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茶文化―茶文茶诗―人生如品茶

2017-05-3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389
转发:0
评论:0
茶文化―茶文茶诗―人生如品茶,      几年前,当我写《三毛传》时,相当喜欢三毛的一句话“阿拉伯人饮茶必饮三

       几年前,当我写《三毛传》时,相当喜欢三毛的一句话 “阿拉伯人饮茶必饮三道。第一道苦若生命,第二道甜似爱情,第三道淡如微风。” 我当时觉得这种感悟与禅宗的“见山”、“见水”有相通之处,颇耐回味。我又好茶,就一直记得这个比喻。 在东京,每天打工之后,也总要泡上一杯酽酽的茶,看着袅袅上升的水气,氤氲茶香绕鼻,紧缩的心也会慢慢舒展开来……后来认识了武井妈妈,喝茶便由一个人变成二人,她常常带些精美的小点心来,我们便一起吃“午茶”。每天,都聊得很多。 一天,她泡了一壶极浓的煎茶,我先吃了一口又香又甜的栗羊羹,啜了一口深绿的茶,哇!好苦。吃一口,哗!甜得钻到心里去。抬头看武井妈妈,只见她一口口地啜着那苦茶,毫无反应。过了一会儿,她慢慢地说:“尝过甜的,再吃苦的就特别苦,吃过苦的再吃甜的也特别甜。” “您是不是说,工作时拚命干,然后休息、享受时特别快乐,然后又要忍受工作的苦呢?”我忽然有所悟。她淡淡一笑,却不置可否。后来,渐渐了解她的身世,我不禁惊讶她能把那么多苦难深藏不露。她小时候是一个富家小姐,初恋因父母反对而不能如愿,后来家园、先后卧病,去世。她经历了一次不幸的婚姻,唯一的女儿又夭折了,从此孤身一人至今。曾经是千娇百宠的千金小姐,为一件和服就要去京都两次,一次订货,一次试穿,价值成百上千万,谁能想象她在那飞机俯冲、轰炸的时候,九死一生跑回家,却发现整条街夷为平地时的心情呢?昔日的荣华只衬出此后的凄凉!而她,在一次次重创后坚强地活了下来,如今自食其力,安命随缘,谁能估量出其中的毅力与信念?我想起她那深沉的声调。甜的,苦的,苦的,甜的,她都那么从容不迫地品尝,对她而言,人生不就像品茶一样吗?从不奢望远离痛苦、灾难,安之若素,就能迎来别人无法感受到的幸福、甜美。这是不是她真正要告诉我的?依旧每天午后饮茶,但是只有我一个人(我搬家了,不再天天与武井妈妈见面了)。我也渐渐喝惯了很浓的日本茶,而且习惯于遇上什么难处都不掉一滴泪。甜的,苦的。人生如品茶。 温馨的阴谋早听说西方人有个“母亲节”,没想到日本人也过这个节。西风东渐,果不其然。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是母亲节。五月刚踏着轻盈的脚步来到这钢筋水泥的丛林,“母亲节”的气氛就渐渐浓起来了。街头、报纸、电视、收音机、宣传纸,各种手段的广告紧锣密鼓地渲染,处处是温声细语的提醒 “母亲节的礼物”,“妈妈最喜欢的”、“向妈妈道声:谢谢!”……虽然自己不能亲手送妈妈一点什么,但看到“母亲节”字样的柜台仍会忍不住驻足片刻,心里揣测哪一件会是妈妈喜欢的。衣饰品、化妆品、家庭用品、食品,似乎都在选择之列,鲜花更是大热门,许多花店都可预约,到“母亲节”当天送货上门。花的品种以康乃馨为主,几乎成为“母亲节”标志之一。隔壁的女孩说:“真想空运一捧花给我妈妈啊。”星期六逛一家大百货公司,看见一个小男孩在厨房用品部走来走去,身边跟着一个女店员。小家伙八九岁模样,胖胖的脸,圆眼睛,板刷头;女店员弯着身子,""不时与他低声说着什么,秀发披泻下来,看不清她的脸,但她的态度仿佛在接待一位国家元首一般。