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茶文化―茶馆茶楼―厦门茶馆:茶行茶庄到处冒

2017-05-3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41
转发:0
评论:0
茶文化―茶馆茶楼―厦门茶馆:茶行茶庄到处冒,茶新闻网:走在厦门街头,稍微留意一下就会发现,不仅茶楼茶馆四处开花,就是专门卖茶

茶新闻网:走在厦门街头,稍微留意一下就会发现,不仅茶楼茶馆四处开花,就是专门卖茶叶的茶行茶庄,也是到处扎堆。在厦门卖茶叶好赚钱?


茶庄不下四百家

记者在莲花、松柏、槟榔等社区转了一下,发现几乎每条路上都有茶庄茶行,而且多数有好几家。在三四百米长的湖明路上,打着各种招牌的茶叶店就有六七家。


据业内人士介绍,曾有数据表明,北京的人口是厦门的十倍,但厦门的茶馆茶庄的数量却是北京的十倍,有一千多家。除去茶馆,厦门的茶庄茶行估计不下四百家。


这还仅仅是开店的。据一位来自安溪没有开店的陈姓茶商介绍,像他这样没有店面却专在厦门进行茶叶批发生意的人,也还有不少,而且多数来自安溪。他们或者在厦门买了房子,茶叶就放在家里,客户有需要就送货上门;或者在厦门根本就没有落脚点,但有固定客户,他们定期送货来。


厦门茶市并不大

位于东渡疏港路上的云山茶庄老板张飞原也是安溪人,他的茶庄是今年才开的,但此前他已经在厦门做了十多年的没有店面的茶生意,对厦门的茶市非常熟悉。张老板称,厦门的茶叶市场其实并不大,交易额可能只有泉州的一两成,因为厦门的茶叶消费档次低。


据他介绍,在泉州,购买一斤一两千元钱的高档茶叶者,不在少数,这可能跟泉州有钱的个体老板比较多有关;甚至在他老家安溪,购买千元以上高档茶也是家常便饭,这主要因为安溪是茶叶生产基地,慕名而去者很多;而在厦门,零售茶叶超过一百元,很多人就抱怨“这么贵”。这两年厦门茶叶的消费档次渐渐提高了,但基本上维持在每500克100元以下或100元至500元的中低档次之间。


市场不大,为何茶行猛开呢?张飞原分析,一是开茶行成本不高,一些没有工作的人可借此谋生;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厦门作为对外开放的旅游城市,游客和客户很多,茶叶有利于销往其他地区。


张飞原自己就深有体会,他如今在茶庄里面做本地人的零售生意很少,而主要在外面送货,或者批发给其他茶行,或者销售给周边城市甚至广州、长沙等外省城市的客户。有个长沙的姓王的客户就是来厦出差后与他结识,如今成了老顾客,要定期邮寄茶叶过去。


赚钱茶店并不多

尽管厦门茶店开得很多,但张飞原表示,其实能赚钱的没几家,现在很多茶店这里开那里关。


以海峡茶都为例,刚开张时,租店面非常困难,大多被辟为茶叶店;不到一年,现在已关得所剩无几。与安溪茶都相比,业内人士分析,厦门海峡茶都之所以处于困境,一是位置不大好,处于道路狭窄交通拥挤处;二是消费者心理难接受,因为安溪茶都毕竟处茶乡,茶农运茶叶来,大家觉得亲切,买得舒服,而厦门海峡茶都还是茶商转运经营,又没有以差异化取胜,做出特色(如汇聚全国各地的名茶,销售土特产之类) ,所以难以得到消费者认可。


