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从《道德经》看老子的对比思想

2017-05-3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45
转发:0
评论:0
从《道德经》看老子的对比思想,老子的《道德经》只有五千言,文字虽少,思想精深。两千多年来,注解者层出不穷,

  老子的《道德经》只有五千言,文字虽少,思想精深。两千多年来,注解者层出不穷,但真正说透说清者不多。特别是对“道”、“德”、“名”的解释,意见就更不一致。如“道”,有人说它是“唯物主义”的道,有人说它是“唯心主义”的道;有的学者认为它具有实在性、规律性和准则性三大特点,有的学者则认为它具有根本性、自发性、超形象性、实存性和逆动性五大特点。对于“德”和“名”的解释,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这些解释,各有各的观点,我们不加评论。我们也只是从对比的角度上来考察的。 

  从中国古代对比思想史上看,孔子在《论语》中首先把“名”作为一个对比性的哲学论题提了出来,但是他“述而不作”,没有再进行系统的阐述。但是,老子在《道德经》中却对“名”是什么、“名”从何而来、“名”与事物的关系等一系列的认知问题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从对比的内容和形式上看,孔子“仁”、“君子”、“执礼”、“义”“知(智)”等论题都是“正向”对比的治世理念,老子“无为”而治、“以弱胜强”、“以柔克刚”则是“逆向”对比的治世理念。此二人虽“各执一辞”,但却也共同开创了中国古代对比思想的先河。

  关于老子其人其事,学术界历来争论甚多,意见也很不一致,我们不再细说。根据司马迁《史记》的记载,老子的基本情况是姓李,名耳,字聃,是周守藏室之史,但这也还需要继续考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从《道德经》看老子的对比思想
老子的《道德经》只有五千言,文字虽少,思想精深。两千多年来,注解者层出不穷,但真正说透说清者不多。特别是对“道”、“德”、“名”的解释,意见就更不一致。如“道”,有人说它是“唯物主义”的道,有人说它是“唯心主义”的道;有的学者认为它具有实在性、规律性和准则性三大特点,有的学者则认为它具有根本性、自发性、超形象性、实存性和逆动性五大特点。对于“德”和“名”的解释,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这些解释,各有各的观点,我们不加评论。我们也只是从对比的角度上来考察的。从中国古代对比思想史上看,孔子在《论语》中首先把“名”作为一个对比性的哲学论题提了出来,但是他“述而不作”,没有再进行系统的阐述。但是,老子在《道德经》中却对“名”是什么、“名”从何而来、“名”与事物的关系等一系列的认知问题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从对比的内容和形式上看,孔子“仁”、“君子”、“执礼”、“义”“知(智)”等论题都是“正向”...
· 老子《道德经》经济思想管见
来源:中华老子[注: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有人说又称老聃。中国古代伟大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其被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网《老子故里论老子丛书——探源卷》梁周敏春秋战国[注:春秋战国时期,旧制度、旧统治秩序被破坏,新制度、新统治秩序在确立,新的阶级力量在壮大。隐藏在这一过程中并构成这一社会变革的根源则是以铁器为特征的生产力的革命。]中、晚期是中国古代[注:中国古代中国古代中国古代是指先秦至1840年鸦片战争的历史-zhongguogudai]社会经济[注:简介我们把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及其转化机制确定为社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包含着前后相关的两个问题,一是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范畴是怎么来的;二是这样思考的依据是什么。]、政治、文化有较大变化和发展的时期。《道德经》一书,作为老子思想的集大成[注:大成(1989年4月26日—)男,歌手。韩国5人男子组合BIGBANG成...
· 老子《道德经》中领导用人思想的现代启示
《老子[注: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有人说又称老聃。中国古代伟大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其被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是记录老子思想的经典,汉、唐后又称《道德经》。《道德经》集中体现老子的思想,可谓“综罗百代、广博精微”,内容涉及哲学、家教、文学[注:文学,是指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以不同的形式(称作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和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美学、经济学、管理学、医学、军事等诸多方面,古今往来倍受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成为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笔者认为,从领导学的角度看,《道德经》中还包含着丰富的领导用人方面的内容,我们仔细思考、领会与借鉴《道德经》中老子用人思想中的领导为人之德、领导识人之心、领导用人之能及领导御人之法,并结合现实问题,一定会为当领导用人思想中国古代社会先秦时期[注:(公元前21世纪~...
· 齐鲁文化—儒学文萃—老子的对比思想
老子的《道德经》只有五千言,文字虽少,思想精深。两千多年来,注解者层出不穷,但真正说透说清者不多。特别是对“道”、“德”、“名”的解释,意见就更不一致。如“道”,有人说它是“唯物主义”的道,有人说它是“唯心主义”的道;有的学者认为它具有实在性、规律性和准则性三大特点,有的学者则认为它具有根本性、自发性、超形象性、实存性和逆动性五大特点。对于“德”和“名”的解释,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这些解释,各有各的观点,我们不加评论。我们也只是从对比的角度上来考察的。从中国古代对比思想史上看,孔子在《论语》中首先把“名”作为一个对比性的哲学论题提了出来,但是他“述而不作”,没有再进行系统的阐述。但是,老子在《道德经》中却对“名”是什么、“名”从何而来、“名”与事物的关系等一系列的认知问题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从对比的内容和形式上看,孔子“仁”、“君子”、“执礼”、“义”“知(智)”等论题都是“正向”...
· 从《论语》看孔子的孝道思想
摘要:“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早在孔子之前,华夏民族对“孝”的阐释已经蔚为大观,本文从儒家经典《论语》入手,结合前人观点和其他儒学著作,阐发孔子的孝道思想,并探究《论语》中的“孝”对今人的指导意义。关键词:孝;论语;孔子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核心美德之一。其实,孝的思想早在孔子以前就已产生,在西周的铜器铭文之中“孝”字从老从子,象征老人扶子之行,象征年轻人搀扶族中老者。“孝之本宜,恐非限于父母,诸父诸祖亦应善事。”(《金文诂林》卷八)在远古的氏族和部落社会之中,“孝”的意义是很广的,是指对本族中年长者的尊重、敬爱、赡养和祭祀[1]。随着家庭成为社会的基本单位和社会长时间的发展,“孝”也由对族中老者的尊敬变成对父母的关爱,成为处理家庭内部关系的重要伦理规范,甚至在今天,对生者的“孝”更为受到重视。但是综观《论语》里的孝道思想,跟上古时期更为接近,那就是“孝”不仅仅是对父母的义务,还是忠于国家...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