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茶文化―茶文茶诗―茶具搭配与生命内在的振动

2017-05-3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253
转发:0
评论:0
茶文化―茶文茶诗―茶具搭配与生命内在的振动, 茶具搭配是生命特质的展现,亦是生命态度的呈现。藉由茶具的搭配寻找出个人的生命特

  茶具搭配是生命特质的展现,亦是生命态度的呈现。藉由茶具的搭配寻找出个人的生命特质与生命态度。学习接纳自己、肯定自己,找回本我从而观照自我。经由内在的振动与整合,重现生命,并落实于生活。这是一场实验性的即席创作,透过同学们集思、观察;协助支持主角找回自己,并寻找出自在之路。
    引言: 饮茶只是一种嗜好与媒藉。营造饮茶背后的附加文化,才是终极的目的所在。是若为饮茶而饮茶,则饮茶必将仅止于品饮的精致层次而已,无法触动其内在深层文化结构内涵【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系教授吴致和】。基于台湾近年茶艺发展,严格的说其实就是社会的另一个翻版。各式各样的饮茶方式及论调,并不断追逐感官的刺激,显现出茶艺一片欣欣向荣。然而在不断追寻香气、滋味、器皿配件精美的同时,是否也该去想想:因此而让大众觉得茶艺是一种高不可攀,甚至那是达官贵人文人雅士的专利?此次的课程设计,便尝试除了在追寻香气、滋味之外,去观察生命的现象,并引发另一种饮茶的乐趣。
    饮茶生活中的主体用 如果我们在饮茶过程中,不了解真正要引发的『主』是甚么,而一直停留在香气如何;滋味如何;或器物如何时,势必你将很快对于茶产生倦怠。当然我们不是去否定讨论这些问题,而是每次喝茶好象不该只是讨论这些问题。谈茶的香气、滋味等等,可以是喝茶的主题;但喝茶不一定要以茶做为主题。饮茶若要落入生活,在饮茶过程中的主题,也必须是生活。但这并非真正的『主』,也就是说饮茶
    过程中谈论的主题,仍旧不足以引发我们的生命内涵。在饮茶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我们只是用茶做为媒介,而饮茶的形态也只是展现的『体』。不论是室内或户外;功夫茶法、小壶冲泡、盖碗、大壶泡……。也就是说,茶具的配搭气份的掌控,甚至于你谈论的或欣赏的主题,都是饮茶生活中的『体』,那真正的『主』又是甚么?那就是透过茶及品饮过程,达到人与人之间;人与事;人与物的对待,即便是从饮茶过程中的对待做为起点,并引发至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对待。就茶事工作者而言,饮茶论茶乃天经地义,理所当然。茶事工作是他的生活,饮茶、谈茶是对其生活的忠实。但就一般社会大众,我们仍希望大家常饮茶,从茶的对待中去学习对自己生活的忠实。独饮
    时,真正要对待就是你自己:你可透过茶解消疲劳,让身体及精神休息;亦可透过茶,激荡你内在潜能创造力;亦可真诚面对自己,观省自己;两人对饮时你不仅要对待自己,同时你也要对待对方。此时你所用的茶,展现的体,亦随之变换。在整个过程中,彼此了解对方的心意,并形成默契与感动,而此种内在的振动,正是再度吸引你投向茶的原动力。
     
