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茶文化―品茶论道―品饮

2017-05-3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97
转发:0
评论:0
茶文化―品茶论道―品饮,中国人把饮茶既看作一种艺术,环境便要十分讲究。高堂华屋之内,或朝廷大型茶宴,

  中国人把饮茶既看作一种艺术,环境便要十分讲究。高堂华屋之内,或朝廷大型茶宴,或现代大型茶馆固然人员众多,容易 形成亲爱热烈气氛,但传统中国茶道则是以清幽为主。即使是集 体饮茶,也决不可如饭店酒会,更不可狂呼乱舞。唐人顾况作 《茶赋》说:“罗玳宴,展瑶席,凝思藻,间灵液。赐名臣,留 上客,谷莺转,宫女濒,泛浓华,漱芳津,出恒品,先众珍,君 门九重,圣寿万春。”这里讲朝廷茶宴,有皇室的豪华浓艳,但 绝无酒海肉林中的昏乱。皎然则认为,品茶是雅人韵事,宜伴琴 韵花香和诗草,看来皎然确实不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和尚。所以, 他在《晦夜李侍御萼宅集招潘述、汤衡、海上人饮茶赋》中说:
  晦夜不生月,琴轩犹为开,
  墙东隐者在,淇上逸僧来。
  茗爱传花饮,诗看卷素栽,
  风流高此会,晓景屡徘徊。 
  这场茶宴中有李侍御、潘述、汤衡、海上人、皎然,其中三位文士、 官吏,一个僧人,一个隐士,以茶相会,赏花、吟诗、听琴、品茗 相结合。陆羽、陀然、皇甫兄弟留下的茶诗或品茶联句甚多,可 见在唐代,虽然也强调茶的清行俭德之功,但并不主张十分呆板。唐代《宫乐图》中,将品茶.饮撰、音乐结合,亦颇不寂 寞。当然,在禅宗僧人那里,这种饮法是不可以的。百丈制禅宗茶 礼,正式称为茶道,主要是以禅理教育僧众。皎然、百丈同为唐 代僧人,但其饮茶意境大不相同。
  宋代饮茶环境各阶层观点不同。朝廷重奢侈又讲礼仪,实际 上主要是“吃气派”。有礼仪环境,谈不上韵昧。民间注重友 爱,茶肆、茶坊,环境既优雅,又要有些欢快气氛。文人反对过 分礼仪化,尤其到中后期,要求回归自然。苏东坡好茶,以临溪 品茗,吟诗作赋为乐事。
  元明道家与大自然相契的思想占主要地位。尤其是明,大部 分茶画都反映了山水树木和宇宙间广阔的天地。唐寅《品茶 图》,画的是青山高耸,古木杈丫,敞厅茅舍,短篱小草,并题 诗曰:“买得青山只种茶,峰前峰后摘春芽,烹前已得前人法, 蟹服松风联自嘉”。晚明初清,文人多筑茶室茶寮,风雅虽有, 但远不及前人胸襟开阔。文人们虽自命清高,而实际上透出无可 奈何的叹息。如《红楼梦》中妙玉品茶,自己于小庵之中,虽玉杯 佳茗,自称槛外之人,实际不过寄人篱下。自命清高而卑视刘姥姥,与陆羽当年“时宿野人家”的品格相去远矣。
  其实,所谓饮茶环境,不仅在景.在物,还要讲人品、事 体。翰林院的茶宴文会,虽为礼仪,而不少风雅。文人相聚,松 风明月,又逢雅洁高士,自有包含宇宙的胸怀和气氛。禅宗苦 修,需要的是苦寂,从寂暗中求得精神解脱,诗词、弹唱、花 鸟、琴韵自然不宜。而茶肆茶坊,却少不得欢快气氛。家中妻儿 小酌,茗中透着亲情,友人来访,茶中含着敬意。边疆民族奶茶 盛会,表达民族的豪情与民族间兄弟情谊。总之,饮茶环境要与 人事相协调。闹市中吟咏自斟,不显风雅,反露出酸臭气,书斋 中饮茶、食脯、唱些俚俗之曲自然也不相宜。
