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茶文化―茶文茶诗―“买茶”趣谈

2017-05-3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382
转发:0
评论:0
茶文化―茶文茶诗―“买茶”趣谈,      今天的茶叶市场与十年前相比,显然是要繁荣得多了。十年前,身边朋友同事

       今天的茶叶市场与十年前相比,显然是要繁荣得多了。十年前,身边朋友同事去探亲访友,送茶叶的远不如带上两盒蛋糕或点心或糖果或老酒。当初没有多少人想到送茶叶、送健康,即便真的有好茶相送,赏识者也是寥寥无几。
       改革开放直至市场经济的形成,茶叶的统购统销计划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茶商们眼看着洋牌子茶叶大举挺进而来,心里总不是滋味。随着中国物质文明进程的加快奠定了精神文明的基础,大众生活条件的改善,使茶叶等与之相关商品成了人们的新宠。钱兜子鼓起来的人变成了品茗藏壶的玩家。
       最早经营茶叶的一位朋友说:“过去卖茶都是些比较单一的品种,现在经营茶叶再不升级换代,这生意无法做下去了。”正因为许多茶叶经营者有此想法,到如今数量众多的茶行、茶叶批发市场,使茶叶市场空前繁荣。以至于现在当人们想掏钱买茶叶时,却为买什么样的茶发愁了。茶叶有着不同于其他商品的属性(精神价值例外),其中有产品的周期性、时差性、季节性,什么样的茶采用何种泡法,还有现在泡茶形式上的独到性。人们很难知道,我掏出去的钱是否物有所值。我虽然不懂茶,但由于常“混迹”于茶文化圈内,故周围的诸友买茶总是打电话咨询我买什么样的茶好。买好的茶不是一句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遇此情况,我干脆说:“自己看着办吧!”这也是无奈。现在的茶叶名目繁多,六大茶类近千余品种各有各的特点。有的茶商对待价格不菲的茶叶会如此云云:“这茶叶的拍卖价卖到了XX价,现在只卖XX价。”听起来很动人也很感人。于是有人就买了,回去一泡,压根儿不是滋味,看来喝好茶也绝不是多花钱就能解决问题的。

      有一些人买普洱茶,比如过去计划经济年代时几块钱甚至几毛钱一块的茶砖放在商铺里无人问津(儿时记得老人们最喜欢喝,先掰一块放置铜铫里煮,去异味、沉淀杂质后再饮。藏民们则加奶、酥油熬制饮用)。前几年在对普洱茶进行炒作时,有关普洱茶褒贬信息频频震动人们的耳膜,一时间家喻户晓。一小块过去的茶砖有人竟出万元收购。若是明末清初的普洱,其价格就可想而知。最近读何雅真《关于普洱茶的几个观点》(广州《茶文化》2006年第二期),其中在表述关于有人陷入“越陈越香,保存年代越久越好”的误区观点时说:“其实,根据历史的经济状况和人民生活水平分析,存入20以上的普洱茶的商品茶是很少的,三十、四十年以上的普洱茶就微乎其微”。云南普洱专家说:“如果存放超过20年后,其茶多酚都氧化完了,对健康也没有多好作用”。(广东《茶艺》2006年第二期)我心里“咯噔”一下,这不就给那些一味追求年代久远的普洱茶人心理,泼了一盆冷水吗?
       有买茶人问,现在的茶叶拍卖,从几万元到上百万元,这样的茶是否是好喝,还是其营养价值“超标”。我最怕回答这样的问题,因为我也不懂这天价之茶的背景。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除了文化附加值之外,更重要的是有社会的因素。大红袍有过天价,那毕竟只有几颗树;西湖龙井有过天价,那毕竟只是十八棵“御树”;普洱茶有过天价,毕竟讲年头而成为“古董”……这些茶只因文化的历史的沉淀在作后盾,再加上社会效应、媒体炒作之类,也就不足为怪了。但并不能说明这种茶的实际价格。

