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茶文化―茶文茶诗―北苑茶苑

2017-05-3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04
转发:0
评论:0
茶文化―茶文茶诗―北苑茶苑,北苑茶,因为产于建瓯,又称建茶,是一种鲜为人知的历史名茶。不要说一般的饮者,

  北苑茶,因为产于建瓯,又称建茶,是一种鲜为人知的历史名茶 。不要说一般的饮者,就是我这样的有二十几年饮茶史的“资深”饮 者,也是近年来才逐渐了解的。

   20多年前,我在建溪畔的一个小村插队。近村的一片红土坡有上 百亩青翠的茶园,和一座简陋的粗制茶厂。每年春天,我都要到茶厂 干活。厂里备有一只篮球大的深褐色粗瓷茶壶,新茶一做好,茶师傅 便抓起一把,先放在鼻前闻闻,然后投进壶里,冲入开水。要喝只管 大碗倒。一壶喝完了再泡一壶,只要愿意喝,大茶壶里永远有茶等着 你。不过有时是绿茶,有时是乌龙茶。我更喜欢的是乌龙。这种半发 酵的茶,条形粗壮,泡出来的茶汤色泽金黄,香味醇厚。满头大汗口 干舌燥之际,咕嘟嘟喝一碗下去,先苦后甘,解渴生津,周身舒畅, 感觉特好。

   过了若干年,我才知道,我插队的那个茶园,正在当年的北苑范 围;我喝的茶,就是有着八百年历史的北苑茶。在进一步研究,又使 我知道,北苑茶曾经有过一段无与伦比的辉煌岁月。中国历史上朝廷 办的御茶园只有两处。一是唐代的阳羡(宜兴),另一处就是宋代的 建瓯北缘。据至今尚存的北苑石刻遗迹和有关史料所记,北苑的全盛 时期有三十六焙,茶园沿建溪绵延近百里。所制的茶,称为“龙凤团 茶”。据蔡襄的《茶录》记载,选老茶树的顶尖嫩叶,采下,水浸后 剥去包叶,用中间如针细的叶心作原料,经长达数十天的一系列加工 烘焙,最后再用茶模压制成由龙凤花纹的薄饼,饰以金箔,涂上一层 蜂蜡始成。由于制作精细考究,诺大的茶园每年仅产上百片茶饼,专 攻皇帝享用。大臣们偶然得到一二片赏赐,如获珍宝,欣喜倍加,舍 不得轻易品尝。由于团茶的汤色尚白,为便于鉴别,又发展了专门的 釉茶具兔毫盏。出现了宋徽宗《大观茶论》,蔡襄《茶录》等一批茶 文化专著。一时间,宫廷中的士大夫阶层茶风大盛,不仅讲究品饮, 还喜欢“斗茶”。每当新茶上市时节,王公贵族富商名流,纷纷聚集 一堂,比品各自茶叶的优劣。斗到酣处,诗兴大发,于是又产生了一 大批饮用北苑茶的诗篇。王安石,苏东坡,欧阳修,沈括,朱熹,陆 游等大家都有诗歌流传至今。从而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 的茶文化高潮。正因为如此,随着南宋朝廷的灭亡,北苑茶再度领风 骚了100多年后,与纤巧妩媚的宫廷画一起,开始没落了。来自北方游 牧地区的元朝统治者对精细的龙凤团茶失去兴趣,明朝开国皇帝朱元 璋干脆下令罢制。北苑茶园虽然还在,却不再是具有特殊地位的御茶 园,而该生产一般的条形散茶了。随着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台湾 冻顶乌龙相继崛起,北苑茶却越来越不为人知了。一代名茶,几经湮 灭。

   所幸的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北苑茶重新受到世人的关注。 80年代以来,北苑乌龙流行日本,出口量年年增长。并先后获得国家 级评选金、银奖。前不久,建瓯是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北苑贡茶评 选拍卖会,吸引了许多外地茶商、记者喝茶文化爱好者。一些生产北 苑茶的厂家,拿出他们最好的产品参加评选拍卖。活动虽只进行了两 天,却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巨大成功。评选出的水仙茶王和乌龙茶王分 别卖得100克7.5万元和6万元的天价,超过了金价。

