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茶文化―茶馆茶楼―扬州的茶社(2)

2017-05-3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309
转发:0
评论:0
茶文化―茶馆茶楼―扬州的茶社(2),   幸好街头巷尾茶馆犹存,为日渐孤单的闲人提供了最后的阵地。扬州的慢,才不至于

    幸好街头巷尾茶馆犹存,为日渐孤单的闲人提供了最后的阵地。扬州的慢,才不至于失传。扬州的茶道,才不至于失传。比时代慢半拍的扬州,在茶馆里打瞌睡。不知今夕何夕。

    坐在扬州慢茶社里,我仿佛也接受了某种心理暗示:慢一点,再慢一点……恍惚之间,如同回到了遥远的富春茶社:“这富春在扬州人看来,不但点心好,茶好,桌子也清洁。茶是用龙井、珠兰、魁针三种茶叶搀和起来的,龙井取其色,珠兰取其香,魁针取其味。如是一杯茶能色香味俱全,这不够人赞美吗?至于桌子,一般茶社里的都是油腻不堪,可是这在富春,却可使茶客们放心。洁白的衣袖即使久压在桌上,也不会被玷污了。因为那里对于每张桌子,每天都要刮垢磨光的。”(洪为法语)在这窗明几净的环境里,我不禁想再多呆一会儿。于是又点了一壶龙井。在瘦西湖边,喝西湖的龙井,多有趣味呀。就当“偷得浮生半日闲”吧。也算是在扬州做一回“冒牌”的闲人。

    减肥的西湖,瘦瘦的西湖,不在杭州,在扬州。春天,我很容易闹一些误会:以为杭州变样了,以为西湖生病了―――抑或把自己,当成了另一个人。幸好月亮也开始节食,努力保持少女的体型。今天晚上,它比纸还薄,剪贴在客店的窗口。瘦西湖并不孤独。而诗人同样没有发福的迹像,诗人只能体会到衣带渐宽的感觉。在二十四桥的这一端,我系紧鞋带,仿佛为了更好地拴住自己。是的,风太大了(可我又不甘心被风吹走)。是的,我有点神情恍惚。扬州,我又来了。我比瘦西湖还要瘦……

    一壶龙井使我成了诗人,产生了以上的联想。好啊,在扬州的茶馆里,我又有了写诗的欲望。写诗跟品茶一样,也是需要慢的,低斟浅酌。梦想的诞生,需要慢慢地呵护,因为它是易碎品,必须轻拿轻放。

    杜牧说得好:十年一觉扬州梦。一个珠圆玉润的梦,可以做十年,百年甚至千年,这才显出扬州的伟大。扬州啊,你有着伟大的慢,不变的慢。你因为慢,因为不变而伟大。

    还有比扬州更慢的地方吗?

