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山的道教文化
三清山的道教文化,三清山云海三清山的兴衰沉浮,始终与道教的兴衰有密切的关系。三清山道教文化开始
三清山云海
三清山的兴衰沉浮,始终与道教的兴衰有密切的关系。三清山道教文化开始于晋代葛洪,葛洪在三清山拥有特殊地位。
据史书记载,东晋升平年间(357-361)年,炼丹术士、著名医学家葛洪与李尚书上三清山结庐炼丹,著书立说,宣扬道教教义,鼓吹“人能成仙”,至今山上还留有葛洪所掘的丹井和炼丹炉的遗迹。尤其是那口丹井,历时一千余载,依然终年不涸,其水汪洌味甘,被后人称之为“仙井”。于是葛洪便成了三清山的“开山始祖”,三清山道教的第一位传播者。
时至唐朝,道教被朝廷奉为国教,士穿行往返于大江南北,三清山的道教也随之兴盛起来,香火不断,朝山香客络绎不绝。唐(周)圣元年(639)年,朝廷为了加强统治,割衢州须江(今称为江山市)之南乡、常山之西乡和饶州弋阳之东乡,设玉山县,遂将三清山划为玉山县所辖。其后,方士将化缘所得,在葛洪结庐炼丹之处营建了三清山上第一座道教建筑--老观(此观被称为“三清福地”),进一步巩固了三清山在道教史上的重要地位。
北宋宁真宗笃信道教,奉老子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此时,在三清山一带开始出现成批的道教建筑。方士们为了纪念葛洪开山之功,在山上建起了葛仙观,内中供奉葛仙翁和李尚书石像;同时建起的还有福庆观、灵济庙。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方士们在天门峰的悬崖之上,用天然花岗岩雕干砌成一座六层五面的风雷塔,此塔历尽千年风雨,至今巍然不动,被誉为三清山上道教建筑中的一颗灿烂明珠。
元时,朝廷把道教当作控制汉民族的思想武器,道教进一步受到重视。此时三清观内出现了信奉全真派的方士(出家),他们专门从事道教活动,多时达几十个人;更多的方士则信奉正一派派(不出。家),他们受道教经典戒规约束,谙熟各种醮祷仪式,在民间从事道教活动:一为从事阴事,超度亡灵,如做功德、关殓等;一为从事阳事,如打醮等。据元人鲁起元在《游三清山记》中说,此时三清山正在大动土木,扩建三清观。观内供奉石刻石仙君、葛仙翁、李尚书、金童、玉女、潘元帅神像;山上景物、地点也以道教称谓命名,如仙人桥、雷公石、判官石等等。由此可见当时三清山上兴盛一斑。
明太祖朱元璋特别推崇道教,张天师为全国教主,贵溪龙虎山遂成为全国道教活动中心。三清山距龙虎山仅300里,近在咫尺,传教、化缘的方士来往频繁,联系也极为密切,三清山的教务活动几乎直接在张天师控制之下进行的,此时山上朝拜之风极兴盛,散居于赣、浙、皖、闽的方士和信徒,每年的八九月份,都要组织香会“一年朝三清,一年朝少华”。他们结队而行,以三清神像和旌旗开道,点燃香烛,抬着猪牛羊各种祭品,并鸣三眼铳助威,配以鼓乐,吹吹打打,浩浩荡荡向三清山进发,每日多则上万人,少则几千人。
明朝为三清山道教活动的鼎盛时期。山上的道教建筑也如雨后春笋般大量出现。至景泰年间,山上已经建起龙虎殿、方士羽化坛、玉零观、纠察府、演教殿、九天应元府、潘公殿、方壕上、天门石坊、飞仙台、流霞桥、石阶“众妙千步门”、“冲虚百步门”等建筑,并重建三清观,改建三清宫。明代的宫宇建筑十分独特:前后两进,座北朝南,以山上花岗岩雕凿干砌而成,石梁石柱,四周配以石墙,内供玉清,上清、太清三尊石雕石刻神像130尊,摩崖题刻45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24小时热门
推荐阅读
· 三清山的道教文化
三清山云海三清山的兴衰沉浮,始终与道教的兴衰有密切的关系。三清山道教文化开始于晋代葛洪,葛洪在三清山拥有特殊地位。据史书记载,东晋升平年间(357-361)年,炼丹术士、著名医学家葛洪与李尚书上三清山结庐炼丹,著书立说,宣扬道教教义,鼓吹“人能成仙”,至今山上还留有葛洪所掘的丹井和炼丹炉的遗迹。尤其是那口丹井,历时一千余载,依然终年不涸,其水汪洌味甘,被后人称之为“仙井”。于是葛洪便成了三清山的“开山始祖”,三清山道教的第一位传播者。时至唐朝,道教被朝廷奉为国教,士穿行往返于大江南北,三清山的道教也随之兴盛起来,香火不断,朝山香客络绎不绝。唐(周)圣元年(639)年,朝廷为了加强统治,割衢州须江(今称为江山市)之南乡、常山之西乡和饶州弋阳之东乡,设玉山县,遂将三清山划为玉山县所辖。其后,方士将化缘所得,在葛洪结庐炼丹之处营建了三清山上第一座道教建筑--老观(此观被称为“三清福地”),进一步...
