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茶文化―茶馆茶楼―深圳茶馆:深闺遇香茗

2017-05-3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73
转发:0
评论:0
茶文化―茶馆茶楼―深圳茶馆:深闺遇香茗,桌椅大多出自设计师之手。踏着民间的红陶砖,进入宝安南路静颐茶馆茶香飘逸的室内

桌椅大多出自设计师之手。

  踏着民间的红陶砖,进入宝安南路静颐茶馆茶香飘逸的室内,琳琅满目的艺术摆设使人误以为进入了一个艺术展厅。无论是来自潮汕民间的古老木门,还是设计师精心设计的类似清朝贵妇头饰式样的门套、古色古香的屏风、清俊的古家具,都渗透着深厚的文化内蕴。让文人才子在茶影诗痕中切磋诗艺、茶艺,共享一份余韵袅袅的茶香。
  好的设计作品,一方面要求设计师有深厚功底的完整构思,另一方面要求客户方有足够的品位和思想,以及与设计师的配合是否默契。这间茶楼完美体现了设计师独特构思与主人特殊品位的合拍。不仅设计统一流畅,连所有的家私、灯具都是设计师独立设计完成,保证了作为一个设计作品的独创和连贯,同时,主人的喜好也在细微之处流露。

□ 细节大赏
    茶韵 藏身于浮雕圆柱中
  大厅中央白色的浮雕圆柱,是设计师徒手挥就的力作,装饰味极浓的民间茶具形象,太阳、面具诠释“天人合一”的精神。
  孤立的方柱隐形于其中,不显突兀,采用白色调减小了柱子的体积感,由白色圆柱向上延续伸展的椭圆形叶状天花,呼应舞台形状,闪烁的射灯既是为舞台提供照明功能需要,也成为茶叶上莹晶闪烁的露珠,形成极佳可视效果。
  景点解析:要想家中也有一个特殊效果的浮雕圆柱并不难。可以先定下浮雕的内容,由设计师在上面画出来,然后经过雕琢,就是家中的亮点了。

    装饰 纯属私人收藏
  茶楼主人对中国古典传统文化有着强烈的喜好和独特的见解,自己拥有很多从民间收藏的古典家私及工艺品。茶楼内的大部分物品诸如屏风、字画、茶具、琴台均是费尽心思的收藏品。
  搜集自民间的清代古董“交椅”,清俊优雅,渗透着文化的内蕴,与室内空间的环境色调极为吻合,亦是艺术展品中的。
  景点解析:如此丰富的私人收藏还得依赖平日的积累,不论你喜欢什么,一不小心它们就会成为家居的特殊饰品。

    红砖 一块钱购自民间
  灰色的屋瓦及地砖是从潮汕地区购买来的,使宾客倍感亲切,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在大厅及厢房的地面上,铺设的是大块的红砖,设计师说用青石板是大部分茶楼的选择,这次使用的是从潮汕民间运来的,一块钱一块,非常便宜。铺好之后刷上清漆,使用一段时间之后,油漆斑驳,但是表面肌理清晰而且非常光滑,古朴之中透露出亲切与平和。
  景点解析:地板可以采用水泥地面或是青石板、红砖刷油漆的做法。既有味道,又不贵,还容易打理。

    天花 古董床架尽显本色
  几间厢房的天花别具一格,是从潮汕淘来的古董木床上拆下的床顶板,纯手工镂成的精美花纹,古朴稳重,整幅直接放到天花上,镶上几个筒灯。如果不是道破天机,无论如何也想不出这天花上的是什么。
  景点解析:打破常规,充分利用现有的材料,才能别出心裁。如类似烧窑的那间厢房,天花用的是几片普通木板,随意地拼接组合,吊到顶上然后刷油,自然随性,类似的思路可以用到家居的空间设计里去。

