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茶文化―品茶论道―乌龙茶的泡饮技艺

2017-05-3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96
转发:0
评论:0
茶文化―品茶论道―乌龙茶的泡饮技艺,乌龙茶是我国六大茶类之一,称为特种茶,故被誉为我国茶业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香

  乌龙茶是我国六大茶类之一,称为特种茶,故被誉为我国茶业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香漂四海,饮誉五洲。它具有红茶之甘醇、绿茶之鲜爽和花茶之芳香,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品饮乌龙茶不仅可以生津止渴,而且是一种艺术享受。

  那么,怎样泡饮乌龙茶才能品尝到它的天真味和圣妙香,达到艺术享受的境界呢?这就必须掌握乌龙茶泡饮技艺三个要素,即泡茶用水、泡茶器具和泡饮技艺,并掌握“水以石泉为佳,炉以炭火为妙,茶具以小为上”的原则。

一、泡茶用水

  自古以来,善于饮茶的人,都把名茶与好水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相提并论,加以品尝。茶与水的关系犹如红花与绿叶。“鱼得水活跃,茶靠水冲泡”。名贵的茶,没有甘美的水来冲泡,就难以发挥独特的香、味,所以宋代王安石有“水甘茶串香”之句,李中也有“泉美茶香异”之说。水有泉水、河水、井水、湖水、雨水、雪水和自来水等,各种水质不同,泡出来的茶就不一样。《茶经》论水,称“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颇有道理。一般说,山泉水、雨雪水为“软水”,河水、井水、自来水为“硬水”。如能取泉水、溪水等流动的天然“软水”来泡茶是最为理想。其次,没有污染的井水、自来水也可以。总之,泡茶用水要求水源没有病源体污染,没有工业污染,水的感官性状良好,即无色、无臭、透明、无异味、无悬浮物,舌尝有清凉甜润的感觉,水的PH值为中性7,煮沸后永久硬度不超过8度,这样的水就适用于泡茶。

二、泡茶器具

  名茶与茶具总是珠联璧合的。范仲俺的“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阪中翠涛起”;梅尧臣的“小石冷泉留翠味,紫泥新品泛春华”,都是用赞誉茶具的珍奇来烘托佳茗的优美。历史上品饮乌龙茶的茶具十分考究,备有一套小巧精致的茶具,称为“茶房四宝”,即潮汕炉--广东潮州、汕头出产的陶磁风炉或白铁皮风炉;玉书�S--扁形薄磁的开水壶,容水量约250毫升;孟臣罐--江西宜兴产的用紫砂制成的小茶壶,容水量约50毫升;若琛瓯--江西景德镇产的白色小瓷杯,一套四只,每只容水量约5毫升。当今泡饮乌龙茶的茶具仍然脱离不了这“茶房四宝”,只是有所变化,更趋实用化、方便化。目前普遍使用的“茶房四宝”有小电炉、钢质开水壶(也有电炉与开水壶配套称为“随手泡”)、钢质茶盘(或塑料茶盘),“白瓷盖碗”(钟形,高5.5厘米,口径8.2厘米,底径4.5厘米;这种盖碗放茶叶、嗅香气、冲开水、倒茶渣都很方便)和小茶杯,这样才具备泡饮乌龙茶的条件。

三、泡饮技艺

  乌龙茶的泡饮具有独特的技艺,在泡饮的过程中也别有一番情趣。其泡饮技艺共有8道程序。

  首先是烧开水,水温以“一沸水”(即刚滚开水)为宜。水烧开时,要把盖碗(或茶壶)、茶杯淋洗一遍,这样既卫生又能加温,然后把乌龙茶放入盖碗(或茶壶)里。用茶量盖碗为5-10克,茶壶视大小而定,小茶壶约占茶壶容量的四五分,中茶壶约占三四分,大茶壶约占二三分。这些动作包含着兰道程序,即“山泉初沸”、“白鹤沐浴”和“乌龙入宫”。

  接着提起开水壶,自高处往盖碗或茶壶口边冲入,使碗(壶)里茶叶旋转,促使茶叶露香;开水冲满后,立即盖上碗(壶)盖,稍候片刻,用碗(壶)盖轻轻刮去漂浮的白泡沫,使茶叶清新洁净。这是第四、五道程序,称为“悬壶高冲”、“春风拂面\"。

  泡一二分钟后(泡的时间要适当,太短,色香味出不来;太长,会产生苦涩味),用拇、中两指紧夹盖碗,食指压住碗盖,把茶水依次巡回斟入并列的小茶杯里。斟茶时应低行,以免散香失味。斟到最后碗底最浓部分,要均匀地一点一点滴到各茶杯里。这样,达到浓淡均匀,香醇一致,也蕴含着主人的深情厚意。这是第六、七道程序,叫做“关公巡城”、“韩信点兵”。

  茶水一经斟入杯里,应乘热细吸,以免影响色香味。吸饮时,先嗅其香,后尝其味,边啜边嗅,饮量虽不多,但能齿颊留香,喉底回甘,神清气爽,心旷神怡。这是第八道程序,称为“品啜甘霖”。

  冲第二遍茶时,仍要用开水烫杯,泡二三分钟后斟茶。接下去冲第三遍、第四遍......泡饮程序基本一样,只是泡茶的时间逐道加长些,但要根据茶的品质优劣而定,好的乌龙茶如铁观音,冲泡七八遍仍有余香。

