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茶文化―茶文茶诗―《梅》充满市井野趣的明饮茶图

2017-05-3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62
转发:0
评论:0
茶文化―茶文茶诗―《金瓶梅》充满市井野趣的明饮茶图,《金瓶梅》是一部现实主义古典长篇名著,小说写的是宋代的故事,却是对明代中晚期社会

《梅》是一部现实主义古典长篇名著,小说写的是宋代的故事,却是对明代中晚期社会现实生活和风俗民情的全面、真实、生动的描绘,堪称明代社会风俗的壮丽画卷。就其作品中饮食文化而言,是以富商兼官僚的西门庆的家食为主,兼及酒楼肆食。其中对茶也有极为突出的描述,小说中,谈到茶者多达629处,谈到的茶坊也不计其数。比清代曹雪芹《红楼梦》写茶262处,要多出两倍多。它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异彩缤纷的茶文化世界,是一幅充满市井野趣的明代饮茶风俗图。

《梅》一百回章节,专门写茶的是第21回《吴月娘扫雪烹茶》,故事情节是说一个下雪天,西门庆与正室夫人吴月娘言归于好之后,潘金莲等人凑钱为他俩摆宴赏雪,以示庆贺。于是“西门庆把眼观看帘外,那雪如寻绵扯絮,乱舞梨花,下的大了,端的好雪”,这时候心情极好的吴月娘,顿生雅兴,“吴月娘见雪下在粉壁间太湖石上甚厚,下席来,教小玉拿着茶罐,亲自扫雪,烹江南凤团雀舌与众人吃。正是:白玉壶中翻碧波,紫金杯内喷清香。”

“雪水烹茶”当然是《梅》故事情节发展的需要,如果西门庆与吴月娘反目成仇,即使雪下得再大,吴月娘也没有雅兴雪水烹茶了。你看看,一杯雪水茶熄了怒火,灭了仇恨,使市井俗人也归于宁静,其魔力何其大也。当然雪水烹茶,本是文人追求的雅事,目的是在幽雅的茶事中,寻找一种内在性灵的愉悦。吴月娘扫雪烹茶,当然不会升华到这种境界。所以清代文人张竹坡看了这段以后,很是不平,在此处批道:“是市井人吃茶”,然而正是市井人都将雪水烹茶作为习见之事,不正是明代饮茶已广泛深入民间市井的最好例证么?宋代陶学士以雪水烹茶,曾问党太尉家故妓,党家是否会如此烹茶,妓曰:“彼粗人,安得有此?但能销金帐,浅酌低唱,饮羊羔美酒耳!”到了明代,连粗人也会雪水烹茶了。一回“吴月娘雪水烹茶”反映出饮茶,这文人最推崇的雅事,正贯注了一股野泼泼的市井野趣,雅事也就世俗化了。

《梅》第12回,有一首《朝天子》的茶曲:

“这细茶的嫩芽,生长在春风下,不愀杪采叶儿楂,但煮着颜色大。绝品清奇,难描难画。醉了时想他,醒了时爱他,原来一缕儿千金价。”

很明显这里所说的“绝品清奇”芽茶,是以叶茶泡饮法而进行品饮的。与前面所说的吴月娘雪水烹江南凤团饼茶,是两种不同的品饮方法,后面一种叶茶瀹泡法,才是明代饮茶之主流。《梅》写的是宋代的事,其实反映的是明代的市俗生活,这从饮茶中也可以看出来。

明代的文人最喜清饮,强调天趣悉备自然真味,但在《梅》中却有各种各样的加味茶,使茶成为一种混合饮料,如胡桃松子泡茶、福仁泡茶、果仁泡茶、瓜仁泡茶、木樨芝麻熏笋泡茶、白糖玫瑰茶、咸樱桃茶、姜茶、桂花茶、八宝青豆木樨泡茶、蜜饯金橙泡茶等等,真是举不胜举。这种迥然别于明代文人清饮的吃茶方式,正是明代市井生活的真实写照。

婚恋中的茶礼是中国茶文化最有趣味的部分,《梅》由于大量描写男欢女爱的,于是在“风流茶说合”的统辖下,出现了许多婚俗茶礼的描写,如19回写李瓶儿想再嫁西门庆,西门庆谈到“下茶”之事。第3回写西门庆女儿定亲“下茶”,又写西门庆养外宅,王婆问他怎么不请她“吃茶”,还引用“风流茶说合”的民谚。第92回写西门庆的女婿陈敬济去调戏已改嫁的小丈母孟玉楼,特地请她吃“双人儿”香茶。第91回写李衙内一心要娶西门庆遗孀孟玉楼,多次写到与茶礼有关的民俗:从打算“行茶礼”到“买办茶红酒礼”和去西门庆家“下茶”等等,多姿多彩地反映了“茶礼”在婚俗中应用的情况。小说描写的是市民阶层的茶文化,在人欲横流的冲荡下,幽雅的茶事也显得漫漫。

由于明代人士对茶的喜好,也因为经营茶能带来利益,所以明代各类茶肆、茶坊、茶屋、茶摊、茶铺、茶馆等林立。通过《梅》中的茶坊插图我们对此也可略见一斑。

明代的茶馆与宋代相比,数量上更为可观,有增无减。茶馆里供应各种茶点、茶果。《梅》一书中提到,明代茶果有柑子、金橙、红菱、荔枝、马菱、橄榄、雪藕、雪梨、大枣、荸荠、石榴、李子等。至于茶点,因季因时各有不同,品种繁多,有饽饽、火烧、寿桃、蒸角儿、冰角儿、项皮酥、果馅饼儿、玫瑰擦禾卷儿、艾窝窝、芝米面枣糕、荷花饼、乳饼、玫瑰元宵饼、檀香饼等等,约40余种。