□ 特别DIY
    设计就要动手动脚
  茶楼里的吊灯、桌椅都极尽别致,因为全是设计师自己的独创。就他自己说,有点味道的灯具和家私都价值不菲,整个茶楼里要用到几十只不同吊灯和大量的桌椅,这可能要用掉一大笔资金。不如自己设计自己做。推荐一:鸟巢吊灯
  一番构思之后,用铁丝编成鸟巢的外框架,内附牛皮纸,做成了只此一家的吊灯,材料才几十元而已,但是其别致清雅自然天成。
  茶馆的另外一种灯具也是铁丝编成半圆形的框架,架上一块磨沙玻璃,上面就是一个普通灯泡,市面上类似的灯具至少要200元。推荐二:“茶花”瓷片
  铁艺栏杆中间缀以特制的“茶花”瓷片,用麻绳窜起,点点滴滴均见设计的尽心尽力。因为设计师想表达的是清末民初的文化背景,所以张扬古典情怀之余,也体现出现代文化的冲击。磁片、铁艺、麻绳的组合就足以说明文化的互补和其中的张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茶文化―茶馆茶楼―深圳茶馆:青藤茶社
熟悉深圳的人,对青藤茶社“民间博物馆”的大名怕是早有耳闻。其实,青藤的三楼也是个冬日晒阳儿的绝妙去处。三百多平米的大厅,是古意深浓的敞开式悬檐,南北两墙没有封闭,三十多米没有一根柱子,玄妙的设计着实让人惊叹――相比整个古朴庄重的茶社,三楼通透的茶座儿就像大宅门内的休闲别苑,风韵中不失典雅,很是清爽。白墙灰瓦、翘檐平脊的青藤茶社,的确有种大家闺秀的雍容。沿着木楼梯抬级而上,见了那些珍贵的名人字画、奇石古玩,久违的老式帐台、茶罐、提篮、米桶、喜担,清新的民俗壁画,古朴的剪纸窗花,你会暗自思忖,这间乍瞧朴实无华的古老民居,究竟还藏了多少宝贝。宝贝自然是不能挂在露天处招摇的,因此,三楼又是一番别样风情。一上三楼,几只鸟就冲我们莺声鸣啼,煞是欢喜。细看看,中庭四角悬有四只鸟笼,红嘴黄绿毛皮的鹦鹉、画眉、相思鸟圈于其中,撒着欢儿地啼叫。找张茶位,随意坐下,光滑古旧的藤椅有种沉甸甸的板实,做工也极精细。...
· 茶文化―茶馆茶楼―茶馆
茶馆:是国人专门用作饮茶的场所,也是人们休息娱乐,买卖交易,问讯议事的地方,可谓老小咸宜,男女毕至的好去处。客人们来到茶馆,泡上一壶茶,"摆开龙门阵",啜茗清淡,好不安逸。在茶馆,"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人们不论职位高低,不分财产多少,大家一起喝茶,国事、家事、心头事,无所不谈。茶馆可称得上是一个"浓缩了的小社会"。茶馆,这种称呼多见于长江流域一带;在两广及海南等地,多称为茶楼;北方的京津等地,也有称作茶亭的。在历史上,还有茶寮、茶坊、茶肆、茶园、茶社、茶屋、茶室等称谓。虽然称呼有别,但形式和内容大抵相同。我国的茶馆,由来已久。在《广陵耆老传》中曾谈到一个神话故事。"晋元帝时(317-322年),有老姥每旦独提一器茗,往市鬻之,市人竞买,自旦至夕,其器不减。"这与现今的茶摊十分相似。南北朝时,又出现供喝茶住宿的茶...
· 茶文化―茶馆茶楼―茶寮、茶馆、茶楼
自古以来,品茗场所称之为“茶寮”、“茶室”、“茶肆”、“茶坊”、“茶屋”、“茶楼”、“茶摊”,以及如今盛名称呼的“茶馆”。各谓各异,但内容却大同小异。“茶寮”,也可叫“茶室”。一般是指个人专辟的煎茶、品茶,乃至于读书的“斗室”。这种“茶寮”,唐代已有。唐宣宗年间,洛阳有一和尚活到130岁,平时特别爱饮茶。宣宗问何药能如此长寿,僧答曰:“臣少也贱,素不知药,性惟嗜茶,凡履处惟茶是求,或遇百碗不以为厌。”(《旧唐书・宣宗本纪》)宣宗将他留下,住在京城保寿寺。他日常煎茶、饮茶的小房子,就称之为“茶寮”。明代杨慎《艺林伐山》:“僧寺茗所曰茶寮”。“茶馆”,追其历史,十分悠久。早在唐代开元年间,乡镇中有煎茶出卖的店铺,投钱取饮,这是“茶馆”的初级形式。到了宋代,以卖茶水为业的茶场以十分普及,特别是南宋京城的临安(今杭州市),茶坊林立,且大的茶坊陈设讲究,挂有名人书画,插有四时鲜花,同时兼卖“擂茶”和...
· 茶文化―茶馆茶楼―成都茶馆
我国历来有"最大的茶馆在四川、四川最大的茶馆在成都"的说法。旧时成都最大的茶馆有三厅、四院之巨,设茶位达一千余只之多,蔚为壮观。成都人喜爱喝茶,茶民之普及、嗜茶之程度超过了驰名中外的产茶大省、四川的紧邻--云南省。成都人早起清肺润喉清茶一碗;酒后饭余消食除腻清茶一碗;劳作之余解乏提神还是清茶一碗;三二至好海阔天空也是清茶一碗;亲朋邻里消释纠纷当然也是清茶一碗。成都无论市区、乡镇、闹市、野外,大者茶馆,小者茶摊,比比皆是。仅有音乐伴茶的"音乐茶座"就有数百家之多。直至现代生活快节奏的今天,成都人的"闲气"仍在,"好茗"依旧。据说每年消耗的茶叶数量就达数万吨之多。(1)旧成都的老茶馆成部旧有很多老茶馆,大多为老年人占据。清晨就有顾客光顾,有的老人一边喝茶,一边还叨着一米长的烟杆。烟头熄了,将打火机揿在地上,似钓鱼似...
· 茶文化―茶馆茶楼―成都茶馆:文轩茶楼
文轩茶楼位于高尚社区,学府一条街环境优雅,气派,泊车方便。本茶房内设美容、浴足、保健、棋牌、包间、中餐各类集休闲于一体。本茶房茶水一律享受折扣优惠。本茶楼尽善尽美的优质服务,给您带来一个健康的休闲好去处。文轩茶楼在红瓦寺一带的茶楼中挺有名气,特色有三:舒适的喝茶环境,很有特色的茶品;正宗的中式、泰式按摩和浴足;下围棋的好地方。位于二楼的文轩一上楼就给你个惊讶,长达两米的一个大鱼缸,漂亮的金鱼在里面欢快的游来游去,侯客小厅就在鱼缸前面,等侯朋友之时坐在长长的软软的藤椅上,看看金鱼的游泳姿态,评论一下这条的眼睛真够鼓,那条的肚子长的够胖,头上的肉球真大…倒也不觉得烦闷无聊!文轩茶楼在红瓦寺一带的茶楼中挺有名气,特色有三:舒适的喝茶环境,很有特色的茶品;正宗的中式、泰式按摩和浴足;下围棋的好地方。位于二楼的文轩一上楼就给你个惊讶,长达两米的一个大鱼缸,漂亮的金鱼在里面欢快的游来游去,侯客小厅就在...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