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茶文化―茶文茶诗―品茶聊天人之清福

2017-05-3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91
转发:0
评论:0
茶文化―茶文茶诗―品茶聊天人之清福,       旅游中,当人们跋山涉水到口渴汗流的时候,手头若有一罐茶饮料,开而啜

        旅游中,当人们跋山涉水到口渴汗流的时候,手头若有一罐茶饮料,开而啜之,顿令人浑身舒爽。如果家里来了不速之客,来者准备谈几句话急着要走,那么临时冲泡烫茶敬客,没有必要,而取易拉罐待之,既方便又礼貌,所以近几年来罐装茶饮料的创制和生产,实有利于人民生活,值得发展。

   不过一般人公暇假日,亲朋好友小叙,“晤言一室之内,放浪形骸之外”(《兰亭序》)互无戒心,牢骚全无顾忌,议论海阔天空。在这种情况下,人手一只易拉罐,未免太扫兴。俗话说:“手拿罐头,呒啥话头。”所以,传统的泡茶实在不可少,边品茶边聊夭,茶助文思,茶提诗兴。因此,自古以来,茶的一般精行俭德。但是,有一个时期,朋友与运动并不并存,清茶小叙,也可能半句牢骚惹来一身祸水。现在这种品茶聊天的清福又回来了。二三其人,清茶相叙,谈笑一阵,口中无辫子,莫怕挨棍子,乘兴相会,坐久而散。这真是“尘心洗尽兴难尽”,笑口常开可延年。在《岩栖幽事》中有这样一段话:“品茶,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七八人是名施茶。”所以,即使到茶馆“吃茶去”,也是二三人相约为佳。不过到茶馆吃茶也是有意义的。