《梅》是在万历年间才开始流行的,许多茶书、茶诗词、茶杂著等,大都出现在这个时期,也就是说,明代茶文化在万历年间已经发展到极盛阶段。品茶在明代成为文人士大夫日常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小说现那么多的茶事描写,是有其现实基础的。“风流茶说合,酒是色媒人”是作者对明代世俗茶风的现实主义的艺术概括,更是明代文人茶书、茶诗、茶文中难以见到的别样一种的茶文献。《梅》真不愧是描写明代市井世俗饮茶风俗的奇书。是我们采掇茶文献史料的一座丰富多彩的宝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茶文化―茶文茶诗―戏说饮茶
仙山灵草湿行云,洗编香肌粉未匀。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要知玉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戏仆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苏东坡《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茶》这中国古人对茶的钟爱可不得了,将好茶比做佳人;而那与我们一衣带水的大和民族日本甚至把喝茶演化为一种道――茶道。茶道在日本其实已经不再是喝茶的艺术了,而是一种哲学,一种将精神修练至奥妙高深境界的禅了。它把以茶待客的程序规则化、严肃化、艺术化,整个环境及过程都得符合茶道的基本精神――四规,即“和”(和平和好)、“敬”(尊敬长辈、敬爱朋友及晚辈)、“清”(洁净、幽静)、“寂”(闲寂幽雅),缺一则为不敬。然后还对居室、布景、工具以及泡茶的姿势、茶水的温度、浓淡、水源,炉子的位置、大小,茶具的规格形貌也一一规定,不得有错;再就是敬茶的方式、受茶的方式同样要求严格。也就是说,你若有幸前往品茶,你就不得不忍着嗓子冒烟的干渴,一面还得与主人一起...
· 茶文化―茶文茶诗―饮茶悟道
陆羽的一生专心茶道。后人称陆羽:卖茶者敬为茶神;饮茶者颂为茶仙;事茶者奉为茶圣。饮茶的感悟使人们认识到:茶是一种表山川之灵气,集天地之风露,含英咀华,吐香蕴玉,这是一种大自然的杰作。因为,茶水为精,茶香为气,茶叶为神。善于饮茶的人,可使文化人多几分文人的雅趣。淡淡的茶香,可使人们从繁杂琐碎的日常生活中,走向人生的千姿百态,走向的净化,走向大彻大悟的生活理念。不仅如此,善于饮茶的人,往往在心灵的深处,充满着一种清淡、静雅的意趣。最终,使茶心、人心、道心,相互交融在一起,形成一种超凡脱俗的茶文化灵性。古人云:茶是儒,是仁、义、礼、智、信;茶是佛,是来世净土的精神寄托;茶是道,是乐天知足的自我心灵安慰;茶是和,充满着怡情温柔,至善至美,茶是静,充满着清淡天和,养精蓄锐。唐宋时代,文人墨客往往在品茗中,作诗作画,蔚然成风。唐代品茶高手李德裕(身居宰相高位)在《忆茗诗》中曾这样写道:“谷中春日暖,渐...
· 茶文化―茶文茶诗―饮茶养生乐陶陶
为了适应广大群众祛病强身的需要与追求,科学地把握“寓健康于日常生活”,湖南科技出版社最近推出了一套由中科院福州籍的院士陈可冀担任总主编的“自然疗法丛书”。该丛书各册敦聘各路权威与名家担纲撰写,其中主笔《茶与茶疗》的是首批国家级著名老中医、福建中医学院副院长盛国荣教授。盛老在长达70余个春秋的行医历程里,妙手起沉疴,蜚声海内外,治愈病人无以计数。然而更令人敬仰是他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常年夜夜笔耕,日积月累,发表论文百余,出版论作十部,可谓著作等身,为中华医学宝库贡献良多,成为行医、教学、科研三位一体的不可多得的中医大家。他是我们福建的骄傲,也是祖国传统医学的骄傲!今年88岁的盛教授依然红光满面,思维敏捷,诊脉问病,毫不含糊,把笔写方,娟秀的草书如行云流水。高寿固然值得称羡,而生命高质量的高寿最是令人赞叹:于个人,于家庭,于社会,皆功益无量!盛老的养身之道首先得益于他持之以恒的饮茶之功。他一生...
· 茶文化―茶文茶诗―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唐皎然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 茶文化―茶文茶诗―梅家坞初夏
今年春天,没有去杭州。曾经有几年,每年新茶出来的时候,就去一趟杭州,九溪十八涧走进去,去龙井买茶。去不了的时候,就和那里相熟的茶农联系,我把钱寄过去,让他们把茶寄来。新茶季节没有去杭州,有了一点牵挂,放在心里,时隐时现。眼看要梅雨了,心里的那一点牵挂突然发酵,蓬松扩大,于是我马上去了杭州。既然误了新茶,就像辜负了一个多年相知的故人,不等别人说,自己心下愧疚,好像没有理由再贸然撞去龙井。于是,就在西湖边找茶喝。进一家茶馆,要一杯龙井,边喝边看湖,喝淡了,就出来;出来就湖边走走,口渴了,又进一家茶楼,又要一杯龙井,再喝。喝着喝着渐渐不着意看湖了,湖光在杯里,湖光满身满心。在闻莺阁,听见两个北方人在商量喝什么茶,两个人显然平时都是不喝茶的,但是偏偏作出顶真的样子,对服务员说:“乌龙茶里哪一种最好?”“你们这儿的冻顶不是假的吧?”听了觉得别扭。除非有特别偏好,到了杭州,就皈依了这里的风土,就选了这...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