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茶馆茶楼―乡村茶馆:新农村的窗口
饮茶习俗作为传承已久的文化现象,在我国历代人民生活中一直占据着特殊的地位,老舍先生笔下的《茶馆》便是一例。进出裕泰茶馆的三教九流,各色人物,都为着各自的目的和需要,到茶馆里来活动。《茶馆》反映了半个世纪的社会变迁,成了旧社会的一个缩影。在读者中留下深刻印象。
回观乡村的茶馆,却是别有一番情趣。江南水乡,一湾河水,一处小镇,几爿茶馆。茶馆内摆开八仙桌,四围长条凳,一口老虎灶,一吊紫铜壶,农民们提个竹篮上镇,坐坐茶馆,泡壶香茶,悠闲自然。随着时代的变迁,农民们的吃茶习惯没有变,而乡村的茶馆正在起着种种新变化,呈现着种种新景观。
茶室――点多面广
我有兴在上海市郊的城乡走走。在县城和一些乡镇,不时可瞥见装修典雅、招牌抢眼的各式酒楼经营“早茶”。据说这是酒楼饭店增设的经营项目,然而他们学习南方人的“茶道”和“茶艺”,并极力营造一种文化氛围,是现今“茶业”中的高档处所。而更多的是在集镇的文化中心、俱乐部和村的老年活动室等公共场所,“摆开四方台,藤椅一排排”的新茶馆随处可见。这些茶馆虽然与当年老舍作品中的《茶馆》相去甚远,但泡上一壶茶,尽享工余闲暇则是一脉相承的。一位业内人士告诉我,解放前的茶馆,大都设在集镇,是农民们聚集和休息的场所。现今,随着的变革和乡村经济实力的增强,一般乡镇都是以自然村办茶馆(室),大多名为“老年之家”,农民们可“就近吃茶”,改变了过去吃茶必须上镇的习惯。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市郊已有乡村茶馆(室)3000余家。分布在市郊县属城镇的各式酒楼、饭馆经营“茶业”的也有近千家。构成了一道城乡“茶业”令人瞩目的风景线。
茶客――老小兼有
“走,上茶馆吃茶去”,这是时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的一句口头禅。在城镇,每当旭日东升之时或夜幕降临之际,一对对、一群群青年男女络绎不绝地寻到自己喜欢的酒楼、茶馆,品早茶,吃早点,或一壶香茶、细细品味,“洗涮”自己一天的疲劳。而乡村的茶馆则是另有一番风味。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农民早晨上镇跑集市贸易交易农产品,无暇吃茶聊天,乡村早茶近于无市。晚上,随着农民书艺人的逐渐减少,绝大多数茶馆也已没有了晚市。而中市则是乡村茶馆的旺市。退休的农民、农闲时的青壮年,还有一些中年妇女,早饭后来到茶馆,泡上一壶茶,打打牌、搓搓麻将、聊聊天,自得其乐。村办的茶室内,一般都有电视机、报纸,有的还有民族乐器,老年农民们吃吃茶,看看电视,有兴者弹、拉、吹、打,丝竹声声,其乐无穷。据一项调查表明,市郊约有5%的人每天坐茶馆,其中以老年人居多。10%的人每周上一次茶馆,13%的人每月去茶馆两次以上。可见茶客也在与日俱增,而且年轻茶客正在呈上升的趋势。
茶话――信息居多
老年茶客有句行话,叫“孵茶馆”。一壶茶一泡,从上午八九点钟开始,一直要持续到下午三四点钟离开。老茶客们虽然天天见面,但他们情趣相投,张家长、李家短,日日都有新话题。诚然,他们更多的是漫不经心、天南地北地聚谈,古今中外,无所不涉。一些能吃能做的农民,他们没有全天候的“茶兴”,则是中午时分坐上一二个小时,谈论的话题离不开“种田经”,农民们称其为“临市面”;谁家甜瓜上市早、谁家草莓收入多、谁家鱼虾养得大……喝足谈够后,衣服往身上一披,一头又钻进农田的青纱帐中忙开了。一名姓张的农民告诉我,他在“孵茶馆”时学到了塑料大棚种瓜的新技术,今年5月头甜瓜已上市,每斤卖到四五元,一个瓜一般2市斤,一剪刀剪下去(摘瓜时用剪刀剪瓜蔓)少说也有七八元收入。讲到得意处,他的脸上漾出了欣喜的微笑。真想不到小茶馆还有传播信息的大用场。一位乡镇企业的厂长跟我谈了另外一件事,他来客户、谈生意,现在不去酒馆拼老酒,而是去茶馆品香茗。泡上几杯名茶,点几碟茶点,既简单又大方,显示了主宾双方具有一定的文化品位。这种既节约而又有高雅氛围的聚谈,正成为年轻的厂长和经理们的新时尚。
消费的海洋真是新潮拍岸,时有起伏。无论信步街头,还是驻足乡村,茶馆,确是令人刮目相看的场所。它既是农民和居民们休闲、消遣的憩所,也是社会各界人士交流信息、切磋致富门道的天地,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窗口,更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块重要阵地。愿乡村茶馆不断出现新变化,真正成为农民和集镇居民们乐而忘返的乡村文化新景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