最后,男孩子大叫一声,手舞足蹈,女店员也又笑又点头,他们终于选定了!拿到柜台上一看,原来是一种把酱油从大瓶小瓶里的用具。这是一种新发明,据称,这样一不用费力搬大酱油瓶,二不怕流到桌面上,又省力又节约(日本诸如此类的发明层出不穷,许多东西不知干什么用的)。女店员用彩带把礼物包扎好,男孩子接过,撒腿便跑。女店员在他身后喊:“小心!小心呀!记着,明天才给妈妈啊!”男孩子一刹车,答一声:“哈依!”又兴冲冲地跑了。又路过一家糖果店,门口有张布告:凡赠送母亲巧克力者,八折优惠。正巧听见一个头顶微秃的小老头在低声嘀咕:“呀,是吗?可我不是送妈妈,我送太太……”老板闻言,把头从柜台里伸出来,说:“你太太不是你孩子的妈妈吗?也八折啦!”言毕,两人相对大笑。“母亲节”,在这人情淡薄、物欲升腾的时代,我们需要一个这样的日子,提醒每一个人回忆一下母亲怀抱的甜蜜、母亲双手的温柔,不忘记把我们带到世上的母亲。近几年,中国圣诞节、情人节渐渐热火,却未见“母亲节”为年轻人所推崇。其实,情人们不需要什么节,恋爱中人天天像过节。倒是“母亲节”或许可以让人重温人类最初、最单纯的感情。 有人说:“母亲节”和其他节日一样,都是商业促销的阴谋。我不以为然,即便是,也是一个多么温馨的阴谋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茶文化―茶文茶诗―人生如茶
喝茶,喝的是一种心境,感觉身心被净化,滤去浮躁,沉淀下的是深思。茶是一种情调,一种欲语还休的沉默;一种欲笑还颦的忧伤;一种“千红一杯,万艳同窑”热闹后的落寞。茶是对春天记忆的收藏,在任何一季里饮茶,都可以感受到春日那慵懒的阳光。坐在一个人的房间,倒上一杯茶,看着茶叶的翻卷也常会生出好多感慨:茶要沸水以后才有浓香,人生也要历经磨炼后才能坦然。无论是谁,如果经不起世情冷暖,浮浮沉沉,怕是也品不到人生的浓香。日子过得久了,历经了人情冷暖,就像那三滚后的茶叶,慢慢地沉入了杯底,用沉默来作为惟一微笑的表情,而那温软的茶水也就像我们的内心,足以接纳一切友善的或是不友善的表情。有一种场景总让人如痴如醉,不胜神往:窗外潺潺的雨夜,屋内融融的炉火,闲闲地一捧香茗,一卷诗书。红袖添香的意境,不亦乐乎哉!如是,爱喝茶。说行随心性也好,说附庸风雅也罢,至今仍不敢称“品”而只称“喝”,却也由只喝得出茶的苦涩,到“嗅...
· 茶文化―茶文茶诗―品茶人
“谁能寻得观音韵,不愧是个品茶人”。茶叶,被视为我国的国饮,也是当今世界最受欢迎的日常饮料。我国是个历史悠久的产茶大国,出产红茶、绿茶、青茶、白茶、黄茶和黑茶。青茶就是乌龙茶,它介于红茶和绿茶之间,既有绿茶的芳香清爽,又有红茶的醇香甜美。在品种繁多的茶叶王国中,乌龙茶中的极品--铁观音出类拔萃,饮誉全球。铁观音,被誉为“茶中之王”,素有“绿叶红镶边,七泡有余香”的美誉。长期以来,铁观音以其优异的品质和独特的韵味(“天真味”和“圣妙香”)蜚声国内外,成为款待嘉宾、馈赠亲友的佳品和茶行的镇行之宝。1916年以来,在历次国内外举办的茶叶比赛中,铁观音几乎战无不胜,摘取了一顶顶桂冠。彭真、方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欣然挥笔,为铁观音题词,1995-1998年,铁观音创造了中国茶叶拍买"四连冠"。在七、八十年代掀起的乌龙茶热潮中,铁观音以其抗癌、防衰老的奇异功效风靡全球,被誉为“长寿茶...
