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茶文化―茶馆茶楼―津茶今说

2017-05-3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41
转发:0
评论:0
茶文化―茶馆茶楼―津茶今说,   早茶时,庆阳茶楼的老掌柜把供在佛龛上的紫砂壶捧下来,一掀壶盖,浓浓的茉莉花

    早茶时,庆阳茶楼的老掌柜把供在佛龛上的紫砂壶捧下来,一掀壶盖,浓浓的茉莉花香就盈满了茶楼。老掌柜对着满楼惊奇的茶客说:“这是闹大水前沏的茉莉大方,这么些天了,比新沏的还香,这是佛爷显神了!”
  “粉茗蕴香,借水而发,无水不可与论茶也。这神是海河的水!”一位儒雅的老茶客不信神,很内行地说。
  天津建城在海河岸边,天津人世代喝着海河的水。绵软甘甜的海河水培育了天津的茶文化,孕育了天津喝茶人。喝茶也成为了旧时天津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城11年(明永乐十三年,公元1415年),南方茶叶经京杭大运河源源不断地运到了津城。质优价廉的茶叶给天津带来了空前繁荣的饮茶局面,上及达官贵族,下至贩夫走卒,人人爱茶、饮茶,形成了“累日不食犹可,不得一日无茶”的饮茶风尚。一时间津城大街小巷的茶摊、茶馆应运而生。管窥南市地区茶馆业的兴旺发达就可说明这一点。以著名的庆阳茶楼(现建物街与清和街交口)为起点,往北有大的茶楼:双和、华楼、华园、玉壶春、中华等;往西有新声、启明及东兴市场中的茶楼、说书茶馆20几家;还有上光明、上平安、大舞台、庆云、丹桂、群英、升平、聚华、燕乐等;有的虽叫戏院,却以卖茶座为主,把正对舞台的好座位辟为池座、包厢来卖茶。路厅、巷口的大碗茶摊也比比皆是。
  大运河带来的繁荣的商品经济和发达的城市商业使得南市茶馆数量多、种类全,形式不同,各具特色。茶馆、戏院老板还把为宫廷、富豪、兵营演出的,像杨小楼、荣剑尘、刘宝全、白云鹏、陈士和、张寿臣、白玉霜、金刚钻等等演艺界名家请来,为茶客演出,日夜两场,吸引着王公贵族、富商大贾、文人墨客、退隐寓公,来此休闲娱乐,约客会友,买卖交易,信息交流。三教九流、五行八作,不分贵贱都可到这些地方喝茶聊天,他们都是以茶为载体,不同身份的茶客,在同一种宽松的氛围里,扩大生活空间。茶馆、戏院里的说说唱唱,潜移默化地起着“说书唱戏比喻人”的作用。
  21世纪的今天,天津茶馆、茶楼已旧貌换新颜。“水是茶之母”,日夜奔流不息的海河水,滋润着天津的喝茶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海河造就了天津人的直率、活泼、不僵化的性格。现在更多的嗜茶人,除了时而光顾茶艺馆,还购置了精美茶具,闲时就在家中与家人品饮,或与二三知己雅聚,其间主人的敬茶,作为一种礼节,使主客感情交融,把生活中的浮躁、工作中的牢骚消弭于茶中。天津人喝茶早已不再只钟情于茉莉花茶,绿茶、乌龙茶、普洱茶等也成了不少人的新宠。新的茶馆、茶楼深知好茶需好水的道理,有的汲茶园附近寺庙里的泉水,有的用盘山泉水烹茶,他们在提升对茶的品鉴水平的同时,也在丰富着茶的精神内涵,以及更多的茶以外的情致。
  滚滚海河水,潺潺盘山泉。天津茶文化受到了世界各国茶界的关注,他们不远万里来到津门,交流茶文化,如日本著名茶道流派“里千家”已百次以上访华,去年在天津与南开大学共同主办了茶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分别在天津商学院、南开大学创建茶室,创办茶道的短期培训班。有600年历史的天津城,它的茶文化积淀正在注入鲜明的新时代色彩。
得天地造化的海河水,放进几片茶叶便一下增加了那么多的内容,平添了那么多的情趣,从中得到了那么多的享受,这是海河儿女的福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茶文化―茶馆茶楼―话说茶馆
茶馆在我国,由来已久。南北朝时,出现了喝茶住宿的茶寮,它可说是现今茶馆的雏型。而关于茶馆的最早文字记载,则是唐代封演的《封氏闻见记》,书中记载:“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色额甚多。”宋代,以卖茶为业的茶肆、茶坊已很普遍。明代,茶馆有了进一步发展,讲究经营买卖,对用茶、择水、选器、沏泡、火候等都有了一定的要求。与此同时,卖大碗茶业在京城日渐兴盛,并被列入三百六十行中的正式行业之一。清代,由于满族八旗子弟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坐茶馆成了他们消遣时间的重要形式,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茶馆业的兴旺发达。据考,清代时的北京茶馆,主要分为三类:一是茶饭兼营的茶馆,这类茶馆的字号多冠以“天”字,著名的有“天福”、“天禄”、“天泰”、“天德”等。二是只卖茶的茶馆,但可进行“手谈”(下围棋、象棋)、“笔谈”(猜谜语),有的还有...