  中国人所以把品茗看成艺术,就在于在烹点、礼节、环境等各 处无不讲究协调,不同的饮茶方法和环境、地点都要有和谐的美 学意境。元人《同胞一气图》画了一群小儿边吃茶边烤包子。使人既感受到孩童的可爱和稚气,又体会“手足之情”。倘若让这 些孩子正襟危坐,端了茶杯摇头晃脑的吟诗,便完全没有韵味 了。所以,问题并不在于是否都有幽雅的茶室或清风明月。“俗 饮”未必俗,故作风雅未必雅。中国各阶层人都有自己的茶艺, 各种茶艺都要适合自己特定的生活环境和精神气质。这样,才能 真正体会茶的作用。因此,评定茶艺高下很难一概而论,只有从 相关的人事、景物、气氛及茶艺手法中综合理解,方能得中国茶 道中艺术真谛。
  中国历史上,好的茶人往往都是杰出的艺术家,唐代的饮茶 集团、五代的陶毂、宋代苏轼、苏辙、欧阳修、徽宗赵佶,元代 赵孟兆(原字左为“兆”,右为“页”)、明代吴中四杰,清代乾隆皇帝乃至近代文学大家,都是既 有很高的文化修养、艺术造诣又懂茶理的。可见,中国人饮茶称 为“茶艺”并非自我吹嘘、夸张之词,而确实在烹饮过程中贯彻 了艺术思想和美学观点。因此,不能简单地把中国茶艺看作一种 技法,而应全面理解其中的技艺、器物、韵味与精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茶文化―品茶论道―品饮的艺术
饮茶,大体可分为三类:一是品茶,即欣赏,品饮各类名茶,对茶、水、境及冲泡十分讲究;二是评茶,即“茶叶审评”,评审茶的质量,品级优次,这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商业工作;三是喝茶,目的是为了解渴和帮助消化,这是日常生活的需要,也是人体生理的需要,冲泡程序也比较简单,茶、水和茶具备好,冲泡后即饮用。这里主要对第一类“品茶”,详细说明如下:所谓“品茶”,从广义上来说,可包括对茶室及其优雅环境、茶具、茶叶、泡茶技艺等诸方面的艺术享受。从狭义上来说,即为欣赏、品饮茶叶。品茶是一门艺术,除了嗅茶香、饮茶汤解除饮渴疲惫之外,通过欣赏茶具的壶艺和茶室的装饰,还可以从中获得艺术的享受。通过以茶真诚的待客仪式,还可培养人的道德修养,修心养性,弘扬真挚的爱和诚挚的友情。1.欣赏茶叶的外形美紫砂壶艺有“千奇万丈信手出”,茶叶也有“茶有千万状”。“千万状”的茶在“千奇万丈”的紫砂壶内发香吐韵,这该是一个多么宽广的品饮世界。...
· 茶文化―品茶论道―古代烹茶,品饮二十四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是说一般劳动工作。茶艺是一种物质活动,更是精神艺术活动,器具则更重要讲究,不仅要好使好用,而且要有条有理,有美感。所以,早在《茶经》中,陆羽便精心设计了适于烹茶、品饮的二十四器。1、风炉:为生火煮茶之用,以中国道家五行思想与儒家为国励志精神而设计,以锻铁铸之,或烧制泥炉代用。其具体设计思想见后章茶道部分。2、笤:以竹丝编织,方形,用以采茶。不仅要方便,而且编制美观,这是由于古人常自采自制自食而特意设置。3.炭挝:六棱铁器,长一尺,用以碎炭。4、火夹:用以夹炭入炉。5、釜:用以煮水烹茶,似今日本茶釜。多以铁为之,唐代亦有釜瓷石釜,富家有银釜。6.交床:以木制,用以置放茶釜。7.纸囊:茶灸热后储存其中,不使泄其香。8、碾、拂末:前者碾茶,后者将茶拂清。9.罗合,罗是筛茶的,合是贮茶的。10.则:有如现在的汤匙形,量茶之多少。11.水方:用以贮生水。12、漉水囊:用...
