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一种相思两处愁——说李清照《一剪梅》词

2017-05-3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299
转发:0
评论:0
一种相思两处愁——说李清照《一剪梅》词,红藕香残玉簟秋①。轻解罗裳,独上兰舟②。云中谁寄锦书来③?雁字回时④,月满西

  红藕香残玉簟秋①。轻解罗裳,独上兰舟②。云中谁寄锦书来③?雁字回时④,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这首《一剪梅》词,究竟是李清照与她的丈夫赵明诚分别时所写,还是分别后所写?为理解、欣赏词的内容和布局,这是一个首先要辨明的问题。

  据题名为元人伊世珍作的《琅嬛记》引《外传》云:“易安结缡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有的词选认为,此说“和作品内容大体符合。上片开头三句写分别的时令和地点;下片起句‘花自飘零水自流’回应这三句。这些都是写分别时情景,其他各句是设想别后的思念心情”(见198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唐宋词选》)。有的选本则认为,“就词的内容考察,是写别后的思念,并非送别”;开头三句也是写“别离后”的情景(见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李清照诗词选注》、1982年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唐宋词选注》)。

  玩味词意,比较两说,似以后一说为胜。首先,《琅媳记》的记述本不可靠,如王学初在《李清照集校注》(197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中所指出:“清照适赵明诚时,两家俱在东京,明诚正为太学生,无负笈远游事。此则所云,显非事实。”何况《琅嬛记》本是伪书,所引《外传》更不知为何书,是不足为据的。当然,更重要的是应就词句本身来寻绎它的内容、推断它的写作背景。从上阕开头三句看,决不像柳永《雨霖铃》词所写的“方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那样一个分别时的场面,而是写词人已与赵明诚分离,在孤独中感物伤秋、泛舟遣怀的情状。次句中的“罗裳”,固明指妇女服装;第三句中的“独上”,也只能是词人自述。至于以下各句,更非“设想别后的思念心情”,而是实写别后的眼前景、心中事。

  词的起句“红藕香残玉簟秋”,领起全篇。一些词评家,或称此句为“他人不能到”(陈世焜《云韶集》引梁绍壬语),或赞赏其“精秀特绝”(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它的上半句“红藕香残”写户外之景,下半句“玉簟秋”写室内之物,对清秋季节起了点染作用,说明这是“已凉天气未寒时”(韩僱《已凉》诗)。全句设色清丽,意象蕴藉,不仅刻画出四周景色,而且烘托出词人情怀。花开花落,既是自然界现象,也是悲欢离合的人事象征;枕席生凉,既是肌肤间触觉,也是凄凉独处的内心感受。这一兼写户内外景物而景物中又暗寓情意的起句,一开头就显示了这首词的环境气氛和它的感情色彩。

  上阕共六句,接下来的五句顺序写词人从昼到夜一天内所作之事、所触之景、所生之情。前两句“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写的是白昼在水面泛舟之事,以“独上”二字暗示处境,暗逗离情。下面“云中谁寄锦书来”一句,则明写别后的悬念。词人独上兰舟,本想排遣离愁;而怅望云天,偏起怀远之思。这一句,钩连上下。它既与上句紧相衔接,写的是舟中所望、所思;而下两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则又由此生发。可以想见,词人因惦念游子行踪,盼望锦书到达,遂从遥望云空引出雁足传书的遐想。而这一望断天涯、神驰象外的情思和遐想,不分白日或月夜,也无论在舟上或楼中,都是萦绕于词人心头的。

  这首词上阕的后三句,使人想起另外一些词句,如“日边消息空沉沉,画眉楼上愁登临”(郑文妻孙氏《忆秦娥》),“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晏殊《诉衷情》),“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秦观《减字木兰花》),以及“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相见欢》),“玉楼明月长相忆”(温庭筠《菩萨蛮》),“明月,明月,照得离人愁绝”(冯延巳《三台令》),其所抒写的情景,极其相似。如果联系这首词的起句,还令人想到李益的一首题作<写情)的七绝:“水纹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词与诗都写了,写了月光,写了西楼,同样表达了刻骨的相思,对照之下,更何其相似乃尔!

  词的过片“花自飘零水自流”一句,承上启下,词意不断。它既是即景,又兼比兴。其所展示的花落水流之景,是遥遥与上阕“红藕香残”、“独上兰舟”两句相拍合的;而其所象喻的人生、年华、爱情、离别,则给人以“无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沙》)之感,以及“水流无限似侬愁”(刘禹锡《竹枝词》)之恨。词的下阕就从这一句自然过渡到后面的五句,转为纯抒情怀、直吐胸臆的独白。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二句,在写自己的相思之苦、闲愁之深的同时,由己身推想到对方,深知这种相思与闲愁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双方面的,以见两心之相印。这两句也是上阕“云中”句的补充和引申,说明尽管天长水远,锦书未来,而两地相思之情初无二致,足证双方情爱之笃与彼此信任之深。前人作品中也时有写两地相思的句子,如罗邺的(雁二首)之二“江南江北多离别,忍报年年两地愁”,韩偓的《青春》诗“樱桃花谢梨花发,肠断青春两处愁”。这两句词可能即自这些诗句化出,而一经熔铸、裁剪为两个句式整齐、词意鲜明的四字句,就取得脱胎换骨、点铁成金的效果。这两句既是分列的,又是合一的。合起来看,从“一种相思”到“两处闲愁”,是两情的分合与深化。其分合,表明此情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其深化,则诉说此情已由“思”而化为“愁”。下句“此情无计可消除”,紧接这两句。正因人已分在两处,心已笼罩深愁,此情就当然难以排遣,而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了。