· 茶文化―茶馆茶楼―天津茶社
天津是金元以后由于运河与海漕的需要而形成,近代以来是北方的重要工商都会。其地虽近京师,也学习了北京茶馆文化的一些内容,用主要特点还是服务于工商和一股市民的需要。天津茶馆也叫茶楼、茶社,除正式茶馆外,集体饮茶之地在旧中国还有澡堂、被院、饭庄、茶空摊位。天津正式茶楼类似北京大茶馆,经常是卖茶兼有小吃、清唱、评书、大鼓。每客一壶一杯,联袂而至者可以一壶几杯。茶客三教九流,边饮、边吃、边欣赏节目。有的措茶楼来“找活”,漆工、瓦工、木匠,一坐半天,等待主顾。茶楼也常是古一玩交易之地。“三德轩”茶楼,早晨是工匠喝茶找事做的时间,中午则添唱评书大鼓。“东来轩”茶楼,早茶多是厨师,晚茶则是演员与票友联谊清唱。如著名京剧演员侯喜瑞等便是东来轩的一常客。还有些菜楼是不同阶层的人清闲、看报、交流信息或棋友们下棋的场所。总之,天津茶楼不像北京那样分类细致,也不像;朋川、杭州地方风味独特,大多是适于各方客商的综合性...
· 茶文化―茶馆茶楼―初到成都说茶馆
未到成都时,就听人介绍,成都的小吃多而别具风味,茶楼茶馆多且格调不俗。因而一到成都,一找小吃,二奔茶馆。但是,因同行的两位老马都是地道的穆斯林,只好割爱,眼巴巴地看着热气腾腾而又香味四溢的小吃,不能大吃一顿,口谗得很。心痒得很。好在,茶馆他们是可以去的,总算可以了却我的一个心愿了。广州人又吃早茶、晚茶的习惯,其实还是以吃为主,茶只是一个点缀,但一个虚名,因此算不上是真正的品茶,也算不上是真正的茶馆;在内蒙、新疆,虽然茶在生活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但大都是以劣质的砖茶为主(尽管风味十分独特),粗粗的茶梗,细细的茶末,用来除油腻,助消化确有奇效,若用来品味,未免有些说不出口;兰州人爱喝三泡台,茶叶拌上冰糖、枸杞、桂圆等,用盖碗一泡,当地人称之为“碗子”,到有点品茶的意思了。但毕竟大都是餐前饭后的小插曲,独自出来自立门户的时候少,有也大都之在旅游点,形不成气候。成都则不然,茶馆,其实成都人叫茶铺...
· 茶文化―茶馆茶楼―话说北京的茶馆
大茶馆大茶馆在清代北京走过红紫大运。八旗二十四固山,内务府三旗、三山两火、仓库两面,按月整包关钱粮,按季整车拉俸米。家有余粮、人无菜色,除去虫鱼狗马、鹰鹘骆驼的玩好以外,不上茶馆去哪里消遣?于是大茶馆便发达起来。高的高三哥,矮的矮三哥,不高不矮的横三哥。蒙七哥、诈七哥、小辫赵九哥,“有人皆是哥,无我不称弟”,大家都是座中常客。北京以先的大茶馆,以后门外天汇轩最大,后毁于火,又成天汇大院,曾一度开办市场,其大可知。东安门外汇丰轩为次大。茶座以前都用盖碗。原因是:第一,品茶的人以终日清谈为主旨,无须多饮水。第二,冬日茶客有养油葫芦、蟋蟀、咂嘴、蝈蝈,以至蝴蝶、螳螂的,需要暖气嘘拂。尤其是蝴蝶,没有盖碗暖气不能起飞,所以盖碗能盛行一时。在大茶馆喝茶价廉方便,如喝到早饭之时需要回家吃饭,或有事外出的,可以将茶碗扣于桌上,吩咐堂倌一声,回来便可继续品用。因用盖碗,一包茶叶可分两次用,茶钱一天只付一次...
· 茶文化―茶馆茶楼―茶寮、茶馆、茶楼
自古以来,品茗场所称之为“茶寮”、“茶室”、“茶肆”、“茶坊”、“茶屋”、“茶楼”、“茶摊”,以及如今盛名称呼的“茶馆”。各谓各异,但内容却大同小异。“茶寮”,也可叫“茶室”。一般是指个人专辟的煎茶、品茶,乃至于读书的“斗室”。这种“茶寮”,唐代已有。唐宣宗年间,洛阳有一和尚活到130岁,平时特别爱饮茶。宣宗问何药能如此长寿,僧答曰:“臣少也贱,素不知药,性惟嗜茶,凡履处惟茶是求,或遇百碗不以为厌。”(《旧唐书・宣宗本纪》)宣宗将他留下,住在京城保寿寺。他日常煎茶、饮茶的小房子,就称之为“茶寮”。明代杨慎《艺林伐山》:“僧寺茗所曰茶寮”。“茶馆”,追其历史,十分悠久。早在唐代开元年间,乡镇中有煎茶出卖的店铺,投钱取饮,这是“茶馆”的初级形式。到了宋代,以卖茶水为业的茶场以十分普及,特别是南宋京城的临安(今杭州市),茶坊林立,且大的茶坊陈设讲究,挂有名人书画,插有四时鲜花,同时兼卖“擂茶”和...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