据张飞原介绍,做茶叶生意想赚钱,除了要诚信经营,一定要懂茶,知道那种茶来自老枞,哪种是新枞,各道工序是不是过关,哪种茶青价位多少,哪个地方的人偏爱哪种口味的茶,等等,只有成为内行才可能赚钱。他自己是茶农出身,又做了十多年茶商,还是有很多不懂;所以普通人不宜盲目投身其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茶文化―茶馆茶楼―茶馆与茶庄
人们大都看过老舍先生写的《茶馆》,这《茶馆》将北京城当年的大茶馆描写得活灵活现。由此联想到京城其他一些茶馆、茶庄的情景及北京人的喝茶习惯。今儿个咱们就聊聊这事儿。先说这茶馆。老舍先生《茶馆》中的大茶馆是一种,除此之外还有不少的小茶馆。这些小茶馆散布在京城的大街小巷,门脸儿不大,但茶客不少。在屋里靠墙处的几张桌子旁,常常坐满了喝茶的人。桌面上一个大茶壶,四五个茶碗,还有几盘瓜子、花生什么的。喝茶的人悠闲自在地坐在那里,边喝茶,边嗑瓜子,边聊天。没一定的主题,天南海北,想到什么聊什么。在茶馆最惹眼的是那坐在茶炉上的大茶壶。这大茶壶可以说是茶馆里的“镇馆之宝”,红铜色,伙计们将它擦得锃亮。从早到晚这炉火一直很旺,大茶壶“咕嘟、咕嘟”地冒着热气。除茶馆外,京城里还有卖大碗茶的。记得上小学的时候常去什刹海游泳,游完以后口渴便到旁边的茶摊去喝碗茶。这茶摊临着河边,或以芦苇席,或以白帆布为棚顶,棚下置石...
· 茶文化―茶馆茶楼―茶馆
茶馆:是国人专门用作饮茶的场所,也是人们休息娱乐,买卖交易,问讯议事的地方,可谓老小咸宜,男女毕至的好去处。客人们来到茶馆,泡上一壶茶,"摆开龙门阵",啜茗清淡,好不安逸。在茶馆,"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人们不论职位高低,不分财产多少,大家一起喝茶,国事、家事、心头事,无所不谈。茶馆可称得上是一个"浓缩了的小社会"。茶馆,这种称呼多见于长江流域一带;在两广及海南等地,多称为茶楼;北方的京津等地,也有称作茶亭的。在历史上,还有茶寮、茶坊、茶肆、茶园、茶社、茶屋、茶室等称谓。虽然称呼有别,但形式和内容大抵相同。我国的茶馆,由来已久。在《广陵耆老传》中曾谈到一个神话故事。"晋元帝时(317-322年),有老姥每旦独提一器茗,往市鬻之,市人竞买,自旦至夕,其器不减。"这与现今的茶摊十分相似。南北朝时,又出现供喝茶住宿的茶...
· 茶文化―茶馆茶楼―茶寮、茶馆、茶楼
自古以来,品茗场所称之为“茶寮”、“茶室”、“茶肆”、“茶坊”、“茶屋”、“茶楼”、“茶摊”,以及如今盛名称呼的“茶馆”。各谓各异,但内容却大同小异。“茶寮”,也可叫“茶室”。一般是指个人专辟的煎茶、品茶,乃至于读书的“斗室”。这种“茶寮”,唐代已有。唐宣宗年间,洛阳有一和尚活到130岁,平时特别爱饮茶。宣宗问何药能如此长寿,僧答曰:“臣少也贱,素不知药,性惟嗜茶,凡履处惟茶是求,或遇百碗不以为厌。”(《旧唐书・宣宗本纪》)宣宗将他留下,住在京城保寿寺。他日常煎茶、饮茶的小房子,就称之为“茶寮”。明代杨慎《艺林伐山》:“僧寺茗所曰茶寮”。“茶馆”,追其历史,十分悠久。早在唐代开元年间,乡镇中有煎茶出卖的店铺,投钱取饮,这是“茶馆”的初级形式。到了宋代,以卖茶水为业的茶场以十分普及,特别是南宋京城的临安(今杭州市),茶坊林立,且大的茶坊陈设讲究,挂有名人书画,插有四时鲜花,同时兼卖“擂茶”和...
· 茶文化―茶馆茶楼―成都茶馆
我国历来有"最大的茶馆在四川、四川最大的茶馆在成都"的说法。旧时成都最大的茶馆有三厅、四院之巨,设茶位达一千余只之多,蔚为壮观。成都人喜爱喝茶,茶民之普及、嗜茶之程度超过了驰名中外的产茶大省、四川的紧邻--云南省。成都人早起清肺润喉清茶一碗;酒后饭余消食除腻清茶一碗;劳作之余解乏提神还是清茶一碗;三二至好海阔天空也是清茶一碗;亲朋邻里消释纠纷当然也是清茶一碗。成都无论市区、乡镇、闹市、野外,大者茶馆,小者茶摊,比比皆是。仅有音乐伴茶的"音乐茶座"就有数百家之多。直至现代生活快节奏的今天,成都人的"闲气"仍在,"好茗"依旧。据说每年消耗的茶叶数量就达数万吨之多。(1)旧成都的老茶馆成部旧有很多老茶馆,大多为老年人占据。清晨就有顾客光顾,有的老人一边喝茶,一边还叨着一米长的烟杆。烟头熄了,将打火机揿在地上,似钓鱼似...
· 茶文化―茶馆茶楼―成都茶馆:文轩茶楼
文轩茶楼位于高尚社区,学府一条街环境优雅,气派,泊车方便。本茶房内设美容、浴足、保健、棋牌、包间、中餐各类集休闲于一体。本茶房茶水一律享受折扣优惠。本茶楼尽善尽美的优质服务,给您带来一个健康的休闲好去处。文轩茶楼在红瓦寺一带的茶楼中挺有名气,特色有三:舒适的喝茶环境,很有特色的茶品;正宗的中式、泰式按摩和浴足;下围棋的好地方。位于二楼的文轩一上楼就给你个惊讶,长达两米的一个大鱼缸,漂亮的金鱼在里面欢快的游来游去,侯客小厅就在鱼缸前面,等侯朋友之时坐在长长的软软的藤椅上,看看金鱼的游泳姿态,评论一下这条的眼睛真够鼓,那条的肚子长的够胖,头上的肉球真大…倒也不觉得烦闷无聊!文轩茶楼在红瓦寺一带的茶楼中挺有名气,特色有三:舒适的喝茶环境,很有特色的茶品;正宗的中式、泰式按摩和浴足;下围棋的好地方。位于二楼的文轩一上楼就给你个惊讶,长达两米的一个大鱼缸,漂亮的金鱼在里面欢快的游来游去,侯客小厅就在...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