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茶文化―品茶论道―中国茶道的虚静之美

2017-05-3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58
转发:0
评论:0
茶文化―品茶论道―中国茶道的虚静之美,  我国茶道审美文化的最著特征之一,即乃虚静这这美也。虚者,即虚无之谓也。就大处

   我国茶道审美文化的最著特征之一,即乃虚静这这美也。

虚者,即虚无之谓也。就大处来说,天地本是从虚无而来,万物本是由虚无而生。就小处来说,静乃始于虚也。有虚才有静,无虚则无静。虚静之间的辩证关系之真谛,即在此也。

不过,有些作者对于虚静的释义,却止是着眼于一个“静”字。甚至更把“虚”“静”之间的辩证关系、主从关系,全然倒置过来,说什么“静则明,静则虚,静则虚怀若谷,静则内敛含蓄”云云;并说,“欲达茶道通玄境,除却静字无妙法”。此类说法,真叫人听了之后即使思忖再思忖,却依然不得其解焉。

我联想到苏轼的一首诗作。此诗即把虚静之说作为吟咏的题材,赞曰:


欲令诗语妙,

无厌空且静;

静能了群动,

空故纳万境。


他这里说的“空且静”,即虚静之谓也。诚然,虚无才堪纳万境,一切动态之美,一切静态之美,皆堪纳于虚无之中。诗道审美如斯,茶道审美亦如斯也。

对于虚静的论述,王蒙先生就曾有过一番精诣之论,他说:“一切来自虚无,虚无中产生了一切,虚无又接受、容纳了一切,这虚无不也是并不绝对地虚无,而是充实的伟大的虚无吗?”斯言确然也,虚无精神既能抛却一切,虚无精神却又能容纳一切。这不正是中国茶道的虚无之美的真髓之所以么?

此外,弘一法师对于虚静的诠释,也说得非常明白而深切。他说,“不为外物所动谓之静,不为外物所实为之虚。”这就从哲学理念上一语道破了“虚”与“静”的实质精神。诚然,人们处于世俗生活之中,其内心世界被外物所实,或所动的时候,每每亦在所难免。那么一旦被外物所实,或是被外物所劝之后,自然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暂时地失却虚静。而通过一番自我调节之后,仍会恢复过来的,即仍会还之以虚静状态。但这番回复不会是一劳永逸的。这种虚静状态的时而失却,时而复得,如此循环往复,会形成内心世界的一种矛盾运动。而不断地解决这种矛盾,就正是今昔学人并茶人秉持虚静之说的本意之所在也。

中国茶道的这个虚静之美,极富我国传统审美文化的特色。比之日本“茶道四规”中所言的枯寂之美,亦称沉寂之美、静寂之美,两者则有着本质上的差异。日本茶道文化属于禅道文化,亦即佛门文化的性质。在日本茶道中,其一招一式,一举一动,都得要表达佛门的教义并教规。正如日本禅师寂庵宗泽所说的那样:“茶意即禅意也,因此舍掉禅之外,就没有茶意;不知道禅味的话,也就不知道茶叶。”(引自《寂庵和尚禅茶录》)这证明着,日本茶道就其本质来说,它只不过是一种禅道模式耳。他们奉行的茶道美学,则是禅味至上主义的禅道美学,始终至虔至诚地追求那种充满禅道理念的枯寂之美。所以,在日本茶道压根儿就无法感悟中国茶道的虚静之美。谁若是让心灵世界的全部空间,统统给宗教的教义并教规挤塞得满满的,哪里还有什么感悟茶道的虚静之美可言呢。

上述关于中国茶道审美文化中的虚静之说并不玄奥,你只须明白一点,即静乃始于虚这个道理,就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每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之空间,通常情况下,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外物所实、所压之苦:诸如繁忙的公务啦,家庭的琐事啦,不幸的遭遇啦,突来的刺激啦,偶得的烦恼啦,这些如果统统都挤轧和堆垒在一起,你那内心世界哪里还有虚空的余地呢。若在这时品茗审美,你就得行把心灵空间的那些挤轧之物、堆垒之物,尽量排解开去。你排解得愈快、愈多,内心世界的空间便愈大,从而你才堪得以静下神来,定下心来,开始走进品茗审美的境界,以及赏鉴茶道文化生活中的择器之美,择水之美,择侣之美,择境之美。这一切,不正是属于虚静之美的境界么?

由斯可知,历代诗人兼茶人在从事咏茶的创作生活之中,在茶道审美的感悟并吟咏之中,自然皆离不开亦虚亦静的精神氛围与精神境界。尤其当心灵世界的静氛形成之时,则更给茶道审美感悟并咏茶创作营造了最佳契机。禅有禅悟,茶有茶悟,然而它们却是两类不同性质的感悟。就是茶道审美与咏茶创作来说,茶悟出茶思,茶悟出茶情,茶悟出的是不失茶氛的灵气,茶悟出的是不失茶韵的美感,这一切皆跟所谓禅悟迥乎其异也。须知,由茶悟而升华再升华,即堪达于无穷美妙的艺术境界,甚至达于象卢仝在《七碗茶诗》中所讴歌的那般如梦如幻,如恍如惚,如通仙灵,如御清风的诗性境界。且看这不就是中国茶道及其审美文化,包括虚静之美所达到的一种最高精神境界并艺术境界么?

