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茶文化―茶馆茶楼―长沙茶室

2017-05-3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00
转发:0
评论:0
茶文化―茶馆茶楼―长沙茶室,   在长沙市的大街小巷,有一些茶室,白天花五元钱可从下午一点坐到六点钟,六点以

    在长沙市的大街小巷,有一些茶室,白天花五元钱可从下午一点坐到六点钟,六点以后算晚场,收费稍高,但如果你愿意,可以一直坐到午夜收档。来消费的男男女女并不是冲着喝茶聊天来的,他(她)们主要是来这里唱歌,因为茶室里有卡拉OK。这种茶室在东北就直接叫“练歌房”,除了茶以外还供应其它食品。长沙像这种以唱歌为主的茶室,大多只供应清茶,其它食品自带。古语说:君子之交淡如水,三、五朋友来此一坐,清茶一杯便可海阔天空,或是扯开喉咙喊上几曲,自有一番乐趣。
  这种茶室虽然遍布大街小巷,但以天心阁下的古稻田、马王街一带较为集中,短短的几十米路段,就有一、二十家。

  茶室唱歌的不成矩:只要是新进来的客人,都优先一曲,以桌为单位,不论该桌人数多少,每人一曲,依次轮回。

  不管是谁,也不论唱得好赖,一曲终了,听众都会报以掌声以资鼓励,颇显淑女绅士风度。唱得特别好的,会有人以调侃的口吻对放VCD光碟的小妹子说:“刚才�酉�掉原声吧?”你不要以为他(她)在责难小妹子,他(她)的意思是�F那位唱得跟原声一样好。

  来茶室唱歌的音乐爱好者,平心而论,大多数还是唱得不错的。但是间常也会有些 “五音不全”唱“跑马调”的人来光顾,万一遇上那种歌手,唱完后大家照样报以掌声,不冷落也不�F张,实在受不了的,就趁此机会上厕所,或出门打手机、接电话。非常文明。

  有次,一位仁兄唱《抬花轿》,“跑马调”将花轿越抬越远,声嘶力竭干嚎着“抬花轿那个抬花轿,我和那妹妹上花轿”,正抬得兴头上,音乐突然断了,大家谔然,那位仁兄顿时也张口结舌。放VCD光碟的小妹子却慢悠悠地开了腔,说:“对不起,光碟震掉了,我重放要得吧?”停止了嚎叫,那位仁兄自己也感到轻松了很多,一旦冷静下来,他也觉得兴味索然,便说:“算了,不唱哒。”大家都暗暗地松了口气,谢谢小妹子救了一命。

  茶室的音响效果一般都不错,有的还是无线话筒,音响好是招徕客源的关键所在,老板一般都不敢掉以轻心。有的人虽然唱得一般,但如果音响效果好,放出音来也并不是很难听,突然间就增加了演唱者的自信心,使他(她)有种做歌星的感觉。因此,他(她)会唱得更加声情并茂,下次自然也就继续来此“表演”了。

  茶室唱歌唯一的不足是:室内通风不太好。为了不让那些“鬼哭狼嚎”干扰左邻右舍,门窗上都安装了厚厚的布帘隔音,只靠两个小抽风扇换气。如果室中有多几位吸烟人士,则嗓子要大受影响,也给那唱得“筐瓢”的人送上了借口,咳嗽两声,然后说:“烟哦是咯重��?熏野猫子一样,呛人呐,喉咙会搞坏去,唱不得,唱不得!”就此下台。