· 茶文化―茶文茶诗―品茶
平生不嗜烟酒,无从领略吞云吐雾的快感和醉生梦死的迷离。幸好还喝茶,不然还像真同事们所说的那样:这人活着还有什么趣味呢!过去的喝茶只能称之为喝茶,因为既不讲究水,也不讲究茶,不论什么茶叶,放在杯子里用水一冲,渴了便是咕咚咕咚一大杯,有人把这种喝法称之为“牛饮”。如果喝茶仅仅是一种解渴的需要,那么中国古老的茶文化便无从谈起了,其实喝茶的最大乐趣在于品茶。说起品茶,有这样的兴致时间并不长。二OOO年去云南,除了游览景点以外,几乎天天要观摩一次茶艺表演,同行者或许走马观花,我却是很认真地体会了茶道。从选茶、烫壶、温杯、冲水、闻香一路下来,对中国茶文化的认识也不断加深。后来所居城市中大大小小的茶馆也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程序也基本大同小异,都要经过蜻蜓点水、关公巡城等等关口茶才能到口中,一杯解渴之物,竟能有如许的道理在其中,所以对于品茶自然也就有了兴趣。其实稍微翻翻有关茶的书籍,便会发现中国茶由来已...
· 茶文化―茶文茶诗―品诗与品茶
有位做编辑的朋友嘱我写一篇谈诗的文章,我一直没有动笔。说真的,这两年我对诗歌越来越感到困惑和迷茫。每每忆起当年自己那些关于诗的慷慨陈辞,总有一种羞愧感,我越来越意识到,对于诗,我们许多人仍限于一种表层的理解。也许我们太急功近利,太注重形式的标新立异和流派的分野,而忽略了诗歌最本质的一些东西,以至我们刚刚拓展的目光又被我们自己划定的藩篱所封闭。那些争雄一方的旗帜,那种近乎手淫一般的自我陶醉,使我们失去了诗歌本质的通道。蓦然回首,我发现我们许多自以为献身诗歌的人却仍被关在诗外,诗仿佛离我们更远了。我们的头顶被一种悲剧的弧光所笼罩。这使我想起一件小事,有朋友从成都给我寄来一包刚出厂的特级茉莉花新茶,冲泡之后香气扑鼻,饮之则沁人肺腑。适逢几个弄文的朋友来访,便以之待客,熟料朋友饮后并不以为然,并声称非砖茶不饮。起初我迷惑不解,几块钱一斤的砖茶怎么能优过这上等的茉莉花?然而,细想之后忽茅塞顿开,原来...
· 茶文化―茶文茶诗―品茶论茶
茶,可谓人人会喝,若说品茶,可不是人人会品的。宝玉、黛玉,是大宅门的贵族男女,品茶当不成问题吧?实际也不尽然,妙玉请宝玉黛玉喝茶时,沏的茶叫“老君眉”,那茶的嫩芽细如银针,那茶的汁水青碧如玉,至于用的水更是不同凡响,乃是从梅花上收集来的雪,藏在鬼脸青的花瓮里,埋在地下经五年之久才开启饮用的,雅致的黛玉品不出这茶的风味,居然被妙玉讥为“大俗人”;至于刘姥姥“品”茶的水平,更差十万八千里了,她在地头上喝惯了凉水,偶尔吃茶是熬成浓浓的绛红色,喝到嘴里又苦又涩才解渴。茶这玩意儿,不品很难感受,如若喝茶时做狼吞虎咽,风卷残云状,是万万感受不到茶的美妙的,品茶,真正的内涵便是品生活,有了这一个“品”字,生活就有了味。鲁迅平时除在家喝茶外,还爱去茶馆啜茗,以茶联谊,每次他―般都邀三两友人或亲属同行,他往往与人边品茗,边谈心,乃至研究写作。1926年夏天,他与齐寿山合译的德文小说《小彼得》一书,就是在北海...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