· 茶文化―品茶论道―饮茶注重一个“品”字
古人饮茶,注重一个“品”字。“品茶”,不但是鉴别茶的优劣,也带有神思遐想和领略饮茶情趣之意。生活在现今社会的人们,工作繁忙,很少有古人的闲情逸致,然而,品茶也并非全不可能,有人能在百忙之中泡上一壶浓茶,择雅静之处,自斟自饮,消除疲劳,涤烦益思,振奋精神。“茶道”一词可简单地解释为茶之道,是指沏茶、品茶的一定程序。提起茶道,普遍认为它是日本的传统艺术形式,其实茶道源于中国,唐宋时期,由日本的留学生从中国传人日本,就连茶道一词最早也见于唐代的《封氏见闻记》一书。南宋时期(1191年),被日本人尊为“茶祖”的禅师荣西,曾二度来到中国学佛,回国时带回了茶籽和种茶技术,后由高僧千利休把茶道推广到民间,成为颇具特色的日本传统饮茶习俗。日本茶道是一种综合文化艺术形式,是一种以饮茶为手段的礼仪规范,程序完善复杂。茶道涉及的学科很多,如哲学、宗教,历史、文化、艺术、礼仪等,日本茶道的核心是“和、敬、清、寂”...
· 茶文化―品茶论道―铁观音的品饮艺术
名茶铁观音的沏茶技艺,冲泡过程非常讲究,是一门融传统技艺与现代风格为一体的品茶艺术,极具浓郁的地方特色,它传达的是:纯、雅、礼、和的茶道精神理念。纯:茶性之纯正,茶主之纯心,茶友之纯�簦�乃为茶道之本。雅:沏茶之细致,身韵之优美,茶局之典雅,展茶艺之流程。礼:感恩于自然,敬重于茶农,诚待于茶友,为茶主之茶德。和:是人、茶与自然的和谐,清心和睦,属于心灵之爱,为茶艺之“道”也!安溪茶艺将籍着这纯正、清雅的茶艺传播、启发人们走向更高层次的生活境界。安溪是乌龙茶的故乡,产茶和饮茶已有千年以上的悠久历史。在安溪,不但有独到之处的乌龙茶采制技艺,而且十分讲究品饮艺术。品饮乌龙茶,茶叶选用铁观音、黄金挂、本山、毛蟹等名茶,茶具选用精致的瓷质、陶制小壶、小盅,冲泡选用山泉水、井水和纯�舻牡�水。名茶铁观音,色泽黛绿,形如珍珠,汤色金黄,味醇鲜爽,香气独特,犹如玉兰吐芳。沏泡款款有序,动作优美,真正达到纯...
· 茶文化―品茶论道―另类茶饮
近年来,茶叶的保健功效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世界性的饮茶风潮迅速兴起。如今人们饮茶不仅讲究传统的茶艺、茶道,尽情地享受喝茶所带来的情趣和意境,而且也十分注重各种茶叶的配制和冲泡方法的改进,以便在感受浪漫和悠闲的同时,获得更好的保健作用。由此,具有欧陆风情的“另类茶饮”日渐风行开来。天然纯净花草茶喝花草茶除了可以感受那份幽雅的情调之外,欧洲人还将之视为药茶,用来保健养身。大多数的花草来源是野生的,但也有一些是由人工特别栽种而来的。花草茶在生产和制作过程中不添加任何添加剂、人工香料和色素,成品当然是既完整又自然,所以在冲泡时会有赏心悦目的药趣。传统上,评估花草茶优劣时,主要由色泽、香气、风味、水分、清洁度等项目评判。太高的温度、水分和光线的照射,都会影响花草茶的风味,让花草茶中的芳香成分挥发散去。梦幻感性、自然纯净是花草茶的最大特色。在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人人都想返璞归真的今天,天然神奇的花草茶...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