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北宋建国后不久的一次农民起义---王小波、李顺起义

2017-06-0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73
转发:0
评论:0
北宋建国后不久的一次农民起义---王小波、李顺起义,北宋王朝是通过军事政变夺得政权的,因而统治者一开始就公开纵容大地主进行兼并,
  北宋王朝是通过军事政变夺得政权的,因而统治者一开始就公开纵容大地主进行兼并,土地迅速地集中到少数人手中。唐末的黄巢农民大起义,从中原到江南,横扫了大半个中国,但没有进入四川,这里的封建势力没有受到冲击,生产关系比其他地区落后。农民,特别是佃农所受的剥削压迫十分苛重。后蜀统治时期,四川境内绝大多数土地为豪强地主所占有,80%左右的人口属于贫苦农民。因此,四川已经成为当时国内阶级矛盾最尖锐的地区。

  北宋政府建立后,对四川农民的处境不但未作任何改善,反而加强了对他们的剥削,除常规赋税外,官府在成都又设置了“博买务”,迫令四川人民织作冰绔、绮绣等精美丝织品,由“博买务”统购专卖,许多农民的副业收入被官府剥夺了,造成手工业者和小商贩的大量失业。以孟昶为首的后蜀统治集团,挥霍无度,甚至连溺器上都装饰以珍宝。

  四川还是中国重要的产茶区之一,农民大多数是茶农。官府垄断当地与少数民族地区的“边茶”贸易,广大茶农在封建官府和地主豪绅的压榨下,生活陷入绝境,很多人只得逃亡。

  993年5月,西川青城(今四川灌县)人王小波发动了武装起义。王小波向群众提出:“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均之”的革命口号,向地主阶级发起了猛攻。“均贫富”的口号既是对唐末农民起义的发展,也集中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得到了广大贫苦农民的响应,起义军很快发展到数万人。王小波领导起义农民攻克青城县,“旬日之间,归之者数万人。”接着又攻克彭山县,将贪赃虐民的县令齐元振处死,剖开他的肚皮,塞满了他平日贪污来的钱币。这年冬,王小波率众攻打江源县。他在战斗中身先士卒,不幸被流矢射中额头,伤势过重牺牲。在这个紧要关头,起义队伍没有动摇,他们共推王小波妻弟李顺为统帅,继续实行“均贫富”的主张。李顺号令严明,所到之处,把乡里的富人大姓召集来,命令他们如实申报各自所有的财产和粮食,除按人口给他们留下够用的数量外,所余全部征调,发放给贫苦农民,得到人民拥护。李顺领导农民军连克蜀、邛二州,队伍已增加到数十万人。接着,他率领部队挥戈东下,从西南和西北两面向成都逼进,“所向州县,开门延纳,传檄所至,无复完垒。”

  994年正月,起义军攻克汉州、彭州。经过浴血奋战,又于5月16日攻克成都。为了保卫胜利果实,发展革命形势,起义军建立大蜀农民革命政权,李顺自称大蜀王,改元“应运”,并铸造“应运元宝”(铜钱)和“应运通宝”(铁钱)货币。起义军战士还在脸上刺“应运雄军”四字,以纪念胜利。

  大蜀农民革命政权坚决执行“均贫富”的政策,用革命暴力没收地主财物,还依靠“在城贫民”,“指引豪家收藏地窖”,大挖地主藏匿的浮财,分给贫民。这时,北到锦州,南至巫峡,大部分地区都为农民革命政权所控制。

  大蜀政权建立后,李顺立即指挥起义军四出攻打州县,反动营垒相继土崩瓦解,宋朝的“败卒亡官”四散逃命,地主豪绅“人心恐悚,投死无地”。这时,起义军已发展到“数逾百万”了。波澜壮阔的革命形势,迅速波及其他地区,农民革命的怒火,正以燎原之势迅猛发展,“今日取某州,明日陷某县,向风则靡,何啻席卷之易”。

  面对蓬勃发展的革命斗争,北宋政权极为惊慌,急忙派遣王继恩为剑南西川招安史,统帅中央禁军前去。李顺为阻止宋军入川,也派农民军数万人北取剑门,控制栈道,以拒宋军于险关之外。但农民军在战斗中伤亡太重,退回成都。

  李顺又亲率起义军20万围攻梓州,因遭宋军夹击,战斗不利,也相继撤回。宋军进围成都时,正值农民军大都四出攻取其他州县,只有10万人守卫成都。经过拚死抵抗,大多数人英勇牺牲了。不久城破,李顺在群众掩护下出城不知下落,宋军抓了一个貌似李顺的人杀头报功。

  李顺起义失败后,起义军在眉州战斗的将领张余,仍继续转战于四川各地,连续攻破嘉、沪、戎、渝、涪、忠、万、开等八州,沿江而下,很快又发展到拥有“众十万余”的队伍。直到996年5月,各地起义军才陆续被宋军下去。