    茶具搭配的主体用 先前我们讨论过饮茶过程中的主体用,很清楚的说明了一切外相的呈现,若要落实于内在的感动,必先明白一切事务终极目地是甚么! 『茶具配搭』其实反应出每个人的渴望,也是梦想的建构。在安排的过程中,你对待事务的态度及事务内涵通透程度,可一览无遗。理性与感性之间的冲突、协调;主、客观思维的矛盾处置都可显现生命特质与生活态度。缩小范围,就茶具的配搭本身以往的经验中,会以为冲泡器皿是主人;饮器(就口杯)是客人。就外相而言,确实是如此。但若深省饮茶最终目的是达成一切事务的对待,此时就会以为真正的主是来者,亦即是以客为尊的前题下,茶具配搭的主角便不再是冲泡器皿,而是饮器。在此,因主角的不同,茶具的搭配体现自然有不同之呈现。至于以何者做为主角,应视个人思维之角度,无所谓何者对? 何者错的问题。在茶的国度里宽广的心胸,才是我们真正该学习的课题。茶是生理与心理的平衡剂< <动动脑想一想>
    ・ 当你疲劳忙录了一天,你选甚么茶喝?
    ・ 当你郁闷烦脑,你选甚么茶喝?
    ・ 你是个每天在忙于思考、解决问题的人,你选甚么茶做为你平时解渴的饮料?
    ・ 当你体能不济,休息之前,你选甚么茶喝?
    ・ 起床后提不起精神,你选甚么茶喝?
    ・ 生气暴噪不奈烦时,你选甚么茶喝?
    ・ 兴奋无法自已时,你选甚么茶喝?
    ・ 悲伤、难过、放弃、自我批判时,你选甚么茶喝?
    在追寻茶品的更精致的同时,也可让我们生命更精致。饮茶若能从感官的满足,进而进入达到生理与心理的均衡,岂不乐哉。事实上茶确有其功用,只是大家的注意力一直停留在讨论如何泡好茶;如何选好茶;如何去品赏茶………。当真正以茶做为生理及心理的平衡剂,你会突然觉得「万茶皆上品」,茶无贵贱之分。茶不仅仅只解消生命某些问题,它真正解消的是我们单一执着生活态度。
    我想古人所言『茶禅一味』正是由此一路径进入的。茶带领我们的是- --『-全然的接纳与给出 -』--一个更正向、更宽广的生命态度。在中国医术中也运用此一原理来调理生理,并改善身体机能,因时间有限,此一部份将于日后专题讨论。
    科目:
    1. 直观能力的培养(茶具色调、陈设之完整性、协调性、统一性)
    2. 听觉能力的培养(焦点人物理念表达之重点标示)
    3. 反观内在振动能力的培养(找出焦点人物生命特质与生活态度,同时观照自己生命特质与生活态度)
    4. 整合调适能力的培养(给出新的方法或方向,学习接纳不同的思维系统与肯定不同操做方法)
    5. 行动能力的培养(肯定自我存在价质,允许自我去做新形态的呈现)
    活动操作准则:
    1. 给予每位伙伴最大的肯定与支持。
    2. 坦然接纳自己,面对自己,不抗拒生命盲点。
    3. 不批判自己,宽恕自己并给自己最多的机会。
    4. 告诉自己:是的,我愿意,可以做的更好。
    5. 放弃竞争,包含与自己竞赛或只是想证明些甚么。
    6. 只是在当自己,别去当别人眼中的你。
    7. 年龄降至五岁半,保持你那一份童心。
    8. 这只是生命过程中的一场游戏,也是一出舞台。
    9. 别期望因此你的生命就改变。
    10. 生命特质并非缺点,但我们可以接纳进来更多的想法。
    11. 以游戏、实验、轻松的态度看待这一场研讨。
    案例研讨
    因研讨内容涉略个人特质,故不做性名及职务或属于较深层探讨之陈述。仅提供特质部份与建议部份做为参考,以对原创者之尊严及人格之尊重。而所陈述之部份,亦仅供参考,并非绝对之断论。望前辈先进指正,共同为茶文化的落实工作努力。 
    写在前面:探讨内容仅表达:原创者在茶具搭配此一特定情境中,所展现生命态度与特质。而随着时间、历练与内在情境之不同,将会有所不同.。
    案例 (一`) 
   
    (生活态度)
    自我要求高、努力圆满生活与工作,是一个负责任的人。 (特质) 活动性强;有较宽广的思维空间;主观性强、韧性强、理想主义者,不愿对命运屈服.。
    (后记) 这个世界因有你的存在更具意义,你让世界变的丰富与可爱,把你的欢笑与心得带给你的亲人,你爱他们,他们也爱你。如果:真有上帝它会懂得你的用心,谨此祝福所有用心于生活的人们。
     
    案例 (二)
   