   何时开始有茶馆,这是无法确定的。古代民间卖茶水的事早有记载。当初在漫长的驿道旁,荒村野渡边,半路亭中,分径岭上,古人为了照顾旅客,设摊卖茶,放桌放凳供休息,这种茶寮在前几年公路不通的边远山区还能见到。他们烧开水的风炉是三眼长火弄,40度向上接连烟囱,每只灶眼上放一只“来烧罐”,客来一把柴火,半支烟功夫,水就沸腾了,原来这种“来烧罐”是用做砖瓦的陶土制造的,壶高20厘米左右,壶腰直径不过22厘米,腰以下渐小,底直径10厘米,底部有锥状“漏斗”突入壶腹,从而增大了受热面积,所以,水容易烧开。三把罐子交替受热,供应开水神速。在村镇集市的形成中,茶馆也应运而生,为农民销售产品有个落脚点。而在城市,茶馆进一步发展,馆内陈式也不断变化,从长条桌到八仙桌,从大堂到内设雅座。以清初北京馆为例,当初店堂内设长案,茶叶与开水分别计资,有自备茶壶和茶叶者,可只买开水。茶客以旗人为主,虽官至三四品者,亦携鸟笼入坐茗憩,与马夫走卒杂坐攀谈,而一般显要则不入茶馆。据古文记载,江宁(今南京)乾隆未叶始有茶馆,从“日色亭午,座客常满,或人凭阑而观水,或促膝以品泉”的记述,这种茶馆是相当文雅的。而同治初年,上海的茶馆,有的可供鸦片,有的茶馆在 “每日未申之时,妓女联袂而至”,可见相当混乱。旧社会,湖州城内有十多家茶馆茶楼,友会聊天的,谈论诗文的去处都有,而大多数茶馆是生意人交流信息的场所。解放后,茶馆一度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普及科技知识,破除迷信的阵地。后来,茶馆一度衰落了,因为运动中无知己,人心隔肚皮,何必品茶聊天自掏晦气。改革开放后,茶馆又兴旺发达了,但是似乎只适应市侩们的需要,一般退休职工可望不可进,只好自备茶瓶,三三两两相叙公园边沿阶石,排排坐消磨个把小时,茶水虽凉,阳光温暖,要想说的话吐出为快,心中一乐,真是清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茶文化―茶文茶诗―品茶
平生不嗜烟酒,无从领略吞云吐雾的快感和醉生梦死的迷离。幸好还喝茶,不然还像真同事们所说的那样:这人活着还有什么趣味呢!过去的喝茶只能称之为喝茶,因为既不讲究水,也不讲究茶,不论什么茶叶,放在杯子里用水一冲,渴了便是咕咚咕咚一大杯,有人把这种喝法称之为“牛饮”。如果喝茶仅仅是一种解渴的需要,那么中国古老的茶文化便无从谈起了,其实喝茶的最大乐趣在于品茶。说起品茶,有这样的兴致时间并不长。二OOO年去云南,除了游览景点以外,几乎天天要观摩一次茶艺表演,同行者或许走马观花,我却是很认真地体会了茶道。从选茶、烫壶、温杯、冲水、闻香一路下来,对中国茶文化的认识也不断加深。后来所居城市中大大小小的茶馆也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程序也基本大同小异,都要经过蜻蜓点水、关公巡城等等关口茶才能到口中,一杯解渴之物,竟能有如许的道理在其中,所以对于品茶自然也就有了兴趣。其实稍微翻翻有关茶的书籍,便会发现中国茶由来已...
· 茶文化―茶文茶诗―品诗与品茶
有位做编辑的朋友嘱我写一篇谈诗的文章,我一直没有动笔。说真的,这两年我对诗歌越来越感到困惑和迷茫。每每忆起当年自己那些关于诗的慷慨陈辞,总有一种羞愧感,我越来越意识到,对于诗,我们许多人仍限于一种表层的理解。也许我们太急功近利,太注重形式的标新立异和流派的分野,而忽略了诗歌最本质的一些东西,以至我们刚刚拓展的目光又被我们自己划定的藩篱所封闭。那些争雄一方的旗帜,那种近乎手淫一般的自我陶醉,使我们失去了诗歌本质的通道。蓦然回首,我发现我们许多自以为献身诗歌的人却仍被关在诗外,诗仿佛离我们更远了。我们的头顶被一种悲剧的弧光所笼罩。这使我想起一件小事,有朋友从成都给我寄来一包刚出厂的特级茉莉花新茶,冲泡之后香气扑鼻,饮之则沁人肺腑。适逢几个弄文的朋友来访,便以之待客,熟料朋友饮后并不以为然,并声称非砖茶不饮。起初我迷惑不解,几块钱一斤的砖茶怎么能优过这上等的茉莉花?然而,细想之后忽茅塞顿开,原来...
· 茶文化―茶文茶诗―品茶论茶
茶,可谓人人会喝,若说品茶,可不是人人会品的。宝玉、黛玉,是大宅门的贵族男女,品茶当不成问题吧?实际也不尽然,妙玉请宝玉黛玉喝茶时,沏的茶叫“老君眉”,那茶的嫩芽细如银针,那茶的汁水青碧如玉,至于用的水更是不同凡响,乃是从梅花上收集来的雪,藏在鬼脸青的花瓮里,埋在地下经五年之久才开启饮用的,雅致的黛玉品不出这茶的风味,居然被妙玉讥为“大俗人”;至于刘姥姥“品”茶的水平,更差十万八千里了,她在地头上喝惯了凉水,偶尔吃茶是熬成浓浓的绛红色,喝到嘴里又苦又涩才解渴。茶这玩意儿,不品很难感受,如若喝茶时做狼吞虎咽,风卷残云状,是万万感受不到茶的美妙的,品茶,真正的内涵便是品生活,有了这一个“品”字,生活就有了味。鲁迅平时除在家喝茶外,还爱去茶馆啜茗,以茶联谊,每次他―般都邀三两友人或亲属同行,他往往与人边品茗,边谈心,乃至研究写作。1926年夏天,他与齐寿山合译的德文小说《小彼得》一书,就是在北海...
· 茶文化―茶文茶诗―闲趣品茶
如果有人问我会不会喝茶,我还真不知道怎么回答。茶在中国,已经升华到一种“道非道,非常道。”当茶被引入“道”玄而又玄的众妙之门后,谁还敢在茶道面前张扬放肆呢?陆羽穷毕生精力,写了《茶经》,被尊为茶圣后,在茶面前还谦虚得像个低年级的学生呢。我曾驱车到漳浦中国惟一的茶文化博物馆,流连大半天,才发现每一片茶叶的背后,都蕴藏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出自对茶的喜爱,家里也装修一间榻榻米风格的茶室,搜罗了众多的宜兴紫砂壶,有四把中国邮政监制的邮票上印着的历代名壶的仿制品,也有精致得让你惊叹的手制壶。我属牛,有好友幽默地送我把春牛造型的紫砂壶,壶底戏题:“不可牛饮”,不知道是提醒还是告诫。装备了不少泡茶的行头,茶洗、茶盘、茶罐、闻香杯、随手泡,一应俱全。但这充其量只是茶艺而已,徒有中规中矩的表面形式。进入茶道则要具备与茶有关的丰厚知识。不同的茶叶,要用不同的茶杯;不同的温度,浸泡的时间也各自不同,春天和秋天的茶...
· 茶文化―茶文茶诗―品茶人
“谁能寻得观音韵,不愧是个品茶人”。茶叶,被视为我国的国饮,也是当今世界最受欢迎的日常饮料。我国是个历史悠久的产茶大国,出产红茶、绿茶、青茶、白茶、黄茶和黑茶。青茶就是乌龙茶,它介于红茶和绿茶之间,既有绿茶的芳香清爽,又有红茶的醇香甜美。在品种繁多的茶叶王国中,乌龙茶中的极品--铁观音出类拔萃,饮誉全球。铁观音,被誉为“茶中之王”,素有“绿叶红镶边,七泡有余香”的美誉。长期以来,铁观音以其优异的品质和独特的韵味(“天真味”和“圣妙香”)蜚声国内外,成为款待嘉宾、馈赠亲友的佳品和茶行的镇行之宝。1916年以来,在历次国内外举办的茶叶比赛中,铁观音几乎战无不胜,摘取了一顶顶桂冠。彭真、方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欣然挥笔,为铁观音题词,1995-1998年,铁观音创造了中国茶叶拍买"四连冠"。在七、八十年代掀起的乌龙茶热潮中,铁观音以其抗癌、防衰老的奇异功效风靡全球,被誉为“长寿茶...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