是您吗?我的祖先太公盼望您已经很久了。”于是称吕尚为“太公望”,立为周之国师。不久,商纣王怀疑周文王欲图谋商之天下。遂将周文王拘捕在都城的监狱...
· 姜家拳、姜家枪与罗家枪
姜家拳、姜家枪与罗家枪一、拳术渊源姜家拳,作为中华民族古老的武术拳种,它起源于隋末唐初,迄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此拳为民间拳师姜勇所创,以姜姓开头,故名“姜家拳”,民间武术界也有叫“绝户拳”,主要是创始人姜勇只有一女无子,所以流传下来的姜家器械也有称“绝户枪”、“绝户刀”。由于该拳历代流传于民间,加之传授的方法多注重言传、身授,门规戒律较为严格,收徒条件又很慎重,故为罕见。据说,隋唐年间号称“常胜将军”的罗成,万马军中一杆大枪出神入化,“回马枪”连挑上将一起阵前,直杀得与敌军对垒无人敢挡,久负盛名的“罗家枪”由此而传为美谈。殊不知,在《中国武术词典》中,关于枪的解释,有一讲:“罗家枪”得自于“姜家枪”。姜家拳、姜家枪,历来不被人所闻,更不被人所见,成为民间传说中的流派,枪分为一趟枪七十二路,二趟枪三十六路;拳分为八趟拳。戏曲《花枪缘》中,面对姜家的七尺花枪,罗成竟败在前来认亲的十四岁小...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