    
    (生活态度)
    随缘中演好自己的角色。
    (特质)
    追寻清静、平淡的生活;善于归纳与整合,,重视心灵的成长与感受。
    (后记)
    生命的每一个过程、遭遇,都是为了让你争脱某些阶段的窘境。真正的成长,必需去面对每一个过程,并去坦然接受事实。向前一步,学会感恩:感恩---过往的一切人、事、物,让我们成长。如此你将会觉得:这世界充满欢笑与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茶文化―茶文茶诗―茶具诗
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茶苏轼仙山灵草湿行云,洗遍香肌粉末匀。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要知玉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尝茶和公仪梅尧臣都篮携具上都堂,碾破云团北焙香。汤嫩水情花不散,口甘神爽味偏长。莫夸李白仙人掌,且作卢仝走笔章。亦欲清风生两腋,从教吹去月轮旁。与亢居士青山潭饮茶灵一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岩下维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和梅公仪尝建茶欧阳修溪山击豉助雷惊,逗晓灵芽发翠茎。摘处两旗香可爱,贡来双凤品尤精。寒侵病骨惟思睡,花落春愁未解酲。喜共紫瓯吟且酌,羡君潇洒有馀清。
· 茶文化―茶文茶诗―茶具
茶具,其定义古今并非相同。古代茶具,泛指制茶、饮茶使用的各种工具,包括采茶、制茶、贮茶、饮茶等大类,陆羽《茶经》就是这样概述茶具的。现在所指专门与泡茶有关的专门器具,古时叫茶器,直到宋代以后,茶具与茶器才逐渐合一。目前,则主要指饮茶器具。《茶经》中详列了与泡茶有关的用具28种、八大类,对茶具总的要求是实用性与艺术性并重,力求有益于茶的汤质,又力求古雅美观。茶具对茶汤的影响,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表现在茶具颜色对茶汤色泽的衬托。陆羽《茶经》之推崇青瓷,“青则益茶”,即青瓷茶具可使茶汤呈绿色(当时茶色偏红)。随着制茶工艺和茶树种植技术的发展,茶的原色在变化,茶具的颜色也随之而变。二是茶具的材料对茶汤滋味和香气的影响,材料除要求坚而耐用外,至少要不损茶质。中国茶具,种类繁多,造型优美,兼具实用和鉴赏价值,为历代饮茶爱好者所青睐。茶具的使用、保养、鉴赏和收藏,已成为专门的学问,世代不衰。本文就茶具的...
· 茶文化―茶文茶诗―茶具馆
茗茶,不单要注重形、色、香、味,同时还需配合一套合式的茶具.而茶具在中国历史上也很长远.茶种虽多,但茶具也不遑多让!茶具在外表不谨要有美态,也要陶土质素好才配衬得宜.而中国不少古代诗人在茗茶中常呤写有关描绘茶具的诗,好像苏东波的「潞公煎茶学西蜀,定州花瓷琢红玉」;梅尧臣的「小石冷泉留翠味,紫泥新品泛春华」…………内文都是赞扬茶具的优美.自从陶器在石器时代出现,由最初粗糙的土陶,跟�舴⒄刮�敷釉的釉陶,后来陶商发现将烧陶的温度提高,就可烧成瓷器.自�蕹�开始,瓷器已逐渐取代陶器茶具.而唐代更是饮茶之盛的时代,长安、洛阳等主要城都,茶铺��多,更促进生产茶具的�隐o迅速发展,互相竞争.到了宋代,烧瓷技术大有提高,官、哥、汝、定、钧五大名�揖褪怯纱硕��幔�而且福建在宋代其间,斗茶风气十分盛行,当时许多斗茶人士更多数认为建安�宜�烧制的黑瓷茶具来斗茶最适当,所以在当时是十分着名.有"瓷...
· 茶文化―茶文茶诗―功夫茶具
近来喝观音较多,初初开始分辨滋味。茶之味与神万万不敢说个知字,“功夫”还算练了千把遍,大概算入门吧。本来这水平论茶,功夫深的人会认为我浅薄,不常接触的人又会觉得我的“功夫”麻烦做作,真真是半瓶水晃荡。偶然的机会才发现不讲功夫的居然也大有人在,(见谅见谅,不要生气:)),不敢说指教,只是希望自己走的冤枉路各同好不必重蹈。福建,潮汕,台湾各处的乌龙,制法滋味冲泡技巧各有不同,但基本“功夫”是一致的,因为大家都叫功夫茶嘛。如果基本功夫不齐备,茶味就出不来,神韵、意境就有点空中楼阁了。废话少讲,我认为必备的茶具有:1茶壶,紫砂或朱泥的150元(下50,上不知数)选出水量为三杯或四杯的(干茶1/3壶,完全泡开时的出水),多了少了都难控制。这里的考究多了,大家自己找文章看吧。2茶盘,宽,平150元竹,木皆可,最好不用塑料的,有异味。它提供的方便在泡第一,二道茶不可或缺,因为那时的时间控制是论秒计的,一...
· 茶文化―茶文茶诗―功夫茶对茶具的要求
功夫茶最讲究的第一是茶具。它之所以和其它喝茶方法有别也在于茶具。据说陆羽所造茶器,凡二十四事。潮州工夫茶所用的茶具最少也需要十种。这就是:一、茶壶潮州土语叫做"冲罐",也有叫做"苏罐"的,因为它出自江苏宜兴,是宜兴紫砂壶中最小的一种。选择茶壶,好坏标准有四字诀,曰:"小、浅、齐、老。"茶壶有二人罐,三人罐,四人罐等的分别,以孟臣、铁画轩、秋圃、萼圃、小山、袁熙生等制造的最受珍视。壶的式样很多,有小如桔子,大似蜜柑者,也有瓜形、柿形、菱形、鼓形、梅花形、六角形、栗子形……等等,一般多用鼓形的,取其端正浑厚故也。壶的色泽也有很多种,朱砂、古铁、栗色、紫泥、石黄、天青……等等,还有一种壶身银砂闪烁,朱粒累累,俗谓之柚皮砂者,最为珍贵。但不管款式、色泽如何,最重要的是"宜小不宜大,宜浅不宜深",因为大就不"工...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