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茶文化―品茶论道―茶道源于中国又失于中国

2017-05-3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28
转发:0
评论:0
茶文化―品茶论道―茶道源于中国又失于中国,饮茶最早起源于中国。中国人至少在唐朝时就率先将茶饮作为一种修身养性之道。唐朝

  饮茶最早起源于中国。中国人至少在唐朝时就率先将茶饮作为一种修身养性之道。唐朝《封氏闻见记》中记载:“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这是现存文献中对茶道的最早记载。当时社会上茶宴已很流行,宾主在以茶代酒、文明高雅的社交活动中,品茗赏景,各抒胸襟。唐吕温在《三月三茶宴序》中对茶宴的优雅气氛和品茶的美妙韵味,作了非常生动的描绘。


  目前饮茶的习惯已风靡全球,东西方各族裔对茶文化都不再陌生。然而中国古人喝茶更注重的是精神上的感受。唐代刘贞亮在《饮茶十德》中明确提出:“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当时寺院僧众念经坐禅时,皆以茶为饮,清心养神。


  宋徽宗赵佶也是一个茶饮的爱好者,他认为茶的芬芳品味能使人闲和宁静、趣味无穷:“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知矣。中澹闲洁,韵高致静…”

  南宋绍熙二年(公元1191年)日本僧人荣西首次将茶种从中国带到日本,从此日本才开始遍种茶叶。到明朝时,千利休把日本茶道精神概括为“和、敬、清、寂”,又名日本“茶道四规”。他要求人们通过饮茶进行自我反省,彼此沟通,于清寂之中去掉自己内心的尘垢和彼此的芥蒂,以达到修行的目的。
  在韩国,由于受儒家思想影响很大,朝鲜茶道引入了儒家“中正”的思想,提出了“清、敬、和、乐”或“和、敬、俭、真”这样的韩国茶礼。

  然而由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特别是中国古人把茶道和修行融合在一起,很难用几个具体的字来概括中国茶道精神。现代有人提出中国的茶德应是“廉、美、和、敬”,也有人主张“理、敬、清、融”或“和、俭、静、洁”或“美、健、性、伦”。

  现在大陆人品茶,除了感官上的品味刺激外,很少有人能感受到佛教圆通空灵、道教之幽玄旷达、儒家文雅含蓄的意境之美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茶文化―品茶论道―中国茶道
茶道发源于中国。中国茶道兴于唐,盛于宋、明,衰于近代。宋代以后,中国茶道传入日本、朝鲜,获得了新的发展。今人往往只知有日本茶道,却对作为日、韩茶道的源头、具有一千多年历史的中国茶道知之甚少。这也难怪,"道"之一字,在汉语中有多种意思,如行道、道路、道义、道理、道德、方法、技艺、规律、真理、终极实在、宇宙本体、生命本源等。因"道"的多义,故对"茶道"的理解也见仁见智,莫衷一是。笔者认为,中国茶道是以修行得道为宗旨的饮茶艺术,其目的是借助饮茶艺术来修炼身心、体悟大道、提升人生境界。中国茶道是"饮茶之道"、"饮茶修道"、"饮茶即道"的有机结合。"饮茶之道"是指饮茶的艺术,"道"在此作方法、技艺讲;"饮茶修道"是指通过饮...
· 茶文化―品茶论道―中国茶道
“茶道”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也被认为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茶道最早起源于中国。“真”是中国茶道的起点也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中国茶道在从事茶事时所讲究的“真”,即茶应是真茶、真、真味;环境最好是真山真水;挂的字画最好是名家名人的真迹;用的器具最好是真竹、真木、真陶、真瓷;对人要真心,敬客要真情,说话要真诚,心境要真闲,要追求道之真、情之真、性之真。
· 茶文化―品茶论道―中国茶道:“儒”
中国茶道思想融合了儒、道、佛诸家的精华而成,其中儒家思想是主体。儒家思想不仅是封建产物,但作为一种精神思想,在不同朝代的应变、发展中表现出极大的生命力。他的特点便是时时刻刻,无处不在,在日常生活中、在小事中。儒家主张在饮茶中沟通思想,创造和谐气氛,增进友情。且各家茶文化精神都是以儒家的中庸为前提。清醒、达观、热情、亲和与包容,构成儒家茶道精神的欢快格调,这既是中国茶文化的主调,也是与佛教禅宗的重要区别。儒家茶道是寓教于饮,寓教于乐。在民间茶礼、茶俗中儒家的欢快精神表现特别明显。
· 茶文化―品茶论道―中国茶道:“怡”
中国茶道是雅俗共赏之道,它体现于平常的日常生活之中,它不讲形式,不拘一格。突出体现了道家“自恣以适己”的随意性。同时,不同地位、不同信仰、不同文化层次的人对茶道由不同的追求。。历史上王公贵族讲茶道,他们中在“茶之珍”,意在炫耀权势,夸示富贵,附庸风雅。文人学士讲茶道重在“茶之韵”,托物寄怀,激扬文思,交朋结友。佛家讲茶道重在“茶之德”意在去困提神,参禅悟道,间性成佛。道家讲茶道,重在“茶之功”,意在品茗养生,保生尽年,羽化成仙。普通老百姓讲茶道,重在“茶之味”,意在去腥除腻,涤烦解渴,享受人生。无论什么人都可以在茶事活动中取得生理上的快感和精神上的畅适。可抚琴歌舞,可吟诗作画,可观月赏花,可论经对弈,可独对山水,亦可以翠娥捧瓯,可潜心读《易》,亦可置酒助兴。儒生可“怡情悦性”,羽士可“怡情养生”,僧人可“怡然自得”。中国茶道的这种怡悦性,使得它有极广泛的群众基础,这种怡悦性也正是中国茶道区...
· 茶文化―品茶论道―中国茶道溯源
茶是一种深沉而隽永的文化。毋庸置疑要,中国茶已是华夏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已成为流淌在这个古老民族躯体里的悠久而青春的血液。中国茶道,就是中国人的良心和普遍人性。一份人类文化的形成,取决于生命意志的积淀和历史时空的传承。一部中国茶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国茶文化史,就是一部中国人观感世界与佛道儒一起顿悟的历史。从神农氏开始的咀嚼,到陆羽的形神发展,我国就一直生活在茶香氤氲、茶道悠扬之中……《茶经》是一条漂满色、香、味和气的河,“茶圣”陆羽所用惟一原料就是茶,他让《茶经》“千古流芳”,突破民族特色和人文精神的茶道境界,陆羽用他的生命写成,中国茶文化从此更加鲜活起来。《茶经》是一部茶学百科全书,因为它囊括了有关茶的基本思想和知识;《茶经》是中国茶道美学的开始,因为它奠定了有关茶的科学和艺术的基础。三卷《茶经》,三棵长盛不衰的中国茶树,三杯溢满中国思想和文化的清灵香茶,三轴透视中国人性和民族意志的宏伟画...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