· 三清山
道教名山三清宫三清山为历代道家修炼场所,自晋朝葛云、葛洪来山以后,便渐为信奉道学的名家所向往。最先在三清山修建道观的为唐朝信州太守王鉴的后裔。唐僖宗时(873-888年)信州太守王鉴奉旨抚民,到达三清山北麓,见到此山风光秀丽,景色清幽,卸任后即携家归隐在此。到宋朝时,王鉴后裔王霖捐资兴建道观,三清山成为道家洞天福地。至明景泰年间(1450-1456年),王霖后裔王祜又重建三清宫。从登山处步云桥直至天门三清福地,共兴建宫观、亭阁、石刻、石雕、山门、桥梁等200余处,使道教建筑遍布全山,其规模与气势,可与青城山、武当山、龙虎山媲美。因此,三清山有“露天道教博物馆”之称。2013年,三清山古建筑群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生物宝库黄山松三清山是野生动植物的宝库。植被以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混交林、山地矮曲林、针叶林、竹林等为主。被子植物共有148科691属1602种(包括变种、变型),其...
· 巴蜀文化—道教文化—道教的文学
道教与文学是两种不同的意识形态,然而在反映社会存在时却是互相作用和影响的。道教具有世界观的特点,对文学具有指导作用;文学的艺术感染力,又对道教具有工具性的价值。道教的教义尤其是道论对古代文学有深刻的影响。“道法自然”是道论的基本论纲,表现为清静天为,反对伪饰,让万事万物按本性和自己固有的规律击发展。反映到文学理论上,则要求思想感情发自内心以求真,表情达意自然流露以求美。在审美观念上把天然、童心、真淳作为最高境界。在诗文创作中追求清幽宁静、含蓄洗练的风格,要求抛弃外表的热烈繁华,表现内在的简洁朴素。道教外以治国、内以治身的人生价值对古代文人人格有重大影响。文学作品中不少功成身退的主题,便是直接例证。不过,大多数文人的济世理想往往,于是看破红尘、洁身避世便成为常见内容,同时带出了对社会黑暗的批判,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把神仙世界作为理想境界而憧憬。道教的神仙实有、修仙可成的信仰历来是文学中的一大题...
· 巴蜀文化—道教文化—道教的发展
二代嗣师张衡,字灵真,有长才,诏征黄门侍郎不就。张道陵羽化前,为了使其创立之教代代相传,仿效帝王传承之制,授印剑符录于衡,并戒之曰:“呈遇太上,亲传至道。此文总领三五步罡正一枢要,世世一子绍吾之绪,非吾家宗亲子孙不传。”张衡继承父志后,居阳平山,以经录授弟子,彰正一之道,为人治病,临终前他告诫儿子张鲁说:“汝祖以天地为心,生灵为念,周行天下,为民除害,建立大教,嗣我教者,非诚无以得道,非敬无以立德,非忠无以事君,非孝无以事亲,尔须遵守成训,勿违背之。”嘱罢而羽化,印剑经录又传于鲁。张陵祖孙三人为五斗米道的前三代领袖,后人合称为“三张”。张陵为第一代天师,又称祖天师;张衡为嗣师,张鲁为系师。张鲁字公祺,少膺祖训,以道术教人,受益者众。益州牧刘焉任命鲁为督义司马,令他与别部司马张修率兵袭击汉中太守苏固。鲁用计暗害张修,吞并了张修的部众。刘焉死后,其子刘璋继任,因张鲁不甚听话,刘璋尽杀鲁母家室,...
· 巴蜀文化—道教文化—成都道教宫观的演变
宫观是道士修道、祭祀和举行宗教活动的场所﹐历代称呼不同﹐先后有“治”、“庐”、“靖”(“静”)、“馆”等多种称呼﹐而以“宫”、“观”最有代表性﹐以区别于佛教的“寺”、“院”。与成都地区的道教发展相适应﹐成都地区很早就有了宫观的修建。早期五斗米道的活动中心——义舍﹐实际上就是早期宫观的刍型。传为张陵所设的“二十四治”﹐当是道教最早的24个传道区域﹐而每一个区域都有一个活动中心﹐这个中心就是最早的道教宫观。据学者考证﹐阳平治、鹤鸣治、漓沅治、葛贵治、真多治、昌利治、稠梗治、本竹治、平盖治、平冈治、主簿治、玉局治等12治都在今成都地区。至张鲁时﹐设“八游治”,青城治、黄金治2治也在成都地区。两晋南北朝时﹐成都地区的宫观兴建有了长足发展。成都严真观﹑通真宫﹐都江堰长生观﹐青城山真武宫(祖师殿)﹑上清宫﹑上皇观﹑中皇观﹑丈人观等﹐据称都是兴建于此时。这个时期修建的宫观﹐无论在哪一方面都更加正规﹐规模...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