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古代哲学-五行

2017-05-3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388
转发:0
评论:0
古代哲学-五行,五行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物质观。多用于哲学、中医学和占卜方面。五行指:金;木;水
  五行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物质观。多用于哲学、中医学和占卜方面。五行指:金;木;水;火;土。认为大自然由五种要素所构成,随着这五个要素的盛衰,而使得大自然产生变化,不但影响到人的命运,同时也使宇宙万物循环不已。

  五行学说认为宇宙万物,都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行(运动)和变化所构成。它强调整体概念,描绘了事物的结构关系和运动形式。如果说阴阳是一种古代的对立统一学说,则五行可以说是一种原始的普通系统论。

  发展历史

  中国西周末年,已经有了一种朴素唯物主义观点的“五材说”。从《国语·郑语》“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万物”和《左传》“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到《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的记载,开始把五行属性抽象出来,推演到其他事物,构成一个固定的组合形式。

  在战国晚期邹衍提出了五行相胜(克)相生的思想(用来说明王朝统治的趋势),且已把胜(克)、生的次序固定下来,形成了事物之间相互关联的模式,自发地体现了事物内部的结构关系及其整体把握的思想。就在这个时期,《内经》把五行学说应用于医学,这对研究和整理古代人民积累的大量临床经验,形成中医特有的理论体系,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到汉代,董仲舒又把五行赋予道德含义,认为木为仁,火为智,土为信,金为义,水为礼。

  五行的关系

  五行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古代劳动人民通过长期的接触和观察,认识到五行中的每一行都有不同的性能。“木曰曲直”,意思是木具有生长、升发的特性;“火曰炎上”,是火具有发热、向上的特性;“土爰稼墙”,是指土具有种植庄稼,生化万物的特性;“金曰从革”,是金具有肃杀、变革的特性;“水曰润下”,是水具有滋润、向下的特性。古人基于这种认识,把宇宙间各种事物分别归属于五行,因此在概念上,已经不是木、火、土、金、水本身,而是一大类在特性上可相比拟的各种事物、现象所共有的抽象性能。

  中国哲学史上的五行思想类别: "直到现在,我们基本上已把五行的各种意义分析过了,为了清楚起见,我们再把这几种意义综合列举如下:

  指五种行为原则,疑为荀子所持。
  指五种物性,如尚书洪范及周子太极图说所持。
  指人类生活上的五种必须的物质条件,如左传里蔡墨所持。
  为分类学上的五种分类原则,如吕氏春秋所持。
  指借著阴阳二气之流动而存在的五种'存在形式',如白虎通及黄帝内经素问所持。
  指木材(植物)、火炎、泥土、金属及流水。它们的象征意义分别为生机兴发,活动或变化,孕育或培植,禁制与伏藏。此为萧吉所持。
  五行在中医里五行有着特殊的含义。

  “木曰曲直”,代表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的功能,在人体为肝。
  “金曰从革”,代表沉降、肃杀、收敛等性质,在人体为肺。
  “水曰润下”,代表了滋润、下行、寒凉、闭藏的性质,在人体为肾。
  “土爰稼樯”,代表了生化、承载、受纳等性质,在人体为脾。
  “火曰炎上”,代表了温热、向上等性质,在人体为心。

