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茶文化―茶馆茶楼―广州茶馆历久常新

2017-05-3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46
转发:0
评论:0
茶文化―茶馆茶楼―广州茶馆历久常新,   顾名思义,茶馆是人们饮茶场所的泛称,在广州,也是茶楼、茶居、茶艺乐园、茶艺
    顾名思义,茶馆是人们饮茶场所的泛称,在广州,也是茶楼、茶居、茶艺乐园、茶艺馆、茶道馆的统称。茶馆是弘扬茶文化的载体。
    广州茶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一百多年前,在清代的咸丰、同治年间,城乡普遍开设“二厘馆”,所谓“二厘馆”,就是茶价低廉,每位只收二厘(约相当于2文铜钱)而得名。这些茶馆,多是设备简陋的平房,供应清茶和充饥的大饱、松糕,所谓:“一盅两件”即一盅茶,两件点心。光绪前期,开始出现楼层建筑、室内装饰讲究、在食谱上推陈出新的茶楼,楼高三、四层,继而出现了不仅楼高而且装饰得雅名贵的茶居,如陶陶居、陆羽居等。因为有了个“居”字,广州人也把茶楼称为“茶居”,但茶楼的用名较普遍。“茶居”名称被沿用至今的很少了,如历久犹兴的“陶陶居”招牌就是康有为题字的,还有最近在广州马会新开张的六合茶居。
    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广州经济突飞猛进,人民生活明显提高,出现了以茶楼为主的各式茶馆。装潢上争妍斗丽,食谱上花样翻新。所谓“食在广州”,充分发挥这方面的优势,至今已发展到点心数百种,堪称全国之冠,形成广州茶楼的特色,具有很浓的岭南色彩。并以“水滚茶靓”招徕四方茶客。应市茶类丰富,其中以香高味醇的乌龙茶类为多,还有红茶、普洱茶、寿眉、龙井、花茶等。茗茶与精美食品、点心,相得益彰。
    现在广州经营的酒店、旅馆业单位有1500多家,专门经营饮食的有1.7万多家,无论你在酒店的餐厅中就餐,还是在食肆吃饭,服务员迎上来首先问你喝什么茶,并跟着向你献上所需要的茶,这样,广州的饮茶场所----“茶楼”可谓“星罗棋布,无处不有”。人们把“上茶楼饮茶”作为交朋接友、消闲遣兴、欢聚家常、相亲择偶、洽谈商务,以及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方式和场所。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茶艺馆在广州兴起,到现在,已有大大小小的茶艺馆近200多家。茶艺馆的兴起,标志着广州人对茶的消费有了新的升华,因为在茶楼、酒家的“饮茶”,毕竟是配合菜肴、点心,尽管是“三茶两饭”(广州人由当初饮早茶吃点心,发展到午餐、晚餐都饮茶),还是以菜肴点心为主,茶为次的。而在茶艺馆是对茶的专注细品,追求品茗的美妙境界。广州人饮茶,也经历了“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量变”,是指茶馆用茶品种数量增多了;所谓“质变”,是指广州人一改大饮大啜的饮茶风格,转向慢斟细品。简言之,即从“饮茶”转为“品茗”;茶艺馆向消费者提供了更佳的饮茶氛围;为顾客提供优质名茶;还以示范茶艺(主要是泡茶技术)提供优质服务。凡此集中体现了较强的专业性,因而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广州人还把上茶艺馆品茗视为休闲的高雅享受,是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体现。
    茶艺馆在提供品茗茶位的现场还展销名茶,并开办茶艺培训班、培训中心。
    广州茶艺馆的文化定位和经济定位,各具特色。有的由一家发展到数家连锁经营,多角经营。如同一字号茶艺馆、茶艺轩和设在大商场、大宾馆的茶叶店(售茶窗口)联营,并根据各自所在地消费层次差别,在特色创建上下功夫,如经常在下午茶时间内演奏中、西音乐,还结合举办书画作品展览、展销活动。更经常向茶客推介名茶、茶制品、茶具,还兼售茶文化书刊、用品、纪念品。
    近年来,茶艺馆结合旅游,吸引国内外游客,在郊区与茶生产、科研单位挂钩,开放部分茶园,建立品茶、观尝点,让游客自己采茶、制茶、品评,普及茶科学,推广茶艺,增进茶旅游情趣,成为旅游的好去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茶文化―茶馆茶楼―广州茶楼
广州人茶风盛行,饮茶又有吃点心和聊天的意思。广州的茶馆分为茶楼、茶居和茶室。茶楼规模大,茶居和茶室规模小、数量多。清代同治至光绪年间,广州的“二厘馆”茶楼遍布全城,每位茶价仅二厘,深受广大市民的欢迎。广州人经常在清晨泡杯茶,品尝两件点心。广州人爱上茶楼吃早茶,又叫“一盅两件”,就是一盅茶,外加两件点心。广州的茶楼备有各种香茶和点心。香茶有红茶、绿茶、乌龙茶和花茶;点心有叉烧包、虹饺、烧卖、酥饼、鸡粥、皮蛋粥、牛肉粥、鱼生粥、猪肠粉、云吞等。广东人爱到茶楼谈生意,不进茶楼,简直谈不了生意。茶楼在清晨6点钟开始营业,上午10点歇业。午宴又开始了。下午2点后,下午茶开始。午茶和早茶差不多,茶客大多是老广州人。饮早茶的大多是老头儿,饮午茶的大多是老太婆。午茶到下午5点歇业,接下来是热闹的晚餐。晚餐结束后,中青年纷纷来饮晚茶,开始了夜生活。晚茶的内容相对简单,但对于劳累一天的中青年来说,饮至深夜的晚...