  这首诗的结拍三句,是历来为人所称道的名句。王士祯在《花草蒙拾》中指出,这三句从范仲淹《御街行》“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脱胎而来,而明人俞彦《长相思》“轮到相思没处辞,眉间露一丝”两句,又是善于盗用李清照的词句。这说明,诗词创作虽忌模拟,但可以点化前人语句,使之呈现新貌,融人自己的作品之中。成功的点化总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不仅变化原句,而且高过原句。李清照的这一点化,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王士祯也认为范句虽为李句所自出,而李句“特工”。两相对比,范句比较平实板直,不能收醒人眼目的艺术效果;李句则别出巧思,以“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样两句来代替“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的平铺直叙,给人以眼目一新之感。这里,“眉头”与“心头”相对应,“才下”与“却上”成起伏,语句结构既十分工整,表现手法也十分巧妙,因而就在艺术上有更大的吸引力。当然,句离不开篇,这两个四字句只是整首词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并非一枝独秀。它有赖于全篇的烘托,特别因与前面另两个同样工巧的四字句“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前后衬映,而相得益彰。同时,篇也离不开句,全篇正因这些醒人眼目的句子而振起。李廷机的《草堂诗余评林》称此词“语意超逸,令人醒目”,读者之所以特别易于为它的艺术魅力所吸引,其原因在此。    

  注释

  ①  红藕:红色的荷花。  玉簟:光滑似玉的。

  ②  兰舟:用木兰木造的舟,诗词中多只泛用作舟的美称。

  ③  锦书:前秦苏惠曾织锦作《璇玑图诗》,寄其夫窦滔,计八百四十字,纵横反复,皆可诵读,文词凄婉。后人因称妻寄夫为锦字,或称锦书;亦泛为书信的美称。

  ④  雁字:群雁飞时常排成“一”字或“人”字,诗文中因以雁字称群飞的大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一种相思两处愁——说李清照《一剪梅》词
红藕香残玉簟秋①。轻解罗裳,独上兰舟②。云中谁寄锦书来③?雁字回时④,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首《一剪梅》词,究竟是李清照与她的丈夫赵明诚分别时所写,还是分别后所写?为理解、欣赏词的内容和布局,这是一个首先要辨明的问题。据题名为元人伊世珍作的《琅嬛记》引《外传》云:“易安结缡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有的词选认为,此说“和作品内容大体符合。上片开头三句写分别的时令和地点;下片起句‘花自飘零水自流’回应这三句。这些都是写分别时情景,其他各句是设想别后的思念心情”(见198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唐宋词选》)。有的选本则认为,“就词的内容考察,是写别后的思念,并非送别”;开头三句也是写“别离后”的情景(见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李清照诗词选注》、1982年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唐宋词选注》...
· 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词刍议
李清照是我国宋代著名的女词人,她的词大多都是以真实的情感表达了那个时代妇女的喜怒哀乐和悲欢离合,使读者强烈地感受到真实、自然、感人的意境。她的词无论写少女的天真活泼,还是写少妇的相思、愁苦,或者写老年妇女的悲惨命运,都表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情趣和韵味,李清照的词之所以能引起大家的共鸣,最主要的是词中的情感和生活都是她的亲身经历和亲身体验。李清照的词和她的生平和生活有着密切的关联,我们寻着她的生活轨迹便能更深刻地理解李清照词的意境。李清照的词流传下来的既有伪作,也有可疑者,根据有关资料查考,真正李清照的词现存世的只有48首。根据当时的历史情况和李清照一生的经历,我将分为三个阶段来探讨李清照在各个不同时期的心情和意境。浪漫的少女情怀和新婚的喜悦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宋代山东历城县(今山东济南市)人。生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死于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不确定,待考)。李清照的父亲李格...
· 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词刍议
李清照是我国宋代著名的女词人,她的词大多都是以真实的情感表达了那个时代妇女的喜怒哀乐和悲欢离合,使读者强烈地感受到真实、自然、感人的意境。她的词无论写少女的天真活泼,还是写少妇的相思、愁苦,或者写老年妇女的悲惨命运,都表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情趣和韵味,李清照的词之所以能引起大家的共鸣,最主要的是词中的情感和生活都是她的亲身经历和亲身体验。李清照的词和她的生平和生活有着密切的关联,我们寻着她的生活轨迹便能更深刻地理解李清照词的意境。李清照的词流传下来的既有伪作,也有可疑者,根据有关资料查考,真正李清照的词现存世的只有48首。根据当时的历史情况和李清照一生的经历,我将分为三个阶段来探讨李清照在各个不同时期的心情和意境。浪漫的少女情怀和新婚的喜悦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宋代山东历城县(今山东济南市)人。生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死于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不确定,待考)。李清照的父亲李格...
· 李清照最经典的15首词,读懂这千年的哀愁!
李清照最经典的15首词,读懂这千年的哀愁!李清照最经典的15首词,读懂这千年的哀愁!寄语:提到诗人,第一个跃入我脑海的便是李清照,一个最独特的女诗人。历史上有很多才华横溢的女子,但唯独李清照担得起“千古第一才女”的名号。很多人印象里她是婉约派代表诗人,少女时“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婚后“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抑或是晚年“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都是脍炙人口的诗词佳作。可是关于她,除了婉约,更有大气豪放,果敢独立的一面,今天我们就重点来读一读李清照最经典的15首词,欢迎阅读。1.《声声慢?寻寻觅觅》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冷清清地守着窗子,独自一个人怎么...
· 李清照诗词欣赏李清照经典诗词集
李清照诗词欣赏李清照经典诗词集李清照:(1084-约1151)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并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主要作品词《武陵春》、《醉花阴》、《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小重山·春到长门草青青》、《忆秦娥·临高阁》、《多丽·小楼寒》、《好事近·风定落花深》、《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声...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