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茶文化―品茶论道―故里茗香爱屋及乌的茶趣

2017-05-3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374
转发:0
评论:0
茶文化―品茶论道―故里茗香爱屋及乌的茶趣,故里茗香爱屋及乌的茶趣-由国庆茶,承载着天津人丰富的情感与寄托。天津人率

  故里茗香爱屋及乌的茶趣-由国庆

  茶,承载着天津人丰富的情感与寄托。天津人率真爽直有爱心,对茶的情有独钟渗透于日常生活的诸多方面。

  天津人好客,家里来了亲戚朋友一定要沏茶款待。取茶时不可用手去捏,要倒在茶筒 
盖上再入壶。敬茶时稍弯腰,双手而奉,切忌手触杯口。不等茶凉就要给客人续热茶,以免有“人走茶凉”的怠慢之嫌。续茶只要七八分满即可,因民间有“茶半酒满”的俗例。续茶后壶嘴不得对着客人,否则失敬。人们不仅嗜茶,对茶壶也是倍加关爱。主妇们时常要给茶壶缝制个壶套,一是护壶,二是保温。壶套有青布的,更有大红绸缎绣花的,翠鸟绿竹,美观实用。姑娘出嫁前,天津的妈妈们再忙也得新制一二做陪嫁,怕闺女喝凉茶受委屈。

  另外,人们喜欢买散装茶,回家后装入茶筒以保持茶香。茶筒,惯以“茶叶罐儿”呼之。富户人家讲究用景德镇的瓷罐或锡罐,一般家庭则用铁皮罐或竹筒,外观红花绿草的同样好看。天津人日常饮茶喜欢用直身儿桶子壶,一天几遍酽茶不断,日久天长壶内便生了茶渍,俗称“茶山”。茶山讲究养,年深而厚。外观亮泽,内见茶山的茶壶最令老人们爱不释手,在他们眼里茶山显示着一种好饮的资历,更认为这样的壶很有价值。据说,有茶山的壶即使不放茶叶沏出水来也同样颇具香气。每当明前、雨前新茶上市的时候,爱茶嗜茶的人不忍倒掉饮后的茶根儿,箅去茶水加鸡蛋炒食,视为一道好菜。富户人家则在茶叶初泡之时就择其嫩芽炒虾仁、烩豆腐吃,鲜美无比。再有,养花的人用饮过的茶叶浇花松土,此俗至今依然。天津人喜欢吃“京八件”糕点,吃时也习惯喝点茶。旧时的茶食铺供应大小八件也是要备些热茶的。