      对于普通的人来说,茶叶的质量好坏已经难以看懂,一个品种的好茶成名与否更是取决于非常复杂的因素,包括气候因素、茶树的品种、原产地、采摘、加工和制作过程,还有包装等等。同样的茶在不同的人手中制作其产生的效果会令之不一样的。一般来说,现在有许多茶叶在业内获得认可,可在行业外到家喻户晓的程度还有一个大大的时间差。现在有许多茶馆业主在茶叶市场各家茶庄收集资讯的同时,基本上把各类茶都品尝了一遍,但对于买茶的普通消费者来说,一般人是没有那么多时间在一家家的摊位上喝个遍。我的建议是喝茶就是喝茶,也不必了解那么多,拣自己出得起的价格,且又喜欢的品种茶叶买。一来,回家后没有什么烦恼,喝得舒服;二来,说不定你与这种茶叶心有灵犀,有缘份。
       其实对于茶叶的价值,自己喜欢是最好的试金石。没有必要认为媒体炒作的茶才是最好的茶,才是真茶,喝茶也要学会理性消费。譬如“立顿”,成为品牌但并不能证明喝了“立顿”就是好茶,它毕竟是袋泡茶,与中国人喝茶的讲究相去甚远。
       去年曾在北京老舍茶馆品茗,主人尹智君特意送两盒新昌“大佛龙井”,味道果然不错。回来后即与茶界同人一起分享,这也就是好茶的魅力。如今,普洱茶的热度已不像前几年媒体炒得那么热,人们都在悄悄地趋于理性化。陆尧先生有文“普洱茶过后什么茶将畅销”(《茶周刊》),是啊,还有哪一路茶叶仍会继续升温?我想这还得看品牌,随着中国在国际上的经济、政治地位的不断提高,迟早也会出现中国式的“立顿”,到那时,究竟哪个中国茶叶品牌会享有这样的盛名,还是个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茶文化―茶文茶诗―夜买宜兴茶
按照厂报采风计划,我们要在宜兴住一夜,并准备采购点当地土特产慰劳通讯员们。夜晚,这座苏南城市华灯齐放,我们在一家大型超市转了一圈,大家觉得茶叶不错,可量不够,只得去找茶叶店。我们拐进一条街道,两旁茶铺紧闭卷帘门。再往街道里面走着,发现一家茶铺亮着灯光,让我们高兴不已。老板是一位长者,见有人进来,放下手中的报纸招呼着。茶铺里主要是宜兴云片和碧螺春两大类茶叶,老板张罗泡了几杯茶,让我们品尝。他介绍,宜兴云片卖相好,可以欣赏茶叶慢慢舒展根根竖立的俊俏模样;吃口是碧螺春好,柔和清香,虽然不及云片耐泡,但本地人大多喜欢它。他说,茶叶泡二小时就应换掉,这样才喝得新鲜健康。想我们平日喝茶,泡起来就是一天的,到这里还叫我们长了见识呢。老板见我们有诚意,话题更多,说老婆以前就在茶厂做,进货都正宗,骗不了她。我们选择了一款茶叶,问价后压了价,茶铺老板爽快地答应:“行。就是量不够,我去调。”不久,老板拎来一大包...
· 茶文化―茶文茶诗―购买新茶需防假
在各地春茶陆续上市的时候,一些不法商贩乘机将“回笼茶”、“树叶茶”等劣质茶冒充好茶出售,牟取暴利,坑害消费者。如把低质新茶与“雨花”、“松针”、“炒青”等茶末掺和在一起,以新茶、好茶的价格出售。有关专家提醒消费者,买茶需要“察颜观色”,仔细分辨有无碎屑及成色上的差别。还有的用树叶冒充茶叶坑人。比如,将女贞树叶、冬青树叶、桑树芽、柳树叶、金银花叶掺入茶叶中兜售。这种茶不但无饮用价值,还有微毒,有害健康。在某地区质检部门抽查的120批次茶叶,竟有72批次是这类“树叶茶”,比例达60%。为此,消费者购茶一定要慎重。
· 茶文化―茶文茶诗―茶诗
《尝茶》[唐]刘禹锡生怕芳丛鹰嘴芽。老郎封寄谪仙家。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霏霏满碗花。------------------------------------------------------------《峡中尝茶》[唐]郑谷簇簇新英摘露光。小江园里火煎尝。吴僧漫说鸦山好。蜀叟休夸鸟嘴香。合座半瓯轻泛绿。开缄数片浅含黄。鹿门病家不归去。酒渴更知春味长。------------------------------------------------------------《尝云芝茶》[元]刘秉忠铁色皴皮带老霜。含英咀美入诗肠。舌根未得天真味。算观先通圣妙香。海上精华难品第。江南草木属寻常。待将肤腠侵微汗。毛骨生风六月凉。------------------------------------------------------------《对茶》[唐]孙淑小阁烹香茗。疏帘下玉沟。灯光翻出鼎。...
· 茶文化―茶文茶诗―茶诗茶歌
饮茶歌姜茶能治疾,糖茶能和胃。菊花茶明目,烫茶伤五内。饭后茶消食,酒后茶解醉。午茶长精神,晚茶难入睡。空腹饮茶心里慌,隔夜剩茶会伤胃。过量饮茶人黄瘦,淡茶温饮保年岁。茶之十德一、散郁气二、驱睡气三、养生气四、驱病气五、树礼仁六、表敬意七、尝滋味八、养身体九、可行道十、可雅志
· 茶文化―茶文茶诗―《茶》
茶实嘉木英,其香乃天育。芳不愧杜蘅,清堪掩椒菊。上客集堂葵,圆月探奁�J。玉鼎注漫流,金碾响丈竹。侵寻发美鬯,猗��生乳粟。经时不销歇,衣袂带纷郁。幸蒙巾笥藏,苦厌龙兰续。愿君斥异类,使我全芬馥。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