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茶文化―茶文茶诗―茶趣

2017-05-3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37
转发:0
评论:0
茶文化―茶文茶诗―茶趣,      陆羽      陆羽(733-804年),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号

       陆羽

      陆羽(733-804年),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号竟陵子、桑茎翁、东冈子,庸复州竞陵(今湖北天门)人,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闻名于世,对中国茶业和世界茶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茶仙”,寿为“茶圣”,祀为“茶神”。他亦工于诗,但传世者不多。

        陆羽一生富有传奇色彩。他原是个被遗弃的孤儿。唐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陆羽三岁,被竞陵龙盖寺住持僧智积掸师在当地西湖之滨拾得。积公以《易》自筮,为孩子取名,占得《渐》卦,卦辞曰:“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于是按卦词给他定性为“陆”,取名为“羽”,以“鸿渐”为字。陆羽在黄卷青灯、钟声焚呗中学文识字,习诵佛经,还学会煮茶等事务。但他不愿饭依佛法,创发为僧。九岁那年,有一次智积掸师要他抄经念佛,他却问积公曰:“释氏弟子,生无兄弟,死无后嗣。儒家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出家人能称有孝吗7”并公然称:“羽将授孔圣之文。”积公恼他桀骜不驯,藐视尊长,就用繁重的“贱务”磨炼他,迫他悔悟回头。要他“扫寺地,洁僧厕,践泥污墙,负瓦施屋,牧牛一百二十蹄”。陆羽并不因此气馁屈服,求知欲望反而更加强烈。・他无纸学字,以竹划牛背为书,偶得张衡《南都赋》,虽并不识其字,却危坐展卷,念念有词。积公知道后,恐其浸染外典,失教日旷,又把他禁闭寺中,令蔓剪卉莽,还派年长者管束。十二岁那年,他乘人不备,逃出龙盖寺,到了一个戏班子里学演戏,作了优伶。他虽其貌不扬,又有些口吃,但却幽默机智,演丑角很成功,后来还编写了三卷笑话书《诚谈》。唐天宝五年(公元N6年),竞陵太守李齐物在一次州人聚饮中,看到了陆羽出众的表演,十分欣赏他的才华和抱负,当即赠以诗书,并修书推荐他到隐居于火门山的邹夫子那里学习。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礼部郎中崔国辅贬为竞陵司马。是年,陆羽揖别邹夫子下山。崔与羽相识,两人常一起出游,品茶鉴水,谈诗论文。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陆羽为考察茶事,出游巴山峡川。行前,崔国辅以白驴、乌犁牛及文槐书函相赠。一路之上,他逢山驻马采茶,通泉下鞍品水,目不暇接,口不暇访,笔不暇录,铜囊满获。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陆羽来到升州(今江苏南京),寄居栖霞寺,钻研茶事。次年,旅居丹阳。唐上元元年(公元760年),陆羽从栖霞山来到苕溪(今浙江吴兴),隐居山间,阖门著述《茶经》。

       王安石验水

       安石老年患有痰火之症,虽服药,难以除根。太医院嘱饮阳羡茶,并须用长江翟塘中峡水煎烹。因苏东坡是蜀地人,王安石曾相托于他:“倘尊眷往来之便,将埋塘中峡水攒一瓮寄与老夫,则老夫衰老之年,皆子瞻所延也。”

       不久,苏东坡亲自带水采见王安石。王安石即命人将水瓮抬进书房,亲以衣袖拂拭,纸封打开.又命僵儿茶灶中烃火,用银挑汲水烹之。先取白定酶一只,投阳羡茶一撮于内。候汤如蟹眼,急取起倾入。其茶色半响方见。王安石问:“此水何处取来2”东坡答:“巫峡。”王安石道:“是中峡了。”东坡回:“正是,”王安石笑道:“又来欺老夫了!此乃下峡之水,如何假名中峡?”东坡大惊,只得据实以告。原来东坡因鉴赏秀丽的三峡风光,船至下姨时,才记起所托之事。当时水流湍急,回溯为难,只得汲一瓮下峡水充之。东坡说:“三峡相连,一般样水,老大师何以辨之?”玉安石道:“读书人不可轻举妄动,须是细心察理;这覆塘感性,出于《水经补注》。上峡水性太急,下峡太援他中峡缓急相半。太医院官乃明医,知老夫中烷变症‘,没用中峡水引经。此水烹阳羡茶,上峡味浓,下峡味淡,中峡浓淡之间。今茶色半响方见,故知是下峡。”东坡离席谢罪。此事载《警世通言.王安石三难苏学士》,因是冯梦龙据古籍记载敷演成篇,当然不全是史实。

