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茶文化―茶文茶诗―品茗器具价亦高

2017-05-3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21
转发:0
评论:0
茶文化―茶文茶诗―品茗器具价亦高,近年来,随着古瓷收藏的兴起,历代茶具也不断在各大拍卖会上出现,由于其具有较强的艺

近年来,随着古瓷收藏的兴起,历代茶具也不断在各大拍卖会上出现,由于其具有较强的艺术欣赏价值,文化气息较浓,越来越受到投资者和古瓷收藏者的关注和追捧。那么,哪些茶具值得收藏呢?

茶艺是中国特有的文化。据考证,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茶叶、茶具的国家。当时的越州、寿州、婺州、邛州、洪州都产茶,同时也产瓷器。唐代最流行的茶具是一种敞口瘦底的碗。

在宋人关于茶事的诗中,经常提到“点茶三昧”。如苏东坡的《送南屏谦师》:“道人绕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昧手。忽惊午盏兔毛斑,打出春瓮鹅儿酒。”僧惠洪诗:“点茶三昧须饶汝,鹧鸪斑中吸春露。”这里都把茶艺与茶具相提并论。所谓兔毛斑、鹧鸪斑,则是当时所产、极负盛名的高档茶具,是釉在高温下发生窑变而形成的花纹,在当时是进贡皇室、供上流社会专用的高级茶具。  如今,遗留下来的这种茶具,已成为古瓷茶具中的极品。在去年厦门拍卖会上,一件宋代的窑变油滴建盏拍出了1200万元的天价。

明代开始,饮茶方式有所不同,除了讲究茶叶质地、水质好坏外,还讲究喝茶环境的清静,追求一种文化氛围,因而对茶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明中期以后,使用茶壶成为风尚,文人雅士执壶品茗,谈古论今。清代御窑瓷器中的珐琅彩、粉彩等工艺出现后,各类画工精美、巧雅繁丽的茶具应运而生,深受皇室和士大夫阶层喜爱。其中,有些茶具在当时就非常名贵,价格不菲。除了实用功能外,茶具逐步上升为达官贵族的把玩之物,这种饮茶把玩之风,进一步促进了景德镇高档陶瓷茶具工艺的发展,使茶具在景德镇各类瓷器的生产中占据了很大比例。