    我渐渐爱上了扬州的慢。越是慢的地方,越令人难忘。连忘却,都会变得很慢、很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茶文化―茶馆茶楼―扬州的茶社(1)
重游瘦西湖,发现新开的一家叫扬州慢的茶社,我下意识地放慢了脚步。仿佛不这样就对不起这好听的名字。我对书法没什么研究,辨认不出牌匾是哪位大腕题写的,但是那里面飘出的茶香却很有力。我想,纵然旅行的日程安排再紧,也无妨进去坐一会儿。或许能因之而认识到另一个扬州。一个超脱了霓虹灯、广告牌与电子表的古老而闲适的扬州。扬州慢,是宋朝就有的词牌。姜夔曾写过:“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诗人们用温柔的舌头舔着,像要把口中的一块糖含化,可直到今天,它还是甜丝丝的。唐诗里的扬州,宋词里的扬州,元曲里的扬州,乃至明清小说里的扬州,浓得化不开。坐在藤椅上,捶捶酸痛的双腿,泡一壶茶,扬州真的慢下来了。漂浮在水面,返老还童般呈现出碧绿的颜色。现代化城市所特有的噪音与空气污染,远了。这家仿古建筑的茶社,从厅堂的摆设到服务员的打扮,都弥漫着怀旧的味道。老式留声机里放出的音乐是《梁祝》,...
· 茶文化―茶馆茶楼―南京的茶社
在北京,洋味十足的三里屯酒吧使象征着一个旧时代的老舍茶馆相形见拙。而在我的故乡南京,却很难见到酒吧的踪影,茶馆的生意依然红火。可见南京是一座很传统的城市。这恐怕跟南京人的性格有关。就像我的舅舅来北京旅游,有一天晚饭时突然要我下一碗面条给他吃。因为事先没预备,我有点为难:“面条有什么好吃的?”他犹豫再三还是说了:“今天是我生日。”我赶紧要去楼下的超市买一个蛋糕,被他劝阻了:“中国人过生日,还是吃面条合适。”他发现冰箱里有几袋康师傅,就说:“用这个代替也可以。”那天晚上,舅舅象征性地用方便面度过了自己的生日。一袋康师傅,成了他的长寿面。他觉得还是插满蜡烛的比奶油蛋糕更像一种仪式。我舅舅是很典型的南京人。我有许多老乡自南京来,都要慕名去三里屯酒吧一条街逛逛,结果却总是失望:“多挤呀,多闹呀,怎么也不如泡茶馆舒服!”他们最烦的是有摇滚乐队伴奏的那种,从对茶馆与酒吧的好恶,也体现了两座城市的区别,南...
· 茶文化―茶馆茶楼―天津茶社
天津是金元以后由于运河与海漕的需要而形成,近代以来是北方的重要工商都会。其地虽近京师,也学习了北京茶馆文化的一些内容,用主要特点还是服务于工商和一股市民的需要。天津茶馆也叫茶楼、茶社,除正式茶馆外,集体饮茶之地在旧中国还有澡堂、被院、饭庄、茶空摊位。天津正式茶楼类似北京大茶馆,经常是卖茶兼有小吃、清唱、评书、大鼓。每客一壶一杯,联袂而至者可以一壶几杯。茶客三教九流,边饮、边吃、边欣赏节目。有的措茶楼来“找活”,漆工、瓦工、木匠,一坐半天,等待主顾。茶楼也常是古一玩交易之地。“三德轩”茶楼,早晨是工匠喝茶找事做的时间,中午则添唱评书大鼓。“东来轩”茶楼,早茶多是厨师,晚茶则是演员与票友联谊清唱。如著名京剧演员侯喜瑞等便是东来轩的一常客。还有些菜楼是不同阶层的人清闲、看报、交流信息或棋友们下棋的场所。总之,天津茶楼不像北京那样分类细致,也不像;朋川、杭州地方风味独特,大多是适于各方客商的综合性...
· 茶文化―茶馆茶楼―深圳茶馆:青藤茶社
熟悉深圳的人,对青藤茶社“民间博物馆”的大名怕是早有耳闻。其实,青藤的三楼也是个冬日晒阳儿的绝妙去处。三百多平米的大厅,是古意深浓的敞开式悬檐,南北两墙没有封闭,三十多米没有一根柱子,玄妙的设计着实让人惊叹――相比整个古朴庄重的茶社,三楼通透的茶座儿就像大宅门内的休闲别苑,风韵中不失典雅,很是清爽。白墙灰瓦、翘檐平脊的青藤茶社,的确有种大家闺秀的雍容。沿着木楼梯抬级而上,见了那些珍贵的名人字画、奇石古玩,久违的老式帐台、茶罐、提篮、米桶、喜担,清新的民俗壁画,古朴的剪纸窗花,你会暗自思忖,这间乍瞧朴实无华的古老民居,究竟还藏了多少宝贝。宝贝自然是不能挂在露天处招摇的,因此,三楼又是一番别样风情。一上三楼,几只鸟就冲我们莺声鸣啼,煞是欢喜。细看看,中庭四角悬有四只鸟笼,红嘴黄绿毛皮的鹦鹉、画眉、相思鸟圈于其中,撒着欢儿地啼叫。找张茶位,随意坐下,光滑古旧的藤椅有种沉甸甸的板实,做工也极精细。...
· 茶文化―茶馆茶楼―袖珍茶馆“旧”到骨髓(2)
测风水的鲁班尺将视线所及略挑一二说之,这茶馆的“雅”便了然于心:门口一进来就能看到的一个像供桌一样的桌子,那是明代的翘头几;茶食边上的柜子是清末的东西,本来不是什么罕物,却因为是一整棵的银杏木雕成,所以也费了不少口舌才从浙江的一个村子里“淘”得。那边展示柜里,还有一把“鲁班尺”,打着“天下第一匠”鲁班的旗子,却并不是什么用来造房子筑路的尺子,而是专门用来测吉凶、风水的尺子。鲁班尺的具体测法,繁琐复杂,个中奥妙都已在尺子上明示了。青山绿茶50元1人挺吃品相★★★口感★★★★一方水土一方人,同样,一方水土一种茶。惠风堂的青山绿茶采自安徽泾县海拔1000多米的山上。不同于其他已经“规模化种植”的茶山,此处的茶树依然保留着它最原始的零星分布:这里一丛,那里一茬。偏偏当地的茶农又任其自由生长,唯一要伺弄的也就是作些简单的修剪,免得它们长得太高。如此“缺少商业味”的茶叶,匹配同样“赚不了钱”的惠风堂自...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