  天津人嗜茶,正如林语堂先生在著作中所说的那样,“……在家中喝茶,上茶馆也是喝茶;开会时喝茶,打架讲理也要喝茶;早饭前喝茶,午饭后也要喝茶。有清茶一壶,便可随遇而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茶文化―品茶论道―一壶香茗一口清甜
沏茶的每一个步骤都十分讲究,在茶艺馆可以感受到茶的魅力。茶的历史悠久而源长,朋友相逢、人来客往,总会沏茶而待之。茶不仅仅只是一种解渴饮料,也有着深深的文化底蕴,已经形成了一种茶文化。而要感受茶的无穷魅力,当然茶艺馆是最好的去处。茶艺馆既可以给忙碌的都市人提供一处品清茶,修养身心的好去处,同时又能让人们闲暇之余品茗赏艺,实在是一种文雅的休闲方式。现在,人们在品茗的同时,还要尝尝那茶味浓香的配茶甜点,一壶香茗,配上一份特别的茶点,这时便能随着茶的清香,享受惬意的人生!“好茶沐浴好水中”风格:天河南二路,有不少各式的咖啡馆藏身于小巷中,水沐莲清茶皇膳肪茶艺馆是十分特别的茶艺馆。这里的女主人宋女士以东方女性的柔美与细腻,为这里的顾客创造出了一片清幽淡雅的休闲环境。据宋女士介绍,“水沐莲清”的名字寓意“好茶沐浴好水中,必成就一杯清甜香茗”。茶艺馆每间包厢都有不同的花板木门,全是主人家从全国各地收集回...
· 茶文化―品茶论道―煎茶的乐趣
煎茶法之所以能流传近千年而不衰,并在邻国日本开花结果,这和煎茶过程中的乐趣是分不开的。煎茶的乐趣首先是末茶的乐趣。所谓末茶是指将饼茶(或散茶)经过炙茶、碎茶、碾茶、罗茶等程序得到茶末,这个过程就称作末茶。唐代茶末一般较为粗糙,陆羽在《茶经》里注释说:“末之上者,其屑如细米;末之下者,其屑如菱角。”至宋时,则要求茶末越细越好。蔡襄《茶录》“罗茶”条里说:“碾罗细则茶浮,粗则水浮。”至于散茶,末茶时则不需要炙茶、碎茶的过程,直接碾茶、罗茶就可以了,比起饼茶简便了许多。碾茶时不但能欣赏到茶末清香的气息,更能领略到玉屑出磨、旋转入瓯时的无穷乐趣,其间境况难以言说,只有亲自动手煎茶,方能领略一二。正如范仲淹《斗茶歌》所描写的:“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再譬如林逋的《煎茶》诗:“石碾清飞瑟瑟尘,乳香烹出建溪春。世间绝品人难识,闲对《茶经》忆古人。”简淡中自有...
· 茶文化―品茶论道―茶俗趣谈
茶俗是民间风俗的一种,它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积淀,也是人们心态的折射,它以茶事活动为中心贯穿于人们的生活中,并且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演变,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它内容丰富,各呈风采:①茶与婚礼:茶与婚礼的关系,简单来说,就是在婚礼中应用茶作为礼仪的一部分。它起于何时?从唐太宗贞观十五年(641年),文成公主入藏时,按本民族的礼节带去茶开始,至今已有1300多年了。唐时,饮茶之风甚盛,社会上风俗贵茶,茶叶成为婚姻不可少的礼品。宋时,由原来女子结婚的嫁妆礼品演变为男子向女子求婚的聘礼。至元明时,“茶礼”几乎为婚姻的代名词。女子受聘茶礼称“吃茶”。姑娘受人家茶礼便是合乎道德的婚姻。清朝仍保留茶礼的观念。有“好女不吃两家茶”之说。由于茶性不二移,开花时籽尚在,称为母子见面,表示忠贞不移。如《红楼梦》书中,王熙凤送给林黛玉茶后,诙谐地说:“你既吃了我家的茶,怎么还不做我家的媳妇。”如今,我国许多农村仍...
· 茶文化―品茶论道―茶文化拾趣
“茶”字的起源,最早见于我国的《神农本草》一书。我国茶圣――唐代陆羽于公元758年左右写成了世界上最早的茶叶专著《茶经》。根据陆羽《茶经》推论,我国发现茶树和利用茶叶迄今已有四千七百多年的历史。茶叶在我国西周时期是被作为祭品使用的,到了春秋时代茶鲜叶被人们作为菜食,而战国时期茶叶作为治病药品,西汉时期茶叶已成为主要商品之一了。从三国到南北朝的三百多年时间内,特别是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佛家利用饮茶来解除坐禅瞌睡,于是在寺院庙旁的山谷间普遍种茶。到了唐代,茶叶才正式作为普及民间的大众饮料。茶叶自古以来就成为中日两国人民友谊的纽带。唐朝时,日本僧人最澄来我国浙江天台山国清寺研究佛学,回国时带回茶籽种植于日本贺滋县(即现在的池上茶园)。茶通过日本佛教高僧禅师传播到日本,启发和促进了日本茶道的兴起。我国关于茶馆的最早记载,要算唐代开元年间封演的《封氏闻见记》了,其中有“自邹、齐、沧、隶,渐至京邑,...
· 茶文化―品茶论道―苏州的香味茶
苏州市吴江县震泽至浙江南浔一带的人爱喝香味茶。这种茶是用晒干的胡萝卜干、青豆、桔子皮、炒熟的芝麻和新鲜的黑豆腐干,加少许绿茶叶放在茶杯里,用开水冲泡而成。盖一掀开,一股沁人心脾的香味扑面而来。喝起来更是香醇浓郁,神清气爽,风味独特,品尝这样的茶真是一种妙不可言的享受--看着是享受,闻着是享受,细啜慢饮更是一种享受,可谓色香味俱佳。但是,喝的时候,一定要先将佐料吃掉,然后再慢慢地喝茶,绝对不能吐掉,否则就是失礼貌的。每逢佳节泡沏"香味茶",佐料就比较讲究了。这时,晒干的胡罗卜干换成了烧熟的青竹笋,再加上一些糖桂花,糖浸桔皮、芝麻,喝起来,香喷喷,甜蜜蜜,咸滋滋,甘美可口,沁人肺腑,冲泡至第二、第三回时,香味越来越浓,令人心旷神怡,回味无穷。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