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茶文化―茶文茶诗―史说茶歌

2017-05-3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76
转发:0
评论:0
茶文化―茶文茶诗―史说茶歌,      茶歌、茶舞,和茶与诗词的情况一样,是由茶叶生产、饮用这一主体文化派生

       茶歌、茶舞,和茶与诗词的情况一样,是由茶叶生产、饮用这一主体文化派生出来的一种茶叶文化现象。它们的出现,大致是在我国歌、舞发展的较迟阶段,是我国茶叶生产和饮用形成为社会生产、生活的经常内容以后才见的事情。从现存的茶史资料来说,茶叶成为歌咏的内容,最早见于西晋的孙楚《出歌》,其称“姜桂茶�F出巴蜀”,这里所说的“茶�F”,就都是指茶。至于专门咏歌茶叶的茶歌,此后从何而始?已无法查考。 从皮日休《茶中杂咏序》“昔晋杜育有�F赋,季疵有茶歌”的记述中,得知的最早茶歌,是陆羽茶歌。但可惜,这首茶歌也早已散佚。不过,有关唐代中期的茶歌,在《全唐诗》中还能找到如皎然《茶歌》、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等几首。尤其是卢仝的茶歌,常见引用。在我国古时,如《尔雅》所说:“声比于琴瑟曰歌”;《韩诗章句》称:“有章曲曰歌”,认为诗词只要配以章曲,声之如琴瑟,则其诗也亦歌了。 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在唐代是否作歌?不清楚;但至宋代,如王观国《学林》、王十朋《会稽风俗赋》等著作中,就都称“卢仝茶歌”或“卢仝谢孟谏议茶歌”了,这表明至少在宋代时,这首诗就配以章曲、器乐而唱了。 宋时由茶叶诗词而传为茶歌的这种情况较多,如熊蕃在十首《御苑采茶歌》的序文中称:“先朝漕司封修睦,自号退士,曾作《御苑采茶歌》十首,传在人口。……蕃谨抚故事,亦赋十首献漕使。”这里所谓“传在人口”,就是歌唱在人民中间。 上面讲的,是由诗为歌,也即由文人的作品而变成民间歌词的。茶歌的另一种来源,是由谣而歌,民谣经文人的整理配曲再返回民间。如明清时杭州富阳一带流传的《贡茶鲥鱼歌》,即属这种情况。这首歌,是正德九年(1514)按察佥事韩邦奇根据《富阳谣》改编为歌的。其歌词曰:“富阳山之茶,富阳江之鱼,茶香破我家,鱼肥卖我儿。采茶妇,捕鱼夫,官府拷掠无完肤,皇天本圣仁,此地一何辜?鱼兮不出别县,茶兮不出别都,富阳山何日摧?富阳江何日枯?山摧茶已死,江枯鱼亦无,山不摧江不枯,吾民何以苏?!”歌词通过一连串的问句,唱出了富阳地区采办贡茶和捕捉贡鱼,百姓遭受的侵扰和痛苦。后来,韩邦奇也因为反对贡茶触犯皇上,以“怨谤阻绝进贡”罪,被押囚京城的锦衣狱多年。 茶歌的再一个也是主要的来源,即完全是茶农和茶工自己创作的民歌或山歌。如清代流传在江西每年到武夷山采制茶叶的中的歌,其歌词称: 清明过了谷雨边,背起包袱走福建。 想起福建无走头,三更半夜爬上楼。 三捆稻草搭张铺,两根杉木做枕头。 想起崇安真可怜,半碗腌菜半碗盐。 茶叶下山出江西,吃碗青茶赛过鸡。 采茶可怜真可怜,三夜没有两夜眠。 茶树底下冷饭吃,灯火旁边算工钱。 武夷山上九条龙,十个包头九个穷。 年轻穷了靠双手,老来穷了背竹筒。 类似的茶歌,除江西、福建外,其他如浙江、湖南、湖北、四川各省的方志中,也都有不少记载。这些茶歌,开始未形成统一的曲调,后来,孕育产生出了专门的“采茶调”,以至使采茶调和山歌、盘歌、五更调、川江号子等并列,发展成为我国南方的一种传统民歌形式。当然,采茶调变成民歌的一种格调后,其歌唱的内容,就不一定限于茶事或与茶事有关的范围了。 