  总的说来,这类茶室,给市民的休闲娱乐提供了又一文明场所,而且,比起那些动辄几十元甚至几百元的卡拉OK包房来,可以算得上是廉价消费,易为普通市民所接受。很多来此娱乐的市民都说:“茶室不但收费低,消费得起,而且,在这种场所唱歌,比起高消费的封闭式包房来,还有一种面对观众的表演感,自己就是演唱的歌手。现在中央台不是正在搞第十届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吗?我们这里也是歌手赛呢,只不过规模小一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茶文化―茶馆茶楼―杭州茶室
要想了解江南的茶文化风格,首先要认识古老的吴越文化。在长期的传统观念中,黄河流域一直被认为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而其他地区则是步黄河文明的后尘而来。不仅封建时代的历史文献这样说,早期的考古学者也这样看。但到了本世纪六、七十年代,大量的考古发现打破了这种传统观念。有人提出,中国如此之大,到处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很难说哪里是源头,哪里不是源头,认为中华文明是多源头又互相渗透、交融、凝聚的结果。首先发难的便是浙江。六十年代末,江苏嘉兴马家滨发现新石器遗址,开始对长江下游是龙山文化南下的传统说法提出疑问;而当1973年,浙江余姚发现河姆渡遗址后,更把这一新的理论推进了一大步,或者说得到了确认。这里出土的大量黑陶和生产、生活器具,以及干栏式房屋建筑,有力地证明了在距今七千年到五千年前不同阶段的社会面貌。说明长江下游的新石器时代可能与同期的黄河仰韶文化同步发展。这种观点很快得到考古界不少学者的支持,认为...
· 茶文化―茶馆茶楼―茶室中的昆明印象
昆明人爱喝茶,也许是生活在一个“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的城市里吧。昆明人总是显得春困式的懒洋洋,来过昆明的不少外地人也总说这个城市不够快,我同意这种说法。我也去过不少城市回来一比较,总感觉昆明是一个生活节奏慢的城市,又很象是一个比较适合生活的城市。这到是符合了喝茶所讲究的一种品味,一种细细的慢慢的体验吧。昆明也是这样的慢慢悠悠。在昆明的大街上,骑车的人也很少有你追我赶的情形,这是一个不急于要赶到哪去的城市。也许生活本身就是这样吧,也许是这个城市给人营造了舒适人生种种材料吧,在这个城市里天空蔚蓝,滇池水草丰美,鱼虾充足,阳光绚烂,气候宜人,吃喝玩乐样样都有。这个城市里最热门的话题就是去哪喝茶啊,到哪吃啊,上哪玩啊。就连说话也常带着“急什么啊,悠着点”之类的方言。昆明感觉是哪种最普通的甚至有点平庸的城市,是一个仅仅只是为了“过日子”而建成的城市。春天一来,昆明人要喝新鲜绿茶,夏天要吃...
· 茶文化―茶馆茶楼―杭州茶室的“吴越茶馆文化”
第一,是讲名菜配名水,品茗临佳境,能得茶艺真趣。表面看,杭州茶室,既没有功夫茶的成套器具,也没有四川茶馆坐椅壶碗配套及“幺师”的行茶绝技.但贵在一个“真”字。杭州人喝茶,主要讲西湖龙井,真正绝品龙井井不在龙井村,而在狮峰,一般人自是难得。但稍好一点的特级、一级龙井,也大可品尝了。龙井茶属典型绿茶类,它最好地保持了茶的本色。一杯茶沏出来,清彻无比,叶芽形状美丽而不失真。味亦清谈甜美,确有如饮甘露之感。西湖龙井所以能保持这种特点。与水有很大关系。虎跑为天下名泉,其他地区水质稻逊,但较内地江河之水也美得多。到杭州,游西湖,上灵隐,虎跑水加上等龙井,那是极大享受。妙就妙在无论茶与水,都不失真味。对茶中色、香、味的体验,不需雕琢粉饰。人们常说:“欲把西湖比西子,一浓妆淡抹总相宜”。西湖茶室也如此,不论在亭台楼谢之中,或是山间幽谷之处,或繁或简,总透着自然的灵气。第二,西湖案室,多了些“仙气”、“佛气...
· 茶文化―茶馆茶楼―长沙茶楼酒楼妙联多
清末民初,长沙的名茶异馔盛极一时,不少文人墨客,乐为茶楼酒馆写招牌题对联。最早要数李次青为天然居茶馆题联:“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此联用回文体,曾在国内流传。王湘绮题皇仓街醉仙小馆联:“既醉以酒;有仙则灵”。此联自然,不露痕迹,堪称大手笔。天然台系当时长沙最有名的茶馆,盖碗茶贵到百钱一盏,还是座无虚席。门前悬有谭延�]撰书一联:“客来能解相如渴;火候闲评坡老诗。”用了司马相如患了消渴症(糖尿病)和苏东坡赋诗论煮茶火候两个典,刻画茶馆,人入三分。加上他那笔麻姑仙坛的颜字,联书均妙,为该店生色不少。吴士苎系一落魄狂士,一怀在手,便灌夫骂座。他为半仙乐酒楼题一联,确有几分狂气,联去:“半盏、半瓯、半醉、半醒、偷得半日清闲,也算人生半乐;仙侣、仙朋、仙肴、仙酒,抬来仙姬共饮,胜似天上仙家。”东牌楼饮和祥餐馆悬有画竹名家栗谷青题联:“饮酒读离骚,也算屠门大嚼;和羹调鼎鼎,不如左手持鳌。”暗用四个...
· 茶文化―茶馆茶楼―茶寮、茶馆、茶楼
自古以来,品茗场所称之为“茶寮”、“茶室”、“茶肆”、“茶坊”、“茶屋”、“茶楼”、“茶摊”,以及如今盛名称呼的“茶馆”。各谓各异,但内容却大同小异。“茶寮”,也可叫“茶室”。一般是指个人专辟的煎茶、品茶,乃至于读书的“斗室”。这种“茶寮”,唐代已有。唐宣宗年间,洛阳有一和尚活到130岁,平时特别爱饮茶。宣宗问何药能如此长寿,僧答曰:“臣少也贱,素不知药,性惟嗜茶,凡履处惟茶是求,或遇百碗不以为厌。”(《旧唐书・宣宗本纪》)宣宗将他留下,住在京城保寿寺。他日常煎茶、饮茶的小房子,就称之为“茶寮”。明代杨慎《艺林伐山》:“僧寺茗所曰茶寮”。“茶馆”,追其历史,十分悠久。早在唐代开元年间,乡镇中有煎茶出卖的店铺,投钱取饮,这是“茶馆”的初级形式。到了宋代,以卖茶水为业的茶场以十分普及,特别是南宋京城的临安(今杭州市),茶坊林立,且大的茶坊陈设讲究,挂有名人书画,插有四时鲜花,同时兼卖“擂茶”和...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