  五行与其他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五行与方位、天干、颜色、神兽等都有密切关系。

  东方:甲、乙:木:绿色:青龙
  南方:丙、丁:火:红色:朱雀
  西方:庚、辛:金:白色:白虎
  北方:壬、癸:水:黑色:玄武
  中央:戊、己:土:黄色:黄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古代哲学-五行
五行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物质观。多用于哲学、中医学和占卜方面。五行指:金;木;水;火;土。认为大自然由五种要素所构成,随着这五个要素的盛衰,而使得大自然产生变化,不但影响到人的命运,同时也使宇宙万物循环不已。五行学说认为宇宙万物,都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行(运动)和变化所构成。它强调整体概念,描绘了事物的结构关系和运动形式。如果说阴阳是一种古代的对立统一学说,则五行可以说是一种原始的普通系统论。发展历史中国西周末年,已经有了一种朴素唯物主义观点的“五材说”。从《国语·郑语》“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万物”和《左传》“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到《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的记载,开始把五行属性抽象出来,推演到其...
· 古代哲学-太极
太极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概念,源出于易经,后来在宋代理学中被进一步阐释。一般是指宇宙最原始的基因,阴阳未分的混沌状态。形成万物(宇宙)的本源。太极的概念,比较早使用的,有《庄子》和《易传》,一般在宇宙论、方法论上用的太极概念,主要继承自《易传》。《易系辞传》∶“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意思《易》成卦的过程,先是有个太极,尚未开始分开蓍草(易占用蓍草做工具),分蓍占後,便形成阴阳二爻,称做两仪。二爻相加,有四种可能的形象,称为四象。由它们各加一爻,便成八卦。这里讲是八卦画出的过程。不过在中国的典籍中,《易》素来是作为穷尽天地之奥秘的哲理书的,对成卦过程的分析,根本说来,也是对天地开辟的概述。太极生两仪,便是由太极的分化形成天地的过程,两仪,即是天地。前面提到的对太极的各种说法,便都是基於这一点。太极的概念经常与《易》学一起出现。道教的《易》学有自己的独特体系,太极的...
· 古代哲学-道
道是中国哲学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在中国古代文化中,道表示了一种最高境界。道是一种法则,包括社会法则和自然法则。而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其含义的模糊,将“道”这个概念推向了神秘,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解说。中国古人认为,一阴一阳谓之道。道者,阴阳变化之理也。道理,即宇宙运行,自然变化的法则。道理即然是宇宙运行,自然变化的法则,是事物的规律,因此,道是一切的本源。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还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就是说,人要守地的法则,地要守天的法则,天要守道的法则,而只有道是自在的,本源的。道也是道路的意思。是事物发展路径。路径是事物规律的外在体现。因此,道理与道路就统一了。回到老子开宗明意的“道,可道,非常道”,就可深一步理解:道是可以说明的,也是可以理解的;道是不同寻常的,是重要的。
· 古代哲学-太极
太极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概念,源出于易经,后来在宋代理学中被进一步阐释。一般是指宇宙最原始的基因,阴阳未分的混沌状态。形成万物(宇宙)的本源。太极的概念,比较早使用的,有《庄子》和《易传》,一般在宇宙论、方法论上用的太极概念,主要继承自《易传》。《易系辞传》∶“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意思《易》成卦的过程,先是有个太极,尚未开始分开蓍草(易占用蓍草做工具),分蓍占後,便形成阴阳二爻,称做两仪。二爻相加,有四种可能的形象,称为四象。由它们各加一爻,便成八卦。这里讲是八卦画出的过程。不过在中国的典籍中,《易》素来是作为穷尽天地之奥秘的哲理书的,对成卦过程的分析,根本说来,也是对天地开辟的概述。太极生两仪,便是由太极的分化形成天地的过程,两仪,即是天地。前面提到的对太极的各种说法,便都是基於这一点。太极的概念经常与《易》学一起出现。道教的《易》学有自己的独特体系,太极的...
· 古代哲学-道
道是中国哲学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在中国古代文化中,道表示了一种最高境界。道是一种法则,包括社会法则和自然法则。而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其含义的模糊,将“道”这个概念推向了神秘,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解说。中国古人认为,一阴一阳谓之道。道者,阴阳变化之理也。道理,即宇宙运行,自然变化的法则。道理即然是宇宙运行,自然变化的法则,是事物的规律,因此,道是一切的本源。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还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就是说,人要守地的法则,地要守天的法则,天要守道的法则,而只有道是自在的,本源的。道也是道路的意思。是事物发展路径。路径是事物规律的外在体现。因此,道理与道路就统一了。回到老子开宗明意的“道,可道,非常道”,就可深一步理解:道是可以说明的,也是可以理解的;道是不同寻常的,是重要的。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