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茶馆茶楼―京城又现书茶馆
在北京消失了近20年的书茶馆又回来了。由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连派评书唯一传人连丽如创办的京城第一家个人书馆“月明楼”上周在什刹海银锭桥畔的鸦儿胡同开张,除周一休息外,连丽如每晚7:45至9:15准时在那儿表演评书。这事近日引起新老评书听众的热切关注。昨晚,记者按址寻去,美美地当了一回听客。
“楼”里塞满人
虽然地处时尚热闹、酒吧林立的什刹海,鸦儿胡同里却安安静静的,暗暗的树影、灰灰的墙透着老北京的纯朴和本色。走进胡同不远,便见一座古色古香的小楼,上有“月明楼”3字,长长的红灯笼在阳春四月暖暖的夜风里晃呀晃。门前搁着大牌子,写明当晚说的书是连家看家戏――《东汉演义》,每位听众入场费10元。
“月明楼”是座“三位一体”的楼:酒楼、茶楼和以评书为主的曲艺楼。连丽如的书馆设在一楼大门边上,面积不大,布置得简单清雅。坐下喝茶要另付钱,最便宜的1元,贵的也不过十几元。时间刚到7:30,书馆里已经坐了八九成听众,有大爷大妈,可更多的是三四十岁的中青年人。7:45开场后,还陆续有人进场。最后,可容纳三四十人的书馆足足塞了五十多人。
表演“揪”耳朵
年过六旬的连丽如,腰板挺直,眼神透亮,话语铿锵,一下子就“揪”住了听众的耳朵。昨晚说的是岑彭、马武对花刀,马武大闹武科场的一节故事,连丽如深得其父评书大师连阔如真传,借鉴京剧中唱、念、做、打的手法把人物表演得栩栩如生,文生、武将姿态各异,传神的形象如在眼前。加上适当的方言以及马跑、马嘶等精彩口技,绘声绘色,跌宕起伏,令听众不由自主地沉浸其中,待听得一句“下回分解”,方才恍悟一个半小时已在不知不觉中悄悄溜走。好几位听众离座时恋恋不舍地跟连丽如打招呼:“您好好休息,明天再见。”
一心开书馆
据介绍,去年连丽如在朝阳区文化馆开设书场,但因非典而停止。去年10月,经过艰难的选址和融资,连丽如终于和几位朋友租下这小楼,忙了半年时间将其改造成如今的“月明楼”。连丽如表示,评书必须走进街头巷尾的百姓生活才有价值。在她父亲那个年代,北京有100多个书茶馆。她17岁登台,但自从18年前天桥书茶社没了以后,就再也没在真正的茶馆说过书了。现场说书和广播电视里的就是不一样,满堂精气神儿。培养年轻听众不容易,但是她有信心“你一个一个来,我一个一个地把你说住”。她说,从北京没了书馆的那天起她就想开书馆,至今已经有18年了。
北京西城区旅游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什刹海是北京21个历史文化保护区中面积最大、老北京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一块区域。该地区休闲产业的发展,需要更多充分体现老北京风味、传播民族文化的场所出现,希望“月明楼”起到龙头示范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