或问,这虚静之“静”,是不是意味着自始至终须“静”得鸦雀无声,须“静”得肃穆庄严,就跟日本茶道那般地枯寂然呢?不,当然不是这样。中国茶道审美文化中的这个虚静之说,实质上是指心灵世界的虚静,至于外界环境的宁静,则兼顾即可也。只要自我心灵不失虚静,则茗叙也罢,说笑也罢,听曲也罢,赏戏也罢,直至在啜茗中兴之所至,或则朗吟,或则放歌,或则手舞足蹈,皆无不可也。无怪乎蜀都一带茶馆,历来盛行着摆龙门阵的俗风,那就叫作静中有闹,闹中有静,雅中有俗,俗中有雅,我想,这可以说是虚静之美的一种动态样式,动态风貌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茶文化―品茶论道―中国茶道:“静”
中国茶道是修身养性,追寻自我之道。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必由途径。如何从小小的茶壶中去体悟宇宙的奥秘?如何从淡淡的茶汤中去品位人生?如何在茶事活动中明心见性?如何通过茶道的修习来澡雪精神,锻炼人格,超越自我?答案只有一个――静。老子说:“至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庄子说:“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水静伏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老子和庄子所启示的“虚静观复法”是人们明心见性,洞察自然,反观自我,体悟道德的无上妙法。道家的“虚静观复法”在中国的茶道中演化为“茶须静品”的理论实践。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中写道:“茶之为物,……冲淡闲洁,韵高致静。”徐祯卿《秋夜试茶》诗云:静院凉生冷烛花,风吹翠竹月光华。闷来无伴倾云液,铜叶闲尝字笋茶。梅妻鹤子的林逋在《尝茶次寄越僧灵皎》的诗中云:白云南风雨枪新,腻绿长鲜...
· 茶文化―品茶论道―“静”中国茶道修习的必由之径
中国茶道是修身养性,追寻自我之道。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必由途径。如何从小小的茶壶中去体悟宇宙的奥秘?如何从淡淡的茶汤中去品位人生?如何在茶事活动中明心见性?如何通过茶道的修习来澡雪精神,锻炼人格,超越自我?答案只有一个――静。老子说:“至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庄子说:“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水静伏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老子和庄子所启示的“虚静观复法”是人们明心见性,洞察自然,反观自我,体悟道德的无上妙法。道家的“虚静观复法”在中国的茶道中演化为“茶须静品”的理论实践。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中写道:“茶之为物,……冲淡闲洁,韵高致静。”徐祯卿《秋夜试茶》诗云:静院凉生冷烛花,风吹翠竹月光华。闷来无伴倾云液,铜叶闲尝字笋茶。梅妻鹤子的林逋在《尝茶次寄越僧灵皎》的诗中云:白云南风雨枪新,腻绿长鲜...
· 中国茶道的虚静之美
我国茶道审美文化的最显著特征之一,即乃虚静之美也。追溯历史,早在先秦时代,诸子百家对于虚静之说,就曾经有过种种论述,云: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天地之本也……虚静之说,本是根底于道家的审美学说。虚者,即虚无之谓也。就大处来说,天地本是从虚无而来,万物本是由虚无而生。至于就小处来说,即如我国茶道审美文化中的这个虚静之美,其“虚”与“静”之间的辩证关系则亦不例外。这就是说,静乃始于虚也。有虚才有静,无虚则无静。虚静之间的辩证关系之真谛,即在于此。中国茶道的虚静之美,极富我国传统审美文化的特色。比之日本“茶道四规”中所言的枯寂之美,亦称沉寂之美、静寂之美,两者有着本质上的差异。这是因为,日本茶道文化属于禅道文化,亦即佛门文化的性质。故尔就日本茶道来说,他们在茶事操作的程式中,在茶道审美的过程中,其一招一式,一举一动,都需要表达佛门的教义并教规。这就正如日本禅师...
· 茶文化―品茶论道―中国茶道
茶道发源于中国。中国茶道兴于唐,盛于宋、明,衰于近代。宋代以后,中国茶道传入日本、朝鲜,获得了新的发展。今人往往只知有日本茶道,却对作为日、韩茶道的源头、具有一千多年历史的中国茶道知之甚少。这也难怪,"道"之一字,在汉语中有多种意思,如行道、道路、道义、道理、道德、方法、技艺、规律、真理、终极实在、宇宙本体、生命本源等。因"道"的多义,故对"茶道"的理解也见仁见智,莫衷一是。笔者认为,中国茶道是以修行得道为宗旨的饮茶艺术,其目的是借助饮茶艺术来修炼身心、体悟大道、提升人生境界。中国茶道是"饮茶之道"、"饮茶修道"、"饮茶即道"的有机结合。"饮茶之道"是指饮茶的艺术,"道"在此作方法、技艺讲;"饮茶修道"是指通过饮...
· 茶文化―品茶论道―中国茶道
“茶道”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也被认为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茶道最早起源于中国。“真”是中国茶道的起点也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中国茶道在从事茶事时所讲究的“真”,即茶应是真茶、真、真味;环境最好是真山真水;挂的字画最好是名家名人的真迹;用的器具最好是真竹、真木、真陶、真瓷;对人要真心,敬客要真情,说话要真诚,心境要真闲,要追求道之真、情之真、性之真。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