  如今,人们的生活节奏虽然已经加快,如能在工作之余,闲暇之隙,沿习传统,品饮佳著,不仅可以调适快节奏的现代生活,而且还可以陶冶情操,增加无限的生活乐趣,达到绝妙的艺术享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茶文化―品茶论道―茶的泡饮歌
茶的冲泡顺序1烫壶2洗盏3置茶4高冲5刮沫6低斟7闻香8品饮绿茶泡饮歌一白鹤溪水二初展仙姿三香茗入宫四瑶池沐浴五凤凰点头六喜闻幽香七再探仙容八细品琼浆红茶泡饮歌一春江水暖鸭先知二春城无处不飞花三春潮带雨晚来急四三才化育甘露美五一盏香茗奉知己六舌端甘苦入心底乌龙茶泡饮歌一沐霖瓯杯二香茗入宫三香茗净化四若琛出浴五悬壶高冲六瓯里酝香七春风拂面八重洗仙颜九行云流水十点水留香十一天地合一十二扭转乾坤十三敬奉香茗十四喜闻幽香十五三龙护鼎十六鉴赏汤色十七品啜甘露十八敬杯谢茶
· 茶文化―品茶论道―泡茶技艺略论
泡茶技艺略论泡茶是一门技艺,品茶则是一种精神和物质的双重享受。《实用茶艺图典》一书向你详细介绍了茶艺的学问。先说泡茶。泡茶看似简单.其实大有讲究。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对泡茶有一段十分生动的描写:贾母、宝玉、黛玉等一行来到栊翠庵,妙玉亲手泡茶待客,她为贾母用旧年积存的雨水泡了“老君眉”,盛在五彩小盖盅里;而对宝玉、黛玉、宝钗更是另眼相待.泡茶用的水竟是“五年前收的梅花上的雪,装入瓮中埋入地下,今夏才开的”。茶具则全是古代的珍玩,其讲究的程度真是令人大开眼界。茶叶,是确保冲泡好茶的物质基础。不同的茶叶具有不同的滋味和功效,因此每人可根据自身的喜好与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茶叶。茶叶的用量与用水要有一定的比例,否则冲泡出来的茶汤过浓过淡都不相宜。水,是茶叶滋味和内含有益成分的载体。茶的色、香、味和各种营养保健物质,都要溶于水后,才能供人享用。清人在(梅花草堂笔谈)中说:‘茶情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十...
· 茶文化―品茶论道―乌龙茶清饮法
乌龙茶属于六大茶类之中的半发酵茶,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按照生产地域可区分为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广东凤凰单枞、台湾高山乌龙等多种。乌龙茶的冲泡方法多采用“功夫茶”法,如流行于潮汕地区的乌龙茶冲泡法,流行于安溪地区的铁观音冲泡法等,都属于“功夫茶”法。传统的功夫茶法不仅对茶品有要求,对茶器也很讲究,如著名的潮汕功夫茶四宝就包括:潮汕烘炉、玉书�S、孟臣罐、若琛瓯。乌龙茶是一个大系列,包括的茶品很多,虽然都属于半发酵茶,但在发酵程度及揉捻工艺上有很大区别,特别是近一两年来,受台湾乌龙茶制作工艺、冲饮方法及市场需求影响,大陆地区乌龙茶加工生产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尤以安溪铁观音最为明显和突出。按照传统说法,优质铁观音外形卷曲、壮结,呈青蒂绿腹蜻蜓头状,质感沉重如铁;干茶色泽鲜润,砂绿明显,冲泡后叶底肥厚明亮,具绸面光泽,有着“绿叶红镶边”的显著特征;茶汤入口醇厚甘鲜,香气馥郁持久,有“七泡有余香”...
· 茶文化―品茶论道―如何冲泡乌龙茶
乌龙茶属高端茶品,冲泡自然有讲究。好茶、好水、好茶具缺一不可。水最好是纯净水或矿泉水,茶具首选宜兴紫砂陶器或景德镇的瓷器,玻璃杯次之。人数、用量、壶型酌情匹配。也就是说,要根据喝茶人数选定壶型,根据茶壶的容量确定茶叶的投放量。若茶叶是紧结半球形乌龙,茶叶需占到茶壶容积的1/3―1/4;若茶叶较松散,则需酌情增加。其三:火候、水温、气候都要加以考虑。由于乌龙茶包含某些特殊的芳香物质,需要在高温的条件下才能完全发挥出来,所以一定要用沸水冲泡,加上环境、季候的不同,掌握好火候和水温的差异性。其四:冲泡的时间与次数的变化有所不同。闽南和台湾的乌龙茶冲泡时,浸泡时间第一泡一般是45秒左右,再次冲泡是60秒左右,之后每次冲泡时间往后增加数10秒即可;闽北和潮州的乌龙茶开汤时间则要快得多,第一泡15秒就可以了;而四川正大乌龙茶则相对时间要长一些,第一泡约203秒(滋味清爽)、405秒(滋味浓厚),第二泡...
· 茶文化―品茶论道―茶叶合理泡饮法
1、茶叶用量:一般3-4克干茶加200-250毫升开水,也可酌情增减,如细嫩茶含茶汁较少,冲泡时可略多放一些;粗茶要少放些。2、泡茶水温:一般茶叶以水温95摄氏度左右为好,高级茶叶或细嫩名茶,水温可更低些,80摄氏度左右就好,冲泡以后不必加盖,以免影响茶汤口味;但花茶等发香茶,要沸水冲泡并加盖稍闷,以利发香。3、冲泡时间:细嫩名茶,随冲随饮,一般花茶,冲泡3分钟并加盖,然后开饮,普洱茶需冲泡5分钟左右。4、茶具选择:最好选用陶、瓷或玻璃杯,不宜用保温杯泡茶,因为保温杯使茶水保持高温,致使部分芳香油挥发减少香味,另外茶叶中含的维生素C、D在70摄氏度以上温度中容易受破坏。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