        神农尝百草   

       有一天,神农在采集奇花野草时,尝到一种草叶,使他口干舌麻,头晕目眩,于是他放下草药袋,背靠一棵大树斜躺休息。一阵风过,似乎闻到有一种清鲜香气,但不知这清香从何而来。抬头一看,只见树上有几片叶子冉冉落下,这叶子绿油油的,心中好奇,遂信手拾起一片放入口中慢慢咀嚼,感到味虽苦涩,但有清香回甘之味,索性嚼而食之。食后更觉气味清香,舌底生律,精神振奋,且头晕目眩减轻,口干舌麻渐消,好生奇怪。于是再拾几片叶子细看,其叶形、叶脉、叶缘均与一般树木不同,因而又采了些芽叶、花果而归。以后,神农将这种树定名为“茶”,这就是茶的最早发现。此后茶树渐被发掘、采集和引种,被人们用作药物,供作祭品,当作菜食和饮料。

     二是说天神所赐,神农发现。当时神农氏给人治病,不但需要亲自爬山越蛤采集草药,而且还要对这些草药进行熬煎试服,以亲身体会、鉴别药剂的性能。有一天,神农氏采来了一大包草药,把它们按已知的性能分成几堆,就在大树底下架起铁锅,放入溪水,生火煮水。当水烧开时,神农打开锅盖,转身去取草药时,忽见有几片树叶飘落在锅中,当即又闻到一股清香从锅中发出,神农好奇地走近细看,只见有几片叶子飘浮水面,水中汤色渐呈黄绿,并有清香随着蒸汽上升而缓缓散发。他用碗舀了点汁水喝,只觉昧带苦涩,清香扑鼻,喝后回味香醇甘甜,而且嘴不渴了,人不累了,头脑也更清醒了,不觉大喜。于是从锅中捞起叶子细加观察,似乎锅边没有此树,心想:“一定是天神念我年迈心善。采药治病之苦,赐我玉叶以济众生”。自此,一边继续研究这种叶子的药效,一边涉足群山寻找此种树叶。一天,神农终于在不远的山幼里发现了几棵野生大茶树,其叶子和落入锅中的叶片一模一样,熬煮汁水黄绿,饮之其味也同,神农大喜,遂定名为“茶”,并取其叶熬煎试服,发现确有解渴生津、提神醒脑、利尿解毒等作用。因此在百草之外,被认为是一种养生之妙药。据说,当年神农发现的这种“茶”,就是今天被人们称作茶的树叶。

       冻顶乌龙的由来

       相传在一百多年前,台湾省南投县鹿谷乡中,住着一位勤奋好学的青年,名叫林风池,他学识广博,体健志壮,而且非常热爱自己的祖国。记不得是哪一年,他听说福建省要举行科举考试,就很想去试试’,可是家境贫寒,缺少路费,不能成行。 乡亲们喜欢林风池为人正直,有学识,有志气,有抱负,得知他想去福建赴考,就相约跑来对他说:“凤池,你想去考是好事!去吧,有困难,大家帮你,你别发愁,赶快做好准备吧!”说罢大家就慷慨解囊,给林凤池凄了足够的路费。林感激万分,第三天即拜别乡亲上路了。临行时乡亲们到海边送行,七嘴八舌地再三叮嘱:“祝你一路顺风,路上多加小心啊!“不管考得怎样,可要回来呀!“别忘了故乡和乡亲,我们盼你回来呢!”林凤池感动得流下沼来,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为乡亲们争光。