· 茶文化―茶馆茶楼―广州:茶馆做起“西”文化
近日,在广州一些西式的高级茶饮也慢慢出现在消费者身边,带来了一个全新的茶文化。除了在一些店可以见到零散的一罐罐的西式茶叶出售外,近日,一些西式茶馆也逐渐出现在大街小巷。一家名为“H-TEA-O”的西茶馆以西方茶文化为主题,淡绿色的墙壁、松软的大沙发以及柔和的灯光都让人备感温馨,看似一个浪漫的小咖啡屋,其实经营的却是文化底蕴深厚的茶道。茶馆老板Tony是英国人,他介绍说,自己把世界各地最好的茶叶统统带入了H-TEA-O,包括欧洲、北美、印度、日本、南非、斯里兰卡,当然还有中国。比如老派的有伯爵茶、英式早餐茶、印度国宝大吉岭茶。二三十元一壶茶的价格定位,更是吸引了众多消费者。
· 茶文化―茶馆茶楼―古广州的茶楼
广州茶楼的前身是酒楼,可上溯到清代道光间区永利为最古,有绝诗说:“万瓦鳞鳞雉堞遮,小东门外一帘斜,永安桥畔行人识,二百年前旧酒家。”东堤的襟江酒楼亦古老,其联云:“襟上酒痕多,廿四桥头吹玉笛,江心云色重,万千帆影集金樽。”清代同治间,广州开业的茶座初称“居”,叫“上茶居”。好像惠爱路城隍庙口的福来居,太平路的陆羽居,第二甫的茅珍居,三甫的永安居,五甫的五柳居,十甫的陶陶居。及光绪间,“居”改称“楼”,叫做“上茶楼”。怪的是:“如”字号的茶楼涌出,自有其一段来历:光绪元年有陈惠如者,在惠爱中首创了“惠如楼”。后来,谭新义、谭晴波、赵俭生等先后集股开了众多“如”字号的茶楼,如珠玑路的多如楼,三角市的东如楼,海珠路的三如楼、惠福路的南如楼、卖麻街的福如楼、长堤五仙门的瑞如楼,河南堑口的天如楼、一德路的宝如楼,同兴街的九如楼等。既然是楼,那地下门市便用来卖糕点饼铒。楼上中间设厅堂雅座,周边设安静套...
· 茶文化―茶馆茶楼―茶馆
茶馆:是国人专门用作饮茶的场所,也是人们休息娱乐,买卖交易,问讯议事的地方,可谓老小咸宜,男女毕至的好去处。客人们来到茶馆,泡上一壶茶,"摆开龙门阵",啜茗清淡,好不安逸。在茶馆,"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人们不论职位高低,不分财产多少,大家一起喝茶,国事、家事、心头事,无所不谈。茶馆可称得上是一个"浓缩了的小社会"。茶馆,这种称呼多见于长江流域一带;在两广及海南等地,多称为茶楼;北方的京津等地,也有称作茶亭的。在历史上,还有茶寮、茶坊、茶肆、茶园、茶社、茶屋、茶室等称谓。虽然称呼有别,但形式和内容大抵相同。我国的茶馆,由来已久。在《广陵耆老传》中曾谈到一个神话故事。"晋元帝时(317-322年),有老姥每旦独提一器茗,往市鬻之,市人竞买,自旦至夕,其器不减。"这与现今的茶摊十分相似。南北朝时,又出现供喝茶住宿的茶...
· 茶文化―茶馆茶楼―茶寮、茶馆、茶楼
自古以来,品茗场所称之为“茶寮”、“茶室”、“茶肆”、“茶坊”、“茶屋”、“茶楼”、“茶摊”,以及如今盛名称呼的“茶馆”。各谓各异,但内容却大同小异。“茶寮”,也可叫“茶室”。一般是指个人专辟的煎茶、品茶,乃至于读书的“斗室”。这种“茶寮”,唐代已有。唐宣宗年间,洛阳有一和尚活到130岁,平时特别爱饮茶。宣宗问何药能如此长寿,僧答曰:“臣少也贱,素不知药,性惟嗜茶,凡履处惟茶是求,或遇百碗不以为厌。”(《旧唐书・宣宗本纪》)宣宗将他留下,住在京城保寿寺。他日常煎茶、饮茶的小房子,就称之为“茶寮”。明代杨慎《艺林伐山》:“僧寺茗所曰茶寮”。“茶馆”,追其历史,十分悠久。早在唐代开元年间,乡镇中有煎茶出卖的店铺,投钱取饮,这是“茶馆”的初级形式。到了宋代,以卖茶水为业的茶场以十分普及,特别是南宋京城的临安(今杭州市),茶坊林立,且大的茶坊陈设讲究,挂有名人书画,插有四时鲜花,同时兼卖“擂茶”和...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