  这次轰轰烈烈的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严重地打击了地主阶级,四川“旁户”这一名称从此很少出现,博买务也取消了。这次起义提出的“均贫富”的口号,是唐末农民大起义提出的“均平”思想的继续和深化,它反映出广大农民要求土地和贫富均等的强烈愿望,对以后的农民起义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中国封建社会农民战争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王小波、李顺起义
起义背景早在孟氏蜀国时期,由于四川盆地本身十分富饶,后蜀的国库也日益充盈起来。后蜀被灭的时候,其国库悉数被收缴。此后当地的主要官员为了刮地皮,除了在成都收取常规赋税之外,还置办了博买务,当地居民所有的纺织品不许商旅私自买卖,全部由官方统一“收买”,名为收买实为征收,每次收走的纺织物都有定额,有的时候甚至会在远来的定额上翻番,而负责征收的官吏又会将每次征收的数量计算得极为清楚。蜀地原本就不是很开阔,而且人口众多,种地显然无法满足生活需求,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也就越来越贫困,而这时有些商家还把粮食低价买进高价卖出,彻底断了一部分人的生活来源。起义经过王小波统率时期993年2月,青城县农民王小波聚众起义,声称:“我最讨厌的就是贫富不均,今天为你们均贫富!”大批贫民开始追随王小波,这群人攻打并劫掠了邛州、蜀州的多个县。当月,王小波率众攻打彭山县,彭山县令齐元振率兵抵抗,被王小波杀掉。由于齐元振素有恶...
· 王小波、李顺起义
?一青城举义青城县(四川灌县境内)在北宋初年属于川峡路永康军,这里群山环绕,可耕地本来很少,而大部分又为豪族庄园大地主和寺院占有,广大农民主要靠租种地主的土地为生。这里盛产茶叶,中外驰名的雀舌、鸟嘴等细茶,就是这里所产,更有大量的粗茶,价格低廉,为少数民族所喜爱。川峡路的茶叶生产受到政府的控制,一般是政府预先支一部分“定钱”给茶农,作为茶叶生产的基金;收茶后,茶农要将茶叶卖给国家,拖欠不卖或私卖者有罪。由于政府禁止茶叶出境,所以茶叶的销售实际上也控制在政府手中。国家为了收集到更多的茶叶,便不断增加茶农的交售量,并一再压低价格,茶农完不成交售任务,往往被关押治罪。王小波是青城味江的一位贫苦茶农,他要缴纳很重的茶税,还要把茶背负到很远的茶场去卖给国家,受大秤低价的剥削,生活极为贫苦。淳化年间,青城先是发生了水早天灾,随后又发生饥荒,到淳化四年(993年)二月,这里的茶农已经绝粮断炊,眼看交售茶...
· 宋初王小波、李顺起义
宋初,宋廷对四川大肆劫掠,引起屡次反宋武装斗争,形成农民起义的中心。993-2月,西川大旱,官府赋敛急迫,逼得农民失业,以王小波为首的百余农民在青城起义。王小波,川西永康军青城县(今都江堰市)人,因贩茶失业,聚集农民起义。王小波提出“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均之”的口号,附近农民闻风而动,群起响应,义军发展到数万人,一举攻占青城县,又转战邛、蜀各州县,攻克眉山市的东坡区,活捉县令齐振元,义军声威大振。12月,义军攻江原县,王小波阵亡,众推举其妻弟李顺为领袖。李顺号召乡里富户大姓,征调粮食赈济贫乏,故旬日之间,归之者数万,许多州县被义军攻占。994-1月,义军攻占成都,李顺称大蜀王,改元“应运”,设官置署。宋王廷震恐,派大军前往,义军奋战不敌,殉难者3万余人。5月,成都破,李顺阵亡,义军余部又在张余领导下继续战斗,直到995年才最后失败。
· 王小波、李顺揭竿起义
淳化四年(公元993年),王小波、李顺在官府无情的压榨和剥削下,生活极度贫困,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聚众起义。[石雕武士北宋]四川一带自晚唐起十分富裕。入来以后,朝廷对其征加赋税,又设置禁止商旅私自买卖布帛的“博买务”之职,官府和兼并势力为了牟取暴利,趁机贱买贵卖,鱼肉百姓。使地狭民稠、耕稼不够供给的四川黎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淳化四年(公元”3年)二月,王小波、李顺等在青城县(今四川灌县南)揭竿起义。王小波宣称:我们都痛恨今世的贫富不均,从今天起,我来改变这个事实,平均财富。王小波这个均贫富的口号,得到贫民的拥护,起义队伍很快壮大,增加至数万人。十二月,起义军于江原县与官军激战,王小波身受重伤战死,义军由其妻弟李顺为头领继续斗争。由于起义军纪律严明,李顺又善于收用人才,队伍发展到数十万人。[应运元宝”铜钱北宋](这枚铜钱是李顺领导的巴蜀地区起义民众在淳化五年(公元蚊4年)铸造的。宋朝商品经济...
· 北宋农民起义领袖王小波简介王小波是怎么死的?
王小波,又叫小皤、小博,是四川倾城人氏,茶饭出身。后来以“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均之”为口号,发动农民起义,反抗北宋统治。四川自古以来就以地险山高而著称,唐代诗仙李白曾言:“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优势,四川各地相比于中原和江南地带,受到的战火冲击是最少的。许多王朝统治者,在面临威胁的时候,大多数都会选择到四川避难。比如唐明皇,又比如蒋介石。唐宋以来,因为统治者的无道和大地主大官僚阶级的腐败贪婪,农民们饱受欺压剥削,各地农民军纷纷起义反抗。但是因为四川的地理优势,却少有受到冲击,就连席卷大部分国土的黄巢起义,也咩有攻进四川。避免战火的洗礼,自然使得当地的老百姓免于战难。但是同样,四川的地主豪强同样没有受到打击。...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