       不久,林凤池果然金榜题名,考上了举人并在县衙内就职。一天,林凤池决定回台湾探亲,在回台湾前邀同僚一起到武夷山一游。上得山来,只见“武夷山水天下奇,千峰万塑皆美景,”山上岩间长着很多茶树,又听说树上的嫩叶做成皂龙茶,香高味醇,久服有明目、提神、利尿、去腻、健胃、强身等作用,便想能带些回台湾多好啊,于是向当地茶农购得茶苗三十六棵,精心带土包好,带到了台湾南投县。乡亲们见凤池锦衣还乡,喜出望外,又见他带来福建祖家传种的乌龙茶苗,格外兴奋,他们推选几位有经验的老农,仔细地把三十六棵茶苗种植在附近最高的冻顶山上,并派专人精心管理。加之台湾气候温和,茶苗棵棵成活,不断吐着绿油油的嫩芽,可爱极了。接着,人们按照林凤池介绍的方法,采摘芽叶,加工成了乌龙茶。这茶说来也怪,山上采制,山下就闻到了清香,而且喝起来清香可口,醇和回甘,气味奇异,成为乌龙茶中风韵独特的佼佼者,这就是现今台湾省“冻顶乌龙”的由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茶文化―茶文茶诗―闲趣品茶
如果有人问我会不会喝茶,我还真不知道怎么回答。茶在中国,已经升华到一种“道非道,非常道。”当茶被引入“道”玄而又玄的众妙之门后,谁还敢在茶道面前张扬放肆呢?陆羽穷毕生精力,写了《茶经》,被尊为茶圣后,在茶面前还谦虚得像个低年级的学生呢。我曾驱车到漳浦中国惟一的茶文化博物馆,流连大半天,才发现每一片茶叶的背后,都蕴藏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出自对茶的喜爱,家里也装修一间榻榻米风格的茶室,搜罗了众多的宜兴紫砂壶,有四把中国邮政监制的邮票上印着的历代名壶的仿制品,也有精致得让你惊叹的手制壶。我属牛,有好友幽默地送我把春牛造型的紫砂壶,壶底戏题:“不可牛饮”,不知道是提醒还是告诫。装备了不少泡茶的行头,茶洗、茶盘、茶罐、闻香杯、随手泡,一应俱全。但这充其量只是茶艺而已,徒有中规中矩的表面形式。进入茶道则要具备与茶有关的丰厚知识。不同的茶叶,要用不同的茶杯;不同的温度,浸泡的时间也各自不同,春天和秋天的茶...
· 茶文化―茶文茶诗―茶字妙趣
领略茶的趣味,当从”茶”字说起,“茶”字本身就是一个妙趣横生的字。历史上“茶”字的字形、字音、字义变化多端,有很多异名、别称、雅号,如荼、��、�F、茗、皋芦、不夜侯等,直到如今,茗和茶还通用。就是一个“茶”字,也表示诸多意思。还有借用“茶”字而言它的非茶之茶,如人参茶、花旗参茶、菊花茶、金银花茶、绞股兰茶、罗布麻茶、杜仲茶、柿叶茶、虫屎茶、姜茶、凉茶等,其“茶”字,并非表示茶,而是寓意泡出来的汤水好像是茶。草木之中有一人言对青山不为青,两人土上去谈心。三人骑牛少只角,草木之中有一人。这是昔日流传的一个谜语,打四个字,谜底是一句应酬语。草木之中有一人,就是“茶”字,“茶”字为“草”字头,“木”字脚,中间是个“人”字。再以“茶”字为线索仔细推敲,原来谜底是:请坐奉茶。“草木之中有一人”,谜面妙极,形象生动。按照茶树生物学特性,茶可以戏称为草木结合的植物。茶树本为多年生常绿木本植物,每年萌发生...
· 茶文化―茶文茶诗―“买茶”趣谈
今天的茶叶市场与十年前相比,显然是要繁荣得多了。十年前,身边朋友同事去探亲访友,送茶叶的远不如带上两盒蛋糕或点心或糖果或老酒。当初没有多少人想到送茶叶、送健康,即便真的有好茶相送,赏识者也是寥寥无几。改革开放直至市场经济的形成,茶叶的统购统销计划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茶商们眼看着洋牌子茶叶大举挺进而来,心里总不是滋味。随着中国物质文明进程的加快奠定了精神文明的基础,大众生活条件的改善,使茶叶等与之相关商品成了人们的新宠。钱兜子鼓起来的人变成了品茗藏壶的玩家。最早经营茶叶的一位朋友说:“过去卖茶都是些比较单一的品种,现在经营茶叶再不升级换代,这生意无法做下去了。”正因为许多茶叶经营者有此想法,到如今数量众多的茶行、茶叶批发市场,使茶叶市场空前繁荣。以至于现在当人们想掏钱买茶叶时,却为买什么样的茶发愁了。茶叶有着不同于其他商品的属性(精神价值例外),其中有产品的周期性、时差性、季节性,什么样的茶采...
· 茶文化―茶文茶诗―茶谜趣话
生在山上,卖到山下,一到水里,就会开花。(茶叶)生在青山叶儿蓬,死在湖中水染红。人爱请客先请我,我又不在酒席中。(茶叶)颈长嘴小肚子大,头戴圆帽身披花。(茶壶)一只没脚鸡,蹲着不会啼,吃水不吃米,客来把头低。(水壶)言对青山说不清,二人地上说分明。三人骑牛无有角,一人藏在草木中。(请坐,奉茶)以下各打一字,共成三句话:垂涎(活)银川(泉)外孙(好)热水袋(泡)草木人(茶)三岔口(品)名列前茅(茗)因小失大(口)有水就活(舌)黎明前(香)分开是三个,合起来无数(众)巧夺天工(人)有口说假话,有水淹庄稼(共)两人团结紧,力量顶三人。(唱)只要留心,便能知道(采)一树能栖二十人(茶)相貌长得恶,六口两只角(曲)以下茶谜读来也十分有趣:出身山头,死死镢头,活活碗头。幼时山中发青,大时锅里翻身,干在萝中发闷,湿在水中浮沉。命里苦心里更苦,清明节抛家别祖,太阳火里算逃过,到后来水灾难过。生在世上嫩又青...
· 茶文化―茶文茶诗―茶诗
《尝茶》[唐]刘禹锡生怕芳丛鹰嘴芽。老郎封寄谪仙家。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霏霏满碗花。------------------------------------------------------------《峡中尝茶》[唐]郑谷簇簇新英摘露光。小江园里火煎尝。吴僧漫说鸦山好。蜀叟休夸鸟嘴香。合座半瓯轻泛绿。开缄数片浅含黄。鹿门病家不归去。酒渴更知春味长。------------------------------------------------------------《尝云芝茶》[元]刘秉忠铁色皴皮带老霜。含英咀美入诗肠。舌根未得天真味。算观先通圣妙香。海上精华难品第。江南草木属寻常。待将肤腠侵微汗。毛骨生风六月凉。------------------------------------------------------------《对茶》[唐]孙淑小阁烹香茗。疏帘下玉沟。灯光翻出鼎。...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