采茶调是汉族的民歌,在我国西南的一些少数民族中,也演化产生了不少诸如“打茶调”、“敬茶调”、“献茶调”等曲调。例如居住在滇西北的藏胞,劳动、生活时,随处都会高唱不同的民歌。如挤奶时,唱“格奶调”;结婚时,唱“结婚调”;宴会时,唱“敬酒调”;青年男女相会时,唱“打茶调”、“爱情调”。又如居住金沙江西岸的彝族支系白依人,旧时结婚第三天祭过门神开始正式宴请宾客时,吹唢呐的人,按照待客顺序,依次吹“迎宾调”、“敬茶调”、“敬烟调”、“上菜调”等等。说明我国有些兄弟民族,和汉族一样,不仅有茶歌,也形成了若干有关茶的固定乐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茶文化―茶文茶诗―茶诗茶歌
饮茶歌姜茶能治疾,糖茶能和胃。菊花茶明目,烫茶伤五内。饭后茶消食,酒后茶解醉。午茶长精神,晚茶难入睡。空腹饮茶心里慌,隔夜剩茶会伤胃。过量饮茶人黄瘦,淡茶温饮保年岁。茶之十德一、散郁气二、驱睡气三、养生气四、驱病气五、树礼仁六、表敬意七、尝滋味八、养身体九、可行道十、可雅志
· 茶文化―茶文茶诗―茶诗、茶歌、茶舞
茶歌、茶舞,和茶与诗词的情况一样,是由茶叶生产、饮用这一主体文化派生出来的一种茶叶文化现象。茶歌的再一个也是主要的来源,即完全是茶农和茶工自己创作的民歌或山歌。如清代流传在江西每年到武夷山采制茶叶的中的歌,其歌词称:清明过了谷雨边,背起包袱走福建。想起福建无走头,三更半夜爬上楼。三捆稻草搭张铺,两根杉木做枕头。想起崇安真可怜,半碗腌菜半碗盐。茶叶下山出江西,吃碗青茶赛过鸡。采茶可怜真可怜,三夜没有两夜眠。茶树底下冷饭吃,灯火旁边算工钱。武夷山上九条龙,十个包头九个穷。年轻穷了靠双手,老来穷了背竹筒。茶香叶、嫩芽。慕诗客、爱憎家。碾雕白玉、罗织红纱。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茶。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 茶文化―茶文茶诗―采茶歌
耽书病酒两多情,坐时闽瓯睡先足。洗我胸中幽思清,鬼神应愁歌欲成。――秦韬王
· 茶文化―茶文茶诗―七碗茶歌
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孤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清汗,平生不平事,全向毛孔散。五碗肌骨轻,六碗通心灵。七碗吃不得,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 茶文化―茶文茶诗―功夫茶之茶歌
闽粤地相接,姻娅不断绝。五娘适陈三,荔枝为作伐。山水相连系,名茶并英发。饶平岭头白,溪茗铁观音。嫩芽化齑粉,条索窈窕褐。一斤四十泡,三杯无余缺。潮人无贵贱,嗜茶辄成癖。和、爱、精、洁、思,茶道无与敌。水、火、器、烹、饮,茶艺至精辟。薄锅沸清泉,泥炉炽榄核。罐推孟臣小,杯取若深洁。西湖处女泉,桑浦龙泉液。四指动飞轮,涤器净且热。柔条围细末,首冲去浮沫。关羽巡城流,韩信点兵滴。罐干茶云熟,饮尽不见屑。一冲号为皮,流香四座溢。二三冲为肉,芬芳留齿颊。四冲已云极,清风生两腋。脑海骋奇思,胃肠清宿食,匪独疗干渴,夏兴冬不息。不可一日无,百郁俱辟易。潮人多远游,四海留踪迹。偶逢故乡人,同作他乡客。共品三两杯,互通乡消息。乡思起莼鲈,乡情如胶漆。因知工夫茶,最具凝聚力。昔人开其端,历代有增益。乃成茶文化,世世沐膏泽。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