现在,各类品相不错的茶壶、茶盏一般价格都高于其他同类作品。如在2002年上海敬华秋季拍卖会上,一对乾隆珊瑚红菊瓣形碗估价10万元,却拍出了72.6万元;同年在中贸圣佳秋季拍卖会上,一件高仅10厘米的嘉庆粉彩冰梅纹茶壶也拍出了90.2万元;2002年香港佳士得的一件珐琅器仕女螭龙耳盖杯则拍出了151.6万元的高价;而香港收藏家张宗宪的藏品,一对描金开光粉彩山水壶,由于系皇室遗物,竟拍出了972万港元。由此可见,古瓷茶具有极大的市场升值潜力,前景十分看好。除了这些高档茶具外,清末民国时期由景德镇“珠山八友”为代表的名人绘制的一批茶壶、茶盏,目前价位虽然不高,但对于有眼力的茶具收藏者来说,是值得关注的。这些具有文人风格的艺术器皿,相信会有不俗的市场表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茶文化―茶文茶诗―品茗三味
中国人喝茶,水质与火候最要讲究,除此之外,老茶客「品」起茶来,舌头、上颚、喉头……,无一不动」。要泡壶好茶,上等茶叶跟茶具只是部份要件。根据香港城市大学郑培凯教授整理唐代茶圣陆羽所作《茶经》下卷的记载,中国人泡茶,宜注意几件事:一要有好水,最好的是山泉水,江水次之,井水又次。二要有好火候,要注意辨别汤水沸腾的情况,要控制沸水的势头。也就是说,水质跟火候特别要注意。半杓南零水这些准则在九○年代台湾,依旧被讲究喝茶的人们奉为圭臬。就在北台湾汐止附近山区有渠清泉,每逢假日,爱茶人士总是不辞劳苦,前来取泉。而大台北,乌来附近的几个瀑布,假日常也有茶客驱车前往,瀑布下,取泉水泡茶,也聆听山泉音响,真是无尽惬意。而以炭火煮茶,更被几间著名茶馆列为特色,用来招徕顾客。古今喝茶人对「品水」的灵敏,向来有志一同。郑培凯教授曾引茶圣陆羽的一则故事:有次陆羽路经杨州,碰到他的茶友李季卿,高兴万分的李季卿便说:杨...
· 茶文化―茶文茶诗―月夜品茗
一个清凉的夏夜,我们在蒙山顶上。月亮穿过高高的银杏树,淡淡的照在天盖寺前的庭院中。我们沐着淡淡的月光,和主人一起围坐品茗,谈着茶,谈着月光。山上的风很大,感觉得到茶树“叶叶起清风”的声音。也许是风使我听错了,我好像听见山寺的钟声响起,在这湿润而清凉的空气中,充满着淡淡的禅意。在空灵幽远的夜晚,尤其在仙茶故乡的蒙山顶上,品着淡淡的茶香,伴着淡淡的月光,是我一直向往的境界。品茗是一种艺术,一种境界。懂得生活艺术的中国人对茶道颇有心得。嘉靖进士陆树声所著《茶寮记》中说,饮茶宜候“僧寮道院,松风竹月,晏坐行吟。”品茶只有在松风竹月之境,幽坐清淡之时,才能得到茶的真味。我不会品茶,也不懂茶经,不懂茶道,但我喜欢喝茶,喜欢喝茶时有一种氛围,一种十分诗意的环境。我想,喝茶的最佳境界应该是:宜在田园。一间茅舍,不一定很大,只要有茂林修竹围绕,便可“独坐幽篁里”;篱笆墙外,再有一条小溪流过。一边品茶,一边倾...
· 茶文化―茶文茶诗―壬午清明品茗茶诗会漫吟
(一)世纪新开又马年,茶香鸟语乐无边。柳荫湖畔花如锦,甘作茶人不羡仙。(二)春染西湖柳,心随骏马驰。茶人今又集,再献画书诗。
· 茶文化―茶文茶诗―音乐与品茗疗心之药
音乐与品茗,一者释放心情,一者沉淀情绪,都是疗心之药,茶之疗心自古不差。悠扬喷鼻宿酲散,清峭彻骨烦襟开。一曲《渔舟唱晚》,能解抑郁症,一曲《二泉映月》,更能安妥烦躁人,古筝、二胡、琵琶、吉他的古韵新曲胜比一副方剂,不需魏帝三副药,且尽卢仝七碗茶。而若将茶、乐两副单剂做一配方,自然更可调节悲欢交集的人生了。香港茶人联合会会长叶惠民先生出语惊人:茶馆是茶馆,文化是文化,茶馆之茶是天使,茶馆之文化是魔鬼,天使与魔鬼不可相遇于茶馆。文化搭台,经贸唱戏,这茶就没法喝了,洪绪先生对此深有感触:“由于有‘戏’,这茶就饮得不安静了……捧角的闹起来了,也许这戏茶厅立马就变成演武厅,快走吧。”文化进入茶馆,却演出全武行来。茶馆中的风雅颂是日渐式微了,茶园子里听京剧,茶棚架下听柳敬亭说书,现在多半只能是梦中遐想,作纸上清赏了吧。虽如此,匹配得宜的还有音乐。“山茗煮时秋雾碧,玉杯斟处彩霞鲜。临阶花笑如歌妓,傍竹松...
· 茶文化―茶文茶诗―[坊间茶语]品茗在临沧
我对茶的钟情,不仅仅是一种突然而至的兴致,而是自小就有一种青梅竹马的意念,更是几番人生甘甜苦涩的情感回旋。于是,生长在茶的王国临沧,我就常常避开纷争的茫然与冷酷,远离龌龊与虚伪,在茶里品味一份淡泊与宁静的清闲,在茶里品味人生之得失,品来品去竟品出许多感悟来。闲来无事,与朋友到茶馆小坐时,最大的感受就是――吃了一肚子的苦水。临沧是茶乡,茶馆四处可见,各式各样的茶馆点缀在大街小巷,或简洁,或古朴,或现代,或富丽,无不显现出清新雅致的感觉,茶馆一般四壁都有透明通风的大窗,门窗上贴的大都是古代诗词,当地名人的字画,给茶馆营造出一种浓浓的文化氛围,坐在雕了花的厚实的木凳上,凭窗临风,太阳亮亮地照着,人便有了登高望远的明朗,心也自然开阔起来。品茶是正事,洞经则是佐茶佳品。边听曲子,边看茶叶在杯子里静静地升腾舒展。纤瘦的茶叶被开水柔情地浸润,开始只是懒懒地翻了翻身,还漫不经心地打了一个呵欠,杯子里的一个...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