   这不禁引起了我的深思。什么是真正的好茶?不仅要有茶叶自身 的优良品质,同时要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我在品尝北苑乌龙的时候, 那雪白晶莹的茶具,金黄透亮的茶色,清醇沁肺的茶香,回味无穷的 茶汤,伴随着茶厅里若有若无飘荡的轻音乐,和如花似玉的少女们的 茶艺表演,不仅让我感到了今天北苑茶的独特风味,也是我想起了数 百年前宋朝王公贵族们的斗茶的习俗,想起了陆游们一边品评着茶香 ,一边挥洒着笔墨写诗的情景。“建溪官茶天下绝,香味欲全须小雪 。”那时何等的风雅!我还想起了当年在那个简陋茶厂中端着大碗就 着粗瓷大壶喝茶的时光,虽然近乎牛饮,却也俗的有味。俗也好雅也 好,古也好今也好,只要是真正的好茶,就有永远值得品赏的韵味。 我爱北苑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茶文化―茶文茶诗―双井茶、北苑茶
双井茶欧阳修西江水清江石老,石上生茶如凤爪。穷腊不寒春气昌,双井茅生先百草。白毛囊以红碧纱,十斤茶养一两芽。长安富贵五侯家,一啜尤须三日夸。宝云日注非不精,争新弃旧世人情。岂知君子有常德,至宝不随时变易。君不见建溪龙凤团,不改旧时香味色。北苑茶蔡襄北苑龙茶著,甘鲜的是珍。四方惟数此,万物更无新。才吐微茫绿,初沾少许春。散寻萦树遍,急采上山频。宿叶寒犹在,芳芽冷未伸。茅茨溪上焙,篮笼雨中民。长疾勾萌拆,开齐分两匀。带烟蒸雀舌,和露叠龙鳞。作贡胜诸道,先尝只一人。缄封瞻阙下,邮传渡江滨。特旨留丹禁,殊恩赐近臣。啜将灵药助,用于上尊亲。投进英华尽,初烹气味真。细香胜却麝,浅色过于筠。顾渚渐投木,宜都愧积薪。年年号供御,天产壮瓯闽。双井茶,产江西修水,宋代名茶。如今双井茶产生了“双井绿”和“浔水双井”两个新品种。北苑龙茶,产福建北苑,是北宋声誉很高的贡茶。
· 茶文化―茶文茶诗―茶书《北苑别录》
【书介】暂无,三醉斋仅知为宋茶书。知情提供者为谢。【苏箫拙识】文字有云“每日采茶,蒸,榨以过黄,悉送北苑并造”北苑疑为宫中接受、清点贡茶,并初制的地方。书中记茶法数则,兼录茶贡,似清单状。可能是某人的记述。【作者】(宋)赵汝砺,生平事迹亦空。【序言】建安之东三十里,有山日凤凰。其下直北苑,帝联诸焙。厥土赤壤,厥茶惟上上。太平兴国中,初为御焙,岁模龙凤,以羞贡篚,盖表珍异。庆历中,漕台益重其事,品数日增,制模目精。厥今茶自北苑上者,独冠天下,非人间所可得也。方春虫震蛰,千夫雷动,一时之盛,诚为伟观。故建人谓至建安而不诣北苑,与不至者同。仆因摄事,遂得研究其始末。姑摭共大概,条为十余类,日《北苑别录》云。【正文】御园九窠十二陇麦窠壤园龙游窠小苦竹苦竹里鸡薮窠苦竹鼯鼠窠教练陇凤凰山苦竹园大小焊横坑猢游陇张坑带园焙东中历东际西际官平石碎窠上下官坑虎膝窠楼陇蕉窠新园大楼基阮坑曾坑黄际马鞍山林园和尚园...
· 茶文化―茶文茶诗―烹北苑茶有怀
(宋)林逋石碾轻飞瑟瑟尘�o乳香烹出建溪春。世间绝品人难识�o闲对茶经忆古人。
· 北苑茶史
北苑茶史(1)茶星闪耀宋朝宗皇帝在《大观茶论》文中写道:“本朝之兴,岁修建溪之贡,龙团凤饼,名冠天下。”“龙凤饼”指的是建瓯宋时北苑制造的龙凤茶,北苑茶得到皇帝“名冠天下”这样至高无上的赞誉,这在当时的绝无仅有的。大文人欧阳修对北苑茶风靡情况作了记载,北苑龙凤茶“仁宗尤所珍惜,虽输相之臣,未尝辄赐”,他自己在府内做官“二十余年才获一赐”,感叹到“然金可得,而(龙凤)茶不可得”。北苑茶的制作是非常精细的,如采茶,五更时刻便击鼓上山,每人身上背一木桶,大桶装有清洁的御泉水,茶芽摘下后,放入木桶水里浸泡,断茶时用指甲,而不是用手指,以避免茶牙因阳气和汗水而受损不洁,制成的茶饼上面印有龙、凤、花草各种图纹,茶饼套有银圈、铜圈,二十饼为一斤,小巧玲珑,外包装用“黄罗软盂,藉以青茗,裹以黄罗夹复,臣封朱印,外用朱漆小匣,镀金锁,又以细竹丝织笈贮之,凡数重。”造一茶饼,要花六百多个茶工,“其品之精绝,一...
· 茶文化―茶文茶诗―星座茶苑:茶缘
初冬的夜幕已经拉开,远远望去,“星座茶苑”四个字在三角形红色霓虹灯的环绕中显得格外醒目,旁边还有一个硕大的“茗”字,走近一看才发现,在“茗”字下的门脸是一家服装店,心想,很可能是茶馆的生意不景气,将一半门店租出去了。推开“星座茶苑”的门,听到一首古筝曲“乌苏里船歌”,悠扬的旋律令我备感亲切(我在黑龙江下乡9年,这首歌是我最熟悉的歌曲之一)。闻到茶馆特有的清香,看到茶馆的柜子里各式茶具、各地名茶琳琅满目,屋顶的葡萄架装饰得十分精美,柔和的灯光、优雅的陈设,一种温馨的感觉扑面而来,顿时将我带入了如梦如幻的境地。“先生,您几位?”服务员主动热情地问道。我开门见山地说:“我是报社记者,想采访一下你们老板。”服务员笑着答道:“很不巧,我们老板不在。”看着服务员端庄秀丽、落落大方的样子,我随口问道:“你是哪儿的人?”服务员说:“是山东聊城的”。我略带惊喜地说:“这么巧,我的老家也是山东的,在烟台。”见...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